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成分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输注血小板
1.输注速度要快,以病人耐受为准,一般应80-100滴/分,30min内输完; 2.避免剧烈振荡;
--当病人正在输浓缩红细胞中,血库送来了该 病人的单采血小板,我们该怎么办?
第23页/共42页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1.新鲜输注,速度不宜过快,融化后6小时 内输完; 2.结合患者情况,调整输血速度。
4.发生堵塞,禁止强行挤压输血器,应及时更换 输血器;
第20页/共42页
5.输用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的血液不能直接混合,应在两者之间输 以少量的生理盐水相间隔; 6.控制输血速度,输注1u红细胞不应超过4小时;当病人大出血时,可加压输注。
--输注浓缩红细胞,可以用页/共42页
• 处理:
1.暂停输血; 2.对症处理:有畏寒、发冷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高热超过39.5℃时,等寒颤、
发冷症状缓解时,应予物理降温; 3.按医嘱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非那根等。
第28页/共42页
4.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贮血瓶一同送往实验室检验,并填写《病人输血反应报表》 送回血库;
有针对性地输注有关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3页/共42页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 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 开发及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 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 •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 便于保存和运输
第4页/共42页
临床上常见的成分输血
• 红细胞制品(浓缩、洗涤、辐照红细胞) • 血小板制品(浓集血小板、单采血小板) • 血浆和血浆蛋白制品
第17页/共42页
7.输血时要注意滴速,遵循先慢后快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经常巡视病人, 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8.如遇特殊情况,血已取回,不能输注时,应正确保存血制品。 9.输血后,血袋应保留24h,以备发生迟发性输血反应作检验之用。
安全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输注速度一般为5~10ml/min;用输血器输 注; 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 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 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浆原则 上需同型输注;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 移植病人输注血浆有特殊要求,一般输注 AB型血浆,应特别注意。
2.4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 “冷沉淀”是指血浆冷沉淀中含有Ⅷ因子及纤维蛋 白原,可治疗缺乏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出血不止 的患者或血友病患者。 冷沉淀是从200ml新鲜 冰冻血浆分离制备的,其容量为20~30ml;在 37℃水浴中快速融化后,应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 快速度输注(可以加入10~15ml0.9%氯化钠溶液 稀释);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 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不 主张静脉推注,建议选择输血器输注;原则上应 ABO血型同型输注。
• 总之,通过大力加强有关输血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输血业务学习和输 血安全教育;加强输血的法律意识、证据 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规范输血护 理技术操作程序;制定处置各种输血不良 反应的预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输血护理 质量,对于保护病人、医院、和自身的合 法权益,保证病人安全、有效输血起到重 要作用。
2.5机采粒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 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可置于室温暂时保 存,但不能振荡,保存时间不超过8h;输 注过程中如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立即 停止输注,并给予药物治疗。
3严格按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执行
• 3.1输血前的护理
• 护士在输血前应充分掌握病人的病情(如 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 传染病史、有无休克和肝肾衰竭等)、输 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 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 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 险。
2.4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 “冷沉淀”是指血浆冷沉淀中含有Ⅷ因子及纤维蛋 白原,可治疗缺乏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出血不止 的患者或血友病患者。 冷沉淀是从200ml新鲜 冰冻血浆分离制备的,其容量为20~30ml;在 37℃水浴中快速融化后,应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 快速度输注(可以加入10~15ml0.9%氯化钠溶液 稀释);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 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不 主张静脉推注,建议选择输血器输注;原则上应 ABO血型同型输注。
• 总之,通过大力加强有关输血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输血业务学习和输 血安全教育;加强输血的法律意识、证据 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规范输血护 理技术操作程序;制定处置各种输血不良 反应的预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输血护理 质量,对于保护病人、医院、和自身的合 法权益,保证病人安全、有效输血起到重 要作用。
2.5机采粒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 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可置于室温暂时保 存,但不能振荡,保存时间不超过8h;输 注过程中如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立即 停止输注,并给予药物治疗。
3严格按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执行
• 3.1输血前的护理
• 护士在输血前应充分掌握病人的病情(如 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 传染病史、有无休克和肝肾衰竭等)、输 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 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 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 险。
输血护理_ppt课件

输血
输血前由双人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
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 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双人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 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 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输血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
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处理
