内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合集下载

西医内科学名词解释问答

西医内科学名词解释问答

内科学名词解释1、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2、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

3、舒张性心力衰竭:某些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但心室顺应性下降,心搏量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淤血而发生的心力衰竭4、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6、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7、晨僵: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早晨起床后病变关节感觉僵硬,称晨僵,如胶黏着样的感觉,持续时间至少1小时者意义较大。

8、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9、劳力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脏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10、高血压危象:是指在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中毒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

11、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12、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内科学名词解释汇总

内科学名词解释汇总

内科学名词解释汇总1.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疾病,以持续气流为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

2.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

3.肺栓塞是由于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症,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5.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合参与,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等症状。

6.呼吸衰竭是由于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7.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及阻塞所导致的中等大小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的破坏,形成不可逆性的扩张和变形。

8.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疾病。

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胸廓和肺血管的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右心室肥大及右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和心脏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受累脏器的临床症状。

10.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但患者往往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历史,并伴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音异常等。

11.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12.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医院外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的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13.干性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支气管扩张病变,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咯血,而没有明显的咳嗽和咳痰表现。

该病变部位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

14.气道高反应性(AHR)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早或过强的收缩反应。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xx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

18.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

内科学重点知识

内科学重点知识

内科学重点知识【名解】1.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及肺组织出血经口咳出。

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3.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实质炎症,包括具体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4.心源性呼吸困难:指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憋气,客观上出现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变化5.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的临床综合征。

6.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临床上以急性左侧心力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严重者伴心源性休克。

7.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故称为消化性溃疡8.急性胰腺炎:是指各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9.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10.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简称慢性肾炎,是指主要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11.慢性肾衰竭:CRF.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终末期也称为尿毒症。

内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1

内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1

内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1阿司匹林哮喘:无论既往是否有哮喘病史,当口服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称阿司匹林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指气管、支气管树对多种抗原或非抗原(物理或者化学的刺激)的过度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增强、气道粘膜腺体分泌增多。

右中叶综合症:因局部支气管或者肺部炎症或者淋巴结肿大压迫右中叶支气管,使管腔狭窄,引起的中叶体积缩小,不张,慢性炎症导致的临床症状类癌综合症:在肺部肿瘤中,可见到因分泌5- 羟色胺过多而引起的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水样腹泻等症状,以燕麦细胞癌和腺癌多见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指两肺终末细支气管及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弥漫性慢性炎症。

大环内酯类对其有效。

Pancoast 综合症:Pancoast 综合症指由于位于肺尖和肺上沟的肺肿瘤导致臂从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以Horner 综合症及肩部和上肢的疼痛等为表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指平均每晚7 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在30 次以上,或呼吸紊乱指数大于5 次以上。

呼吸暂停:睡眠中口鼻气流停止超过10s 呼吸紊乱指数: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铜器指数大于5 次低通气:呼吸气流降低幅度超过气流的50 %以上,并伴有4%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Picknickian syn :肥胖,嗜睡,周期性呼吸三联症。

盘状肺不张:指亚段以上的肺不张,多位于膈顶上方,约2 -6cm 长,扁平条状阴影,外端达胸膜表面,不穿过叶间裂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而无咳嗽,咳脓痰表现的支气管扩张Kartagener syndrome: 指具有内脏转位(右位心),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三联症的先天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 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大多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西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问答

西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问答

内科学名词解释1、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2、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

3、舒张性心力衰竭:某些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但心室顺应性下降,心搏量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淤血而发生的心力衰竭4、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6、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7、晨僵: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早晨起床后病变关节感觉僵硬,称晨僵,如胶黏着样的感觉,持续时间至少1小时者意义较大。

8、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9、劳力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脏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10、高血压危象:是指在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中毒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

11、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12、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内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重点上

内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重点上

Pneumonia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Streptococcus pneumonia肺炎链球菌肺炎:急骤起病,以高热、寒颤、咳嗽、血痰、胸痛为特征,X线影像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社会环境中发生的肺炎,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Hospitalized Acquired Pneumonia,HAP医院获得性肺炎: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而是住院后发生的肺炎,病原体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hronic bronchitis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Obstructive Emphysema阻塞性肺气肿: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弱,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同时伴有气道周围肺泡壁的破坏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和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Bronchial asthma支气管哮喘: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气道高反应性: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如变应原、理化因素、运动、药物等呈现高度敏感状态Koch现象:结核菌首次其侵入人体,由于机体缺乏DTH,也缺乏CMI,往往引起结核菌全身播散感染。

