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解放六十周年形势与政策终结版
大力弘扬“两路”精神 开启新时代西藏新征程

253教育版摘 要: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西藏解放,两条交通动脉在雪域高原建成贯通,西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在“两路”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为西藏乃至全国倡导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两路”精神仍是鼓舞我们开启新征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两路”精神 新时代 西藏新中国成立后,为解放西藏、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和加强民族团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心系西藏,提出“进军西藏、不吃地方”“一面进军,一面修路”,部队走到哪里,路修到哪里,物资就运到哪里,各族筑路军民公共努力下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雪域高原上修通了康藏、青藏公路(康藏公路后更名为川藏公路),“两路”的修通不仅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而且在筑路过程中形成了建设祖国、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精神财富,“藏汉一家亲”“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团结观念深深扎根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心中。
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全线通车,通车典礼在拉萨举行,这两条公路是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
1984年为纪念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通车30周年,“感激中央,缅怀英烈,立石拉萨,永志纪念”,在西藏拉萨河畔的金珠路边修建了“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铭记筑路军民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年作出批示,强调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1]的“两路”精神。
2019年在“两路”通车6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两路”精神5周年之际,交通运输部召开了弘扬“两路”精神座谈会,西藏自治区“两路”精神纪念馆揭牌仪式在拉萨举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正式在纪念馆揭牌,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和西藏宣传民族政策、弘扬民族精神的又一阵地。
“两路”精神是在修建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过程中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是老一辈中国人民精神和意志的体现,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对国家、对民族事业无比忠诚的缩影,是当代中国人理想和信念的生动诠释。
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6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西藏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跨越。
经过严寒的冬天,才知道太阳的温暖。
回首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我们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民主改革对西藏、对全中国的巨大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近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穿越西藏农奴制的历史黑夜走向了新西藏的幸福时光;他们,为见证历史而来,为谋求幸福而战。
今天我来解说,西藏人民--走过历史,走向幸福。
篇章一:诉往昔:血泪,刻在每个人的心头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发展变迁的点点滴滴,半个世纪以来西藏各族群众短短50多年、跨越上千年的巨变,都在饱经沧桑的老人们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历史印痕。
当过农奴的西藏老人回忆起当时的苦难生活,虽已是耄耋之年,仍然禁不住泪流满面:“西藏解放前,这个地方,只有一片乱石河滩,连个像样的村庄都没有,最大的建筑也就是领主的小养牛场,当时这里80%的土地和绝大部分的农奴都是属于一个叫拉旺次仁的领主。
领主拥有绝对的权威,为其世代辛苦奔忙的农奴们连起码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没有,结婚、生子等还要经过农奴主的批准和同意。
“那时候的老百姓不叫群众,叫朗声,也就是奴隶,家里只有酥油桶,没有酥油。
到了寒冷的冬天,连双鞋子都没有,住的要么是领主破烂不堪的羊圈,要么就是在树下搭个简易棚子。
为领主奔忙一辈子,温饱不管,生死却要他们来说了算!”78岁的藏族老人强烈要求民主改革。
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有很多人一直是奴隶,据说他们每年要背着五六十公斤重的糌粑徒步到数百公里外的拉萨送货两三次,其余时间则为主人放牧牛羊和种田,干粗重的杂活。
那时候,奴隶是会说话的牲口,主人怎么说就得怎么做,吃的还不如牲口。
住的房子更是小得可怜,刚好可以够我躺下。
有时几个人到屋子里聊天,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那时西藏正处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农奴主只占西藏总人口的5%,却占有整个耕地、草场、牲畜、森林、生产资料等,广大农奴当作会说话的工具来使用,差巴、堆穷、朗生、逃民占整个人口的95%以上,不要说有什么属于自己的家和农田、牲畜,连生存权利都无法保障。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三)

