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方法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方法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对植物生命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两个重要学科。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代谢过程以及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生理机制,而生物化学则着重于研究植物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化学成分和反应。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一、植物生理学研究方法1.生长分析法生长分析法是研究植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生长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可通过测量植物的高度、叶面积、根系长度等参数,定量分析植物各组织器官的生长速率,并研究生长速率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关系。
2.生理生化测定法生理生化测定法是研究植物代谢水平和功能活性的重要手段。
例如,酶活性测定可用于研究植物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变化;叶绿素含量测定可反映叶片光合能力水平;光谱测定可用于分析植物组织中的各种生物分子的含量和结构等。
3.生物学指标法生物学指标法是以某一生理生化指标作为植物对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
例如,水分利用效率可通过测定植物封闭室内的水分蒸腾量和生物产量来评价植物对水分利用的效率;抗寒力可通过测定植物在低温下的生存能力和生长状态来评价植物的寒冷适应性等。
二、生物化学研究方法1.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生物化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
其中,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分析植物挥发性成分和气体代谢产物;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分析植物中的有机酸、氨基酸、生物碱等物质。
2.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可用于鉴定植物中微量物质的种类和结构。
常用的质谱技术包括质谱-质谱联用技术(MS-MS)、电喷雾质谱技术(ESI-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
3.荧光显微镜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植物中的特定荧光探针来标记和可视化特定分子或结构的技术。
例如,利用叶绿素的自然荧光和活性氧荧光染料,可以观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损伤情况。
总结:综上所述,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
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适应策略。
本实验采用了盆栽植物的生长观察和测量方法,结合实验室中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得出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学的结论。
1. 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科学,它涉及植物的生理过程、代谢调节、信号传导等方面。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为植物的生产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了常见的盆栽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包括绿萝、仙人掌和吊兰。
为了模拟不同环境条件,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组:阳光组、阴影组和干旱组。
每组实验设置五个重复,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结果与讨论3.1 生长观察在阳光组中,绿萝的叶片呈现出深绿色,茂密且向阳生长;仙人掌的刺变得更加粗壮,颜色也更加鲜艳;吊兰的叶片展开较大,叶色浅绿。
而在阴影组中,绿萝的叶片变得较为苍白,茂密度下降;仙人掌的刺变得细长,颜色较为暗淡;吊兰的叶片展开较小,叶色深绿。
在干旱组中,绿萝的叶片开始出现萎蔫现象;仙人掌的刺变得干瘪,颜色变得暗淡;吊兰的叶片开始卷曲,叶色变黄。
3.2 生理指标测量我们通过测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来进一步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变化。
在阳光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较高,蒸腾速率也较高;仙人掌的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也较低;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处于中等水平。
而在阴影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明显;仙人掌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停止;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有所下降。
在干旱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急剧下降;仙人掌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停止;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有所下降。
叶绿素含量的测量结果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
4.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更加茂盛,叶片颜色更加鲜艳。
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实验技术

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实验技术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各种生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实验技术的应用,可以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和调控机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包括光合作用测定、光周期实验、蒸腾作用研究和植物生长素的测定。
一、光合作用测定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测定可以通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来进行。
测定方法可以使用荧光法或者气体交流法。
