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000字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通用20篇)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通用20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通用20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篇1高耸的灰色石墙。
冰冷的坚硬铁栅栏。
凶狠残酷的狱警。
你如新生的婴儿般赤裸裸的来到这里,数十年如一日,时间足以磨灭一切东西。
面对着遥遥无期的囚禁岁月,时间慢慢地腐蚀着一个个囚犯的精神,扭曲的灵魂、麻木的心灵,每个囚犯就像一只只鸟儿,在时间的牢笼里苟延残喘。
我们的主人公安迪——一位银行家被诬陷以杀人的罪名判无期徒刑,在肖申克监狱中呆了二十年后,通过密藏在圣经里的一把实锤,凿出“600年都无法完成”的通道,从而越狱成功。
这部影片给人一种精神的救赎,安迪他不仅救赎了自己,更救赎了瑞德,救赎了那个黑暗的肖申克监狱。
精神折磨远比肉体的折磨更残酷。
有句话说得好“上帝指教那些自救的人”,真正的救赎之道永远得靠你自己,拯救自己的灵魂,面对坎坷的未来。
安迪的救赎,使他成功地逃脱束缚,靠的是二十年来不变的信念,永恒的希望。
希望究竟是什么?瑞德曾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心存希望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呢?但安迪说“希望是件美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
”因为他坚信这个,他就真的做到了。
没有希望,一个人的灵魂就死了,就一无所有了。
那个被囚禁了半个世纪的图书管理员老布面对陌生的新社会,面对曾经渴望的自由,他孤独茫然,最终以自尽了结了自己的一生,他的灵魂永远被囚禁在了肖申克监狱里,即便肉体得到了自由。
这是悲剧,是没有希望的下场。
而瑞德在肖申克中关了四十年,被释放后,本来他很可能步老布的后尘——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被淘汰。
但是他没有,因为安迪唤醒了他的希望,让他摆脱了体制化的后果,是他最终履行了自己对安迪的承诺,去知华塔尼欧寻找安迪。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

【导语】观后感,就是看了⼀部影⽚,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写成的⽂章。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1.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 初次看这部电影⼤概是在⼗年前,那时候为安迪的冷静睿智坚韧所折服。
如今重温这部电影,有了不⼀样的感悟。
《肖申克的救赎》是⼀部拍摄于1994年的经典电影,故事发⽣在1947年,讲的是⼀个银⾏家安迪因为妻⼦有婚外情,酒醉后被误指控⽤枪杀死了妻⼦和她的情⼈,被判了⽆期徒刑,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他的余⽣。
该⽚透过监狱这个强制使⼈失去⾃由、⾼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呈现⼈在体制化的环境⾥对⾃由和希望的追求。
在安迪刚进监狱的时候,瑞德对他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
"然⽽安迪却告诉他:"记住,希望是好事——甚⾄也许是⼈间⾄善。
⽽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或许正是靠着这信念和不屈服的韧劲,安迪才能够⽤⼆⼗年时间挖开瑞德认为六百年都⽆法凿穿的隧洞。
在体制化的监狱内,安迪⼀直坚持着⼼中的希望。
也正是因为⼼怀希望,并持续为之⽽努⼒,所以安迪最终逃出了牢笼,奔向了⾃由的⽣活。
关于希望,影⽚中有⼏个场景印象⽐较深刻。
第⼀个场景是安迪跟狱友在天台劳作,安迪因为精通财税知识帮预警解决了税务难题,从⽽为狱友争取到了每⼈三瓶啤酒的奖励。
那⼀刻在瑞德的回忆⾥,觉得⾃⼰好像是⾃由⼈,在装修⾃家的房⼦。
还有⼀个场景是安迪不顾预警的阻挠,坚持为⼤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引得⼤家都驻⾜聆听。
也许⼤家并不明⽩⾳乐的寓意,但是觉得那是⼗分美好的东西。
正因为安迪的这些举动,唤醒了⼤家对希望及⾃由的向往,让⼤家渴望美好的⽣活,⼀些东西悄然改变。
这些改变是什么呢?“坚强的⼈只能救赎⾃⼰,伟⼤的⼈才能拯救他⼈。
”在这部影⽚⾥⾯,安迪救赎不仅仅是⾃⼰,也救赎了狱友。
这种救赎,体现在精神上,他⽤⾃⼰的坚持照亮了别⼈,让希望散发出万丈光芒,让⼤家明⽩了追求⾃由和希望的可贵。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5篇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5篇《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1994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被冤枉的的囚犯靠着一把石锤挖了二十年的隧道,最终收获自由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5篇,欢迎大家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1上周五王老师布置了看《肖申克的救赎》并写观后感的作业。
由于周末安排也比较紧张,我只能在周五的晚上看这部电影。
幸而我很快便找到了并开始观看,此时差不多晚上七点半。
我打算看看这部电影到底要看多久,一看,两个半小时差不多。
这时候我决定倍速播放,否则那可真叫一个漫长。
恰巧倪立杭也在,他先前是看过两三遍的,他不肯让我这么做,于是我只好和他一起完完整整看了那么久。
