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技术及应用》电子教案 单元设计 开关量控制的可逆运行电路的装调(单元设计4-2)
《变频器技术与应用》电子教案 变频器技术与应用薛晓明课件模块6

• 应用变频调速时每年消耗的电量为 • Wb1 =22×l0× [1- (46/50)3] ×300kW·h= 14606kW·h • Wb2=22× 14× [1- (20/50)3J ×300kW·h= 86447kW·h • Wb= Wb1 + Wb2 = (14606+ 86447) kW·h= 101053
• 表6-1 模块三的项目架构
项目6.1 变频器在风机上的应用
• 项目目标 • 1、了解风机应用变频器的目的。 • 2、会对变频器调速进行节能分析。 • 3、掌握变频器的容量计算方法。 • 4、掌握风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
相关知识
• 一、风机应用变频器的目的 • 在工矿企业中,风机设备应用广泛,诸如锅炉燃烧系统、
• 由于风机属于二次方律负载,消耗的电功率与风
机转速的三次方成比例,由此,当风机所需风量 减小时,可以使用变频器降低风机转速的方法取 代风门、挡板控制方案,所消耗的功率要小得多, 从而降低电动机功率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下 面以一个实例,比较应用变频器的节能效果。
• 一台工业锅炉使用的22kW鼓风机,一天连续运行
择。计算方法如下:
• 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1.1×电动机额定电流
• 由于风机、水泵在某一转速运行时,其阻转矩一般不会发
生变化,只要转速不超过额定值,电动机就不会过载,因 此,变频器的额定电流只要选择公式计算的最小值。
• 2、变频器类型的选择
• 风机、水泵属于二次方律负载,在低速时,阻转矩很小,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设计第五章变频器应用技术

第五章变频器应用技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变频器的主电路形式及技术特点、类型变频器的控制形式、变频器各控制形式的特点、变频器载波频率的影响因素及选择变频器载波频率的方法。
2、熟悉生产机械的负载类型、变频器节能程度的影响因素、几种典型负载的节电率计算方法、IGBT的主要用途、浪涌电压、缓冲电压等概念、IGBT模块的选用方法和IGBT模块的性能。
3、掌握变频器类型的选用、变频器负载率与效率的关系曲线、变频器箱体的结构类型、前置放大器箱、主速设定器的功能、比率设定箱、遥控设定箱、跟踪设定箱的原理、联动设定操作箱、三速设定箱和带频率操作箱的功能及特点、变器的保护方法和常见变频器报警显示内容。
二、课时分配本章共8节,安排13课时。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变频器主电路形式的原理、技术特点、众多变频器的控制形式及特性、正确选择载波频率值的方法,掌握常见功率模块的性能及使用时的有关问题、变频器的选择方法和变频器的保护方法。
四、教学难点1.变频器的控制形式及特性分析2.正确选择变频器的载波频率3.解决变频器节能运行时的几个问题4.功率模块IGBT、IPM的性能及使用时的有关问题五、教学内容任务一变频器的主电路形式阶段一概述变频器的主电路多数属于电压源型(VSI)的交—直—交结构形式。
它与电流源型(CSI)相比具有运行稳定、调速范围宽、输出波形好、输入电流谐波含量低、功率因数高、效率高、电路简单、适应性好等优点。
阶段二二电平电路形式国内外所有品牌的低压变频器几乎都是二电平 6 脉冲主电路结构形式(见图)。
因输入电压较低,功率较小(≤200kW),电网电压可直接进入整流环节。
当电动机功率大于200kW 而又采用高压供电方式时,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图为二电平6脉冲主电路1.高—低—低方案(见图)高—低—低方案可采用通用的低压变频器,易于改造现有设备,可靠性高,造价低,但降压变压器要特殊设计。
图为高—低—低方案2.高—低—高方案(见图)高—低—低方案投资高,效率低,占地多,升压变压器要特殊设计。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案完整版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气自动化技术》教材第十二章“变频器及其应用”,具体内容包括:12.1节变频器的基本原理,12.2节变频器的主要参数及其设置,12.3节变频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变频器的主要参数设置方法。
2. 学会分析变频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频器参数设置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实验用变频器,电动机,示波器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出变频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 变频器基本原理:讲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变频调速的原理。
2) 变频器主要参数及其设置:详细讲解变频器的各项参数,如频率设置、电压设置、启动停止方式等。
3. 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分析变频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变频器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方法。
2) 动手实验:分组进行变频器参数设置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变频器基本原理2. 变频器主要参数及其设置3. 变频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并画出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图。
2) 列举变频器的主要参数,并说明其设置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参数设置方法。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变频器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变频器概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的概念、作用和分类2.掌握变频器的基本构成和原理3.了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1.变频器的概念和作用2.变频器的分类及特点3.变频器的基本构成4.变频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概念、作用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基本构成和原理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1 教学目标1.掌握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变频器的主要性能参数3.熟悉变频器的调速原理1.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变频器的主要性能参数3.变频器的调速原理2.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的调速原理2.