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

合集下载

电路实验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实验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2.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规定了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间和各支路电压之间必须服从的约束关系,即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I=0通常约定: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取正号,流入节点的支路电流取负号。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在集中参数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内所有支路或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U=0通常约定:凡支路电压或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三、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 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 1、I 2、I 3所示。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 路,令u 1=6V ,u 2 =12V ,实验中调好后保 持不变。

3.用数字万用表测量R 1 ~R 5 电阻元 图 1.1基尔霍夫定律线路图注意图中E 和F 互换一下 件的参数取50~300Ω之间。

4.将直流毫安表分别串入三条支路中,记录电流值填入表中,注意方向。

5.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电压值填入表中。

四、实验注意事项1.防止在实验过程中,电源两端碰线造成短路。

2.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

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R 4R 5u 1u 2此时指针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五、实验报告内容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验证KCL 的正确性。

选定A 点,列式计算利用三个电流值验证KCL 正确性。

实验数据!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 的正确性。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2.加深对参考方向概念的理解。

二、器材设备1.电路原理实验箱KHDL-1A,导线若干;2.数字式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它概括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别遵循的基本规律。

它包括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或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其数学表达式为:∑=0I(1-1)i该定律阐述电路任一节点上各支路电流间的约束关系,这种关系,与各支路上元件的性质无关,不论元件是线性的或是非线性的,含源的或是无源的,时变的或时不变的。

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电路中任意时刻,沿着任一节闭合回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其数学表达式为:∑=0U(1-2)i该定律阐明了电路任一闭合回路中各电压的约束关系,这种关系间仅与电路结果有关,而与构成回路的各元件的性质无关,不论这些元件是线性的或是非线性的,含源的或是无源的,时变的或时不变的。

电路的参考方法:KCL和KVL表达式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代数量。

它们除具有大小之外,还有其方向,其方向是以它量值得正、负表示的。

为研究问题方便,人们通常在电路中假定一个方向为参考,称为参考方向。

当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取负值。

例如,测量某节点各支路电流时,可以假设电流参考方向为流入该节点。

那么,当将电流表的负极接到该节点上,而将电流表正极分别串入各条支路时,若电流表读数为正,说明该支路电流是流入节点的,与参考方向相同,取其值为正。

若电流表读数为负,说明该支路电流是流出节点的,与参考方向相反,这时,应倒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并取测量值为负值。

同样,测量某闭合电路各电压时,也应假定某一绕行方向未参考方向,按绕行方向测量各电压时,若电压表读数为正时,则该电压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 理计算得出? 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并作结论。
3. 通过实验步骤6及分析表格7-2的数据, 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4. 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三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 证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 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 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 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 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 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 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 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 或减小K倍。
5.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直接 测量法。见图9-4(a)。将被测有源网络内的所有 独立源置零(去掉电流源IS和电压源US,并在原电 压源所接的两点用一根短路导线相连),然后用伏 安法或者直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去测定负载RL开路 时A、B两点间的电阻,此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 R0,或称网络的入端电阻Ri 。
2. 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 的几种方法, 并比较其优缺点。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步骤2、3、4,分别绘出曲线,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 并分 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 根据步骤1、5、6的几种方法测得的Uoc与 R0与预习时电路计算的结果作比较,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络的外特性曲线。
U(v)I(mA) 3. 验证戴维南定理:从电阻箱上取得按步骤“1”所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掌握万用表和实验装置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验证基尔霍夫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基尔霍夫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三、原理说明基尔霍夫电流定理(KCL):对于任何集总参数电路的任一结点,在任一时刻,流出该结点全部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流出该结点的支路电流取正号,流入该结点的支路电流取负号。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对于任何集总参数电路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该回路全部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电压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同的支路电压取正号,与绕行方向相反的支路电压取负号。

)由支路组成的回路可以视为闭合结点序列的特殊情况。

沿电路任一闭合路径(回路或闭合结点序列)各段电压代数和等于零。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1、熟悉使用仪器,注意仪器的量程范围。

