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辨别方法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鉴别物质的方法

初中化学鉴别物质的方法

初中化学鉴别物质的方法初中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科,鉴别物质的方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入手,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实施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一、溶解性鉴别法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通过观察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现象可以初步鉴别物质的特性。

常用的溶解性鉴别法包括:1.溶解性试验:将待鉴别物质分别与水、酸、碱等溶剂接触,观察其是否溶解或反应产生气体、沉淀等变化。

2.溶解度试验:在已知溶液中逐渐加入待鉴别物质,观察其溶解度的变化。

根据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二、颜色鉴别法物质的颜色是其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光线的结果,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颜色鉴别法包括:1.火焰颜色鉴别法:将待鉴别物质分别放入火焰中加热,观察火焰颜色的变化。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在火焰中燃烧时产生的颜色是不同的,可以根据颜色的差异初步判断物质的成分。

2.试剂颜色反应法:使用适当的试剂与待鉴别物质反应,观察反应后产生的颜色变化。

不同物质与试剂反应时常会出现颜色变化,通过对比颜色的差异可以初步鉴别物质的性质。

三、气味鉴别法物质的气味是其挥发性和化学性质的表现,通过嗅闻物质的气味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气味鉴别法包括:1.嗅闻法:将待鉴别物质接近鼻部,轻轻吸气,观察气味的特点和变化。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味,可以根据气味的特征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四、燃烧鉴别法物质的燃烧性质是其化学性质的重要表现,通过观察物质在燃烧时的现象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燃烧鉴别法包括:1.燃烧试验:将待鉴别物质放入火焰中加热,观察其燃烧特点和产物变化。

不同的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火焰、气味和残余物,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五、沉淀鉴别法物质的溶解度是其化学性质的表现,通过观察物质在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可以初步鉴别其成分。

常用的沉淀鉴别法包括:1.沉淀试验:将待鉴别物质与适当试剂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5种方法+除杂知识汇总一、物质的检验利用物质特有的性质,确定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

(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二、物质的除杂根据物质和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分离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化学方法:1、原则:①“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②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②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③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③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④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⑤⑥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⑦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讲解突破)(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讲解突破)(解析版)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气体、酸溶液、碱溶液、碳酸盐等的检验方法,熟记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及这些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这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

专题归纳一、物质的除杂1.物质的除杂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为提纯。

2.除杂质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和“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①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①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①确定除杂质方法;①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二、混合物的分离1.混合物的分离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离开,并且恢复到各物质原来的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2.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例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例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1.物质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鉴别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鉴别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鉴别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气体的检验:1.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然后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用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

7.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离子的检验:1.酸液(H+):可以使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不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铁锈)和碳酸盐(如碳酸钠等)来检测。

2.碱液(OH-):可以使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PH试纸,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铜、氯化铁)来检测。

3.盐酸和Cl-:可以使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硫酸和SO42-:可以使用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BaCl2来检测。

可以先用Ba(NO3)2溶液再用AgNO3溶液来区分Cl-和SO42-。

5.CO32-:可以使用盐酸和石灰水来检测。

6.铵盐(NH4+):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来检测。

7.Cu2+:可以使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8.Fe2+:可以使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9.Ca2+:可以使用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钙离子。

相关例题: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初中化学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鉴别方法分析

初中化学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鉴别方法分析

初中化学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鉴别方法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是化学学习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了解和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鉴别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实验方法、观察特征以及反应过程等方面分析初中化学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鉴别方法。

一、实验方法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方法来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下面举例说明:1. 加热试验:将一个物质进行加热,观察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果经过加热后,物质的性质、组成等发生了改变,那么可以判断为化学变化。

如果加热后仅仅是物质的形态或温度发生了变化,而性质、组成并没有改变,那么可以判断为物理变化。

2. 溶解试验:将一个物质溶解在水中,观察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果溶解后产生了气体、能量变化或产生了新的物质,那么可以判断为化学变化。

如果溶解后仅仅是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了变化,而性质、组成并没有改变,那么可以判断为物理变化。

二、观察特征除了实验方法,观察物质的特征也是鉴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下面列举一些观察特征的例子:1.物质状态的改变:物理变化通常伴随着物质状态的改变,如固体溶解于液体、气体凝结成液体等。