10.若证实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要以生理盐 水及5%葡萄糖(1:1)比率每天给 3000ml/m2,但要注意病人液体及电解质平 衡,尤其对年老或原来就有心脏病或肾脏病 的人,要避免给水过多。 11.给于利尿剂 12.碱化尿液,维持尿ph值7以上 13.考虑扩张肾血管 14.对症处理
急性溶血反应体征和症状
发热发寒81% Nhomakorabea直 焦急、感觉不幸 脸发红
腹、背或腰痛
头晕、恶心
12% 呼吸困难 7% 低血压/心动过速 12% 输血部位疼痛 16% 尿少/无尿 36% 弥漫性出血(DIC) 8%
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处理
1.停止输血、监护病人生命体征 2.核对病人及血品数据,若发现错误立即通知 医生处理,也告知血库,并追查另一血袋是 否错输至别的患者 3.换下输血器,以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4.抽取输血后的血标本3ml置紫头管,并将未输 之血袋、输血后尿液送回血库 5.血库要观察血品有无溶血现象
慢性输血相关性溶血
又称迟发性输血相关性溶血
常表现为输血数日后出现黄疸、网织红细胞
升高等。多见于稀有血型不合、首次输血后 致敏产生同种抗体、再次输注该供者红细胞 后发生同种免疫性溶血 处理同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处理
成分输血护理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1]
![成分输血护理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1]](https://img.taocdn.com/s3/m/d6c9d7c908a1284ac8504329.png)
1
(1)_红细胞输注及护理
输注前需将血袋轻轻反复颠倒数 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 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 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注及护理
洗涤红细胞为开放性制备,故应尽快输 注。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条件下保 存24小时。
3.用输血器输注,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1. 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 2. 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 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 子丧失活性。 3. 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可在4℃冰箱 暂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冰冻保 存。
(3)血浆输注的护理
(4)冷沉淀输注的护理
■
少白细胞RBC 作用:同浓缩RBC 适用: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 发热 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器 官移植 患者) 注意:制备后应在24内使用
■
洗涤RBC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贫 血者、自 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者、高 钾、肝肾 功能障碍需输血者
注意:制备后24小时内使用
■
浓缩白细胞 每袋含粒细胞>1×1010 作用: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适用:中性粒细胞低于 0.5×109/L,并发 细菌感染,抗生素48小 时治疗无效 者 注意:严格适应证 同型输注 足量(1个治疗量/次)
普通冰冻血浆 作用:主要用于补充稳定凝血因子 适用:基本同FFP,区别在缺少不稳 定的V和 VIII因子 ■ 白蛋白、免疫球蛋白 (略) ■ 凝血因子制剂 冷沉淀、第VIII因子、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
■
冷沉淀 含VIII因子80-100U,纤维蛋白元约 250mg 作用:补充凝血因子(主要是VIII因 子)、 纤维蛋白元。 适用: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 维 蛋白元缺乏症
(1)_红细胞输注及护理
输注前需将血袋轻轻反复颠倒数 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 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 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注及护理
洗涤红细胞为开放性制备,故应尽快输 注。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条件下保 存24小时。
3.用输血器输注,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1. 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 2. 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 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 子丧失活性。 3. 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可在4℃冰箱 暂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冰冻保 存。
(3)血浆输注的护理
(4)冷沉淀输注的护理
■
少白细胞RBC 作用:同浓缩RBC 适用: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 发热 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器 官移植 患者) 注意:制备后应在24内使用
■
洗涤RBC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贫 血者、自 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者、高 钾、肝肾 功能障碍需输血者
注意:制备后24小时内使用
■
浓缩白细胞 每袋含粒细胞>1×1010 作用: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适用:中性粒细胞低于 0.5×109/L,并发 细菌感染,抗生素48小 时治疗无效 者 注意:严格适应证 同型输注 足量(1个治疗量/次)
普通冰冻血浆 作用:主要用于补充稳定凝血因子 适用:基本同FFP,区别在缺少不稳 定的V和 VIII因子 ■ 白蛋白、免疫球蛋白 (略) ■ 凝血因子制剂 冷沉淀、第VIII因子、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
■
冷沉淀 含VIII因子80-100U,纤维蛋白元约 250mg 作用:补充凝血因子(主要是VIII因 子)、 纤维蛋白元。 适用: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 维 蛋白元缺乏症
2024版输血护理ppt课件

由于血液保存不当或采血过程中污染 导致细菌繁殖,患者可出现高热、寒 战等严重感染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 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患者在输血后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呼吸 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输血并给予氧疗、机械通气等支持治 疗。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输血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血小板
参与止血过程,促进伤口愈合
血浆
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运输 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输血目的与意义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改 善组织缺氧状态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促 进止血过程
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 感染发生
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液 循环稳定
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急性失血、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输血过敏史等
03
输血过程中护理操作规范
正确建立静脉通道技巧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首选较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妥善固定