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性能参数和调速原理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变频器的安装与调试3.1 教学目标1.熟悉变频器的安装流程2.掌握变频器的调试方法3.了解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2 教学内容1.变频器的安装流程2.变频器的调试方法3.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安装流程和调试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安装流程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调试方法和故障处理的了解程度第四章: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作用2.掌握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的方法3.熟悉变频器与电机的连接方式4.2 教学内容1.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作用2.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的方法3.变频器与电机的连接方式4.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2.通过实验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控制电机的方法4.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作用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方法的熟悉程度第五章:变频器在工业应用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应用案例2.掌握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3.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1.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应用案例2.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5.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案例2.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5.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典型案例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应用特点的理解程度第六章:变频器的保护功能6.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的基本保护功能2. 掌握变频器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机制3. 学习如何设置和调整变频器的保护参数6.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的主要保护功能及其作用2. 变频器的保护机制和工作原理3. 保护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方法6.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保护功能及其作用2. 通过模拟实验演示保护机制的运作3. 指导学生进行参数设置和调整的实践操作6.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保护功能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设置和调整保护参数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七章:变频器的节能原理与应用7.1 教学目标1. 认识变频器节能的原理2. 掌握变频器在节能应用中的技术要点3. 了解变频器节能实例和效果评估7.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节能的基本原理2. 变频器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3. 节能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技巧7.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解释变频器节能原理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节能应用3. 开展小组讨论,评估节能效果7.4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变频器节能原理的理解2. 评估学生对节能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八章:变频器的通信与控制8.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通信的基本概念2. 掌握变频器与上位机通信的协议和方式3. 学习变频器的控制指令及其编程8.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协议2. 变频器与上位机的通信案例3. 变频器控制指令的编程和应用8.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通信原理和协议2.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通信过程3. 指导学生编程实现控制指令8.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通信原理的理解2. 考查学生编程实现控制指令的能力第九章: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构成2. 掌握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作用3. 学习变频器在协调multiple devices 中的配置和调试9.2 教学内容1.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构成和运作原理2. 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3. 多设备协调中的变频器配置和调试方法9.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概念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在生产线中的应用3. 指导学生进行多设备协调的配置和调试实践9.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自动化生产线构成和运作原理的理解2. 考查学生进行变频器配置和调试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章:变频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0.1 教学目标1. 熟悉变频器的日常维护流程2. 