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动物教学提纲
小学美术《可爱的动物》教案

小学美术《可爱的动物》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绘画表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 动物绘画的基本技巧3. 创作实践: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掌握动物绘画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生动地表现出来,形成具有个性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动物图片、视频资料、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本、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新课讲解:介绍动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绘制一幅动物作品,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创新和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观察一种动物,绘制一幅作品,下周课堂交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和现场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绘画技巧。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个性、生动形象,以及是否能体现动物的特征。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动物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征和形态,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喜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学习绘画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认识。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准备动物模具或玩具,让幼儿触摸和观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幼儿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绘画动物的方法和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一个动物,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绘画。
4. 创作:让幼儿自由选择动物进行绘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5. 展示:将幼儿的画作展示出来,让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2. 评价幼儿的画作,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3.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等。
4.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动物专家或家长来园进行动物知识讲座,增加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动物。
3. 开展动物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不同动物,体验动物的生活。
七、教学活动:1. 动物面具制作:让幼儿制作动物面具,增加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动物故事比赛:让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故事,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动物歌舞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动物歌舞表演,展示幼儿对动物的喜爱。
八、教学策略:1. 采用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绘画动物。
2.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尝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大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动物

幼儿大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花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能够用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花纹。
难点:运用彩泥进行创作,制作出具有特色的小动物。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彩泥、搓泥工具、展示台、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过各种动物,对动物有基本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或图片上的动物,引导幼儿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花纹。
2. 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彩泥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用彩泥制作小动物。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小动物,如小狗,边示范边讲解步骤。
4. 创作: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用彩泥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关于可爱动物的绘画作品,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动物,也可以是生活中见过的动物。
2.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或书籍,了解更多动物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2. 教师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了解幼儿对可爱动物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观察动物、绘画等。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动物运动会”活动,让幼儿为自己喜欢的动物制作道具,如小动物的翅膀、尾巴等。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各种动物,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具有特色的小动物。
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九、教学修改:根据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如增加动物知识的讲解,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创作能力。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色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色彩,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动物画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特征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动物图片、绘画纸张、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创设:在教室内布置一个动物主题的环境,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色彩。
2. 的新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如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现动物的特征。
3.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鼓励幼儿发挥个人特色,创作出独特的动物作品。
4.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动物园中的动物,记录下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色彩,并尝试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家长配合: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进步和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动物主题的摄影活动,让幼儿用镜头捕捉动物的瞬间形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开展动物故事会,让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邀请动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024年《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精彩教案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喜爱。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美术技能表现动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形态、颜色、生活环境等。
2.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3.制作可爱的动物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动物图片、绘画和手工制作教程。
2.绘画材料: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3.手工制作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泡沫球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原因。
(二)基本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形态、颜色、生活环境等。
(三)绘画环节1.教师示范绘画可爱动物的方法,讲解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绘画。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四)手工制作环节1.教师示范手工制作可爱动物的方法,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手工制作。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五)作品展示1.学生将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一课时:绘画可爱动物1.导入: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形态、颜色、生活环境等。
3.绘画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可爱动物的方法,讲解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
4.学生绘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绘画。
5.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可爱动物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动物的基本特征。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征和形态2. 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讲解:讲解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示范如何画出可爱的动物。
3. 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画出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对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进行评价。
3. 对幼儿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1. 组织幼儿进行动物角色扮演,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开展动物故事会,让幼儿听或讲述关于动物的故事,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使用颜料等绘画材料的安全,防止幼儿误食或接触到眼睛等。
2. 对于动物图片或实物,要确保没有尖锐物品,防止幼儿受伤。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九、家园共育:1. 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动物。
2. 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动物主题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进行《可爱的动物》主题的美术教学,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2. 教师将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可爱的动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教材为《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三章“有趣的生物世界”中的第三节“可爱的动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学习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动物,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爱护之情。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能够准确描述动物的特点。
2. 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动物,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线条和色彩准确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重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学会用绘画表达对动物的爱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投影仪。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熊猫为例,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动物。
(2)讲解绘画步骤,强调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主选择动物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可爱的动物2. 重点内容:(1)认识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2)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动物(3)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爱护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2. 答案:无统一答案,要求画面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动物的特点掌握较好,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眼中的动物”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示范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可爱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宠物。
2.了解不同颜色的搭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动物及其特征。
2.了解不同颜色的搭配。
3.绘画可爱的动物。
三、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法:引导幼儿们参与认识不同动物及其特征的小组讨论。
2.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幼儿们完成绘画活动。
四、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导入(10分钟)1.引导幼儿们讨论喜欢的动物和家庭中的宠物。
2.介绍今天的主题“可爱的动物”。
第二环节:认识不同动物及其特征(15分钟)1.教师介绍一些不同的动物,并让幼儿们分组讨论认识它们的特征。
2.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讨论的动物及其特征。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颜色的搭配(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颜色卡的形式,引导幼儿们了解不同颜色的搭配。
2.让幼儿们自由选择颜色卡,试着搭配颜色。
第四环节:绘画可爱的动物(3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画出可爱的动物,如兔子或小鸟。
2.幼儿们按照教师的示范,或者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可爱动物。
第五环节:分享(5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展示逐组讨论的动物特征信息。
2.每个孩子向全班展示自己绘画的可爱的动物。
第六环节: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们回忆今天学习的主题和内容。
2.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1.通过小组讨论,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动物及其特征,增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2.在颜色搭配的环节中,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象尝试使用不同颜色搭配,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绘画可爱的动物,幼儿能够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流程设计合理,让幼儿的学习过程丰富多彩。
同时教师要注意控制时间,保证每个环节的掌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动物
设计意图:
奇妙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
动物们神态各异的外貌特征、绚丽多彩的皮毛花纹,神通广大的特殊本领都是幼儿的探索空间。
陶行知提出“创造教育”理论,旨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活动中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用简单的线条,以他们的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用借形想象的美术方法让他们的想象神秘的展现出来,既符合幼儿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同时促使孩子自由想象,自我表达,寓教于乐,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撕纸添画既有手工工艺,又包含了绘画技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不失为一种巧妙而又有效的综合能力训练。
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是借助随意撕出纸片的各种形状激活孩子的想象能力,再通过添画把联想形象表达出来。
形的联想是关键,它上承随意撕纸的结果,下启添画成形的效果。
撕纸时让孩子大胆随意不受约束,形的联想时让孩子自主探索地转动,从不同角度观察产生更多奇妙的联想。
添画时根据联想在纸片外形的基础上用线条进行适当的内外添画,使形象更加完整。
活动目标:
1.尝试撕纸想像,学习从外轮廓到细节的撕纸方法。
2.能大胆随意撕纸,有意图的用线添画,表现出综合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感受撕纸活动带来的创意与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动物有初步的了解有参观过动物园的生活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画纸、记号笔、胶水、小垃圾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自编故事学习撕纸
1.谈话活动进入主题
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动物?
