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同步练》(部编版)一、字词书写(共5 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倜.傥(_________)盔.甲(_________)斑蝥.(___________)书shú(_________)淋lí(__________)轻jié(_________)【答案】(1). tì(2). kuī(3). máo(4). 塾(5). 漓(6). 捷【详解】①倜傥:卓异、特别。

读作“tì tǎng”;②盔甲:旧日战士用来护身御敌的战服。

“盔”读作“kuī”;③斑蝥:一种昆虫,也是中药的一种。

“蝥”读作“máo”;④书塾:私学的一种,是古代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

“塾”不能写成“熟”;⑤淋漓:形容充盛、酣畅。

注意“漓”的偏旁;⑥轻捷:指动作轻快敏捷。

注意“捷”不能写成“洁”。

二、选择题(共10 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uó)秕.谷(bǐ)绣.像(xiù)桑椹.(shèn)B.菜畦.(wā)鼎沸.(fèi)蝉蜕.(tuì)竹筛.(shāi)C.锡箔.(bó)博.学(bó)脑髓.(suí)鉴.赏(jiàn)D.觅.食(mì)宿.儒(sù)缠络.(luò)渊.博(yuān)【答案】D【详解】A.“凿”应读záo;B.“畦”应读qí;C.“髓”应读suǐ;故选D。

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习题(含答案)

《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奇迹( ) 发髻( ) 看护( ) 贮蓄( ) 镶边( )xiá( )窄宽chǎng( ) 水zǎo( ) chãng( )清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着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选择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上一道银边。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____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挂织照B.披缝映C.顶镶射D.垂添照4.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了五幅图画,请在下面空格部分填上其中的二幅。

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分析文章的线索例题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主要写了那些内容,从中分析作者所融入的感情,从而确定文章的感情线索。

答案: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赞美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写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联系的。

点拨: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来理解。

人教新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新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同步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同步练习卷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黑黝.黝yǒu万籁.俱寂lài孱.弱chán狼嗥.虎啸háo嶙峋.xún瘠.薄jíyōu幽暗沉miǎn湎吝sè啬愤mèn懑怜mǐn悯山bēng崩地裂【分析】考查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

【解答】答案yǒu lài chán háo xún jí幽湎啬懑悯崩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浩瀚无垠怪石嶙峋肃然起敬B.岩浆横益狼嗥虎啸郁郁葱葱C.狂风呼笑气浪灼人遮天敝日D.万籁具寂奇形怪状依然如故【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A准确。

注意“浩瀚、嶙峋”的书写。

B有误。

“岩浆横益”应改为“岩浆横溢”。

C有误。

“狂风呼笑”应改为“狂风呼啸”,“遮天敝日”应改为“遮天蔽日”。

D有误。

“万籁具寂”应改为“万籁俱寂”。

故选:A。

3.下面每句话中均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拙设施。

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③我们要树立“虞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

①语序不当,将“不仅”“而且”后的内容对调②搭配不当,在“成功”前加上“能否”③语意重复,删去“参与”或“投身”。

【分析】解答病句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查法。

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_湖心亭看雪》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_湖心亭看雪》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湖心亭看雪》)(1)余挐一小舟________(2)惟长堤一痕________(3)拥毳衣炉火________(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3. 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D.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 下列称谓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余B.吾C.尔D.相公5. 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酒逢知己千杯少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君向潇湘我向秦6. 古往今来,咏雪的文章和诗句都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描写雪的诗句或两篇写雪的文章名称。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金陵三迁有感[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

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

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

二.阅读理解: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2)“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后练第15课 故乡(解析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后练第15课  故乡(解析版)

第15课故乡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阴晦.( )xiāo( )索è( )然鄙.夷( )嗤.笑( )wǎng( )然隔膜.( )恣睢.( )【答案】huì萧愕bǐchī惘mósuī【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本题应注意“hu씓chsuī”的拼写以及“萧”“惘”的书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阴侮诲人不倦影像印象深刻B.蓬隙蓬勃向上愕然扼腕叹息C.寒噤屡禁不止箫索肃然起敬D.潮汛杳无音讯惶恐张皇失措【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字形的识记。