49REUNIFICATION FORUM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三)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依据《十七条协议》,和平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西藏工作以上层统战为主,以影响群众为辅,而不是急于直接发动群众进行改革。
进藏人民解放军和工作人员通过免费医疗和消除传染疾病、兴修水利、架桥修路、抢险救灾、发放无息贷款、赠送良种农具、放映电影、以工代赈等方式,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开展了艰苦细致的工作。
在修筑川(康)藏公路中,群众认识到修路不是给解放军支乌拉差役,也不是给老爷们当牛马,而是真正为自己和子孙后代造福。
觉木(现林芝市巴宜区境内)、则拉(现米林县境内)等宗(县)的民工说:“解放军个个都像活菩萨,那些说解放军坏话的人,是披着羊皮的豺狼,是混在我们藏族中的魔鬼!”1954年7月,年楚河上游因冰川崩塌造成特大洪灾,江孜、白朗两宗淹死群众91人,冲毁村庄170个,受灾群众1.6万多人,淹没土地6万多克,死亡牲畜8000多头(只)。
灾情发生后,中央立即拨款80万银元救灾,江孜分工委和驻当地解放军舍生忘死与洪水搏斗,抢救受灾群众。
当地驻军和工作人员在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救济灾民口粮73万多公斤,贷放种子56万多公斤,无偿发放农具折合银元1.5万余元,帐篷布2.8万米,干部战士捐献衣物和现金合计折合银元10万多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黑河(现那曲市色尼区)发生重大雪灾时,西藏地方政府不但不救灾,反而翻身农奴焚烧地契、债约催逼牧民交租,并且不准减免。
当雄宗头人甚至阻止黑河分工委下发青稞和茶叶救济灾民。
这些事例使群众加深了对共产党、解放军的认识,体会到只有废除封建农奴制才能过上新生活。
通过新旧对比,人民群众日益觉醒,有些农奴已不甘于受压迫和剥削,有的愤然挣脱农奴主的控制而逃离。
据曾经是农奴主的家奴、后来担任高级干部的巴桑回忆,她十多岁就为农奴主做苦役,15岁那年,实在不堪忍受农奴主的毒打,逃出了庄园。
1956年,朗宗和边坝宗100多位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开会拥护民主改革。
社论精选

2011~2012《人民日报》社论精选摘编:李志天1:关于建党90周年:这确实是一个绝大的变化,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这些变化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90年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史;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找到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探索史。
环顾世界,还有哪个政党有这样的理论勇气,在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中不断推动理论的飞跃,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伟大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浴血奋战闯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自力更生铺就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解放思想开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
为人民利益而奋斗,90年筚路蓝缕的探索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环顾世界,还有哪个政党有这样的实践能力,28年革命历程,记录一个政党的奋斗成长;30年建设岁月,见证一个民族的顽强奋进;32年改革开放,诠释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
为人民利益而奋斗,90年波澜壮阔的进步中书写社会主义中国辉煌篇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90年党的发展历程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就在于始终保持并不断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党同志须时刻谨记,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着眼人民根本利益,才能获得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始终引领时代潮流。
当前,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蓝图全面展开,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各种风险挑战。
坚决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各民族大团结,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考验。
关于西藏解放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西藏解放的书籍,它们提供了关于西藏历史、政治和文化的详细介绍,以及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实施解放和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1.《西藏:从封闭到开放》(作者:帕金森·吉阿姆)
这本书涵盖了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1950年代的中国解放行动以及接下来几十年里西藏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化。
2.《西藏的历史与未来》(作者:Tsering Shakya)
作者通过严谨的研究,讲述了西藏在20世纪的历史。
这本书探讨了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西藏进行现代化改革的背景和动机。
3.《西藏的故事》(作者:安·菲尔德海默)
这本书通过讲述个人故事和亲历经历,展示了西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情况。
它向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贴近人民生活的视角,帮助理解西藏解放后的变化。
4.《西藏问题的真相》(作者:申维辰)
这本书由中国学者申维辰撰写,详细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并重点讨论了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进行解放和改革的原因和过程。
5.《西藏:共同繁荣进步的大家庭》(作者:彭清华)
这本书是中国政府官方出版物,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情况。
它着重强调了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关注与支持,以及推动西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努力。
这些书籍提供了多个视角和观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西藏解放的历史和相关议题。
无论你是从历史、政治、文化或人民生活的角度对西藏解放感兴趣,这些书籍都能为你提供深入的了解。
第课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正式版

反盗骗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③意义
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一批 错误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 级的腐蚀;
五反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 攻,打击了他们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中进行 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了工 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课堂小 结
1、解放全国大陆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 A)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B.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
• C.统一财经,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 D.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
• 3、“三反”“五反”运动的性质是B( )
• A.解决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 C.解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 D.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第 17 课
新中国政权 的建设和巩固
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和各 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 1、西藏和平解放
①、建国之初的军事形势:
新中国成立时,祖国领土还有些地方未获得解 放,国民党大批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 威胁人民政权。
②、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 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③结果及意义
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剥削 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翻身解放,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 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进行了 问 几次土改?分别是什么时期?早在什
么时候解放区已进行土地改革?土改 的意义是什么?
三次 时期: 1931年国共对峙时期; 1941-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 意义: 是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支前的积极性,成为解 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西藏四件大事演讲稿

