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和检测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实验室分析用水水质标准

中国国家实验室分析用水水质标准

针对实验室超纯水行业现在存在的具体问题,朴精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深水处理专家从实际出发,用心精心打造朴精普净牌实验室超纯水机!
朴精普净的含义是:设计质朴,品质精良,普遍适用,净化好水!最终目标是:为普及实验室超纯水设备尽一份力,为净化实验室超纯水行业现在风气尽一份力!
朴精普净牌实验室超纯水机,其产品设计质朴,杜绝一切概念花哨,品质精良,讲求实效,操作方便,性价比极高!
可以生产优质的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来满足各种实验的需要。

性价比极高,可以完全取代蒸馏水机器,品质精良,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设备,例如密理博,威立雅等
相关水质标准
中国国家实验室分析用水标准(GB/T6682-2008)
注1:由于在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值,因此,对于一级水、二级水的PH值范围不做规定。

注2:由于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水质分析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等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水质安全、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分析技术要求、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条件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对于水中常见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都有详细的规定,包括采样方法、样品处理、分析仪器的选择和操作流程等内容,确保了水质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还涉及到了各种水体的分类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比如,对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不同类型的水体,国家标准都有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以适应不同水体的特点和污染物的特性,保证了水质分析的全面性和适用性。

此外,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还对实验室的条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实验室在进行水质分析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设备和条件,比如洁净的实验室环境、精密的分析仪器、经验丰富的分析人员等,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和外部的质量评价,以验证实验室的分析能力和水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总之,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水质分析工作、提高分析水平、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才能够保证水质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为保障水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广大水质分析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水质分析工作,共同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环境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阅读!。

水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标准

水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标准

水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标准水质检测是评估和监测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水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标准,并分步骤详细列出。

1. 水质检测的意义:-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 水质检测能够发现水中存在的污染物,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

- 水质检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浑浊度、颜色、温度、气味等的检测。

常用的仪器包括浊度计、色度计、温度计等。

- 化学方法:通过检测水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来评估水质。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总硬度、重金属等。

常用的仪器有pH计、溶解氧仪、电导仪等。

- 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水中生物指标来评估水质。

常见的指标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

常用的仪器有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等。

3. 水质检测的步骤:- 选择适当的样品点: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品点,例如饮用水源、河流、湖泊等。

- 采样: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水样的采集。

避免污染和混杂,并确保采样器具的洁净。

- 处理样品: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处理,例如过滤、酸碱调节等。

- 进行检测: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结果测量。

- 数据分析与评估:根据测量结果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估,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结果报告: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清晰明了地向相关部门或用户反馈。

4. 水质检测的标准:- 国际标准: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饮用水质量准则》、国际水源保护联合会(IWRM)制定的水质标准等。

- 国家标准:各国政府制定的水质标准,例如中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美国的《环境保护局水质标准》等。

- 地方标准:根据当地水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地方政府或机构可以制定适用于本地的水质标准。

综上所述,水质检测是确保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涉及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水质监测技术标准

水质监测技术标准

水质监测技术标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质监测成为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水质监测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还关系到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为了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水质监测技术标准。

一、水样采集标准水样采集是水质监测的第一步,决定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水样采集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 采样地点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被监测水域的整体状况。

2. 采样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采样瓶、防止污染物的接触等。

3. 采样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采集不同部位的水样,避免受到其他污染源的干扰。

4. 采样瓶密封后需加标签,标明采样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并在采样记录表上做好相应记录。

二、水质分析方法标准水样采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水质分析,以获取丰富的水质数据。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水质分析方法应遵循以下要求:1. 水质分析方法应准确、可重复。

在使用分析仪器之前,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并且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分析。

2. 在进行水质分析时,需要使用标准物质作为参照物,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 分析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并保留样品,以备进一步检验和分析。

4. 在进行水质分析前,需要仔细阅读相关分析方法的说明书,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三、水质监测数据处理标准水质监测数据处理是水质监测的最后一步,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水质监测数据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1. 对于不同类型的水质监测数据,需要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整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

2.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各项数据的权重和可靠性,对异常数据应予以排除或调整,确保处理结果的合理性。