掌握变频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3. 学习变频器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10.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的日常维护操作2. 变频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3. 变频器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和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日常维护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2. 通过模拟故障处理演示故障诊断和处理流程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故障处理案例10.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日常维护操作的掌握程度2. 考查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一章: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11.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特殊应用2. 掌握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优化配置3. 学习特定行业中变频器应用的案例分析11.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案例2. 特定行业中变频器的优化配置方法3. 案例分析: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11.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的优化配置3. 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11.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应用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第十二章:变频器的编程与功能扩展12.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编程的基本概念2. 掌握变频器常用编程指令和功能模块3. 学习如何进行变频器的功能扩展12.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指令集2. 变频器常用功能模块及其应用3. 变频器功能扩展的方法和策略12.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编程的基本概念2. 通过编程实践演示变频器功能的实现3. 指导学生进行功能扩展的实践操作12.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编程原理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实现变频器功能模块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三章:变频器的安全标准和规范13.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标准2. 掌握变频器安全操作的基本规范3. 学习变频器安全维护的注意事项13.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安全标准的基本要求2. 变频器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3. 变频器安全维护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3.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安全标准和规范2. 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安全操作和应急预案3. 指导学生进行安全维护的实际操作13.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安全标准和规范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执行安全操作和应急预案的实际能力第十四章:变频器的环保与认证14.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环保的意义和现状2. 掌握变频器环保认证的基本要求3. 学习变频器环保设计的策略14.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要求2. 变频器环保认证的标准和流程3. 变频器环保设计的实践案例14.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环保的意义和要求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环保认证的实践3. 指导学生进行环保设计的思考和讨论14.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环保意识和认证要求的了解程度2. 考查学生提出和实施环保设计方案的实际能力第十五章:变频器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2. 掌握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3. 学习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展望15.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2. 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案例3. 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5.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技术的最新发展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15.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技术最新发展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分析并预测变频器技术未来趋势的实际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内容包括变频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构成、原理、安装、调试、保护功能、节能原理、通信与控制、应用案例、维护与故障诊断、特定行业中的应用、编程与功能扩展、安全标准和规范、环保与认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变频技术及应用》电子教案 第5章

三.变频器的频率参数 1. 变频器的基本频率参数 (1)给定频率。例如:
原来工频供电的风机电动机现改为变频调速供电,就可设 置给定频率为5OHz,其设置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变频 器的操作面板来输入频率的数字量50;另一种是从控制接 线端上用外部给定(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调节,最常见的 形式就是通过外接电位器来完成。 MM440、MM420变频器通过参数P1000设定给定频率的信 号源。 (2)输出频率 输出频率即变频器实际输出的频率。当电动机所带的负载 变化时,为使拖动系统稳定,此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会根 据系统情况不断地调整。因此输出频率是在给定频率附近 经常变化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就是 整个拖动系统的运行频率。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变频器的其他频率参数 (1)点动频率 点动频率是指变频器在点动时的给定频率。生产机械在调试以及每次
新的加工过程开始前常需进行点动,以观察整个拖动系统各部分的运 转是否良好。为防止意外,大多数点动运转的频率都较低。如果每次 点动前都需将给定频率修改成点动频率是很麻烦的,所以一般的变频 器都提供了预置点动频率的功能。如果预置了点动频率,则每次点动 时,只需要将变频器的运行模式切换至点动运行模式即可,不必再改 动给定频率了。 (2)载波频率(PWM频率) 在第3章中,阐述了PWM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是一系列脉冲,脉冲的宽 度和间隔均不相等,其大小取决于调制波(基波)和载波(三角波)的交点。 载波频率越高,一个周期内脉冲的个数越多,也就是说脉冲的频率越 高,电流波形的平滑性就越好,但是对其他设备的干扰也越大。载波 频率如果预置不合适,还会引起电动机铁心的振动而发出噪声,因此 一般的变频器都提供了PWM频率调整的功能,使用户在一定的范围内 可以调节该频率,从而使得系统的噪声最小,波形平滑性最好,同时 干扰也最小。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电子教案 单元设计 开关量控制的可逆运行电路的装调(单元设计4-2)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2学期)单元名称:任务4-2 开关量控制的可逆运行电路的装调院系部:电气工程系制定人:周奎合作人:王玲制定时间:2017.02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变频器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设计详案:一、能力/知识目标能力要求:1. 学会连接外部开关控制变频器的硬件接线;2. 学会外部开关控制变频器功能参数的设置方法;3. 学会外部开关控制变频器的操作方法。
知识要求:1. 熟悉MM440变频器外部开关量输入端子以及端子的扩展方法;2. 掌握MM440变频器外部开关量输入端子的功能和对应参数的设置方法。
二、教学内容1.任务引入日常生活中,电梯的上行和下行,自动门的开和关都设计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在变频调速电路中,我们通过面板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但是面板控制有其固有的缺点:也就是无法实现电动机运行过程的自动控制。
2. 任务学习 (1)任务描述在了解变频器开关量输入端子以及开关量输入端子功能参数设置的基础上,正确的装调开关量控制变频器驱动电动机正反转以及点动正反转变频调速电路,进而掌握变频器开关量控制可逆运行的方法以及运行特点。
(2)任务实施相关知识1)开关量端子及其外接开关信号的方法56 7 89 16 17DIN1 DIN2 DIN3 DIN4DIN5DIN624V若MM440提供的6个数字量输入不够,通过图1的方法增加两个数字量输入DIN7和DIN8 。
图1 DIN7和DIN8的端子接线图2)开关量端子功能及参数介绍开关量端子功能与对应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开关量端子功能及对应参数设置表表2以P0701为例介绍设定值对DIN1的功能选择。
表2 P0701设定值的含义表12 P0701 = 15 固定频率直接选择13 P0701 = 16 固定频率选择+ 1 命令14 P0701 = 17 固定频率编码选择+ 1 命令15 P0701 = 25直流注入制动16 P0701 =29由外部信号触发跳闸17 P0701 = 33禁止附加频率设定值18 P0701 = 99使能BICO参数化(仅供专家使用)开关量的输入逻辑可以通过P0725改变,P0725=0低电平有效,P0725=1高电平有效,缺省高电平有效。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电子教案 单元设计 学会变频器对电动机性能的优化(单元设计3-2)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2学期)单元名称:任务3-2学会变频器对电动机性能的优化院系部:电气工程系制定人:周奎合作人:王玲制定时间:2017.02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变频器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设计详案:一、能力/知识目标能力要求:1.能通过变频器的参数合理设置电动机的运行性能;2.能根据负载的特点,合理设置变频器的相关参数。
知识要求:1. 掌握各种电动机优化频率的含义和应用背景;2. 掌握优化电动机运行性能相关的参数设置方法;二、教学内容1.任务学习(1)任务描述在分析电机特定生产场合的特殊需求以及从系统更加可靠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除了要学会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启停以及调速外,还需要进一步掌握电动机各种运行性能参数的设置含义以及方法。
(2)任务实施相关知识1)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表示:f H和f L作用:对电动机的最高、最低转速给予限制。
对应参数:上限频率P1082下限频率P1080问题交流:预置f H=40Hz,f L=10Hz,面板控制时,若给定频率P1040=30HZ,则启动运行频率为?若给定频率P1040=45HZ,则启动运行频率为?2)跳跃频率表示:f J作用:跳过拖动系统谐振所对应的转速,避免机械谐振的发生。
方法:预置一个跳跃区间,MM440变频器最多可设置4个跳跃区间,分别由P1091、P1092、P1093、P1094设置跳跃区间的中心点频率,由P1101设定跳跃的频带宽度。
设置方法如图设置变频器参数?3)启动过程设置问题:全压启动最大的启动问题是什么?问题:变频器可以实现软启动,解决全压启动时启动电流过大的问题,那系统整个启动时间长短如何正确的设置呢?①加速时间定义:加速时间是指工作频率从0Hz 上升至基准频率f b (一般电动机的额定频率f N 作为基准频率f b 的给定值,通过参数P2000来设定)所需要的时间。
加速时间过长会怎样?过短又会怎样?设置原则:在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不超过允许值的前提下,尽量地缩短加速时间。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电子教案 混合式教学设计 任务4-1 模拟量控制变频调速电路的装调混合式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有效“0”和死区参数的理解存在困难
4
学习计划
任务单学习:
学习4-1任务单,明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知识点学习:
预习配套教材4-1内容,并学习课程平台4-1MM440变频器模拟量输入设置、频率给定线的设置方法、电位器调速电路的装调、有效“0”的设置等相关视频、课件、学案,明确学习任务。
