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议论文的基础知识点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内容预览: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n园分fn外妖娆ro成吉思汗h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 "汗' "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纳比方、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田圃pǔ 禁锢g 留滞zh 喑yīn哑斗笠l 襁褓qiǎng bǎo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雨说》的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一、重点字词朦胧mng lng 覆f盖冻僵jiāng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星星变奏曲》的是江河。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议论文复习

2017 年5月
议论文
• • 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 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 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 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 的见解和主张。
•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1、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 确鲜明) • 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 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 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 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 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谢谢欣赏!
二.文章开头的作用:
• • • • • • 1、提出论题。 2、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 4、引出下文的论述。 5、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
三.文章结尾的作用:
• 1.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论点。 • 2.突出论点。深化论点。 开头或中间有论点,结尾再次出现。 • 3.发出号召或希望。 • 4.呼应开头。 • 5.补充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 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 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 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 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 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 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 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 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 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 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树立崇高的人 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 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 为生活的强 者。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知识点总结九年级语文议论文知识点总结议论文是我们九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一,它是我们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己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论点的确定论点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因此,论点的确定是写好一篇议论文的关键。
为确定论点,我们可以首先梳理文章内容,找出文章中的核心问题,进而确定文章的主题和中心论点。
同时,在确定论点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原则,即论点要具有客观性、有争议性和可证性。
二、论据的选择论据是支持论点的依据,是文章说服读者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选择论据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论据要充分、有利、有力。
论据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充分挖掘各种信息,寻找有力的证据;2. 论据要具有说服性。
在选择论据时,我们需要结合读者的背景、观点和认知水平,选择能够说服读者的证据。
3. 论据要注意客观性。
我们要选择可靠的、有权威的、真实的证据,而不是一些无法验证的观点或谣言。
三、论证的方法论证是议论文的关键环节,通过论证,我们可以说服读者,使其认同我们的观点。
在论证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举例说明法。
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我们的观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2. 比较论证法。
将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对比,从而展示出自己的观点。
3. 综合论证法。
将多个角度的证据、观点综合起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语言的运用语言是文章的灵魂,好的语言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更有感染力、更有说服力。
在语言的运用上,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语言要简洁明了。
无论是论点、论据还是论证,我们都要注重简洁明了,让读者一目了然。
2. 语言要具有感染力。
我们应该运用生动的词汇、形象的比喻、夸张的修辞等手法,让读者产生共鸣。
3. 语言要注意合理使用。
我们应该注意词语的选择、语调的把握,不要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
综上所述,议论文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和提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论点论据分析专题复习

九年级上语文议论文论点论据分析专题复习一、考点分析考点一、议论文的论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
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
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考点二、议论文的论据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
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二、专题详解知识点一:复习论点1.论点的概念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
2.论点与论题(或论点的性质特点)论点与论题。
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注意:论点的语言表现形式应该是判断性句子,而不是词语或短语,也不能使用比喻。
一般为肯定句式,有时也可以是否定句式,但是论点不能是疑问句式或选择句式。
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论点。
议论文知识点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议论文知识点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议论文知识点
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
观点和看法。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二、提出中心论点的位置
论点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判断句,表肯定或否定。
1、题目
2、开头
3、中间
4、结尾
5、前四个位置都没有,需要提取信息概括总结
三、论点和论题的区别:
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论题:作者所议论的问题。
四、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1)事实论据:事例、史实、统计数字。
2)道理论据:名家名言、格言、谚语。
五、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事实论据)
2)道理论证(道理论据)
3)对比论证法
(正面事实和反面事实,
从正面讲道理;从反面讲道理
形成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法
六、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总分总
1. 并列式
2.对比式
3.递进式
分总
七、议论文中,故事开头的作用八。
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1. 引出论点。
1)点明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 2)深化中心论
3.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3)推出结论
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避免论述的片面性5)归纳总结,发出号召。
吴景颖。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知识总结

议论文知识点总结(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
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
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
论点,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
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
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找出中心论点: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辨识中心论点的方法是:论据,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
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
理论性论据是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二)结构议论文一般是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表现在文章中是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人们常把它称为“三段式”。
1、序论(引论)序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是提出问题,常见的序论写法有如下几种:A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
B 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
C 提示内容,对全文作扼要的介绍。
D 因事设问,启人思考。
E 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
G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作用:好的序论简明扼要,既能鲜明的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又能引人入胜。
抓住读者。
2、本论本论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本论的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A 并列式B 递进式C 推进和并列的结合式3、结论结论,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论点论据分析专题复习(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论点论据分析专题复习一、考点分析考点一、议论文的论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
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
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考点二、议论文的论据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
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二、专题详解知识点一:复习论点1.论点的概念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
2.论点与论题(或论点的性质特点)论点与论题。
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注意:论点的语言表现形式应该是判断性句子,而不是词语或短语,也不能使用比喻。
一般为肯定句式,有时也可以是否定句式,但是论点不能是疑问句式或选择句式。
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论点。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25议论文写作(难点)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专题25议论文写作(难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议论文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作文类型之一,从同学写作议论文的现状看,有两种情形比较普遍:一是太“杂”,思路不清,表达混杂;二是太“死”,典型的三段式,中间部分是事例的堆砌。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没有?有。
那就在于掌握议论文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从规范的议论文写起。
一是横式结构。
就全文而言,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开头引出观点,结尾总结照应,而中间(主体)部分则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分论点支撑,即从几个方面(或几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来证明作者在文中所要阐明的观点。
这里要说明的是主体部分用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它们是并列的关系,中间没有主次之分。
所以,这种横式结构,我们又通俗地称它为并列式结构。
譬如,我们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如果以横式结构来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可用“幸福在哪里?”的设问开头;主体部分则从“幸福在劳动者的汗水里”、“幸福在有志者的追求里”、“幸福在无私者的奉献里”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最后以“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我们的手中”来作结。
由此看来,以横式结构行文,全文的层次显得非常清晰。
二是纵式结构。
如果说横式结构的主体部分由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支撑,那纵式结构主体部分在展开事理论述时,则是逐层深入的。
很虽然它不是并列推进,而是层层递进。
在论述时,我们既可以按事理的性质,由表及里地展开;也可以按事理的范围,由小到大地展开;还可以按事理的发展,由浅入深地展开。
比如针对学生的“浪费”现象,我们既要跟他们谈谈经济问题,也就是要“算算账”,让他们明白“积小成多”的道理;更要跟他们说说性质问题,一旦“浪费”成习,极易形成“奢侈”的作风,那后果就严重了。
这样的分析,很显然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逻辑进行的。
由此可见,采用纵式结构行文,事理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性强。
掌握了议论文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些方面:一、一句话开头。
一句话开头,那就一定要考虑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逼使自己从对题目的思考中选取最有份量的话作开头,促使自己对思考的内容作出比较筛选,这样的开头,既简洁,又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的知识点议论文阅读知识点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用论据来论证论点3、怎样判断论点(1)含义: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2)论点格式:什么怎么样l(3)找论点的方法:第一步:看题目。
题目不是论点,就是论题。
论题与论点的区别:论点一般用主谓,有时也用动宾短语;论题是议论的范围或对象。
格式:什么。
例:这个题目的作用是什么?答:题目提出议论的范围(论题)或提出了本文的论点。
第二步:看第一段。
如第一段有几句话,则先看结尾的一句,再看开头;如第一段的后面几句话是对第一句的解释,则看第一句话。
①如有一句名言,然后再有一句作者的语言,那么,把作者的语言作为论点②如只有一句名言,则可以把这句名言直接作为论点。