第二次侵入人体,由于机体已经事先致敏,故出现剧烈的局部反应,病灶趋于局限Respiratory Failure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Central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中央型肺癌:起源于段支气管以上气道粘膜的肺癌称为中央型肺癌。

内科名词解释

内科名词解释

内科名词解释内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主要研究并治疗人体内部的各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1.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指人体中心脏和血管的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身体组织,排除代谢产物和碳酸氢盐,并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2.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指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和结构,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其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

3.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指人体用于排泄尿液的器官和结构,包括肾脏、尿道、膀胱和尿液输送管道。

其功能是排除体内代谢产物、维持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衰竭等。

4.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指人体用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和结构,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炎症性肠病、胰腺炎等。

5.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指人体用于分泌激素的腺体和组织,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和性腺等。

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性功能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肾上腺功能异常等。

6.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指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信息,调节身体的各种活动。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头痛、癫痫等。

内科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门类,涉及的疾病众多且复杂。

内科医生需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对各种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内科医生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关怀病人的态度,以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医院获得性肺炎(h o s p i t a l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 o n i a,H A 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 o m m u n i t y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 o n i a,C A P):是指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发病的肺炎3.支气管扩:直径大于2毫米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

大多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由于支气管管壁的破坏,形成管腔扩和变形。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4.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

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5.L T O T:即长期家庭氧疗。

对C O P 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目的是使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A O2大于或等于60m m H g和或SAO2升至90%以上。

6.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分为急性和慢性。

7.自发性气胸: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

自发性气胸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在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常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

8.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癌肿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可引起头痛、头晕或眩晕。

9.H o r n e r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肺上沟癌(P a n c o a s t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陥,同侧额部与胸部无汗或少汗。

10.类癌综合征:肺癌癌细胞浆含有神经分泌型颗粒,具有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组胺、激肽等肽类物质而引起的肺外表现。

11.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缺O2或合并C O2潴留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及代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一般认为,当患者位于海平面,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无心右向左分流疾病,而动脉血P a O2低于60m m H g,P a C O2高于50m m H g,即为呼吸衰竭。

问答题1.简述支气管扩的治疗。

答:支气管扩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手术治疗。

①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通过祛痰剂及支气管舒剂稀释脓痰和促进排痰,再经过体位引流或纤支镜吸痰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体位引流,原则上应使患处肺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朝下;②控制感染:控制感染是支气管扩急性感染期的主要治疗措施;③咯血的处理:若有中等量(100毫升)以上的咯血,经过科治疗未能控制,可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④手术治疗:反复呼吸道急性感染或大咯血患者,其病变围比较局限,在一叶或一侧肺组织,尤以局限性病变反复发生威胁生命的大咯血,经药物治疗不易控制,全身情况良好,可根据病变围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但在手术前必须十分明确出血的部位。

如病变较轻,且症状不明显,或病变较广泛累及双侧肺,或伴有严重呼吸功能损害者,则不宜手术治疗。

2.肺心病患者应用强心剂的指征是什么?答:肺心病患者应用强心剂的指征:(1)感染已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药不能得到很好疗效而反复水肿的心力衰竭者;(2)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者;(3)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3.肺心病的并发症有哪些?答:肺心病的并发症有:(1)肺性脑病;(2)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3)心律失常;(4)休克;(5)消化道出血;(6)D I C。

4.什么叫支气管哮喘?答:支气管哮喘是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性疾病。

对于易感者,这种炎症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并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5.对疑诊肺栓塞的患者,可通过哪些检查明确诊断?答:对疑诊肺栓塞的患者,可通过下列检查明确诊断:(1)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2)螺旋C T和电子束C T;(3)磁共振显像(M R I);(4)肺动脉造影。

6.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有哪些?答:①一般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②抽液治疗:由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蛋白含量高,容易引起胸膜粘连,原则上应尽快抽尽积液,抽液还可解除肺及心脏、血管受压,改善呼吸,使肺功能免受损伤。

