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路基础第五章答案

合集下载

通信电路课后习题答案-沉伟慈编着

通信电路课后习题答案-沉伟慈编着

通信电路(高频)课后习题答案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信号源频率f 0=1MHz ,回路空载Q 值为100,r 是回路损耗电阻。

将1—1端短路,电容C 调到100pF 时回路谐振。

如将1—1端开路后再串接一阻抗Z x (由电阻r x 与电容C x 串联),则回路失谐,C 调至200pF 时重新谐振,这时回路有载Q 值为50。

试求电感L 、未知阻抗Z x 。

解:000022001(1)2534115.92(2)100200215.9115.9795.8πππω=⇒===⇒==Ω==∴===∴=+=∴=-=Ω∴=-=Ω-Ωc xx xx x x x x xf L uH Cf X Q r r f CQ pFpFX Q r X r r r Q f L r r QZ r j j 总总总总总总总总空载时由谐振时, C CC 串入C 后,C C+C CC C C-C 由C1.2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回路谐振频率f 0=465kHz , Q 0=100,N=160匝,N 1=40匝,N 2=10匝。

C =200pF ,R s =16k Ω,R L =1k Ω。

试求回路电感L 、有载Q 值和通频带。

解:002260000000322362223610115864 5.8410(171.2)11010()10 3.9110160401()10 3.9110(255.7)160161.361e e e L L L L s s s sL e f L uHf C C C Qg sR k g Q g sR g n g sg n g sR k g g g g πωω------∑=⇒===⇒==⨯=Ω=='==⋅=⨯'==⋅⨯=⨯=Ω''∴=++=⨯由并联谐振:折合到线圈两端:5000.70(73.2)4310.8e es R k CQ g f BW kHzQ ω-∑∑=Ω==1.3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L=,C 1 = C 2 =20pF ,R s =10k Ω,R L =5k Ω,Q 0=100。

通信原理第五章习题解答

通信原理第五章习题解答

习题5-1 设待发送的数字序列为10110010,试分别画出2ASK 、2FSK 、2PSK 和2DPSK 的信号波形。

已知在2ASK 、2PSK 和2DPSK 中载频为码元速率的2倍;在2FSK 中,0码元的载频为码元速率的2倍,1码元的载频为码元速率的3倍。

解:波形略5-2 已知某2ASK 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B ,采用的载波信号为A cos(48π⨯102t ),所传送的数字信号序列为101100011:(1)试构成一种2ASK 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并画出2ASK 信号的时间波形; (2)试画出2ASK 信号频谱结构示意图,并计算其带宽。

解:(1)2ASK 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如图5.2.1-2,2ASK 信号的时间波形略。

(2)2ASK 信号频谱结构示意图如图5.2.1-5,则其带宽为B 2ASK =2f s =2400Hz 。

5-3 若对题5-2中的2ASK 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方式进行解调,试构成解调器原理图,并画出各点时间波形。

解:2ASK 信号采用包络检波的解调器原理图:cos ωc t(t )(a )图5.2.1-2 2ASK 信号调制原理框图(b )(t )开关电路图5.2.1-5 2ASK 信号的功率谱e各点时间波形:(下图对应各点要换成101100011)5-4 设待发送的二进制信息为1100100010,采用2FSK 方式传输。

发1码时的波形为A cos(2000π t +θ1),发0码时的波形为A cos(8000π t +θ0),码元速率为1000B :(1)试构成一种2FSK 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并画出2FSK 信号的时间波形; (2)试画出2FSK 信号频谱结构示意图,并计算其带宽。

解:(1)2FSK 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如下图,时间波形略。

(2)2FSK 信号频谱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其带宽221240001000210005000FSK s B f f f Hz =-+=-+⨯=。

通信专业实务(初级)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通信专业实务(初级)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通信专业实务(初级)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电信网概述。

一单选:1、电信网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的(通信)网络。

1、根据电信网的构成及功能,通常把电信网分为业务网、传输网和(支撑)网。

2、OSI七层模型从下到上的第四层为(传送层)1、传输网通过(光纤、微波、卫星)等传输方式为不同服务范围的业务网之间传送信号。

2、OSI七层模型从下到上的下三层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三判断:1、电信网中的节点包括网络节点和终端节点,其中,网络节点大多是指交换中心,终端节点是指各种用户终端设备。