荧光法是通过测定叶片上的荧光信号的强度来计算净光合速率,而气体交流法是通过测定进出叶气体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这些方法需要使用一些仪器设备,如荧光测定仪或气体交流测定系统。
二、光周期实验光周期是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光照和黑暗的周期性变化。
光周期实验主要用于研究植物的花期控制、休眠期控制等生理过程。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控制植物所接受的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的比例来模拟不同的光周期条件。
可以使用光周期系列灯来实现对光周期的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花期的调控以及激素含量的变化等指标。
三、蒸腾作用研究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过程,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过程之一。
蒸腾作用研究常用的技术是测定植物叶片表面的水蒸气压,并结合气孔开闭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测定水蒸气压时通常使用水分压差传感器或者电子秤等设备,观察气孔开闭可以通过显微镜或者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工具进行。
四、植物生长素的测定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激素,调控着植物体内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研究植物生长素的测定可以使用生物测定法、免疫测定法和色谱法等。
生物测定法使用生物体来测定生长素的活性,如使用阿片酸促进小麦胚芽的生长来测定生长素含量。
免疫测定法则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测定生长素含量。
色谱法是利用气相色谱或者液相色谱来分离和测定植物生长素的含量,通常需要先对样品进行提取和纯化。
结论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是理解植物各种生理过程和调控机制的关键。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主要研究构成植物的各部分乃至整体的功能及其调控机理,阐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
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可分为:1、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2、物质与能量代谢3、信息传递和信号传导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是指由于细胞数目增加、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导致的植物个体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植物的发育:是指由于细胞的分化所导致的新组织、新器官的出现所造成的一系列形态变化(或称形态建成)。
包括从种子萌发,根、茎、叶的生长,直至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植物的代谢活动植物的代谢活动包括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无机物的同化与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分解及转化等。
植物的信息传递和信号传导信息传递:主要指内源和外源的物理或化学信号在植物整体水平的传递过程。
即信号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如根、冠间及叶、茎间的信息传递)信号传导:多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的信号传递过程,故又称细胞信号传导。
二、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史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阶段从1627年荷兰人J.B.van Helmont做柳枝实验开始, 到19世纪40年代德国人J.von Liebig(李比希)创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止。
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2、植物生理学的诞生、成长阶段从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到19世纪末德国植物生理学家.Sachs(萨克斯)和他的学生W.Pfeer(费费尔)的两部植物生理学专著问世为止。
《植物生理学讲义》(Sachs,1882)《植物生理学》(Pfeffer,1897)3、植物生理学的发展阶段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植物生理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物理学、化学、细胞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同位素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超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植物生理学的发展。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二、植物生理学产生与发展三、植物生理学的任务与展望四、学习方法一.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的定义及研究内容1.定义:简言之,植物生理学就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物质的运输与分配以及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基本代谢基础上,所展示的种子萌发,生长,运动,开花,结实等生长发育过程。
植物生理学就是研究和探索这些生命活动的各个生理过程内在的奥秘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些功能和作用机制,机理的研究,阐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
要点:(1)研究的对象是植物。
因为绿色植物在生物界中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性——自养性,即它可以吸收简单的无机物(CO2、H2O和矿质元素等),利用太阳能,合成自身赖以生存任何物质(CH2O、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自给自足建成自身。
这就是生物的自养性。
绿色植物的自养性是地球上的其它生物生存所需有机物及能量的根本来源。
(2)基本任务是探索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2.研究内容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局限在个体,组织和器官,细胞,分子等某一结构层面上,也可以在较为宏观的个体或组织,器官水平上,也可以在细胞和分子的水平上。