3. 数据处理过程需要规范化,包括数据格式的统一、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等。

4. 数据处理结果应适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生产用水国家检测标准

生产用水国家检测标准

生产用水国家检测标准一、水质指标悬浮物:悬浮物是水中不可见的固体物质,包括泥沙、矿物质、有机物等。

悬浮物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水质的清晰度,过高时会导致水质浑浊,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50mg/L。

pH值:pH值是衡量水酸碱性的指标,对生产用水有重要影响。

过酸或过碱的水都会对生产设备造成腐蚀,同时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的pH值应当在6.5~8.5之间。

电导率:电导率是衡量水中离子含量的指标,过高会导致设备腐蚀和结垢。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的电导率不得超过100μS/cm。

有机物:有机物是指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如腐植酸、酚类等。

有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质的好坏,过高时会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中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0.5mg/L。

重金属:水中含有一些有毒金属,如铅、汞、镉等,这些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对生产设备造成腐蚀和结垢。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中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以下标准:铅≤0.1mg/L、汞≤0.01mg/L、镉≤0.1mg/L。

二、细菌和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指水中所含有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总数量。

总大肠菌群的数量过高时,说明水体受到了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数量不得超过100个/L。

耐热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是指在高温下仍能存活的细菌和微生物,这类细菌和微生物的存在说明水体存在污染情况。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中耐热大肠菌群的数量不得超过5个/L。

粪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是指存在于粪便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其数量的高低可以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程度。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数量不得超过10个/L。

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水中所含有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总数量。

细菌总数的多少直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过高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国家规定,生产用水中细菌总数的数量不得超过1000个/mL。

水质检测指标国标法

水质检测指标国标法

碘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 【臭和味】 文字描述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4 【侵蚀性二氧化碳】 甲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5 【酸度】 酸度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47【溶解性铁】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48【银】 水质 银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7-1989
49【甲 醛】 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3197-1991
43【钙】 水质 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44【镁】 水质 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45【铁】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46【锰】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1-1989
10【总可滤残渣】 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1【总残渣】 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2【全盐量(溶解性固体)】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HJ/T51-1999
13【总硬度(钙和镁总量)】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7477-1987
24【硝基苯类】 还原-偶氮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25【苯胺类】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11889-1989

水质检测指标国标法

水质检测指标国标法

水质检测指标国标法水质检测是指通过对水样中各种物质成分及其相关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以评价和判断水质的优劣。

水质检测指标是衡量水质好坏的客观标准,涵盖了水体的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等多个方面。

首先,化学性水质指标是水质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性水质指标主要包括水体的酸碱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和总氮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程度、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程度,以及水中养分的含量,从而判断水质的好坏和是否适合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其次,生物学性水质指标是评价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生物学性水质指标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细菌等微生物。

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组成、数量和活性等方面的检测,可以了解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状况,并判断水质是否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另外,物理性水质指标反映了水体的一些物理特性。

物理性水质指标主要包括水质的温度、色度、浊度、电导率、电阻率和溶解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悬浮固体物质的含量、电解质的含量、溶解物质的能力等,从而评价水体的透明度和质量。

除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国家还对其他类型的水体制定了相应的指标标准。

例如,《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4)对于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和微生物进行了限制和控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4794-2024)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农田灌溉用水质量》(GB5084-2005)规定了农田灌溉用水的质量要求。

综上所述,水质检测指标国标法是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指标标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污染问题,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水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水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749—2006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2006.12.29 发布 2007.07.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a)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b) 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c)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d) 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e) 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2-0.5mg/L
GB 7484-87
离子选择电极法
0.05-1800mg/L
16 氟化物 17 石油类
GB 7482-87 GB/T 19488-
1996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硒素磺酸锆目比色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0.05-1.8mg/L GB7482-87
0.01-0.1mg/L
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②铬空心阴极灯
药品 氯铂酸钾(K2PTCL6),氯化钴(CoCl2·6H2O) 硫酸肼((NH)2SO4·H2SO4)、六次甲基四胺(CH2)6N4)
150目硅藻土
酒石酸氢钾(KHCH4H4O6)柠檬酸二氢钾(KH2C6H5O7)
21 总磷 22 23 24
25 总氮
GB 11893-89 GB 11894-89
0.0004-0.012mg/L
0.007-0.5mg/L
0.05微克/L
29