而化学变化往往会引起物质状态的改变,如固体变成气体、液体变成固体等。

2.颜色的改变:有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产生颜色的改变,如金属锈蚀、水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等。

而物理变化很少会引起颜色的改变,通常只是表面或外观上的变化。

3.气体的生成:化学变化通常会产生气体的生成,如酸和碱反应产生气泡、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等。

而物理变化不会引起气体的生成,或者气体的生成与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无关。

三、反应过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在反应过程上也存在着一些区别。

下面几个方面说明了它们的差异:1.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而物理变化很少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化学物质的鉴别

化学物质的鉴别

化学物质的鉴别
化学物质的鉴别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测试,确定未知物质的组成和特征,以将其与已知的化学物质进行区分和识别的过程。

化学物质的鉴别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理性质测试:包括颜色、形状、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常规物理性质测试,这些测试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物质的基本特征。

二、化学反应测试:通过与已知试剂或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检测未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酸碱中和试验、气体生成反应、还原性和氧化性反应等。

三、光谱分析:使用光谱技术如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等,检测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信息,从而确定其组成和结构。

四、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技术,通过物质在不同相分离和移动的特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鉴别。

五、其他特殊测试: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的化学分析和测试,如热分析、电化学分析、放射性分析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可以获得关于化学物质的各种性质和特征信息,从而确定其组成和特征,并将其与其他已知化学物质进行区分和识别。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方法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方法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方法汇总离子的检验•氢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

2,利用pH试纸测pH值(pH值<7)。

3,加入活泼金属,如铁(有气泡产生)。

4,加入难溶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5,加入难溶性碱,如氢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6,加入碳酸盐,如碳酸钠(有气泡产生)。

7,加入碳酸氢盐,如碳酸氢钠(有气泡产生)。

•氢氧根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利用pH试纸测pH值(pH值>7)。

3,加入可溶性铜盐,如硫酸铜(产生蓝色沉淀)。

4,加入可溶性铁盐,如氯化铁(产生红褐色沉淀)。

5,加入可溶性镁盐,如氯化镁(产生白色沉淀)。

6,加入铵盐,如氯化铵(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1,加入盐酸或者硫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加入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氯离子的检验: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铵根离子的检验:加入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钙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钡离子的检验:加入稀硫酸或者硫酸钠或者硫酸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银离子的检验:加入稀盐酸或者氯化钠或者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铜离子的检验:加入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产生蓝色沉淀)。

加入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产生红褐色沉淀)。

气体的检验•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二氧化碳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验满: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氢气的检验:在导管口点燃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有水珠产生,然后快速翻转并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浑浊。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2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2
白色沉淀
AgNO3 K2CO3 NaCl
AgNO3
Hale Waihona Puke K2CO3NaCl
稀盐酸
产生气体
无明显现象
挑战自我
1、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 H2SO4 NaOH Ca(OH)2 (2) Na2CO3 BaCl2 K2SO4 (Na2CO3 ) (H2SO4)
(3)白色粉末CaCO3 Na2CO3 CuSO4 (H2O)
你知道吗?
交警如何检验酒后驾车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 是: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水 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2O3)
鉴别真假纯净水
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 你会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来鉴别其真 你 伪吗? 会 吗 ?
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方法 现象
(4)白色粉末Na2CO3 BaCO3 BaSO4 (HNO3) (5)黑色粉末炭粉和氧化铜
(HCl)
4、某工地的仓库里有三包标签已磨损的 白色粉末,分别是生石灰、熟石灰和碳酸 钙粉末。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进行鉴 别,并完成该实验报告。
三、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1、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观察“颜色” ) • • • • • • 白色 粉末 蓝色晶体 黑色 粉末 红色固体 浅绿色溶液 棕黄色溶液 CuSO4 MgO Na2CO3 NaOH CuSO4· 2O 5H C CuO Fe3O4 MnO2 铁粉 Cu Fe2O3 亚铁盐溶液 (FeSO4 ) 铁盐溶液( FeCl3)
H2SO4
HCl NaCl
★不用其它试剂来鉴别多种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鉴别多种溶液,通常有以下几种类 型: 先找出有色溶液,再根据有色溶液与其余溶液 反应的特征现象来逐个鉴别剩余溶液。 用组内溶液混合法,依据不同反应现象来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
取两支洁净的试管,里边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然后将两个贮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个试管里,其中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则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CO与Ca(OH)2不反应。