植物完成其生活史,生命活动虽然十分复杂,从生理学角度可将其分为三大方面:○1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与形态建成(morphogenesis)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生长是指由于细胞数目增加,体积的扩大而导致的植物个体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发育是指由于细胞的分化所导致的新组织,新器官的出现所造成的一系列形态变化(或称形态建成),包括从种子萌发,根,茎,叶的生长,直到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人类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认识始于对其生长发育的观察和描述,如“春华秋实”,“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等,正是人类对其认识的写照。
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

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等方面的一个学科,其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
在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中,一些技术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
1. 植物生长实验植物生长实验是植物生理学研究中最基础、最常用的实验之一。
这种实验通常使用生长室、温室等设施进行,通过控制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因素,来研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生长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植物的生长速度、生长形态、叶绿素含量、根系发育等方面,是植物生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技术手段。
2. 光响应实验光响应实验是用来研究植物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和适应的实验。
这种实验可以通过改变光合有效辐射(PAR)、光周期、光强度和光质等因素,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及适应机制等方面。
光响应实验通常使用光照箱等设备进行,是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膜的构成及寿命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3. 植物生理生化分析植物生理生化分析是研究植物生理代谢和功能的手段之一。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测定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酶活性、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含量和变化情况,以及研究一些重要代谢途径和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目前,植物生理生化分析已经成为植物转基因和抗性育种等前沿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4.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是研究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传导的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克隆、表达和分析植物基因的序列、结构、表达特点和功能等方面,深入了解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内在机理,识别关键基因及其调控机制。
目前,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成为高效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综上所述,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功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包括生长实验、光响应实验、植物生理生化分析以及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也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的生理生化研究实验

准备实验材料,设置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组和对照组,观察并记录 植物的生长情况。
数据分析
对比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植物生长数据,分析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及机制。
05
植物矿质营养与代谢实验
测定植物体内矿质元素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植物样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 择性好、精密度高等优点。
应用价值
实验结果可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例如,通过了解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 适应机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灌溉等措施的制定;同时,对于植物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也 可为植物育种和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深入研究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功能
质壁分离观察
利用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形 态,了解细胞壁的弹性和原生质体的 收缩情况。
分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长距离运输
通过测定植物不同部位的水势和含水量,分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途 径和机制。
短距离运输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植物细胞间的水分移动,了解水分在细胞间的短距离运输方 式和过程。
信号传导机制探讨
深入研究激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过程,揭示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 育的分子机制。
03
激素互作分析
研究不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协同或
拮抗作用。
07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与整理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植物的生长情况、生理生 化指标等,并进行分类整理。
分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原理
研究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 合作用的影响。