(注:一般情况下,名言不直接作为论点,而作为道理论据)③如论点直接出来,则叫作点出论点或提出论点;如论点通过故事或名言出来,则叫作揭示论点或引出论点。
第三步:看结尾段。
例: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答:归纳论点或强调论点(注:如果论点在标题,第一段和结尾段,则看第一段)4、论据类型: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5、论据的一般作用:论证论点。
6、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①作用:用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论点。
②举例论证: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具有说服力,事实胜于雄辩。
(注:如用了第二个事例,则再加上“更”)③道理论证:是经验的总结,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有力,具有说服力。
④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注意:如只有一方面,那么是正面或反面论证;如两方面都具备,那么就是对比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⑤比喻论证:化深奥为浅显,容易使人接受。
⑥在驳论文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
7、议论文的结构层次(1)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常见结构形式有横式和纵式两种。
①横式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和总分式结构。
)A、并列式结构是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从几个平行的角度,分头论证中心论点B、对照式结构是指文章中,将几个分论点或几个论据进行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论点。
C、总分式结构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
总分式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和“总分总”三种基本形式。
②纵式有层进式结构和起承转合层进式结构,也叫层层深入式结构,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来论证中心论点,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
(3)在驳论文中,一般结构形式是:树靶子——揭实质——论危害——作结论(正面论点)8、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9、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归纳论点的方法: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材料、具体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 结果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思路分析]不清楚你说的是阅读议论文还是写作议论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议论文的一些特点[解题过程]一、议论文的特点在于它的论述性议论文的种类很多,有立论文、驳论文,有评论、杂感、讲演稿……但无论哪一类议论文,都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通过证明或反驳来阐明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在说理的过程中,也穿插着记叙、说明等成分,但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说明,是为了交代写作背景、提供议论对象、陈述事实论据,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说理服务。
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篇议论文,无论是立论、驳论还是两者相结合,都有明确的论点。
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和道理两种基本形式。
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多数议论文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的。
议论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行文,因而在结构上便形成了议论文的三部分,即引论、本论和结论。
议论文论述性的特点,决定了它语言的概括性、抽象性以及准确性、严密性、鲜明性。
有些议论文在抽象的议论中,语言虽也具体生动,但主要还是它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二、议论文三要素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把握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此外,还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
阅读不同类型的议论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比如有的可以先寻找论点,有的可以先分析结构。
下面就立论文、驳论文以及杂文的学习方法作一点提示。
先说立论文。
1.找出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所处的位置或文首,或篇末,或论述过程之中,有的文章标题便是中心论点。
辨识中心论点的方法是:一看能否统摄全篇,切不可把某个分论点误作中心论点;二看是否明确的判断,是否完整的句子,因为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有的文章没有把中心论点明确地表述出来,或者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靠读者自己归纳了。
2.理出文章结构。
把握了论点,立论文的结构也就十分清楚了,除了一些杂文、讲演稿之外,一般立论文章,多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这是很容易划分的。
3.辨析文中论据。
辨析论据首先要分清两类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以及科学原理等。
辨析论据还要明白每个论的作用: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还是证明某个分论点的。
对于连续列举的向个事例论据,还应当分析它们排列的次序和叙例的详略。
4.分析论证过程。
要辨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要具体分析全文的论证层次,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分析论证段的层次。
可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弄清各段之间、分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它们或并列、或对照、或总分、或层进的关系。
如:设问句表示开启下文,展开下一层的论述;"无独有偶"表示引出相关的材料;"诚然"表示转入相反的内容;"再说"表示推进一层;"总之"表示由分到总或作出结论……论证段一般可分为三小层(也可分为四小层,即将中间一层分作两层,即将中间一层分作两层):第一层为小论题或分论点,第二层或正反事实对比,或引名言作阐发……第三层或归纳或引申。
5.体味论述语言。
论述语言由于较为抽象概括,内涵丰富,需要反复琢磨。
有的关键性语句,要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来理解;有的长句子,可结合语法分析来弄懂。
阅读驳论文,除了参照阅读立论文的方法外,还有几点需要指出:驳论文一般都在开头摆出敌论。
要能分清敌论论点和敌论论据。
作者的正面观点(即中心论点)是和敌论论点针锋相对的。
有的驳论文在亮出敌论后就随即提出正面观点,如《俭以养德》,有的驳论文非但开头不提,甚至全文都未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加以表述,如《"友邦惊诧"论》,这就需要自行归纳。
反驳的方法,从反驳对象看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从表达方法看有归谬法、反证法、矛盾法等,要能在阅读中辨明类型并理解其作用。
驳论文的语言逻辑性极强,感情色彩极为鲜明,常用反语、反问、摹拟等修辞手法增强驳论的效果,这些都必须细细体味,用心理解。
阅读杂文要重视对结构和语言的分析。
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常常借用民间传说、寓言笑话、历史典故等,夹叙夹议,把抽象的道理蕴涵在生动的形象之中,因而是其结构往往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三大块。
我们须从段与段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剖析它的结构层次,透过"叙"的现象,理解"议"的实质,然后悟出它的中心论点。
杂文的语言寓庄于谐,蕴涵哲理,要咀嚼,要领悟。
其他类型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大同小异,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应当指出的是,阅读方法不是固定的、刻板的,须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