方法2:将两个贮气瓶导气管的阀门(活塞)打开,用燃着的木条接近导气管口。

其中一个气体能燃烧且发出蓝色火焰的,则证明该气体为一氧化碳;另一个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2CO+O2=2CO2
[二]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气体?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三个火焰的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有两个烧杯的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则说明这两种气体中有一个是氢气,另一个是甲烷。

在烧杯内壁没有水蒸气凝结的那种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再向另外两个烧杯内分别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见有石灰水变浑的,则说明那种气体为甲烷。

石灰水不变浑的,说明那种气体为氢气。

[三]有氧气、氢气、氮气、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种气体,怎样鉴别它们?
取6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然后将6个贮存气体的橡胶袋上的导气管分别插入6个试管的石灰水中,打开自由夹,观察6个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

其中有一支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此种气体必为二氧化碳。

其它五支试管中无变化。

关闭自由夹。

取一个水槽并放好水。

再取5个集气瓶在其内部也全装满水并倒立在水槽中。

将剩余的5种气体均采用排水取气法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并将此5瓶气体用玻璃片盖好,从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5个集气的瓶口,观察现象。

其中一瓶气体能使木条越着越旺的,则一定是氧气。

其中一瓶对于木条燃烧没什么影响,而瓶中气体也没有燃烧现象的,则一定是空气。

其中一瓶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为氮气。

有两瓶气体在遇燃着的木条时,瓶中的气体被点燃了,且燃烧时的火焰均为淡蓝色,此时迅速地往两个集气瓶中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摇动集气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其中有一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而另一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化,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氢气,因为氢气燃烧只能生成水。

[四]今有水、盐酸、氢氧化钠三瓶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
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滴入石蕊试液2滴至3滴,振荡,石蕊试液不变色仍为紫色者,原液体为水。

[五]用一种试剂,如何将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锌三种溶液区别开?
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倒入1mL至2mL盐酸,观察现象。

若一个试管中有无色气泡放出者,原溶液为碳酸钾溶液。

K2CO3+2HCl=2KCl+H2O+CO2↑
若一个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者,原溶液为硝酸银溶液。

AgNO3+HCl=AgCl↓+HNO3如一个试管中既无气泡放出也无白色沉淀生成,又无其它现象发生的,原溶液为硫酸锌溶液。

[六]今有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怎样鉴别它们?
取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

再在各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四种无色溶液。

取四支试管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并往四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 盐酸。

其中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气泡产生,则原物质为碳酸钾。

K2CO3+2HCl=2KCl+H2O+CO2其它三支试管中没有气泡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

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三种溶液跟盐酸都不反应。

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三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三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氯化钡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 稀硝酸。

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硫酸钾。

K2SO4+BaCl2=BaSO4↓+2KCl
其它两支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别的现象发生。

因为氯化钾、硝酸钾两种溶液跟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

再取两只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两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两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氯化钾。

KCl+AgNO3=AgCl↓+KNO3在另一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

因为硝酸钾溶液跟硝酸银溶液不反应。

所以,余下的一种原物质为硝酸钾。

[七]如何鉴定一瓶无色液体为盐酸?
盐酸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H+),阴离子为氯离子(Cl-)。

如果通过一定的实验步骤和具体的实验现象能确定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就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一定为盐酸。

检验氢离子(H+)。

把两块锌粒放入一支试管中,将少量待鉴定的无色溶液倒入试管中3mL—5mL,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待试管中气体对拇指的压力较大时,移开拇指,立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如果气体安静燃烧或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有氢气生成,也就证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或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无色溶液滴在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证明溶液中氢离子(H+)的存在。

检验氯离子(Cl-)。

取一支试管,倒入待测溶液1mL至2mL然后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1mL至2mL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则证明氯离子(Cl-)的存在。

该无色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则此溶液为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