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试卷-2
医学统计学方法相关试题(二)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方法相关试题(二)及答案4.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A.麻疹易感儿童B.麻疹患儿人数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以上均不是A3/A4型题(1~2题共用题干)某医师用甲乙两种疗法,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结果见下表。
问两种疗法的治愈率差别有无显著性。
某医师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疗法比较表疗法痊愈数未愈数合计甲26 7 33乙36 2 38合计62 9 711.应选择的指标是A.率B.构成比C.等级指标D.定性指标E.定量指标2.选择的假设检验是A.配对t检验B.F检验C.t检验D.四格表X2检验E.行×列表X2检验B1型题(1~3题共用备选答案)A.标准误B.标准差C.变异系数D.系统误差E.极差1.比较两组单位不同变量值的变异程度2.表示一组变量值的变异大小3.表示抽样误差大小(4~6题共用备选答案)A.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目的B.配对计数资料的比较目的C.两个样本率比较的目的D.多个样本率作比较的目的E.将两个或多个样本构成比作比较的目的4.通过单一样本数据推断两种处理结果有无差别是5.推断样本率所代表的总体率与总体率是否相等6.推断两个样本各自代表的总体率是否相等是参考答案A1型题1.D2.E3.D4.D5.A6.E7.A8.E9.B10.D11.EA2型题1.B2.A3.B4.CA3/A4型题1.A2.DB1型题1.C2.B3.A4.B5.A6.C答案解析A1型题9.B对一组数据若同时计算r与b,它们的正负号是一致的,r为正号说明两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同向变化的。
b为正,说明X增(或减)一个单位,Y平均增(或减)b个单位。
11.EP值是指在H所规定的总体中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统计量的概率。
当P≤a时,结论为按所取检验水准a拒绝H0,当P>α时,结论为按所取检验水准不拒绝H0。
A2型题2.A因为正态曲线下的总面积为1(或100%),则曲线下:μ士1o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8.27%4士1.96o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00%μ士2.58,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00%所以,131.99-154.21是x士1.96S所得的范围,即占总面积的95%。
医学统计学试卷-2

《医学统计学》期末试卷(考查)姓 名: 学 号: 班 级:----------------------------------------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3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参数(parameter )是根据总体分布的特征而计算的总体数值,如:总体均数用μ表示。
( )2、将一组观察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值即算术均数,统计符号为X 。
( )3、标准差可以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
( )4、假设检验有两类错误,其中,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0H,为第一类错误。
( )5、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 )6、方差分析后,各总体均数不等,要想分析多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数比较,需用SNK-q 检验。
( )7、拉丁方设计可用来进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8、正交表48(42)L ,表示最多可观察5个因素,其中1个因素为4水平,4个因素为2水平。
( )9、分类资料常用率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 )10、有序分类资料不是等级资料(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四分位数间距与 可用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
2、当均数相差很大或单位不同时,比较多个样本资料的离散趋势指标应选 。
3、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数值资料,常用与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4、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5、t曲线是以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簇曲线。
6、已知一个样本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样本均数为x,样本含量为n,总体标准差为σ,试估计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
7、完全随机化设计的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可将总变异分解为两部分:和。
8、在二项分布应用的假设检验中,情况可应用U检验。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2、3套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2、3套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B)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D资料的特征A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A变异系数B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A)A.个体差异B.群体差异C.样本均数不同D.总体均数不同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D)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A和B均不是D.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C)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A)n1+n2(B)n1+n2–1(C)n1+n2+1(D)n1+n2-210、标准误反映(A)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 ,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Atr >tbBtr<tbCtr=tb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二)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医学原始资料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统计工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组正态分布资料的比较,当方差不齐时,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抽样误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Ⅰ类错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两样本率的比较时,如P>0.05,则应_________无效假设,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