2、按图2-1电路接线,E为+12、E2为+6V电源。

13、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数据记入表格中。

图 2-14、验证1)基尔霍夫电流方程(取节点B或D点, 说明什么?)2)基尔霍夫电压方程(采用任一回路,说明什么?)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 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

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思考题和心得体会1、实验中若E1、E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E1或E2)置零(短接)?2、实验电路中,测量的正负值使用不当,试问基尔霍夫定律还成立吗?3、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2. 掌握workbench 软件在电路分析仿真中的基本操作。

3. 掌握workbench 软件中基本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写为KCL ,可文字表述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进)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即对于节点1,有:321i i i =+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写为KVL 对于任一集总电路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三.实验过程1.根据电路图在workbench 软件中做出电路模型(如下图所示)。

2.开关打开,开始显示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图中所示)。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图1中:对于节点1,流进的电流 1.999A 等于流出的电流之和(1.500A+499.9mA ),因而验证了KCL 定律的正确性。

图 2 中:回路1:6V+3V+2V=11V 恰好等于电源电压11V ;回路2:6V+5V=11V 恰好等于电源电压11V ;回路3:3V+2V-5v=0V3个回路各自满足KVL 定律,因为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四.实验电路图图11ii图2: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路实验有了初步的了解,体会到了电路的神奇与奥妙。

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

也深刻地理解了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巩固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对于KCL,KVL的原理以及它们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由于这是电路分析的第一次实验,难免遇到了不少问题:(1)workbench软件在电路分析仿真中的基本使用方法?(2)workbench软件中基本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3)电流,电压的方向如何确定?(4)连线总是练完一条,另一条不见了。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 《电工学实验》目录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1 二、叠加原理的验证2 三、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4 四、单相电度表的校验7 五、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10 六、单相铁心变压器特性的测试12 七、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15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 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原理说明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I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U0。

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或闭合回路中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三、实验设备同实验五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与实验五图5-1相同用DG05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和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

图5-1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

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可设为ADEFA、BADCB和FBCEF。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被测量I1mA I2mA I3mA U1V U2V UFAV UABV UADV UCDV UDEV 计算值测量值 2 相对误差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同实验五的注意1但需用到电流插座。

2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

U1、U2也需测量不应取电源本身的显示值。

3. 防止稳压电源两个输出端碰线短路。

4. 用指针式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如果仪表指针反偏则必须调换仪表极性重新测量。

此时指针正偏可读得电压或电流值。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在电路中的有效性,并实际应用这些定律去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电路问题。

2、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罗尔夫·基尔·霍夫(Gustav Kirchhoff)在1845年提出的,它说明在电路中,其中一个点的流入电流之和等于其中另一个点的流出电流之和:即电流经过支路时守恒,这就是熟知的第一定律(支路定律)。

对应地,基尔霍夫又提出了“点定律”,即:电势差绕任意一电路回路理论上其未知部分的总和为零。

叠加定理是1929年由英国物理学家K.波普特提出的,它规定:对于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路电势,它们相等的那段路线上的电势差等于这线路的所有分支的电势差的累加和。

3、实验过程(1)首先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电路和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中的电阻可以通过额定的值调节,从而在不同的实验中可以调整出不同的抗性。

(2)用万用表测量电阻R1和R2之间的电压和电流,以计算两个抗性之间的电阻。

(3)计算在实验电路上电位差V1和V2之间的电压和电流,以验证基尔霍夫和叠加定理的有效性。

(4)在实验室实验中,将R1的电阻值逐步增加,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出随着R1变化时,V1和V2之间的关系。

(5)将实验数据绘制到V-R图上,比较实验数据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理论图是否一致,看看它们是否有准确性。

4、实验结果在V-R图上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理论图近似一致,并且他们之间的误差很小,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在实验中是有效的。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基尔霍夫定律⼀、预习内容1.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实验中,若⽤万⽤表直流毫安挡测各⽀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直流数字毫安表进⾏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呢?⼆、⽬的要求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路电流的⽅法。