冷原子荧光法
1.5ng/L-1微克/L
GB 7496-87
双硫腙光度法
2微克-40微克/L
30

GB/T11911-1989 火焰原子吸收法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0.03-5.0mg/L 0.03-5.0mg/L
31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 11906-1989 高碘酸钾氧化光度法
GB 7485-87 GB 7468-87
酚二磺酸光度法
0.02-2.0mg/L
N-(1-萘离基子)色-乙谱二法胺光度 纳氏试剂法光度法
0.1mg/L
0.003-0.2mg/L
0.025-0.02/mg/L
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 0.01-1mg/L
二乙新氨银基盐二分硫光代光甲度酸法银光 冷原子度吸法 收法
0.01-3.0mg/L 0.05mg/L
32

GB 11905-89
火焰原子吸收法
0.1-6.0mg/L
33

GB 11905-89
火焰原子吸收法
34 总硬度
GB 7477-87
EDTA滴定法
0.05mmmol/L
35 钠/钾 36 挥发酚 37 硫酸盐
GB 11904-89 GB 7490-87 GB 13196-91
①基本化玻仪器②10ml棕色酸式滴定管 ①可见光分光光度计②25mm具塞比色皿 ①②③ ①具塞比色管 ①氟离子选择电极②饱和甘汞电极③离子活度计、毫伏计或PH计,精确到0.1MV ④磁力搅拌器、聚乙烯烧杯 ①分光光度计 ①50ml具塞比色管②分度吸管 ①红外分光光度计3400-2400CM-1区间,1CM-4CM带盖石英比色皿②玻璃砂芯漏斗G-1 型40ml
火焰原子吸收法 4-氨基安IC替P-比AE林S法直接光度
铬酸钡法光度法 铬酸钡间接原子吸收法
8-85mg/L 0.2-12mg/L
废水
①高压蒸汽消毒器②电炉(2KW)③50ml磨口具塞刻度管。 ①可调温电炉②125ml凯氏烧瓶 ①分光光度计 ①分光光度计 ①紫外分光光度计②蒸汽消毒器③1.1-1.3kg/CM225ml具塞玻璃磨口比色管 ①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②镉空心阴极灯③气液分离吸收装置④高压灭菌器⑤恒温水浴 ⑥不锈钢反应管加热架。 ①分光光度计 ①离子色谱仪②检测器记录仪高压灭菌器③恒温水浴进样器④淋洗液及再生液储藏罐 ①分光光度计 ①分光光度计、PH计 ①分光光度计 ①分光光度计 同上 ①测汞仪②台式平衡自动记录仪③汞还原器(50、100、250、500ml) ④带莲蓬形多孔吹气头的翻泡瓶、U型管、三通阀、汞吸收塔(250ml玻璃干燥塔 碘化银处理的柱状活性炭、 ①数字荧光测汞仪②远红外辐射干燥箱(小烘箱)③1.0ml-10微升微量进样器 ④高纯氩气 ①分光光度计、 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②铁空心阴极灯③乙炔钢瓶或发生器④空压机 ①分光光度计 ①同铁②锰空心阴极灯 ①分光光度计 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②钙空心阴极灯 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②镁空心阴极灯 ①常用仪器 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②钠/钾空心阴极灯 ①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①分光光度计 ①分光光度计 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②铬空心阴极灯
①PH计、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磁力搅拌器③50ml聚乙烯烧杯
①便携式PH计 ①瓷或玻璃蒸发皿(90mm)②烘箱③水浴锅 ①同上、滤膜(0.45UM) ①全玻璃或有机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②滤膜(0.45UM)③吸滤瓶④真空泵⑤称量瓶 ①烘箱水浴分析天平玻璃坩埚抽气瓶(500ml) ①便携式电导率仪 ①圆底反应瓶等基本玻璃仪器 ①同上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③铜单元素空心阴极灯④离心机 ①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皿 ①滴定管、吸管、锥形瓶 ①常用设备 ①棕色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等 ①银-氯化银电极②玻璃电极③电位计④电磁搅拌器 ①溶解氧瓶300ml ①原电池型测量电极②气压表 ①便携式溶解氧仪 ①锥形瓶、冷凝管、50ml酸式滴定管②变阻电炉 ①具塞加热管②恒温定时加热装置 ①水浴锅 ①同上 ①恒温培养箱②5-20L细口玻璃瓶③虹吸管、溶解氧瓶(250ml) ①BOD快速测定仪②微生物菌膜③10L聚乙烯塑料桶
饮用水
检测限
大于0.4mg 0.02-4mg/L 0.03-5mg/L 10-500mg/L 大于3.45mg/L 5-50mg/L 50-2500mg/L 大于2mg/l
饮用水
仪器 ①水银温度计、②深水温度计(40米内)③颠倒温度计(40米外) ①50ml具塞比色管 ①温度计1000W变阻炉 ①50ml具塞比色管②分光光度计 ①100ml具塞比色管、②250ml具塞无色玻璃瓶③分光光度计 ①多参数水质快速分析仪 ①透明度计 ①塞式圆盘
8 可滤残渣
9 不可过滤残
11 矿化度
重量法
12 电导率
便携式电导率仪法
HJ/T60-2000
碘量法
13 硫化物
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16489-1996
亚甲蓝法
14 游离氯
GB 11897-89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15 总氯
HJ585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
16 氯化物
GB 11896-89
硝酸银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
①离子色谱仪②色谱柱③微膜抑制器④记录仪、积分仪⑤淋洗液储存罐⑥微孔滤膜过 ①培养箱②培养皿③高压蒸汽灭菌器④恒温水浴箱⑤灭菌刻度吸管
①分光光度计
①分光光度计 ①分光光度计②旋转振荡器③分液漏斗
5