使用透明敷贴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出血管外。
保持通畅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确保血液顺利输注。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执行
80%
消毒处理
穿刺部位皮肤应严格消毒,范围直 径不小于5cm。
100%
无菌操作
穿刺过程中应遵循无菌原则,戴无 菌手套,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80%
废弃物处理
使用后的针头、注射器等医疗废弃 物应分类放置,按医疗垃圾处理。
观察患者反应及记录要求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寒战、 皮疹等输血反应,及时处理并 记录。
记录输血过程
详细记录输血开始时间、结束 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等信 息。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患者在输血后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呼吸 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输血并给予氧疗、机械通气等支持治 疗。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输血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血小板
参与止血过程,促进伤口愈合
血浆
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运输 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输血目的与意义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改 善组织缺氧状态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促 进止血过程
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 感染发生
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液 循环稳定
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急性失血、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输血过敏史等
03
输血过程中护理操作规范
正确建立静脉通道技巧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首选较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妥善固定
使用透明敷贴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出血管外。
保持通畅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确保血液顺利输注。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执行
80%
消毒处理
穿刺部位皮肤应严格消毒,范围直 径不小于5cm。
100%
无菌操作
穿刺过程中应遵循无菌原则,戴无 菌手套,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80%
废弃物处理
使用后的针头、注射器等医疗废弃 物应分类放置,按医疗垃圾处理。
观察患者反应及记录要求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寒战、 皮疹等输血反应,及时处理并 记录。
记录输血过程
详细记录输血开始时间、结束 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等信 息。
输血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提高输血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输血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输血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安全的重视程 度和操作技能水平。
输血流程规范
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过程中各项操作符合医 疗安全标准。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
建立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并妥善处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关注新技术在输血领域应用前景
自动化输血系统
关注自动化输血系统的发展动态,评估其在提高输血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潜力。
输血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
关注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在输血领域的应用,如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等,提高输血相容性 检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输血中的应用
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输血领域的应用前景,如智能化输血决策支持、输血数据分 析和挖掘等,提升输血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解释输血治疗的目的、意义及 可能的风险,提高患者认知度
。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休息及活 动,促进身体康复。
教育患者及家属识别并处理输 血相关并发症的应急措施。
05
特殊情况下输血护理策略
大量输血时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输血速度
大量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 则,前15分钟输血速度要慢,每 分钟约20滴,如无输血反应,再 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踪,不断提升输血患者的护理
质量。
S
感谢观看
严密观察病情
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如出现发热、寒战、皮疹 等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给予相应处理。
防止枸橼酸盐中毒
大量输血时,血液中枸橼酸盐含 量增加,易导致中毒反应。如出 现手足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 应立即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
输血护理 PPT课件

⒉ 红细胞悬液(代浆血)
制备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把离心
后的全血中血浆尽可能移出,加入等
量代血浆。常用代血浆为SAGM,S:NaCl,A:腺 嘌呤,G:葡萄糖,M:甘露醇。
作用与适应症:与RCC相同,由于它比RCC便于输 注和保存(保存期同全血),因此是目前应用 最多的红细胞制剂。
3.洗涤红细胞:适应症:器官移植术后、免疫
三、主要成分血的特点及适应症
(一) 红细胞制品:
⒈ 浓缩红细胞(RCC) 又叫压积红细胞,是将一 单位(200ml)全血中的血浆移出后而制得,含有全 血的所有细胞成分,浓缩程度按移出血浆量的多少 其比积可以为70%~90%不定。
保存与输注:置4℃冰箱保存,24小时以内输注, 70%的浓缩红细胞输注方法同全血,90%浓缩红细胞 因黏度大,临床输注较困难,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 配制成70%比积才能顺利输注。适应症:凡是血容量 正常的贫血患者均可选用,尤其是长期慢性贫血的 病人、老年人、儿童以及肝、肾、心功能障碍的患 者更适用。
指采集的血液未经任何加工而全部 于保存液中待用的血液。
分:新鲜血:保存一周内,保留血液原成分;
适用于血液病患者。
库存血:保存2~3周;酸中毒和高血钾;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患者
(二)成分血
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
成分血种类 (一) 红细胞制品: ⒈ 浓缩红细胞(RCC)⒉ SAGM红细胞悬液(代浆 血)⒊洗涤红细胞(WRC)⒋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LPRC) ⒌冰冻红细胞(FTRC) (二)血小板(PC): ⒈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 ⒉机器单采血小板(PC-2) (三)血浆制品:⒈ 新鲜冰冻血浆(FFP)⒉ 新鲜液体 血浆(FLP) ⒊ 普通冰冻血浆(FP) (4)凝血因子制剂:冷沉淀(Cr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