西藏四件大事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西藏四件大事。
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以下是关于西藏四件大事的详细介绍:第一件大事是西藏的和平解放。
在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这一事件标志着西藏重新回归中国的怀抱,并且为西藏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和平解放为西藏带来了繁荣与进步,保障了西藏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福祉。
第二件大事是西藏的民主改革。
在1959年,西藏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西藏人民。
这一改革为西藏的社会进步和人民权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西藏人民从此获得了平等、自由和尊严,享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三件大事是西藏的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西藏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西藏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西藏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第四件大事是西藏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西藏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西藏的文化遗产。
同时,西藏的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弘扬,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结起来,西藏四件大事包括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承。
这些大事对于西藏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西藏的繁荣稳定,保障西藏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谢谢大家!。
西藏的发展历程

平顶山市中学生纪念祖国建国60周年征文 学科:历史西藏的发展历程西藏是中华民族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员。
西藏领土是中华民族版图的一部分。
西藏的发展历程突出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与其他55个民族一样,都在经历了不同的灾难后,重获了新生。
西藏人民与中国人民一起建立了和谐发展的今天,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西藏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 政教合一的农奴制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其黑暗与中世纪西欧农奴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是农奴,农奴只拥有两样东西;我们的肚子和身后的影子。
”—西藏农奴中的谚语是呀!在这种农奴制,人性、人格、人权、人道都受到摧残。
人的高贵价值沦为领主权和神权的祭品。
在西藏,农奴主主要是管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
他们人口不到西藏人口总数的5%,却占有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及大部分牲畜。
据17世纪(清朝初年)的统计,当时西藏实有耕地300多万克(15克相当于1公顷)其中管家占30.9%,贵族占29.6%,寺庙和上层僧侣占39.5%。
1959年民主改革前,全西藏有世袭贵族197家,大贵族25家,其中最大的贵族有七八家,每家有几十个庄园,几万克土地。
而农奴的数量超过旧西藏人口的90%,藏语叫“差巴”(即领种份地,向农奴主支差役的人)和“堆穷”(即小户人家)。
他们不占有土地,没有人身自由,都依附于某一领主的庄园主为生。
此外还有5%的“朗生”,他们是世代家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丝毫的人身自由,每一个农奴自出生开始就被农奴主所占有,农奴主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并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或交换。
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确规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
在封建农奴制中,神权对公众精神进行控制与禁锢,在剥夺了农奴人身自由之外,又剥夺了普通百姓思想的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解放六十周年》形势与政策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形势与政策的视频。
这个视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60年来西藏实现两大历史性飞跃、现实西藏经济的发展,谱写小康社会新篇章。
一、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1、驱逐帝国主义捍卫主权
2、沉重打击了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
3、开辟百万农奴翻身解放
4、开启西藏繁荣进步光荣前程
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从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仅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而境保护等各且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在法制化的轨道上不断推进。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279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内容涉及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语言文字、人民司法、医疗卫生、文物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资源保护、环个方面。
现已建立起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骨干的地方性自治法规体系,为维护西藏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这些法制建设成果具有鲜明的西藏地方特点,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立法条例》、《西藏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等。
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是西藏自治区干部的主体,是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骨干力量。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历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均是藏族公民。
全区干部队伍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70.3%,其中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1.6%。
目前,西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4万人,少数民族技术人员占76.8%左右。
二、60年来西藏实现两大历史性飞跃
1、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2、政治文明得到大推进(解放封建农奴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就辉煌)
3、社会事业呈现大发展(文盲率乞丐人均寿命乡镇医疗设备)
4、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加大(大部分是原生态区)
和平解放前,西藏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百业凋零,民不聊生。
和平解放以来,西藏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政府根据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了许多特殊优惠政策,涉及金融、财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农牧业和农牧区、环保、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并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西藏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
和平解放前,西藏根本谈不上宏观生态建设和综合环境保护。
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特别是2002年中央决定建设160个重点生态保护建设项目。
三、现实西藏经济的发展,谱写小康社会新篇章.
1、全力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2、切实改善保障民生
3、坚决维护西藏社会和谐稳定
4、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
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寺院垄断着教育,仅有极少数僧官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是贵族子弟,广大农奴和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现代科技更是一片空白。
1951年至2010年,国家累计投入西藏教育经费407.3亿元,有力地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发展。
如今,西藏已经建立起一个涵盖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
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短短60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和平解放60年的历史证明,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来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
西藏的发展进步与祖国息息相关,祖国的命运直接影响到西藏的前途。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府腐败无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领土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蹂躏,面临被瓜分肢解的厄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强有力领导和特殊关怀下,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并通过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由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跨入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一步步地向现代化迈进。
可以说,西藏60年的发展进步是与祖国的统一、发展和中央的关心、全国的支援分不开的。
没有祖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就没有西藏社会的新生和发展。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线,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中央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国家发展和西藏的实际出发,确立了西藏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的部署。
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呈现出喜人的局面。
我们相信,有过去60年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有中央的关心、全国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