(对)1、电信网的组成除了硬件外,为了保证网络能正常运行还应有相应的软件和协议。

(错)2、协议是指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制定的有关通信规则约定的集合。

(对)四简答:1、电信网的拓扑结构有几种?请简述各种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答:电信网的拓扑结构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网型、星型、复合型、树型、线型、环型、总线型等。

网型网的网内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均有链路连接。

当节点数增加时,传输链路数会迅速增加,网络结构的冗余度较大,稳定性较好,但线路利用率不高,经济性较差。

星型网又称为辐射网,其中的一个节点作为辐射点,该节点与其他其他节点均有线路相连.与网型网相比,星型网的传输链路少,线路利用率高,但其稳定性较差.复合型网由网型网和星型网复合而成,根据电信网业务量的需要,以星型网为基础,在业务量较大的转换交换中心区间采用网型结构,可以使整个网络比较经济,且稳定性较好.复合型网具有网型和星型网的优点,是电信网中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树型网可以看成是星型网拓扑结构的扩展,其节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节点之间进行。

树型结构主要用于用户接入网,以及主从网同步方式中的时钟分配网中。

线型网的结构非常简单,常用于中间需要上、下电路的传输网中。

环型网的结构与线型的结构很相似,但其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的环路,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具有自愈能力,能实现网络的自动保护,所以其稳定性比较高。

通信电子线路课后答案 第五章

通信电子线路课后答案 第五章

5.1 已知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为:i =0a +1a u+2a 2u +3a 3u +4a 4u 若u =1m U 1cos w t +22cos m U w t试写出电流i 中有哪些组合频率分量?求出其中1w 土2w 分量的振幅并说明他们是由i 中的哪些项产生的?解:其中的组合频率分量有:直流,1w ,2w ,21w ,22w ,1w 土2w ,31w ,32w ,21w 土2w ,1w 土22w ,41w ,42w ,21w 土22w ,31w 土2w ,1w 土32w 其中1w 土2w 是由2a 2u 和4a 4u 的振幅产生的。

5.2 已知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为i =0D g ⎧⎨⎩ 00U U >≤ 若u=Q U +1m U 1cos w t +2m U 2cos w t ,且Q U = -1/21m U ,2m U 1m U ,满足线性时变条件,求时变电导g(t) 的表达式 并写出i 中的组合频率分量.解:T=2πτ=2/3πΩ=2π/T ∴Ω=1∴n a =2/T /2/2ττ-⎰()f t cos n tdt Ω=2/T /2/2ττ-⎰cos n tdt Ω=2sin t Ω/Tn Ω|/2/2ττ- =2sin n s π/πn 0a =2/3∴g(t)=( 0a /2+11cos nn anw t ∞=∑)D g =D g /3+2D g /π111/sin(/3)cos n n n nw t π∞=∑∴其中的组合频率分量有:直流,n 1w 以及︱土n 1w 土2w ︳(n=0,1,2,…).5.3 已知在题5.2中,若Q U =0或Q U =1m U ,2m U 1m U ,满足线性对变条件,求时变电导g(t)的表达式,并写出中的组合频率分量,在这两种情况下能实现频谱搬移吗?解:1) Q U =0时有相应波形如图:T=2π Л=2π/T∴Л=1 τ=π∴n a =(2/T) /2/2ττ-⎰()f t cos n tdt Ω=(2/T) sin n t Ω/n Ω|/2/2ττ-=(2/n π)sin(/2)n π0a =1 ∴ g(t)= D g [1/2+112sin(/2)cos /n n nw t n ππ∞=∑]sin(/2)n π 在n=1,2,3,4分别为1,0,-1,0∴ g(t)=D g [1/2+111(1)2cos(22)/(21)n n n w t n π∞-=---∑]显然可以实现频谱搬移2)当Q U = 1m U 时g(t)= D g ,i 中的频谱只有1W ,2W 直流5.4 已知晶体管转移特性曲线为c i =(1/)T BEU U es I e若BE U =BB U +s u ,s u =m U cos c t ω,试写出c i 中C W 的基波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四次谐波的 振幅取xe 展开式的前5项。

通信网络基础(第五版)答案_谢希仁

通信网络基础(第五版)答案_谢希仁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通信网络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通信网络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1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

