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一二三次风来源及用途

合集下载

水泥窑工艺操作对余热发电效率的影响

水泥窑工艺操作对余热发电效率的影响

水泥窑工艺操作对余热发电效率的影响1、水泥窑用风对余热发电的影响水泥熟料煅烧所用风分别为一次风、二次风和三次风,一次风来源于一次风机和煤粉输送用风,主要作用是将煤粉吹送入窑内,形成良好的火焰形状,一次风入窑前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二、三次风均来源于篦冷机冷却熟料后的热风,温度约800℃~1250℃。

一、二、三次风的风量之和构成了窑系统及余热发电所需的风量,其配置受熟料烧成系统风、煤、料的影响。

三种风的风量配比变化,会影响进入窑头AQC和窑尾SP锅炉的风量,进而影响余热发电系统的发电负荷。

对水泥窑操作而言,一、二次风风量及一次风的内、外风比例,会影响火焰温度和形状,火焰形状又会影响到熟料粒径及结粒的均齐,进而影响篦冷机料床阻力及热能回收,并对整个热工系统产生影响。

另外,二、三次风风温与风量的变化,也必将影响窑头与分解炉的用煤比例。

如,三次风利用篦冷机热风多时,就会降低分解炉的用煤量;反之,二次风温高,就会节省窑前的用煤量。

窑头锅炉废气温度及风量随烧成系统燃烧条件、熟料结粒状况等的变化而变化。

熟料结粒均匀程度的变化,会引起窑头锅炉废气温度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

2、水泥窑与余热发电协同操作的要点及调整实例2.1 协同操作要点(1)合理控制熟料结粒状态,提高系统风温。

熟料结粒过大,会降低窑头余热发电锅炉废气温度,影响余热发电效率。

通过调整火焰温度和长度等,控制好熟料结粒状态,有利于提高余热风温。

(2)合理控制窑头风、煤配比,提高余热发电系统的风量。

风煤配合比过大,在用风量过大的工况下,窑头加大给煤量会提高燃烧温度。

用煤量不变时,窑头用风量过大会造成火焰形状变长,燃烧温度下降。

用风量不变时,给煤量过大会降低火焰温度。

在操作中,应密切关注系统过剩空气系数或烟气含氧量、CO含量,合理配置风、煤、料三者比例,在满足窑系统煅烧用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将热风送入余热发电系统。

(3)合理控制二次风(入窑风)和三次风配合比,保证系统发电能力及安全运行。

充分认识二、三次风温的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二、三次风温的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二.三次风温的重要意义二、三次风在熟料生产中不但是煤粉燃烧的氧气供应者,又是回转窑、分解炉的重要热源,更是物料在分解炉中完成悬浮、混合、旋喷、扩散等多重任务的动力源泉,具有三重重要意义。

二、三次风是一对挛生兄弟,都源于窑头罩,具有相同的温度和成分性质,一个用于回转窑,一个用于分解炉,是熟料生产所需的必要条件。

水泥熟料的生成是液相烧结,较高的反应温度可获得较高的合成率;同理相同的合成率,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短,反应速度越快,高温对固相反应的扩散具有大的影响。

新型干法生产追求较高的反应程度、最低的时间消耗、达到最高的产量。

更少的反应时间需要有较高的反应温度,二、三次风温的高低与煤质的优劣是影响温度、影响熟料煨烧效果的两大因素,而二、三次风温的高低常有着不被人十分看重的重要意义。

1、三次风对分解炉工作状态的影响1.1分解炉的工作状态(1)辉焰燃烧。

当煤粉喷入分解炉后,在三次风的作用下物料、煤粉颗粒在热气流中悬浮,吸收热量燃烧,发出光和热,形成无数的小火星;这些小火星实质上是一个个小的火焰,它们在气流作用下悬浮、充满整个分解炉,形成燃烧区,但从整体上却看不到具有一定轮廓的有形火焰。

因此分解炉中煤粉燃烧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焰燃烧,而是充满全炉的无数小火星组成的燃烧反应,称之为辉焰燃烧,物料颗粒在三次风动力的作用下悬浮、扩散于高温热气流中,固体颗粒发出光、热辐射,呈辉焰状态。

三次风温的高低、风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辉焰燃烧的效果和分解炉的工作状态。

(2)辐射传热。

分解炉内的传热主要以对流为主,约占99%,其次是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速率随温度的四次方而变化,这种辐射传热虽然只占分解炉内总传热量的1%,但却对全炉的温度均匀分布极为有利。

由于分解炉中燃料与物料是以悬浮状态混合在一起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立刻被物料吸收。