抽液后还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有助于使被压迫的肺尽快复。

③抗结核治疗,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相同。

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全身毒性症状严重,大量胸水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可尝试加用泼尼松,分3次口服,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减轻、胸水量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减量以至停用,停用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一般疗程约4~6周,注意不良反应或结核播散,应慎重掌握适应症。

7.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类型?答:①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较小,随肺萎缩而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

胸膜腔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测定时可为正压,也可为负压,视气体量多少而定。

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表明其破裂口不再漏气。

②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吸气与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入胸膜腔,胸膜腔压在“0”上下波动,抽气后可呈负压,但观察数分钟,压力又恢复至抽气前水平。

③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空气越积越多,压持续升高,使肺脏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

此型气胸的胸膜腔压测定常超过大气压,抽气后胸膜腔压可下降,但很快又迅速上升,对机体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最大,必须紧急抢救处理。

8.肺癌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的原因有哪些?答:①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特别是中央型肺癌;②肿瘤转移到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主支气管或隆突;③转换至胸膜,发生大量胸腔积液;④转移至心包发生心包积液;⑤有膈肌麻痹、上腔静脉阻塞以及肺部广泛受累时,也可出现胸闷、气短;⑥如果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合并自发性气胸,胸闷、气短更为严重。

9.肺癌如何与肺结核鉴别?答:①肺结核球:多见于年轻患者,多无症状,位于结核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

病灶边界清楚,直径很少超过3c m,可有包膜,阴影密度高,有时含有钙化点,周围有纤维结核灶,在随访观察中多无明显变化。

如有空洞型成,多为中心性空洞,洞壁规则。

而周围型肺癌常呈分叶状,有切迹或毛刺,尤其是细毛刺或长短不等的毛刺。

如癌肿向肺门淋巴结蔓延,可见其间的引流淋巴管增粗呈条索状,亦可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

如发生癌性空洞,其特点为空洞壁较厚,多偏心,壁不规则,凹凸不平,亦可伴有液平面。

②肺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常有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

抗结核治疗有效。

而中央型肺癌多为一侧肺门类圆形阴影,边缘大多毛糙,有时有分叶表现,或为单侧不规则的肺门部肿块,为肺癌本身与转移性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融合而成的表现;也可以与肺不或阻塞性肺炎并存,形成所谓“S”型的典型X线征象。

③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发病年龄相对较轻,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X线胸片上病灶为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密度较淡的粟粒结节。

而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为两肺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播散病灶,边界清楚,密度较高,随病情发展逐渐增多和增大。

常伴有增深的网状阴影。

循环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少数情况心肌收缩力正常,而是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循环瘀血。

2.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所包围,使心室舒期充盈受限而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征。

3.A d a m s-S t r o k e s综合征:因心率过慢或过快导致脑缺血,出现的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

4.艾森曼格综合征: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结果,由原来的左向右分流,由于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发展至器质性肺动脉阻塞性病变出现右向左分流,从无青紫发展至有青紫时,即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5.法乐氏四联征:是联合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右位、右室肥大四种异常。

6.高血压脑病:突然或短期升高的同时,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征象。

发生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液体经血脑屏障漏出到血管周围脑组织造成脑水肿。

7.原发性高血压:绝大多数患者中,经多方检查不能找到确切病因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8.胰岛素抵抗: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而糖耐量不同程度降低,提示胰岛素抵抗。

9.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于休息时,多见凌晨时,发作时S T段抬高,治疗以钙通道阻滞剂最好,可与硝酸酯合用,为冠脉固定狭窄的基础上又出现严重痉挛所致。

10.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数周~数月,由于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出现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表现。

8.简述高血压的分级。

答: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 H O/I S H1999,≥18岁)类别收缩压(m m H g)舒压(m m H 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0~149<90<909.简述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原则和降压目标。

答:(1)治疗目的:降低血压至正常围,减少或防止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病残率。

(2)治疗原则:高血压一般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根据情况使用有效而无明显副作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降压药,合理地联合用药,同时注意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坚持个体化治疗。

(3)降压目标:原则上应将血压降至患者最大耐受水平,一般主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 m H 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 m H g;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降压目标水平:收缩压140~150m m H g,舒压<90m m H g但不低于65~70m m H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