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

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

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

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 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7答:OSI 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 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OSI 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1.10解:()()Y t t X +=π2cos 2()()Y Y X cos 22cos 21=+=π()[]10212211=⨯+⨯=X E ()()Y X t X cos 201==()()()Y Y X t X cos 22cos 212=+==π()()[]()()[][][]22102114 cos 4cos 2cos 21022221=⎪⎭⎫ ⎝⎛⨯+⨯==⋅==Y E Y Y E X X E t X t X E1.11解:()()[]()()()0cos 2cos =+=⋅+==⎰⎰+-+-θθπθθθππππd t w Ad f t w A t X E t m cc X()()()[]()()[]()()[]τθπτθτθθθτθττππππc c c c c c X w Ad w w t w Ad f t w A t w A t X t X E t t R cos 221cos 22cos 21 cos cos ,22=⋅+++=⋅++⋅+=+=+⎰⎰+-+-[]()+∞<==20)(22A R t X E X显然,()t X 的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τ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过程是广义平稳的。

通信电路课后习题答案-沈伟慈版

通信电路课后习题答案-沈伟慈版

1

f0
=

1 LC

L
=

1 2f
2C
= 586uH
0
并联谐振:
Q0
=
ω0C ge0

ge0
=
ω0C Q0
= 5.84×10−6 s
gL
=
1 RL
= 10−3 s
折合到线圈两端:
(Re0 = 171.2kΩ)
g L′
=
n22 gL
=
( 10 )2 160
×10−3
=
3.91×10−6 s
gs′
f0 Qe
ω0 L
⇒BW0.7
=2π
f
2 0
L
/
R∑
知:
可采用减小L回C路并联谐振电阻的方法展宽通频带.
( 3)设原单级增益为通 Au0频, 带展宽后的增益为
Au′0 :

Au 0
=
n1n2 g
y

fe

Au 0 Au′0
=
g g
∑ ′

将B代W入0.7上=式 2π得f0:2 Lg∑
Au′0
=
BW0.7 BW0′.7
14
解:
Q
α0

)
=
sin θ π (1
−θ cosθ − cos θ )
∴α0 (180o ) = 0.5
α0
(90o
)
=
1 π

0.318
Qα1 (θ
)
=
θ −sinθ cosθ π (1 − cosθ )
α0 (60o ) =

通信原理 第五章 课后答案【khdaw_lxywyl】

通信原理 第五章 课后答案【khdaw_lxywyl】

k 调信号的功率为 10kW。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带宽为 10kHz的
. 设残留边带信号为 sVSB (t) ,且 sVSB (t) SVSB () ,则 sVSB (t) SDSB ()H () 。由图 5-3 w 可得
a f 10.05kHz 时, H () 10.05 9.5 0.55 ;
课 后 答 案 网
f 10kHz 时, H () 0.5 ;
om (a)
相乘器
sin 1t
理想低通
相乘器
s1 (t )
(b)
c 解:上支路输入信号 m(t) 与 cos1t 相乘产生 DSB 信号(频谱的中心频率为1 ),经
课 后 答 案 网
. 过理想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1 )后,产生下下边带信号输出:
w s 1
(t
)

1 2
m(t)
cos 1t

(2)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功率;
wn
(3)若叠加于 DSB 信号的白噪声具有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0 ,射解调器的输出
2
端接有截止频率为 fm 的理想低通滤波器,那么,输出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xt-6
解:
(1)设 DSB 信号 sm m(t) cosct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为
Si

1 2
m2 (t)

1 2
m(t) cos c
t

1 2
m (t ) sin ct

1 2
cos(8000 t)

1 2
cos(6000 t )
k 上边带
下边带
SSSB(ω) 下边带
上边带
.-7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振幅调制与解调习题参考答案5-1 有一调幅波,载波功率为100W ,试求当a 1M =与a 0.3M =时,每一对边频功率是多少?[参考答案:SB150W P =,SB2 4.5W P =]解:因为边频功率2SB a o 12P M P =,所以当a 1M =时,SB1o 11100W =50W 22P P ==⨯ 当a 0.3M =时,()2SB110.3100W =4.5W 2P =⨯⨯5-2 试指出下列两种电压是什么已调波?写出已调波表示式,并指出它们在单位负载上消耗的平均功率av P 及相应的频谱宽度BW 。