三次风温高,燃料燃烧快、放热快,物料分解就快;三次风温低,燃料燃烧慢、放热慢,物料分解就慢。

因此,三次风温度的增减对分解炉工作影响很大。

窑炉工艺学复习案

窑炉工艺学复习案

-FR5检测窑尾、分解炉出口等气体成分的意义。

利用装在相应部位气体成分仪检测。

它可指示出窑内、分解炉内或全窑系统燃料燃烧情况及通风情况。

含量多,表示供风过剩或漏风;6.结皮的部分及防止的措施。

结皮部位:旋风预热器系统结皮部位主要在窑尾烟室、下料斜坡、C4锥体和C3与C4的下料管中。

结皮物本身质地疏松,结到一定厚度,往往会自行破落,造成通道堵塞。

防止结皮堵塞的措施①限制原料中有害物含量,通常控制范围是,生料中:②限制燃料中的S含量小于在高速气流冲击下,折向转流向上运动,主要在进口管道内瞬间完成③气固分离:因此气体流动状态对尘粒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11.洪堡型旋风预热器中为什么要将两个换热单元并联共同构成一般最上一级(代号C1)分离效率要求最高,以减少飞损,降低生料消耗和减轻收尘设备的负荷,因此往往用两个相对尺寸较小的旋风筒并联以组成7.简述浮法玻璃厚度的控制方法(2)生产薄玻璃的控制方法,通常采用机械拉边法(Assisted Direct StretchADS法),是在锡槽高温区的两侧放置石墨挡边器,如图2.38所示,作用是阻止玻璃液的摊薄。

该方法被称为挡墙法(Fender System,,简称FS法)8.蓄热室的作用及结构组成(图示)(3)蓄热室的上面与小炉相连,下面与支烟道相接,所以蓄热室的结构主要包括:顶碹、承重碹、格子体、分隔墙、炉条碹以及有关的钢结构等。

2.格子体 5.烟道 6.承重碹7.热修门8.炉条碹9.扒灰坑9.格子体的种类及特点(1)格子体的种类及特点:式(e)筒子砖连续通道式第六节玻璃窑(二)1.电热体的热膨胀系数过大会影响其什么性能?热膨胀系数不能太大,太大,则间歇操作的炉子容易损坏2.硅碳棒老化的原因及表现?空气与H2CO3气在高温时对硅炭棒起氧化作用,主要表现在电阻增加,在使用60-80h后,其电阻增加率稳定势必增加电压,故要有调压装置。

原因:空气中的化生成的SiO2薄膜,其电阻率较层SiC不再继续氧化,所以在连续使用一定时间后,在间歇使用时,由于SiO2破裂而露出新的SiC表面。

窑头罩、窑尾烟室和三次风管应用技术

窑头罩、窑尾烟室和三次风管应用技术

窑头罩、窑尾烟室和三次风管应用技术1、窑头罩、窑尾烟室、三次风管的作用窑头罩、窑尾烟室和三次风管都是烧成系统的连接设备。

窑尾烟室除了起连接的作用外,它的结构合理与否将导致如下问题:①两路气路的自然平衡问题,即回转窑内的烟气与进入分解炉的三次风之间的平衡问题;②窑内飞灰循环问题,不合理的烟室结构,将导致分解系统内飞灰循环增加;③窑尾结皮问题;④可以控制NOx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在此处可以安装还原性烧嘴,产生还原气氛,可以有效地降低NOx的含量,为操作控制提供方便。

2、窑尾烟室结构型式窑尾烟室是连接回转窑与分解炉(在线式炉)或者垂直烟道(离线式炉)过渡结构型式。

其结构设计要求过渡渐进,不易积料。

在与分解炉连接时能够使进炉气体均匀,不产生偏流等问题。

3、窑头罩、喷煤嘴燃烧器燃烧和三次风抽取之间关系窑头罩是连接冷却机和回转窑的设备,与喷煤嘴燃烧器燃烧和三次风抽取之间的关系密切。

窑外分解窑设置三次风管的作用是在不增加窑内通风风量的前提下,提供分解炉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