APD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 法
示波极谱法
1-50微克/L 10-6mol/L
ICP-AES法
6

GB/T7474-87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 萃取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法
7

个别同镉
8

GB/T11911-1989 火焰原子吸收法(铁锰) 同饮用水0.03-5mg/L Nhomakorabea9

同饮用水
10

HJ/T59-2000
17 石油类
18 硫酸盐 19 20 21 22 硫化物 23 总磷 24 大肠杆菌测
25 总氯
26 LAS 27 动植物油
GB 11899-89 GB 13196-91
GB18466 HJ585
GB 7494 HJ 637-2012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离子色谱法 重量法
铬酸钡光度法 铬酸钡间接原子吸收法
过硫酸钾消解法
硝酸硫酸消解法
孔雀绿 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
0-0.3mg/L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0.01-0.6mg/L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0.05-4mg/L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0.01mg/L-10mg/L
26 亚硝酸盐氮
27 氨氮
28

GB 7480-87
GB 7493-87 GB 7479-87 GB 7481-87
废水

同饮用水
火焰原子吸收法
0.1-5mg/L
1 总铬
GB 7466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大于1mg/L
ICP-AES法
2 六价铬
GB7467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 0.004mg/L-1mg/L
3

同饮用水
4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7475-1987 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 0.05-1mg/L
同饮用水 离子色谱法 多管发酵法等 N,N-二乙 基1,4-苯二胺 分光光度法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0.02-1000mg/L 0.09mg/L 8-85mg/L 0.2-12mg/L
0.05-2.0mg/L
①红外分光光度计3200-2700CM-1区间②非红散红外测油仪 ①离子色谱仪②色谱柱③微膜抑制器④记录仪、积分仪⑤淋洗液储存罐⑥微孔滤膜过 ①水浴锅②烘箱③马弗炉④滤膜、孔径0045微米⑤铂蒸发皿⑥熔结玻璃坩埚G4、30ml ①分光光度计 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②铬空心阴极灯
检测项目 1 水温 2 色度 3 臭和味道
4 浑浊度
标准 GB 13195-91 GB 11903-89
GB 13200-91
5 透明度
方法 温度计法 铂钴标准比色法 文字描述法 分光光度法 目视比浊法 便携式浊度计法
铅字法 塞式盘法(现场)
6 PH值
GB 6920-86
玻璃电极法 便携式PH计法
7 烘干总残渣 GB 11901-89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0.04微克-4微克 0.001-0.028mg/L
11 BOD5
同饮用水
12 化学需氧量
同饮用水
13 氨氮
同饮用水
14 总氮
同饮用水
GB 7487-87
硝酸银滴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