(1) 1()(2cos100π0.1cos110π0.1cos90π)V t t t t =++v (2) 1()(0.1cos110π0.1cos90π)V t t t =+v[参考答案:(1)SB av 10mW, 2.01W,10Hz P P BW ===,(2)av 10mW,10Hz P BW ==] 解:(1)1v 为标准调幅波12cos1000.1cos900.1cos1102(10.1cos10cos100t +t +t =t)t=πππ+ππvcm1a c 2V,0.1,10,100V M Ωω===π=π222a cm1a av o 11 2.01W 222M V M P P ⎛⎫⎛⎫=+=+= ⎪ ⎪⎝⎭⎝⎭频谱宽度AM 210Hz BW F == (2)2v 为双边带调幅波20.1cos900.1cos1100.2cos10cos100t +t =t t =ππππv2222a a cm SB o 0.2W =10mW 2224M M V P P ==⋅= SB 210Hz BW F ==5-3 如图P5-3所示,用频率1000kHz 的载波信号同时传送两路的频谱图(1)求输出电压v 表示式。

(2)画出用理想模拟相乘器实现该调幅框图。

(3)估算在单位负载上平均功率av P 和频带宽度AM BW 。

图P5-3解:(1) 图P5-3所示的频率图是两路已调波作为调制信号对载波进行二次调制,即对载波C f =103kHz 而言,它的调制信号是由两个调幅信号合成。

第一个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为1f =10kHz ,第二个调幅信号的载波频率为2f =3×104kHz ,且它们的调制频率F 均为3×10kHz 。

合成后的已调波为[]Cm a11a22C 1(1cos )cos (1cos )cos cos V M t t M t t t ωωω=++++v ΩΩ 由图5-1可知644C 122π10rad/s ,2π10rad/s ,6π10rad/s ,ωωω=⨯=⨯=⨯32π6π10rad/s F ==⨯Ω 6.0=8.0=a2a1M M ,[]12C 1010.8(1cos )cos 0.6(1cos )cos cos t t t t t ωωω=++++v ΩΩ (2) 实现调幅的方框图如图P5-3J 所示。

图P5-3J (1)(3) 负载上平均功率av P 应为所有分量功率之和,故222222Cm av L 14 1.542232410W 87.5W 22V P R ⎡⎤==⨯+⨯+⨯+⨯+=⎣⎦∑频带宽度为 kHz 66=kHz )9671033(=AM -BW 5-4 试画出下列三种已调波电压的波形和频谱图。

(1)V cos cos 5=)(C t ωt Ωt v (2)V cos )cos 3+5(=)(C t ωt Ωt v (3)V +sin(3=)(C t Ωωt )v解:(1)V cos cos 5=)(C t ωt Ωt v 为双边带(DSB )波,波形和频谱图如图P5-4J1 所示。

(a )波形图 (b )频谱图图P5-4J1(2)V cos )cos 3+5(=)(C t ωt Ωt v 为普通调幅(AM )波,波形和频谱图如图P5-4J2所示。

(a )波形图 (b )频谱图图P5-4J2(3)V +sin(3=)(C t Ωωt )v 为单边带(SSB )波,波形和频谱图如图P5-4J3所示。

(a )波形图 (b )频谱图图P5-4J35-5 如图P5-5所示,试画出它们的频谱图。

图P5-5解:图P5-5(a )所示波形为载波和单音频信号叠加,频谱图如图P5-5J (a )所示。

图P5-5J (a ) 图P5-5J (b )图P5-5(b )所示波形为普通调幅(AM )波,频谱图如图P5-5J (b )所示。

图P5-5(c )所示波形为双边带(DSB )波,频谱图如图P5-5J (c )所示。

图P5-5J (c ) 图P5-5J (d )图P5-5(d )所示波形为单边带(SSB )波,频谱图如图P5-5J (d )所示。

图P5-5(e )所示波形为普通调幅(AM )波的正向检波信号,即)+sin π2+21(sin )Ωsin +1(=)(=c c a m AM c 1Λt ωt ωt M V t ωk v v频谱图如图P5-5J (e )所示。

图P5-5J (e )5-6 一调幅发射机输出功率av 100W P =,平均调制系数a 0.3M =,试求其中的边带功率SB P ,若要求一双边带发射机输出相同的边带功率,已知泄漏的载波功率低于边带功率20dB ,试求双边带发射机的输出功率av P (答案:SB 4.3W P =,av 4.35W P =)解:22a a av O SB O 1,22M M P P P P ⎛⎫=+=⎪⎝⎭ 因为2a SB2aav212M P M P =+22a SB av 22a 0.3100W =4.3W 220.3M P P M ==⨯++ 又因SB10lg20P P =-泄所以2SB 100.043W P P -==泄漏av SB 4.343W P P P =+=泄漏5-7 如图P5-7所示,电路中已知m ()cos t V t ΩΩ=v Ω,C cm C ()cos t V t ω=v ,且C <<ωΩ,m V Ω<<cm V ,二极管工作在受C v 控制的开关状态,若设二极管D 1和D 2的伏安特性均为一条自原点的折线,其导通电阻为D R ,试求通过i 的电流表示式,并指出它包含那些频谱分量。