三次风管易出现的问题是粉尘堆积、管衬磨损、三次风闸门失灵等,而三次风管设计与窑头罩的设计是紧密关联的。

4、窑头罩的设计要求避免造成过多的熟料扬起;三次风的抽取过程不要干扰窑用二次风和窑内燃烧火焰。

5、窑头罩的运行方式有三种方式:①单独冷却机抽风;②混合窑头罩抽风;③冷却机与窑头罩联合抽风。

6、密闭锁风技术烧成系统中存在着漏风、漏灰、漏料现象。

上述现象的存在,对系统的热耗、电耗、产量、质量、生产稳定运行、生产环境等方面均会带来负面影响。

烧成系统中易漏风、漏灰、漏料的部位有:窑头、窑尾冷却机的密封,烧成系统的各种锁风卸料阀、检修门和各种设备开孔,设备或非标件之间的连接、焊缝等。

因此应采取先进、可靠、有效的设备和技术措施来提高烧成系统的密闭锁风效果。

7、漏风、漏灰、漏料对烧成系统的影响①热耗提高,产量、质量下降;对于回转窑系统,冷风的漏入减少了由冷却机进入窑内的二次风量和回收入窑的总热量;对于三次风管和分解炉系统,冷风的漏入减少了经冷却机、窑头罩进入炉内的三次风量和回入炉的总热量;对于预热分解系统,冷风漏入还降低了系统的分离效率和换热效率,提高热耗,并降低了烧成系统的有效通风能力,导致系统操作不稳定,降低了产量和质量;有效通风能力的降低,还直接导致了单位产品电耗的增加。

谈水泥生产中的用风问题

谈水泥生产中的用风问题
(6)窑门罩的密封急微负压操作。如果窑门罩漏风严重,势必影响对蓖冷机高温风的抽力。
2.实际生产中提高并稳定二、三次风温度的措施
(1)优化蓖床上的熟料厚度。蓖床上的合理料层厚度是由熟料粒径急蓖下鼓风压力决定的。细的沙性熟料会增加对冷却空气的阻力,料层应当偏薄控制,但料层薄会使其料层分布不均匀,容易在蓖冷机内形成“红河”。篦下的冷却风机的压力决定了所允许的最高料层厚度。
注意料与冷却风量相匹配。料越多,用风量越大,窑头引风机拉风也相应越大。从3、(1)条可知,料多时应提高篦速并增加低温段的用风量。同时窑头引风机的特点是收尘入口温度越高,气体膨胀导致风机抽风能力越弱。操作的关键在于预见性的调整。当窑内可能产生冲料时应提前加快篦速,增加低温段冷却风机用风量,同时增加窑头引风机风量。此时熟料冷却好,窑头收尘器入口温度上升幅度不大,窑头引风机抽风能力大,尚能保证窑头负压。如果等到料层已增厚才增加窑头风机进口阀,因收尘进口温度高抽风能力减弱,窑头负压将无法控制。
一、预分解窑中系统用风的作用
1.以一定的风速提供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并有一定的空气富裕量。
2.保证物料在系统各个位置既不会有存料及塌料,也能有足够适宜的热交换与反应时间。为此,窑及预热器系统内几个主要位置需要控制的最高气流速度是:窑头罩6m/s;烧成带(1450℃)9.5m/s;喂料端断面(1000℃)13m/s;窑尾垂直上升管道24m/s;预热器气体管道18m/s。最低气流速度不应低于以上数字90%。
一次风压过大或过小的不利影响:现在水泥企业大多使用的是各种多风道燃烧器,都强调要有充足的一次风压,以保证一次风有较高的出口风速,有利于煤粉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更有利于二次风的吸入,并形成再循环火焰。一次风压过小时,在好德尔燃烧器也不会发挥出优势,但一次风压过大,风机所需要克服的阻力越大,将会对风机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难以承受。同时,所消耗的电能越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空冷却式三次风闸板在水泥窑炉上的应用

中空冷却式三次风闸板在水泥窑炉上的应用

◆140技术/维修M ai nt enance孙子和(青海宏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市816000)中图分类号:T Q l7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6344(2014)02-0140-020引言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窑和分解炉的用风比例分配主要是通过调节j=次风管上的闸板开度来实现的。

因此,三次风闸板的使用寿命和调节的灵活度就成为了保障水泥窑炉系统热工稳定的关键。

1传统三次风闸板的使用现状及缺陷传统三次风闸板通常采用耐热钢碟闸、耐热钢闸板闸和耐热钢浇注料闸板等几种。

我公司2500t/d窑上采用的是提升式耐热钢浇注料闸板。

众所周知,三次风温高达1000℃左右,带有大量熟料粉尘,并含有氯、碱、硫等有害气体成份,对闸板有冲刷和侵蚀作用。

随着二三次风闸板逐渐被氧化剥落、磨损变形。

失去调节能力,从而破坏了分解炉和窑内用风的平衡。

导致窑内热工制度紊乱,还原气氛加剧,熟料产能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窑系统的精益稳定运行。