414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414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的科学,而生物化学则是研究生命体内化学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的学科。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光合作用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植物生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植物的生长是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而发育则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内外环境的调控,包括光、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植物生理学的另一个研究领域。
植物需要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包括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盐分等因素的变化。
植物通过调节生理过程和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变化,保持生长和发育的正常进行。
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内化学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物化学主要关注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
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也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结构支持、代谢调节、信号传递等。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而蛋白质的功能则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
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的分子。
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负责存储遗传信息;RNA则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
生物化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机制。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
碳水化合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同时也是细胞呼吸的底物。
生物化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过程,揭示了细胞能量转化的机制。
脂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和结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长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生理教研室2004年8月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活动与其水分状况密切相关,而植物组织的水势是表示植物水分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目前,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主要有几种方法:小液流法、折射仪法、压力室法、露点法、热电偶法。
前两种方法虽然简便,但精确性差。
压力室法较适于测定枝条或叶柄导管的水势。
露点法、热电偶法较适宜测定柔软叶片的水势,且精确度高,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测定叶片的水势,是较好的水势测定方法。
植物的水势可作为制定灌溉的生理指标。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势代表水的能量水平,水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水进入植物体内并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中的快慢或难易由水势差来决定,水势越高,植物组织的吸水能力越差,而供给水能力越强。
当植物组织与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接触后,如果植物组织水势大于(或小于)外液的水势,则组织失水(或吸水),使外液浓度变低(或变高),密度变小(或变大)。
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外液的水势时,植物组织既不失水也不吸水,外液浓度不变。
当取浸泡过植物组织的溶液的小滴(亦称小液流,为便于观察应先染色),分别放入原来浓度相同而未浸泡植物组织的溶液中部时,小液流就会因密度不同而发生上升或下沉或不动的情况。
小液流在其中不动的溶液的水势(该溶液为等渗浓度),即等于植物组织的水势。
三、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1. 材料:植物叶片;马铃薯块茎等。
2. 仪器设备:试管;小瓶;小塞子;打孔器(直径0.5㎝);尖头镊子;移液管(1ml、5ml、10ml);注射针钩头滴管;刀片。
3. 试剂:1mol·L-1蔗糖液;甲烯蓝粉。
四、实验步骤1. 系列糖浓度配制1.1 取干燥洁净试管6支,贴上标签,编号,用1mol·L-1蔗糖母液配成0.05、0.1、0.15、0.2、0.25、0.30 mol·L-1浓度的糖液,各管总量为10ml,并塞上塞子(防止浓度改变),作为甲组。
1.2 另取干燥洁净的小瓶6个,标明0.05、0.10、0.15、0.20、0.25、0.30mol·L-1浓度,分别从甲组取相应浓度糖液1ml盛于小瓶中,随即塞上塞子,作为乙组。
2. 取样及测定2.1选取生长一致的叶片,用直径为0.5cm的打孔器钻取圆片,在玻璃皿内混匀,然后用镊子把圆片放进乙组小瓶中,每瓶放15~20片,(若采用植物块茎如马铃薯,先用打孔器钻取圆条,然后切成约1mm厚圆片,每瓶放5片),立即塞紧塞子,放置40min左右,其间轻轻摇动几次,以加速平衡。
2.2到预定时间后,各小瓶加入几粒甲烯蓝粉染色,摇匀,取6支干燥洁净的注射针钩头滴管,分别从乙组中取出溶液,插入甲组原相应浓度蔗糖溶液的中部,轻轻挤出钩头滴管内的溶液,使成小液滴,并小心地抽出钩头滴管(注意勿搅动溶液),注意观察那些管的小液滴往上移动,那些管的小液滴往下移动,那一管的小液滴静止不动。
如果某一管中的小液滴悬浮不动,则说明该管溶液与小液流的密度相等,也即植物组织与该浓度糖液间未发生水分净交换,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该糖液的水势,根据公式算出该糖液水势也即得出植物组织水势。
若前一浓度溶液小液流下沉,而后一浓度溶液中上浮,则组织的水势值介于两糖液水势之间,可取平均值计算。
2.3 结果记录按下表记录实验结果系列浓度糖液的配置和实验结果记录表需配糖液浓度(mol·L-1)1 mol·L-1糖液(ml)蒸馏水(ml)小液流移动方向(上、下或不动)0.05 0.5 9.50.10 1.0 9.00.15 1.5 8.50.20 2.0 8.00.25 2.5 7.50.30 3.0 7.0五、植物组织水势值计算将测得的等渗浓度值代入以下公式计算出植物组织的水势:公式中:ψW=ψл=-iCRT(MPa)ψW—植物组织水势,单位:Mpa(兆帕)ψл—溶液的渗透势(即溶液的水势)C —等渗浓度(mol·L-1)R —气体常数(0.0083 L·MPa·mol-1·K-1)T —热力学温度(273 + t℃)i —解离系数(蔗糖 =1;CaCl2 =2.60)六、注意事项1.配制糖液浓度要准确,并充分摇匀。
2.取样时选材要一致。
3.打孔时要避开大叶脉。
4.加甲烯蓝要适量,过多会影响溶液浓度,过少则很难识别小液流移动方向。