8. 直线回归分析的前提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
9.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10. 重复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常用相对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常见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的疾病。
13. 总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大19秋学期《医学统计学》在线作业二答卷

24.四格表校正x2检验公式适用于n>40, 1<T<5()
答案:正确
25.四格表中,当a=20,b=60,c=15,d=5时,最小的理论频数等于T21 ()
答案:正确
16.P值的大小除与总体差异大小有关,更与抽样误差大小有关,同样的总体差异,抽样误差大小不同,所得的P也会不一样()
答案:正确
17.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患病率()
答案:错误
18.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时,α越大第二类错误最小
答案:正确
19.临床观察7名某病患者,其潜伏期(天)各为:3,7,9,5,6,9,16,则其全距为13天。()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标准差
D.四分位间距
E.标准误
答案:BCDE
12.统计工作步骤通常为哪几步()
A.统计设计
B.搜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撰写报告
答案:ABCD
13.统计分析常分为哪两个阶段
A.统计描述
B.统计推断
C.资料分析
D.卡方检验
E.秩和检验
答案:C
8.与实验相比,_______________
A.调查中对非研究因素控制更为严格
B.调查不对研究对象作人为干预
C.调查结果更为可靠
D.调查设计要遵循随机和均衡的原则
E.调查研究的样本可以更小
答案:B
9.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 资料的特征
A.所有分布形式
B.负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A)n1+ n2(B)n1+ n2–1(C)n1+ n2 +1(D)n1+ n2 -210、标准误反映(A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A t r>t bB t r<t b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08统计试卷2

8.上题的同一个地区中再随机抽取20名8岁正常男孩,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90. 0mmHg,标准差为9. 8mmHg , 90.0 mmHg 与113. 0mmHg 不同,原因是 _C__ __ 。
A 、样本例数太少 B 、抽样误差 C 、总体均数不同 D 、系统误差 E 、样本均数不可比9A B D 、使率能够在任意两组资料中对比 E 、以上都不对10.多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应选择 D 。
A. 方差分析 B. t 检验 C. u 检验 D. Kruskal-Wallis 检验 E. Wilcoxon 检验11、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有 D. 。
A 、SS 总=SSB +SS E B 、MS 总=MS B +MS AC 、MS 总=MS B +MS ED 、SS 总= SS B + SS A +SSE E 、SS 总= SS B + SS A +SS AB +SS E12、与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相比,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可以使 E 。
A. 变异来源比前者更多 B. 误差一定小于前者C. 前者的效率高于后者D. 影响因素的效果得到分析E. 以上说法都不对13、某药物研究中心为研究减肥药的效果,将40只体重接近的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减肥药和空白对照4种处理方式,两个月后对这些大白鼠的体重进行了测定。
本资料的设计方法为 D 。
A 、完全随机设计 B 、随机区组设计 C 、交叉设计 D 、析因设计 E 、正交设计14、比较上题四组大白鼠的体重有无差别,宜用 B 。
A 、两两比较的t 检验B 、方差分析C 、X 2检验D 、直线回归E 、秩和检验15、行X 列表X 2检验应注意 D 。
A 、计算X 2值时,必须用相对数,而不能用绝对数B 、任一格的理论数小于5,要用校正公式C 、任一格的实际数小于5,要用校正公式D 、要求理论数不宜太小;理论数太小界定为:有1/5以上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或有1个格子的理论数小于1E 、要求实际数不宜太小16、为了估计总体均数,A 、ɑ、β、δ、μ C 、δ、μ、π、1-β E 、ɑ、β、μ、1-β17、四格表2χ检验中,2χ<1,05.02χA. 两总体率不同C. 两样本率不同E. 以上都不对18、下列关于I 型错误和II 型错误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医学统计学试题1-3含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A)n1+ n2(B)n1+ n2–1(C)n1+ n2 +1(D)n1+ n2 -210、标准误反映( A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A t r>t bB t r<t b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D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统计学》期末试卷(考查)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3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 参数(parameter )是根据总体分布的特征而计算的总体数值,如:总体均数用μ表示。
( )
2、 将一组观察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值即算术均数,统计符号为X 。
( )