A项,“阴侮”应为“阴晦”;B项,“蓬隙”应为“篷隙”;C项,“箫索”应为“萧索”;D项,正确。

据此,答案为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项是()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牌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面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答案】B【详解】此题考查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判断,需要从比喻的特点人手进行思考。

B项中虽然带有比喻词“像”,但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应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而“闰土”和“他父亲”都是属于同一性质的“人”,所以B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文章开头引用冯英子讲的故事,有何作用?
11.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2.作者认为,读书应持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3.结合实际,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四、其他
14.根据你平时的学习积累,举出两个因善于“怀疑而创建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事例。
参考答案
2.B
【解析】
【详解】
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B改为:锻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biàn lùn(______),常常评判(______)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mò shǒu(______)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______),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②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这位满族贵族,乃是一个标准书呆子,其“死喻”书本,“只相信自己从书上读来的经验,看不到环境的变迁,看不到现实的变化”,故而把自己的思想禁起来,不敢越雷池半步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③“死”书本,其实就与守株待兔者一样,腐可笑,更可慈可叹。忆起“空城计”是在马谡违抗命今、蜀军缺兵少将、司马懿大军突然来临的情况下发生的。身为主帅的诸葛亮,其时倘有半点惊慌,举止失措,便会造成军心动摇、土崩瓦解的局面。在“空城”的形势下,他的镇定自若、沉着冷静,他的特别布阵,竟令敌方以为城里定有伏兵,从而化解了一起必败的危局。兵不厌诈,“空城计”当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军事谋略,但并非唯一的谋略,并非屡试不爽的产物,且总须视情择而用之。如果死啃《三国演义》,把小说当成历史,思想僵化,行动教条,最终必走入死胡。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濒.危栖.息分娩.繁衍.(cuǐ càn)浩(hàn)(yì)日(zhěng)救答案:bīn|qī|miǎn|yǎn|瀚|翌日|拯解析:注意“濒”字的声母是b不是p,“栖”的声母是q不x,“娩”的声母是m不是w。

“璨”字不要错写成“灿”,“拯”不要错写成“挽”。

点评: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2.根据语意写出相应的词语①弯着指头计算数目:________②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________③孤独怪僻:________答案:屈指可数|憨态|孤僻解析:了解释义内容,抓住其中关键意义,结合本文内容判断词语。

点评:学习课文时,对文中的词语从音、形、义各方面理解记忆,积累词汇。

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①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________(温顺、温和、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②它的听觉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受到惊扰时,就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③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却挺________(聪明、高强、高明)。

④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分配制度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细心________(保护、维护、呵护),以拯救这一濒危物种。

答案:温和|灵敏机灵|高明|呵护解析:了解中各句内容,辨析括号中近义词的区别,抓住与所填空内容有关的词语如“神态”“听觉”“爬树”“细心”从短语的修饰关系或搭配关系来判断选词。

点评:汉语中近义词很丰富,学习时在注意分辨,结合语境理解记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挟()卷巉()岩发yuán()一xiâ()千里羞怯()心魂惊骇()屏()息骄shē()枭()鸟荫庇()云翳()朔()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休憩:(2)他遇着骄奢的春天……骄奢:(3)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云翳:(4)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绯红:3.选词填空。

(1)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A表现B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2)快乐(A固然B必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3)大海(A庄严B庄重)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4)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A微小B卑微),多么渺小……4.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个句子。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生命像5.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部分。

(1)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

(2)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6.关于生命,名人这样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请写出1~2条你知道的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阅读阅读课文“然而我不敢说来生……”到课文结束,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2.“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意蕴是什么?4.为什么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5.“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如果删去,文气仍然通畅,删去好不好?为什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缝间的生命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

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峥嵘..()()山麓.()伫.()立涟yī()按捺.()弥撒..()()qián()诚鳞次zhì()比mó()拜kuī()视忏.()悔2.解释下列词语。