我是一个很讨厌看到我不喜欢情节的人,大概是因为对于主角的代入感比较深,我在看到主角入狱和跟监狱里同性恋犯人打斗的环节时一点也不想看,很想要跳过去;但我在看越狱的那一段却开心得很,恨不得回放十几遍。
这里我就要讲到我和倪立杭的习惯了:我们两人总是这样,因为某些原因看了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非常喜欢,于是就翻来覆去地看,特别是“爽”的部分,是会疯狂地看的;有时也不是因为喜欢,比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当时电脑里唯一的动画片,我们只能反复看着这个。
这样的翻来覆去,总是会厌倦的。
于是不看了,再去换一部新的重复如上操作,如此反复反复。
翻来覆去看的习惯造成了我们这样的本能:一部书或电影,先快速看一遍剧情,看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如若喜欢,便细细地看它几遍。
这样先倍速,后细看的方法,我自认为还是很有用的:不至于在不喜欢的东西上浪费时间,也不至于放过一些好的细节。
所以我们的生活,是否也是这样,有倍速和普通之区别呢?我想是有的。
就如高铁和绿皮车的区别,我们的生活和从前的生活已经大不一样了,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的交流速度已经是从前的几十倍,上百倍。
在这样的时代中,倍速与否,是我们必须要做出的抉择。
推荐《肖申克的救赎》1000字读后感5篇精选

推荐《肖申克的救赎》1000字读后感5篇精选《肖申克的救赎》是所告诉我们的人生哲学是无穷的,希望是什么?希望就像金子一样,钻石一般,璀璨耀眼的存在。
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一在小学时学了很多关于坚持的诗词,比如“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水滴石穿”等等,在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后,我更加明白了坚持的深意。
《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的主人公安迪,本是银行的经理,却因一起杀人案件成了替罪羊,被关进一座叫肖申克的监狱。
但是与别人不同的是,安迪性格刚强,在暗无天日的监狱生活中他不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制定了周密的越狱计划。
他与瑞德成了死党,得到了一个足以改变命运的小锤子,开始了20年的凿墙生活。
后来唯一能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证人,被监狱长枪杀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弃希望,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达成心中所愿。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安迪在几近绝望中仍对自己心中目标的那份坚持,一是凭借一把小小的锤子,一张大海报,坚持了20年凿洞的生活,救赎自己,重获自由。
二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给州政府写信,哪怕一封封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在6年后他获得图书馆捐赠,建设监狱图书馆,让囚犯们的灵魂在书中得到了慰藉和救赎。
坚持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安迪为心中所想,坚持了20年,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和坚持呢?在小学六年级时,有次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在周一学校晨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做过国旗下演讲。
我忐忑不安,一想到将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我直言要放弃。
回到家时妈妈看到我因担心演讲而垂头丧气的样子就说:“演讲嘛,好事呀,怎么看你好像要上战场一样呢!读后感·你不是刚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吗?里面的安迪,如果是你这样的话,估计他也只能老死狱中了!”我有点不好意思,是呀,不坚持哪来的成功,何况我还没开始尝试呢!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从演讲稿的形成,到一遍又一遍背记,再到每一个动作的配合,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专注做这一件事。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1000字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1000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讲话致辞、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speech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1000字《肖申克的救赎》带来的是恒久不变的真挚友情、百折不挠的灵魂铸炼和生生不息的命运之火。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优秀」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优秀」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一】最近看了部好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
感触颇多。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安迪的银行家因被污告杀人,无入狱,谋划了二十年成功越狱的故事。