2.教师讲述自编的故事
动物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可是最近动物园里来了一个可怕的巫师!她想把所有的动物全都囚禁起来,她把小动物都变成了一张一张的彩色手工纸。
小动物都变成了纸,这可怎么办呀?幸好有两个小动物幸免遇难!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
3.讲解示范撕纸方法
我是毛毛虫东东,我是毛毛虫西西,东东和西西最大的本领就是喜欢吃,这解救小动物的任务就交给东东和西西吧。
它们先找见了一张被施了魔法的手工纸,这里面呀被囚禁了一只动物。
东东和西西把手工纸吃了一个小口,真香呀!东东和西西接着往下吃,吃呀…吃呀…味道还真不错!不知道里面的味道怎么样?东东和西西往里面吃吃,呀!这里面的味道是酸酸的!外面的味道怎么样呢?东东和西西向外面吃吃,哦!这外面的味道呀是甜甜的!
二、观察思考借形想象
大胆猜测,借形想象
看,东东和西西解救出来一只什么动物?
如果看不出来时我们还可以转一转,看看又像什么动物?
但是这样想不想?
我们先把小动物的眼睛找出来。
再找出它的耳朵、四肢、尾巴…
三、大胆操作,想像操作
1.大胆撕纸,借形想象
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你的东东和西西来解救小动物,看一看想一想你解救出来的是一只什么动物?
2.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彩色卡纸,把纸的光边一点一点吃下去,两只毛毛虫,嘴巴亲一亲,向外吃一吃,向里吃一吃,看看你能解救出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
2. 大胆操作,想象添画
先用胶水粘在画板上,粘好以后就来添画他的五官、四肢、尾巴和花纹。
3.添画背景,丰富画面
想一想这些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给画面添画相关的背景,使你的画面更加丰富完善。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
将孩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评一评。
法语动词变位最强归纳总结
一:第一组动词
1.普通的第一组动词:
如 aimer: je aime tu aimes il aime nous aimons vous aimez
2,特殊的第一组动词:
A:以-eler或-eter 结尾的第一组动词:在所有的单数人称以及复数第三人称变位形式中,词尾字母:"l"变成 "ll",词尾字母"t"变成"tt" ,appeler ,jeter。
直陈式现在时:appeler :j ’appelle tu appelles il appelle nous appelons vous appelez ils appellent
未完成过去时:不变复合过去时:不变简单将来时:全部双写:nous appellerons 过去将来时(条件式):全部双写: nous appellerions 虚拟式
同类词:jeter , projeter
例外:acheter,corseter,crocheter,fureter,haleter和 geler ,celer,peler,ciseler,d émanteler,écarteler, marteler,modeler的变位与下面B组中的词相同,即不双写,而是变为开口。
B:以-éder,-érer,-ever,-éter结尾的第一组动词:在所有的单数人称以及复数第三人称变位形式中,词尾字母:"é"或"e"因发音的要求变成开口的"è",例如动词posséder , espérer, lever, répéter 。
直陈式现在时:posséder:je possède tu possèdes il possède nous possédons vous possédez ils possèdent
lever:je lève tu lèves il lève nous levons vous levez ils lèvent
未完成过去时:不变复合过去时:不变简单将来时:全开口 nous possèderons 过去将来时(条件式):全开口nous possèderions 虚拟式:
同类词:espérer , soulever, répéter, peser , révéler ,enlever ,préférer ,prélever ,mener 。
C:以-ayer, -oyer , -uyer结尾的第一组的动词:在所有的单数人称以及复数第三人称的变位形式中,词尾字母y变成i,例如动词essayer,envoyer,ennuyer。
直陈式现在时:payer:je paie tu paies il paie nous payons vous payez ils paient
envoyer:j’envoie tu envoies il envoie nous envoyons vous envoyez ils envoient
essuyer:j’essuie tu essuies il essuie nous essuyons vous essuyez ils essuient
未完成过去时:不变复合过去时:不变简单将来时:特殊过去将来时(条件式):特殊虚拟式:同类词:employer, appuyer, balayer, nettoyer,déployer,ennuyer,essayer 。
D:以-cer或-ger结尾的第一组动词:复数第一人称nous 的词尾应为-çons或-geons,如动词commencer , manger 。
直陈式现在时:commencer:je commence tu commences il commence nous commençons
vous commencez ils commencent
manger:je mange tu manges il mange nous mangeons vous mangez 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