图P5-7解:将电路改画成如图P5-7J 所示。

图P5-7J列网孔方程,注意到大信号C v 反相加到二极管 D 1、D 2上。

1D L 2L C 1C 2D L 1L C 1C (+)-()()(+)-()(π)i R R i R K t i R R i R K t ωωΩΩ=+⎧⎨=--⎩v v v v 两式相减得[][]C C121C 1C D L D LC 1C 1C 1C 1CD L D LC 2CD L D L C C C C D L D L-()(π)+2+2()(π)()(π)+2+2()+2+2444cos cos3cos5+2+2π3π5πi i i K t K t R R R R K t K t K t K t R R R R K t R R R R t t t R R R R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L v v v v v v v v v v故电流i 中含有的频谱分量为C ω,C Ωω±,C C 3(2+1)(012Ωn Ωn ωω±±=L L 、、)5-8 如图P5-8所示,假设二极管D 1、D 2均为自原点出发的直线,直线斜率为D D 1/g R =,C Cm C ()cos t V t ω=v ,t V t Ωcos =)(m ΩΩv ,并且Cm m V V Ω>>。

二极管工作在受C v 控制的开关状态,试求在L R 上产生的双边带调制波分量的电压表示式。

图P5-8图P5-8J解: 大信号C v 开关控制二极管D 1、D 2,当C 0>v 时, D 1、D 2导通;当C 0<v 时, D 1、D 2截止,由等效电路图P5-8J 得到C C 121C 1CD L D L 1C 1C D L L()()()()()+2+22()()+2i i i K t K t R R R R K t K t R R R ωωωωΩΩΩΩ⎡⎤+-=-=-⎢⎥⎣⎦=≈v v v v v vi 中含有C ω±Ω频谱分量,在负载端加上中心频率为C ω、3dB 带宽为2Ω的LC 带通滤波器,即可在负载两端得到双边带DSB 波。

DSB C Cm2πV Ω=v v v 5-9 如图P5-9所示双差分对模拟相乘器输出接一只隔直电容C C 和输出滤波器构成的电路,输出电流kTq R I kT q i i I i 2th +2≈2th 2+2=1E 2016C C50I v v v -,试分析为了实现下列不失真功能,输入端各加什么信号电压?输出电流含有哪些频率分量?输出滤波器要求是什么?(1) 双边带调制;(2) 对AM 波解调;(3) C L I =ωωω-的混频。

图P5-9解:(1) 欲实现双边带调制,令1C Cm C ()cos t V t ω=v =v , 2m ()cos t V t ΩΩ=v =v Ω,单 端输出电流为0C5C6001212C E Eth th ()222222I i i I I q q i K t kT R kT R ωΩI =+≈+=+-v v v v i I 输出电流中含有的频谱分量有:直流、C Ωω±、3C Ωω±、….,经隔直电容CC 及中心频率为C ω,3dB 带宽为2Ω的LC 带通滤波器后,即可实现双边带调制型电压。

(2) 要实现对AM 波解调,则1v 应加载波信号C Cm C ()cos t V t ω=v ,2v 应加AM 波2AM Cm a C (1cos )cos V M Ωt t ω==+v v ,输出电流含有直流分量及调制信号频率分量Ω,输出滤波器应为低通滤波器。

(3) 要实现对C L I =ωωω-的混频,则1v 应加本振电t ωV L Lm L 1cos ==v v ,2v 应 加已调波信号电压,如AM 波2AM Cm a C (1cos )cos V M Ωt t ω==+v v ,输出信号频谱分量为L C Ωωω±±,输出端应接中频滤波器,中心频率为I ω、3dB 带宽 为Ω2,即可得到中频的已调波,实现了混频。

5-10 对一个通用型BG314集成模拟相乘器,若R 3=R 13=13.8kΩ,R C =11kΩ,E2E1=R R =15kΩ,CC V =32V ,EE V =15V ,BE(on)V =0.7V ,β足够大,在下列三种情况下,求O v 表示式,说明可以实现何种功能,并对外接滤波器提出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