肖申克是那所监狱的名字。
希望和自由是贯穿整部影片的重要线索。
而正是拥有希望和自由的信念,一个囚犯才有能力有决心实现自我救赎。
安迪作了囚犯后,是否也失去了自由?我想,是没有的。
至少他会时不时地召唤自由的降临。
在阳台上,阳光尽情散在他和朋友肩头;他让音乐飞遍肖申克,甚至是那最无人问津的角落,告诉每一个不自由之身,听,这就是自由。
他用六年撰写了一段自由传奇--那就是他一手复舒的图书馆。
在里面每一个不自由的人至少拥有一个读书的自由权。
正如影片所说有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翅膀太过耀眼。
是的,安迪正是这种鸟。
自由便是翅膀,一只永不失翅膀的鸟,怎肯永屈于栏杆之下,毕竟鸟会飞。
安迪用二十年用一把小刀挖出了鸟的翅膀,记得那夜电闪雷鸣。
有五十个榄球场的长度的下水道又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何况那只是下水道。
全身恶臭又如何,人的外在莫不过皮囊一张,何况只是脏了囚衣。
正如破茧的蝴蝶,安迪从下水道钻出时,上帝赐于了他渴望以久的翅膀,这双翅膀不再是虚无飘渺的,它真实的如同手脚。
喊吧,安迪,叫吧,安迪,让雨水冲走蚩伏于你身上的一切一切的恶臭。
哭吧,安迪,我想,正如天上的电闪雷鸣,泪和着雨一起殒落。
一个人因有了希望才会想拥有自由。
当希望占据一个人的心时,他就会想“我需要自由”。
毕竟自由有种魅力,它可以去触摸希望。
瑞德似乎最明白这点,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东西,会令人发疯。
他学会忘记希望,告诉安迪希望不可再妄想。
肖申克的铜墙铁壁,足以让一切希望成为笑话。
老布,一个假释犯,一个失去希望的自由人。
当他寻不到活下去的意义时,他选择了死亡。
死亡解脱自己又无碍于他人。
生死对自己已毫无意义,对于他人又值什么呢?老布,一个假释犯,一个老头子罢了。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有关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6篇一部由美国著名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深刻细腻的人物刻画,唤醒了人们对人性、自由、希望的共同追求。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6篇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6篇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误认为是杀害其妻子与情人的凶手,而被冤入狱,最终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越狱,获得自由之身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6篇,欢迎借鉴参考。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一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冤枉杀了他的妻子及其情人,被判无期徒刑,从此他开始了在肖恩克监狱漫长的服役。
影片就此开始。
在肖申克监狱服刑的犯人,大多被判的是无期徒刑。
长达几十年的监狱生活,早已磨灭了囚犯们心中对于自由的渴望。
他们习惯了每次上厕所前向监守打报告,习惯了每天繁重的劳动,习惯了失去自由与希望。
影片中有一位管理图书的人——老布,他在监狱里一直待到垂暮之年。
最后当他终于获得了假释的机会,他却自杀了。
针对这件事,安迪的朋友瑞德对肖有一段经典的解释: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
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
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
这个就叫做体制化。
体制化,说白了,就是你对周身环境的习惯性。
它是一座监狱,囚禁的是你的心。
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犯过法,没有蹲过监狱,而我们真的就是自由的吗?当初,我们为了高考,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
如果在你还小的时候,有人告诉你,将来有一天你会过上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才睡,总有做不完的试卷和背不完的重点的生活,你会不会觉得那根本无法忍受?而当这种日子真正降临的时候,你抓狂过、沮丧过、最后你习惯了它,甚至在升入大学后开始怀念它。
高考其实就是我们的肖申克监狱。
我们放弃了唱歌跳舞,放弃了小说游戏,放弃了我们的自由。
我们背着王朝兴衰、算着立体几何,我至今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都知道它们是我们的救赎。
犯罪的不是我们,是中国死气沉沉的教育制度,但是坐牢的却是我们。
后来我们上了大学,离开了监狱,重获自由。
再也没有高墙限制你的自由,再也没有了老师的耳提面命和试题的百般折磨。
恭喜你,你出狱了,可是你为什么不开心呢?你一直以为那个为了一道数学题苦思冥想熬夜的是你,那个坐在一堆参考书中分析英语语法的是你,那个课间挤在一堆学生中问问题的是你,但是当那些日子成为过去,当那样的你只存在于记忆中的时候,你迷失了你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000字
导读:本文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写你所感,读后所想,称之为读后感。
每个人的感想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写或者需要找点范文来参考的时候,您可以参考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的大量范文,总有一篇是您所需要的,希望您阅读愉快!