实验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比色法)叶绿素的含量与植物光合作用及氮素营养有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施肥、育种及植物病理研究上常有测定的需要。
一、实验目的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与其他显色物质一样,在溶液中如液层厚度不变则其吸光度与它的浓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已知叶绿素a 、b在652 nm波长处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
因此,在此波长下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叶绿素a 、b的总量。
三、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菠菜叶;芥菜叶或其他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漏斗;25ml容量瓶;剪刀;滤纸;玻棒等。
3.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
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的提取称取植物鲜叶0.20g(可视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减用量),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碳酸钙粉和石英砂及3~5ml95﹪乙醇研成匀浆,再加约10ml 95﹪乙醇稀释研磨后,用滤纸过滤入25ml容量瓶中,然后用95﹪乙醇滴洗研磨及滤纸至无绿色为止,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叶绿素提取液。
2. 测定取光径为1cm的比色杯,倒入叶绿素提取液距杯口1cm处,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在652 nm 波长下读取吸光度(A)值。
五、计算将测得的吸光度A652 值代入公式(1), 即可求得提取液中叶绿素浓度。
所得结果再代入公式(2),即可得出样品中叶绿素含量(mg ·g-1Fw)。
A652C ( mg .ml-1 ) = ———— (1)34.5公式中:C —叶绿素(a 和b )的总浓度( mg ·ml-1 )A652 —表示在652nm 波长下测得叶绿素提取液的吸光度34.5为叶绿素a和b混合溶液在652nm波长的比吸收系数(比色杯光径为1cm, 样品浓度为1g·L-1时的吸光度)。
C(mg·ml-1)×提取液总量(ml)叶绿素含量(mg .g-1Fw)= ———————————————— (2)样品鲜重(g)实验三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小篮子法)呼吸速率是植物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常有测定必要。
目前测定植物呼吸速率有小筐子法、气流法、测压法、氧电极法、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IRGA)等方法。
前两种方法是测定植物呼吸过程CO2的释放,虽然精确性差,但方法简便,其中气流法适用于测定大量样品(如植物的块茎、块根、瓜果类)的呼吸速率。
测压法、氧电极法是测定植物呼吸过程对O2的吸收,样品用量少,且精确度高。
利用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测定植物呼吸速率比较快速、准确,是科研上常采用的方法。
本实验目的在于掌握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原理及方法。
一、实验目的掌握用小筐子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进行呼吸放出CO2,测定一定的植物材料在单位时间内放出CO2的数量,即能算出植物材料的呼吸速率。
呼吸放出的CO2可用氢氧化钡溶液吸收,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钡。
同时做一个空白实验,同样用标准草酸滴定。
根据空白滴定值减去呼吸滴定值草酸用量之差值,便可计算出植物的呼吸速率。
其反应式如下:Ba( OH )2 + CO2→BaCO3 ↓+ H2OBa( OH )2 + H2C2O4→BaC2O4 ↓+ 2H2O三、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材料:发芽水稻种及其他植物。
2.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呼吸测定装置(如图);天平;酸式和碱式滴定管;尖头镊子。
3.试剂及配制约1/44 mol·L-1Ba(OH)2溶液配制:称取氢氧化钡(Ba(OH)2·8H2O)结晶7.25g,溶于蒸馏水中,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1/44 mol·L-1标准H2C2O4溶液配制:准确称取草酸(H2C2O4·2H2O)结晶2.8651g溶于蒸馏水中,溶解后定溶定至1000ml。
每ml相当于1mgCO2。
1﹪酚酞指示剂配制:称取酚酞1g 先用少量75﹪酒精溶解,再用酒精定容至100ml。
四、实验步骤1.呼吸测定装置说明取一个500ml广口瓶(称呼吸瓶),加一个三孔橡皮塞。
一孔插一盛碱石灰的干燥管,使呼吸过程中能进入无CO2的空气,一个孔插温度计,另一孔直径约1cm,供滴定用,平时用一小橡皮塞塞紧。
瓶塞下面挂一铁丝筐,以便装植物材料。
整个装置称“呼吸测定装置”,如图所示。
2.空白实验测定取干净呼吸瓶,准确加入约1/44mol·L-1Ba(OH)2溶液20ml,立即塞紧橡皮塞(不带小筐及植物材料)。
充分摇动呼吸瓶约10min,待瓶内CO2全部被吸收后,拔出小橡皮塞,加入3滴酚酞作指示剂,把滴定管插入孔中,用1/44mol·L-1标准草酸溶液进行空白滴定,直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滴定终点,记录草酸溶液用量(ml)。
3.呼吸实验测定倒出废液,用水将瓶洗净后,加入上述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20ml。
同时称取植物材料(发芽水稻种子)5g,小心装入铁丝筐中,挂于橡皮塞下,放入瓶中塞紧橡皮塞。
记录开始时间,测定20—30 min后(其间轻轻摇动数次,使溶液表面的BaCO3薄膜被破坏,而利于CO2的充分吸收),轻轻快速打开塞盖,把装有植物材料的小筐迅速取下,加入酚酞3滴作指示剂,立即重新塞紧橡皮塞。
把滴定管插入孔中,用1/44mol·L-1标准草酸滴定至红色溶液刚刚消失为滴定终点,记录草酸用量(ml)。
五、呼吸速率计算( A -B )×1mgCO2·ml-1草酸﹡×60 呼吸速率(mgCO2·g-1Fw·h-1)= ————————————————-———植物组织鲜重(g)×测定时间(min)公式中: A —空白滴定用去的草酸量(ml)B —呼吸滴定用去的草酸量(ml)﹡-1ml 1/44 mol·L-1的草酸相当于1mgCO2.六、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及结果记录表植物名称样品重(g)测定时间(min)空白滴定草酸用量(ml)呼吸滴定草酸用量(ml)空白与呼吸草酸用量差值(ml)呼吸速率(mgCO2·g-1Fw·h-1)实验四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一、实验原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是标准氧化电位为80mV的氧化还原色素,溶于水中成为无色溶液,但还原后即生成红色而不溶于水的三苯甲腙,生成的三苯甲腙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所以TTC被广泛地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中脱氢酶所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