经多年的生产验证,一套三次风闸板在正常的丁况下使用,其平均寿命大约在6个月左右,检修成本较高、更换也太不方便,需止料停窑处理。

2缺陷分析及改造思路三次风闸板常见的使用故障有:闸板变形卡死、浇注料剥落磨损、闸板断裂损坏等。

其主要原因是三次风管的特殊工况和闸板的工作环境所造成的。

目前市场上有较为先进的全陶瓷三次风闸板,M ai nt enance维修/技术141●但价格较为昂贵。

后经我公司技术人员研究,设计开发出一套中空耐热钢浇注料三次风闸板,其使用效果较好。

其主体设计思路是:外部耐热钢模板框架,在所述模板框架内盘有“蛇形”冷却通风管,然后在模板框架的“龙骨”内填充抗剥落耐火浇筑料。

其“蛇形”冷却通风管的进风口和出风13突出在三次风闸板模板的框架外。

通过向“蛇形”冷却通风管内鼓入压缩空气,从而降低三次风闸板的温度,防止高温变形或浇注料剥落,延长使用寿命。

中空冷却式耐热钢浇注料三次风闸板结构见图1和图2。

水泥厂干法回转窑工艺中风机类型

水泥厂干法回转窑工艺中风机类型

在水泥厂的干法回转窑工艺中,通常使用以下几种类型的风机:
1.主燃风机(Primary Air Fan):主燃风机是用于为窑炉提供所需的气流和氧气的关键设
备。

它将空气或预热空气送入窑炉,在燃烧过程中提供氧气,以支持燃料的燃烧。

2.排尘风机(Dust Collector Fan):排尘风机用于收集和处理窑炉系统中产生的尾气和粉
尘。

它通过负压效应将烟气从窑炉或煤粉磨机中抽出,并将粉尘经过过滤器进行分离和捕集。

3.冷却风机(Cooling Air Fan):冷却风机用于将热处理完的熟料快速冷却至可进行研磨
和包装的温度。

它通过强制对冷却气流进行循环,促进热量传递和熟料的快速冷却。

4.循环风机(Recirculation Fan):循环风机用于控制窑炉内部循环气流的分配和温度的调
节。

它通过循环窑头或窑尾的气流,均匀分布在窑炉内,以维持和调节窑内的温度和燃烧效果。

这些风机在干法回转窑工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确保窑炉内部的气流、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处于合适的范围,以支持水泥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

风机的类型和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水泥厂的规模进行调整。

水泥窑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水泥窑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水泥窑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简介和使用方法
目前水泥窑多使用多通道煤粉燃烧器,常见的有三通道和四通道。

由外向内分别为:外风道、内风道、煤风道和中心风(四风道)。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外风:使火焰变细变长,适合使用挥发分较高的燃料。

内风:也称旋流风,使火焰变粗变短,适合使用挥发分较低的燃料,可以提高烧成温度,控制烧成带长度。

煤风:送煤。

中心风:起到火焰稳定器的作用,可稳定火焰,有效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

中心风和煤风一般由设备厂家出厂前便已调整好,善用外风和内风不仅能保证稳定的烧成反应,保证热工设备、耐火衬料,还能有效提高熟料质量并收到使用劣质燃料的效果。

燃烧器的位置调整可视窑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头部可与窑口平齐可稍前进300-600mm,为保护窑口护板及集料一般不会退出窑口之外。

燃烧器一般应水平,处于窑口第四象限,距窑中心线偏下20-50mm,偏料20-50mm,以保证能够有效加热物料。

当窑内发生结圈时,可视前后结圈情况将燃烧器退出或移进烧掉结圈,再恢复正常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风:是由鼓风机从空气中直接进窑系统的风,把煤粉带入窑内;
二次风:是从篦冷机直接进入回转窑内,流动方向是从窑头向窑尾方向;
三次风:是从篦冷机经三次风管进入分解炉的风。

系统用煤分两种,一种是窑头用煤,即由一次风作用从窑头喷煤管喷入的煤粉;另一种是窑尾用煤即进入分解炉的煤粉(也有的设计是进入预热器的,但现在好像不多)。

当然,窑头窑尾用的煤粉是一样的,都是一个磨同时制出来的了。

一次风是将煤粉吹入窑内,并且将煤粉打散,使之能充分燃烧,二次风是冷却水泥熟料的热空气打入窑内,帮助煤粉燃烧,是节能的体现,三次风也是冷却水泥熟料的热空气,打入分解窑内预热水泥生料的,也是节能的体现。

二次风和三次风都是起助燃作用的
只不过二次是窑内助燃,三次风是分解炉内助燃
一次风是燃烧器吹进窑内的风,主要用来挟带煤粉,当然也有助燃的作用。

二次风是窑头预热器冷却熟料后进入窑内的热风,温度很高。

三次风也是冷却熟料后的热空气,与二次风不同的是温度稍低,而且是进入预热器用来分解碳酸盐,而不是进入窑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