(本文为你提供读后感范本两篇。
)
篇一:
在我们自己的现实中,我们注定是自己剧中的主角,而电影给我们一个局外人的机会,所以我们经常喜欢以一个局外人角色从影片中寻找自己、审视自己,总喜欢从电影中寻找生活、审视现实。
这一次我看到最多的是体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灭的希望、压抑下的友谊以及善恶的归宿。
片中瑞德关于监狱高墙的一番话语发人深省:“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监狱就是如此的将一个人彻底改造,狱中计算时间的单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为一个计量单位。
当看到忽然间岁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任何人的希望都会消失殆尽。
瑞德曾经告诫安迪:“希望是危险的东西,它是精神苦闷的根源。
”然而倔强的安迪始终坚信着希望,没有一刻不在构筑
着自己的希望,而且他一直试图用图书和音乐重新点燃狱友们的希望。
肖申克就如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那里有最广大的“遵纪守法”的市民,有横行街市的恶霸,有滥用职权的当道者,有巧取豪夺的投机者,当然有潜伏伺机而发的智者。
肖申克中生存体制又如当今社会体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当权者干着肮脏的勾当却会在公众面前宣讲“拯救之道”,似乎只有当性格没有棱角,思想失去火花,被“体制化”的人们习惯逆来顺受的时候才可以平安生存。
影片中当瑞得“因没有报告而撒不出一滴尿”时,伴我的不是发笑而是颤栗:体制可怕啊!老布在光明到来时因无法承受阳光的照耀而选择死亡,那一幕,我看到的不是老布悬挂着的身躯,而是个性与思想的死亡。
“制度化”这三个字最大的含义,或许不是真正的体制,而是我们所依赖的生活习惯。
平时,我们依靠习惯生活,也在超越着习惯,但最多可以有限度地实现个人的自由,就象安迪一样拯救了自己,却也拯救不了集体。
瑞德一直在努力“改过自新”,却又无助习惯性地生活着,最终在最后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释审查时,留给我们一段经典的台词:
“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但并非受惩罚才后悔。
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
我想和他谈谈,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躯。
”
我想瑞德绝不是对审查者说这番说,而是说给我们芸芸众生。
是
啊,生在人世间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觉中,便会在习惯性的生活状态中耗费掉自己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如果能够回到过去,能够纠正那些走错的路、做错的事、说错的话,该有多好!如此,我们会面对那些爱错或没有爱错的人,会用所有的激情和真诚再博一次。
可是,世上没有如果,我们无法回到过去。
再次经历了140分钟听觉与视觉的洗礼,没想到这次依然被感动的差点热泪盈眶,影片中真挚的情感让我想起来了社会上流行的“四大铁”,我想铁窗肯定应该也算“同过窗的”吧!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励志的杰作,影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着所有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对幸福、自由、友谊和爱情的感知能力。
面对挫折、艰难、失败,是消沉还是奋进,是坚持还是弃守,是偃旗息鼓还是励精图治,《肖申克的救赎》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篇二:
《旧约.以赛亚书》中说道:"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400字。
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败亡;离弃耶和华的必致消亡。
"据说这里就是"救赎"一词的起源。
据粗略统计,在整部《以赛亚书》中,这个词一共出现了16次之多。
很明显,它象征着基督思想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至于到了宗教时代,"救赎"因其明确的指向性而一度成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关键词。
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救赎"产生于特定的人群(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随
着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义代替了神本主义,这个词似乎也将不复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从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个故事》中看似无意地提取出了这个银行家的故事。
随后,一部伟大的电影诞生了。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赎》,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里关于救赎的故事。
那么,在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现的是谁对谁的救赎呢?
没有任何辩驳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检察长把安迪的生命交给了肖申克漫长的岁月。
被冤枉的银行家不会甘于命运,然而肖申克并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
"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
"监狱长的训词非常露骨,他的意思无非是"在这里,你们没有自由,必须无条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是属于上帝的",于是,一场关于尊严和人性的斗争就此开场,不过在这场斗争中,救赎主不是上帝。
救赎主是两个字:希望。
被救赎的也是两个字:自由。
或许这篇文章的读者会认为我太过抽象化了,但是当你在头脑里从头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闪回那些片段的时候,你会轻而易举地理解我这么说的缘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题。
在安迪来肖申克之前,监狱里的话题除了变态、打架就是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混乱、肮脏、恐惧、绝望共同织就了这里恶劣的环境,犯人没有任何人权可言,为监狱长无偿出卖他们的廉价劳动力。
在安
迪入狱之后,这个不甘现状的银行家尽管依然无力改变犯人受压迫受凌辱的事实,但他却至少带来了希望,一种不曾有过的自由生命的气息。
这种希望不同于监狱长口头上说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着我就不会有黑暗",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监狱长教育囚犯们"不许亵渎上帝",其实他正是把自己当作上帝的,而骨子里,他残暴的禀性是要让囚犯们屈服于"纪律和圣经",甚至于"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无天日的折磨最终把肖申克的每一个人都制度化了,导致了老布的死亡,导致了瑞德出狱后仍带上了毫无人权的"请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终无法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的生活,而监狱长的所为,正是要彻底磨灭肖申克犯人对于未来的希望。
安迪是注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对抗的,他带来了希望。
这种希望,在于对恶势力(三姐妹)坚决的反抗,在于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于不畏凶险为大家赢得那坐牢以来唯一一次由海利请客的啤酒,在于他当着监狱长的面播放大家从未听过的美妙音乐,在于他执着地带领大家修建全英格兰州最好的监狱图书室,在于他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
对此,我们不得不说安迪是一个被导演诗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对这个人物的塑造通过贯穿剧中的几个"HOPE"一目了然地呈现了出来,也许他本人就是一个希望中的人物,但通过他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瑞德。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安迪和他的约定,瑞德是否会和老布一样,因为被长期地制度化了而无法适应社会,最终只能在长期的压迫之后在自
由社会"到此一游",缘于这个约定,瑞德坚持了下来,找到了他坚持"希望"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