(1)峥嵘:(2)鳞次栉比:(3)不以为然:(4)忍俊不禁:(5)顶礼膜拜:(6)老成持重:3.选择词语填空。

(1)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A挺拔B挺直)的松树漫山遍罢,云雀声声啼唱。

(2)我的心想要像鸟儿从湖上回森林,它的翅膀不停地扑腾;我的心想要像小天使随风出教堂,深深地叹息……(A飘B飞)(3)玛丽亚像一阵风似的进院子,她把衣服往地上一,腾出两只手来,飞快地两下抽水机的手柄,又用双手赶紧接住水管里流出来的水,胡乱地往脸上抹了一把……(A奔B跑C按D扔)4.用下列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1)众说纷纭:(2)鳞次栉比:(3)通宵达旦:5.修改下列病句。

(1)是否具有安全保障措施,这是韩、日两国保证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2)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米电池”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6.从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的话语中,你认为玛丽亚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课文P139“古老的修道院优雅、肃穆,从院里传来阵阵唱圣诗的和谐女声”至P140“院长:‘贝尔尼斯嬷嬷,别忘了这是玛丽亚,就应该到想不到的地方去找找。

’”回答下列问题。

1.开头强调修道院的肃穆和院长的严肃,有什么用意?2.贝尔尼斯抱怨说“哪儿都找不着她”,院长立即就问是不是玛丽亚,这意味着玛丽亚平时在修道院有怎样的表现?3.院长让贝尔尼斯到想不到的地方找找,这表明玛丽亚具有怎样的性格?4.你周围有玛丽亚这样性格的人吗?试着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

阅读《白毛女(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杨(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包了很多层,一层一层剥开,原来是红头绳,边剥边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喜儿跪在杨膝前,杨白劳给她扎头绳)喜(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回来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哎!扎呀扎起来。

(起立)杨哈哈,喜儿,你转过来叫爹看看。

(喜转身)好,一会儿叫你大春哥和王大婶子也过来看看。

(喜儿羞涩而又撒娇地一扭身)唔,爹还请了两张门神来,把它贴上吧。

(取门神)喜门神!(二人贴门神)(唱)门神门神骑红马,杨(唱)贴在门上守住家;喜(唱)门神门神扛大刀,杨(唱)大鬼小鬼进不来!(二人合)哎,进呀进不来。

杨(白)唔,叫大鬼小鬼进不来。

喜叫那要账的穆仁智也进不来!杨好孩子,叫咱们过个平安年。

(两人关门)5.杨白劳给喜儿只扯了二尺红头绳,却用纸包了很多层,说明了什么问题?6.对父女二人扎头绳的对唱部分,分析有误的是()A.表现了父女俩因钱少不能买花而对黄家的憎恨之情。

B.杨白劳的唱词表现了他非常疼爱女儿的心情。

C.喜儿的唱词,表现了她深切感受到父爱温暖的欢快之情和爱美的心情。

D.父女俩的唱词基本一致,表现了他们俩心心相通的感情。

7.杨白劳父女俩贴门神的情节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愿望?8.“叫那要帐的穆仁智也进不来!”这句台词的含义是什么?9.这一片段所写的短暂欢乐与后文逼卖女儿的悲惨情景对比强烈,可以产生怎样的效果?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着爱的位置张翔①去朋友家玩时,见到了他的女儿,一个6岁的小女孩,小圆脸红扑扑的,笑盈满面,活像一个精灵,只是她那大大的眼睛里却眼神滞散。

她叫贝贝,是一个盲孩。

②坐下闲聊的片刻,我们的烟抽完了,朋友便叫贝贝到小区门口的小店去买。

我说还是我去吧,朋友却说不用,硬把我摁在座位上说:“贝贝已经很熟悉这小区的路了,她可以买到的。

”③贝贝摸索着出去了,只是我依旧困惑,再问道:“我去不是更方便吗?”④而朋友却诡秘一笑,忽然从怀里掏出了一包烟来,说道:“你以为我真没烟哪?其实我是故意让她帮忙买烟的。