3、 标准差可以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
( )
4、 假设检验有两类错误,其中,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0H ,为第一类错误。
( )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 )
6、 方差分析后,各总体均数不等,要想分析多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数比较,需用SNK-q 检验。
( )
7、 拉丁方设计可用来进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
8、 正交表48(42)L ⨯
,表示最多可观察5个因素,其中1个因素为4水平,4个因素为2水平。
( ) 9、 分类资料常用率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 )
10、有序分类资料不是等级资料(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四分位数间距与 可用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
2、当均数相差很大或单位不同时,比较多个样本资料的离散趋势指标应选 。
3、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数值资料,常用 与 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4、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5、t 曲线是以 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簇曲线。
6、已知一个样本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样本均数为x ,样本含量为n ,总体标准差为σ,试估计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 。
7、完全随机化设计的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可将总变异分解为两部分:
和。
8、在二项分布应用的假设检验中,情况可应用U检验。
9、相关系数r在范围内变动,可以描述两个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
10、4个有效率的显着性检验,2
χ>2χ(ν),可认为各组总有效率。
三、方法选择题(本大题共3 题,每题 10分,共 30分)
1、一个产科医师收集了7例待产妇24小时的尿,测量其中的雌三醇含量(X),同时记录产儿的体重(Y),结果如下。
试求尿中雌三醇含量与产儿体重之间有无直线相关关系。
写出分析步骤及主要公式。
表2 尿雌三醇含量与产儿体重关系
编号尿雌三醇含量mg/24h
(X)
产儿体重kg
(Y)
1 6
2 10
3 11
4 13
5 14
6 15
7 21
2、某医师用甲乙两方治疗肾病,比较其疗效,问何者为优此题用什么方法统计分析最好;为什么
组别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死亡
甲组 98 50 28 7 2
乙组 72 28 19 16 4
3、大白鼠按照同窝、同性别和体重接近的的原则配成7对,每对中两只大白鼠随机确定一只进食正常饲料,另一只进食缺乏维生素E饲料,一段时间以后,测量两组大白鼠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
分析食物中维生素E的缺乏能否影响大白鼠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该选择什么方法,说明原因。
(假定资料符合参数检验的条件)
两种饲料喂养大白鼠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
组别1234567
正常饲料3350200030003950380037503450
缺乏维生素E饲料2450240018003200325027002500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 题,1题、3题15分,2题20分,共50 分)
1、对某人群随机抽取25人,用某批号的结核菌素作皮试,平均浸润直径为,标准差为。
问这批结核菌素在该人群中使用时,皮试的平均浸润直径的95%可信区间是多少
2、有3组进食高脂饮食的家兔,接受不同处理后,测定其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浓度,试比较三组家兔的血清ACE浓度。
(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条件,不做两两比较)
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家兔血清ACE浓度(u/ml)
对照组
A降脂药
B降脂药
3、某中医院将2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III期2-3级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活血温经汤,乙组用通塞脉I号治疗,结果如下表,比较两药的疗效。
两药疗效比较
组别总例数有效人数
活血温经汤组 16 11
通塞脉I号组 6 6
《医学统计学》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10题,每错1题扣1分。
二、填空题
1、中位数;
2、变异系数;
3、算术均数、标准差;
4、0、1;
5、0 ;6
、X X
-+、
组内变异(或误差)、组间变异;8、当n足够大,且π不太接近1或0时;9、-1~+1;10、不等或不全等。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10题,每错1题扣1分。
三、方法选择题
1、解:本例为相关性研究。
①绘制散点图,②计算r ;③对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2、解:采用Ridit 分析法最好,因为本例为有序分类资料。
3、解:采用配对设计t 检验。
因为(1)本资料属于配对设计;(2)符合参数检验的条件,样本含量为7属于小样本资料。
所以采用采用配对设计t 检验。
评分标准:每小题10分,3题,每错1题扣10分,回答不全酌情扣1-9分。
四、计算题 1、解:
该例n =25, n 较小。
ν=25-1=14,查t 界值表,得
0.05,24t = (4分)
估计这批结核菌素在该人群中使用,皮试的平均浸润直径的95%,)cm 即,cm 。
(11分)
评分标准:本题15分,回答不全或错误者酌情扣1-15分。
2、解:
H 0:三组家兔的血清ACE 浓度总体均数相等,μ1=μ2=μ3
H 1:三组家兔的血清ACE 浓度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4分) α=(2分)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SS ν MS F 总变异 18 组间变异 2
组内变异 16
(8分)
以1v =2和2v =16查F 界值表(方差分析用),得P <,按=α水准拒绝H 0,接受H 1,可认为四总体均数不同或不全相同。
(6分)
评分标准:本题20分,回答不全或错误者酌情扣1-20分。
3、解:本题因为样本小于40,用精确概率法计算。
(2分) H 0:两组疗效相等,π1=π2
H1:两组疗效不等,π1≠π2(4分) α= (2分)
样本本身X2= P> 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7分)
评分标准:本题15分,回答不全或错误者酌情扣1-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