技能点学习:
1.学习变频器模拟量输入信号的设置;
2.学习电位器来装调变频调速电路。
自我测评:完成测试4-1。
5
学习内容
1.任务要求:
在了解变频器模拟量输入端子以及模拟量输入端子功能参数设置的基础上,正确的装调电位器实现变频调速电路,进而掌握模拟量调节变频器运行频率的方法以及运行特点。
2.学习内容
(1)模拟量端子
(2)设置以下参数对应的频率给定线,观察记录运行特点,绘出频率给定线。
P0757=1,P0758=0,P0759=8,P0760=100,P0761=0.5。
(3)设置以下参数对应的频率给定线,观察记录运行特点,绘出频率给定线。
P0757=0,P0758=-60, P0759=10,P0760=100,P0761=0.5。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
项目(任务)
任务4-1模拟量控制变频调速电路的装调
周次
星期
节次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知识点(技能点)
1.掌握变频器模拟量输入端子;
2.掌握变频器模拟量输入端子的接线方法;
3.掌握变频器频率给定线的含义;
4.掌握频率给定线的参数设置方法。
2
学习目标
1.学会变频器模拟量输入信号的设置;
2.学会用电位器来装调变频调速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单元名称:任务4-2 开关量控制的可逆运行
电路的装调
院系部:电气工程系制定人:周奎
合作人:王玲
制定时间:2017.02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制
《变频器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进度设计
详案:
一、能力/知识目标
能力要求:
1. 学会连接外部开关控制变频器的硬件接线;
2. 学会外部开关控制变频器功能参数的设置方法;
3. 学会外部开关控制变频器的操作方法。
知识要求:
1. 熟悉MM440变频器外部开关量输入端子以及端子的扩展方法;
2. 掌握MM440变频器外部开关量输入端子的功能和对应参数的设置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任务引入
日常生活中,电梯的上行和下行,自动门的开和关都设计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在变频调速电路中,我们通过面板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但是面板控制有其固有的缺点:
也就是无法实现电动机运行过程的自动控制。
2. 任务学习 (1)任务描述
在了解变频器开关量输入端子以及开关量输入端子功能参数设置的基础上,正确的装调开关量控制变频器驱动电动机正反转以及点动正反转变频调速电路,进而掌握变频器开关量控制可逆运行的方法以及运行特点。
(2)任务实施相关知识
1)开关量端子及其外接开关信号的方法
5
6 7 8
9 16 17
DIN1 DIN2 DIN3 DIN4
DIN5
DIN6
24V
若MM440提供的6个数字量输入不够,通过图1的方法增加两个数字量输入DIN7和DIN8 。
图1 DIN7和DIN8的端子接线图
2)开关量端子功能及参数介绍
开关量端子功能与对应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开关量端子功能及对应参数设置表
表2以P0701为例介绍设定值对DIN1的功能选择。
表2 P0701设定值的含义表
12 P0701 = 15 固定频率直接选择
13 P0701 = 16 固定频率选择+ 1 命令
14 P0701 = 17 固定频率编码选择+ 1 命令
15 P0701 = 25直流注入制动
16 P0701 =29由外部信号触发跳闸
17 P0701 = 33禁止附加频率设定值
18 P0701 = 99使能BICO参数化(仅供专家使用)
开关量的输入逻辑可以通过P0725改变,P0725=0低电平有效,P0725=1高电平有效,缺省高电平有效。
开关量输入状态可由参数r0722监控。
3.任务实施
本次任务采用2个开关和2个按钮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反转和正、反转的点动四个功能。
要求正反转启动频率为20HZ,速度由面板和按键进行调节。
正向点动为6HZ,反向点动为8HZ。
(1)按图1连接电源、电动机、变频器和外部控制开关和按钮。
图1外部电位器控制电动机调速的硬件接线
(2)接通变频器电源,观察变频器显示是否正常,然后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完成表1需要设置的控制参数。
表1设置变频器的控制参数表
序号参数及设定值参数功能
1 P0003 = 3 设置用户参数访问等级为3级
2 P0700 =()用外部端子控制变频器启停
3 P0701 =()用DIN1控制正转启停
4 P0702 =()用DIN2控制反转启停
5 P0703 =()用DIN3控制正转点动
6 P0704 =()用DIN4控制反转点动
(3)按表2所示外部开关和按钮的状态控制电动机可逆运行将运行现象及数据记录在表2。
表2外部开关控制电动机可逆运行调速数据记录表
4.任务分析与总结
(1)外部开关控制变频器驱动电动机可逆运行操作步骤
按控制要求选取开关端子→完成外接开关接线→设定对应端子功能
1)工作模式选择(P0700、P1000)
2)开关端子对应功能参数设置
3)频率对应参数设置
→操作运行
(2)运行特点分析
1)如何操作开关K1实现正转运行/停止控制?
2)如何操作开关K2实现反转运行/停止控制?
3)如何由正转切换到反转运行?
4)如何操作按钮SB1实现正转点动控制?
5)如何操作按钮SB2实现反转点动控制?
6)若同时按下SB1和SB2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7)思考:频率给定由面板给定时,K1和K2正反转运行的速度是由参数P1040设置的,正反转速度相同,在P0700=2,P1000=1这种工作模式下,如何设计正反转不同速度的可逆运行?
5.任务拓展
我们在学习面板操作变频器的时候,通过对停止键的不同操作可以实现减速停机(按设定好的减速模式)和惯性停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变频器的停机方式。
相关知识学习
(1)减速停机
即按预置的减速时间和减速方式(线性、半S型、S型)停机。
在减速过程中,电动机容易处于再生制动状态。
(2)自由停机
变频器通过停止输出来停机。
这时,电动机的电源被切断,拖动系统处于自由制动状态,停机时间的长短将由拖动系统的惯性决定,故称为惯性停机。
在变频器面板控制电动机启/停控制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按按键(持续2秒钟)或者连续按2次按键实现电动机的惯性停机。
(3)在低频状态下短暂运行后停机
当频率下降到接近于0Hz时,先在低速下运行一个短时间,然后再将频率下降为0Hz。
在负载惯性大时,可使用这种方式以消除滑行现象,对于附有机械制动装置的电磁制动电动机,采用这种方式可减小磁抱闸的磨损。
外部端子对变频器停机方式的功能设置。
序号参数设定值参数功能
2 P0701 = 1 接通正转断开停车
3 P0701 = 2 接通反转断开停车
4 P0701 = 3 按惯性自由停车
5 P0701 = 4 快速停车
任务拓展实施
通过三个开关K1、K2、K3来实现电动机的三种停机。
(1)硬件接线
(2)参数设置
表开关量实现三种停机参数设置
序号参数及设定值参数功能
(3)操作运行
1)开关K1闭合,电动机正转运行,断开开关K1,电动机按设定的减速时间(P1121)以及减速模式(P1132、P1133)减速停机。
2)开关K1闭合,电动机正转运行,接通开关K2,电动机惯性停机。
3)开关K1闭合,电动机正转运行,接通开关K3,电动机快速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