因为即使帮我们买这么一点点小小的东西,她也能感觉到自己被我们需要着,而不是个累赘。

我常让她去买东西,给她留一个爱的位置让她爱我们,她才会感到幸福。

”⑤听罢,我心中震撼,为这个父亲给女儿细心留着的爱的位置。

直到上了回家的路,我才终于允许自己的泪水如泉般涌出,怎么都冲释不淡那份感动。

⑥回到家,我刚跨进家门,父亲却正好也要出去。

他依旧如故.,从衣架上取下大衣套在身上,提起公文包,就要匆忙出门。

⑦我一把拉住父亲,我说:“外头冷着呢,你把扣子扣上吧。

”⑧父亲连忙闪身,挡住我的手,宛如我的那位朋友一般诡秘一笑,说:“一出门,你妈就会给我扣上的!让她扣吧。

”⑨说着,父亲大步迈了出去。

刚走到院子里,母亲果然像我一样拉住父亲,一边亲切的责骂,一边帮父亲扣好大衣的扣子。

父亲憨厚地笑应着,像个粗心的孩子。

我和他抿着嘴,远远地,相视而笑。

⑩母亲凝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如同初嫁的女子般脸上泛着红晕,我知道那是一种幸福的颜色。

⑾我的泪轻轻地涌了出来,感动地想:爱的本身就是一种互相的给予,或许在给对方爱的时候,也别忘了给他留着一个爱的位置,让他好好地爱你。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只是她那大大的眼睛却眼神滞散..。

滞散:(2)她也能感觉到自己被我们需要着,而不是累赘..。

累赘:11.通读全文后,你认为标题“留着爱的位置”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2.文中第6段中加点的“故.”字是指代。

13.你怎样理解第10段中“那是一种幸福的颜色”的含义?14.文中第4、8两段的“诡秘一笑”分别写出了“朋友”和“父亲”怎样的心理?朋友:父亲:15.在生活中,你也有“留着爱的位置”的经历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1.《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

其中有几首脍炙人口的插曲,生动刻画出主人公热情活泼的性格,而且也抒发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你能说出其中的几首吗?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如果相互效尤..,形成风气,也就会无形中浪费了本来可以节省的国家物质财富。

B.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D.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答案1.zhēng róng lùzhù漪nàmísa 虔栉膜窥chàn2.(1)高峻,突出。

(2)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3)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4)忍不住要笑。

(5)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6)阅历多,办事稳重。

3.(1)A (2)B A (3)B D C4.(1)关于中学生“减负”的问题,众说纷纭。

(2)走进城市,高高低低的楼房鳞次栉比。

(3)为了高考的辉煌,他通宵达旦地努力着。

5.(1)去掉“是否”或在“保证”前面加“能否”。

(2)“唤来”改为“吸引”。

6.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

阅读1.营造令人窒息的氛围,与玛丽亚的个性开成对比。

2.与众不同,不喜欢受约束,经常不见人影。

3.崇尚自由,追求精神独立。

4.她像一只不能驯服的小鹿。

下课铃一响,她就飞快地跑出教室,或者用动听的音乐一展她的歌喉,给同学们沉闷的学习生活中平添无限生机和活力。

面对老师,她敢于发问和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5.杨白劳疼爱女儿,可是家穷只能买得起红头绳,因此对红头绳非常珍惜。

6.A7.平平安安地过年。

8.这句台词反映了地主狗腿子的凶残,以及杨家父女对地主狗腿子的痛恨和平平安安回家过年的愿望。

9.这样写令人对杨家父女更加同情。

10.(1)呆滞而散漫。

(2)使人感到多余而麻烦的事物。

11.“爱的本身就是一种互相的给予,在给对方爱的时候,别忘了给他留着一个爱的位置,让他好好地爱你。

”或是:为了让他(她)认为别人需要他(她),并体验爱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

12.指“从衣架上”至段末。

13.母亲因为自己能够给所爱的人做些事而感到爱与被爱的满足,从而体验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14.朋友:我是故意让她帮忙买烟的,是让她觉得我们需要她,也是让她好好地爱我们,从而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父亲:我是故意留下未扣好的扣子,让你母亲扣的。

是让她觉得我需要她,也是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15.放在高处的东西我够不到,努力一下也能够到,我却撒娇让弟弟帮我拿,让他体验到为别人付出的喜悦。

1.《铃儿响丁当》《朵、来、米》《再见》以及主题歌《音乐之声》等。

2.B(B项是褒义词,其余是贬义词。

“效尤”是效仿错误行为之意;“随声附和”是表示没有主见;“碌碌无为”表示没有作为。

B项中“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