三、实验内容电路如图1—1所⽰图1—1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电路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路的电流参考⽅向,如图1-1中的I l、I2、I3,所⽰。

2.将U1、U2两路直流稳压电源分别调⾄U l=6V,U2=12 V。

3.熟悉电源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三条⽀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相应电流值。

5.⽤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数据填⼈表3-15中。

四、实验报告或作业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个节点,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正确性。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个闭合回路,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戴维宁定理与叠加定理⼀、预习内容1.在求戴维宁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Isc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见图2—1]预先作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可准确地选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2.说明测有源⼆端⽹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种⽅法,并⽐较其优缺点及适⽤范围。

3.若有源⼆端⼝⽹络不允许短路或开路,你如何⽤其他⽅法测出等效电阻Req。

⼆、⽬的要求1.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端⽹络等效参数的⼀般⽅法。

三、实验内容被测有源⼆端⽹络如图2—1(a)所⽰。

1. 将稳压电源调⾄Us=12 V和恒流源Is=20mA,断开Rl测A、B两点间UAB即为开路电压Uoc,再短接Rl测短路电流Isc,则Ro=Uoc/Is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通过实验加强对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分为为两个方面,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在任何一个时刻,对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流出(或流入)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I=0,KCL 反映了电流的连续性,说明了节点上各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任何一个时刻,按约定的参考方向,电路中任一回路上全部元件两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U =0,KVL说明了电路中各段电压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多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的,应有∑I=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验证KCL电流定律,可选一个电路节点,按标定的参考方向测定出各支路电流值,并约定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为正。

在验证KVL电流定律通常规定:凡支路或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运用上述定律是必须注意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三、实验设备天煌教仪电子电工实验台,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板。

或是:1. 直流电压源1台0~30V可调;1组+12V固定2. 数字万用表1块3. 电阻5只510W×3;1KW×1;330W×14. 短接桥和连接导线若干5. 实验用插件电路板1块297mm×300mm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2.分别将E1,E2两路直流稳压源(E1为+6V、+12V切换电源,E2为0~30V可调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E1=6V,E2=12V。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电路电源及电阻元件的电压值,记入数据表中。

图1-1待测值I1I1I3∑IV AB V CD V AD V DE V FA∑U回路1(FADEF)∑U回路2(BADCB)计算值测量值相五、实验注意事项1.验证KCL、KVL时,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电压源的电压也要进行测量,不要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实验中给定的值仅作为参考。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注意指针的偏转情况,防止指针打弯或损坏仪表。

同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偏,按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正确的符号。

4.测量电压、电流时,不但要读出数值来,还要判断实际方向,并与设定的参考方向进行比较,若不一致,则该数前加“-”号。

六、预习思考题1.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和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择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实验中,若用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七、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节点,验证KCL的正确性。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3、误差原因的分析。

4、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2、通过实验加强对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3、学会用短接桥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分为为两个方面,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在任何一个时刻,对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流出(或流入)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I=0,KCL 反映了电流的连续性,说明了节点上各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任何一个时刻,按约定的参考方向,电路中任一回路上全部元件两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U =0,KVL说明了电路中各段电压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多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的,应有∑I=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验证KCL电流定律,可选一个电路节点,按标定的参考方向测定出各支路电流值,并约定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为正。

在验证KVL电流定律通常规定:凡支路或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运用上述定律是必须注意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1. 直流电压源1台0~30V可调;1组+12V固定2. 数字万用表1块3. 电阻5只510W×3;1KW×1;330W×14. 短接桥和连接导线若干5. 实验用插件电路板1块297mm×300mm四、实验内容先将可调直流电压源的输出调节为6V,作为U S1,用电压源的+12V输出作为U S2,关闭电源。

然后按下图所示电路搭接实验线路,并将短路桥接入各支路中。

图1-1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打开电压源开关,用实验台提供的直流电流表依次测出电流I1、I2、I3,将实测数据记入表1中。

并根据ΣI= I1+I2-I3计算。

表1 验证KCL的实验数据I1 (mA) I2 (mA) I3(mA)ΣI理论计算值实测数据2、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打开电压源开关,用实验台提供的直流电压表或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依次测出回路1(绕行方向:FADEF)和回路2(绕行方向:BADCB)中各支路电压值,将实测数据记入表2中。

并计算ΣU。

表2 验证KVL实验数据回路1(FADEF)UFA(V) U AD(V) U DE(V) U EF(V) ΣU 理论计算值实测数据回路2(BADCB)UBA(V) U AD(V) U DC(V) U CB(V) ΣU五、实验注意事项1.验证KCL、KVL时,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电压源的电压也要进行测量,不要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实验中给定的值仅作为参考。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注意指针的偏转情况,防止指针打弯或损坏仪表。

同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偏,按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正确的符号。

4.测量电压、电流时,不但要读出数值来,还要判断实际方向,并与设定的参考方向进行比较,若不一致,则该数前加“-”号。

六、预习思考题1.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和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择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实验中,若用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七、思考题1、测量电压、电流时,如何判断它们的正负号?正负号的意义是什么?2、比较表1和表2中的理论计算值、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观察是否有误差,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3、计算表1中的ΣI 和表2中的ΣU是否为零?为什么?八、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验证KCL的正确性。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何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用proteus仿真实验一、实验步骤如下:(1) 打开Proteus 软件,编辑窗口内有点状的栅格,可以通过View菜单的Grid命令在打开和关闭间切换。

点与点之间的间距由当前捕捉的设置决定。

选中主菜单view/snap 10th/,使得绘图区域中出现均匀的网格线,并将绘图尺寸调节到最佳。

(2) 在常用工具栏中点击,然后在对象选择器窗口中点击选取对象选择按钮P,打开pick devices,在元件分类categroy中选取相应的分类,查询元件库的结果便显示在results中。

从元件库中调出1 个Ground(接地点)和1个simulator primitives Vsource(直流电压源)器件,1 个Resistor(电阻)器件,1个sw-DPDT 开关,1个IN4007二极管,最后点测量器件库中调出DC Voltmeter(直流电压表)器件和DC AMMETER(直流电流表)。

(3) 将各元器件的标号、参数值亦改变成与图1-1所示一致。

(4) 将所有的元器件通过连线连接起来。

注意:电压源、电压表的正负极性。

(5) 检查电路有无错误。

(6) 对该绘图文件进行保存,注意文件的类型为(design file)要保留。

(7) 按下proteus 界面左下方按纽对文件进行仿真。

(8)读取电流表的读数,将读数填到相应的表格中。

待测I1 (mA) I2 (mA) I3(mA)ΣI值理论计算值仿真数据实测数据读取电压表的读数,将读数填到表相应的表格中。

回路1(FADEF)U FA(V) U AD(V) U DE(V) U EF(V) ΣU理论计算值仿真数据(9)实验完成后,将保存好的绘图文件另存到教师指定的位置,并结合实验数据完成实测量电压U1 (V)U2(V)U3(V)U4(V)U5(V)U6(V)ΣU = ?(V )二、注意事项1、每个电路中均必须接有接地点,且与电路可靠连接(即接地点与电路的连接处有黑色的结点出现)。

2、改变电阻的阻值时,需要在Resistor(电阻)器件的元器件属性(Resistor Properties)对话框中选择Value/Resistance(R)选项,在其后的框中填写阻值,前一框为数值框,后一框为数量级框,填写时注意两个框的不同。

3、测量电压时应该把直流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进行测量,电路中电压表粗线接线端要与欲测电路的负极相连,另一个接线端则与欲测电路的正极相连,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电压表的极性。

4、基于绘图美观的考虑,可将电压表通过工具栏中的“翻转”快捷键调整到与待测器件或电路平行的状态再连线。

5、电压表测量模式选择默认的直流模式,即在Voltmeter(电压表)器件的元器件属性(Voltmeter Properties)对话框中选择Value/mode/DC 选项,另在Label/Label 对话框中可为电压表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