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鱼类分类课程在远洋渔业观察员培训中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渔民培训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载体 ,能 有 效 的 解 决 时 间 和 空 问 L 的限制 ,但也 存在 网络 内容水 平参 差 不齐 、真假 知识混 杂等 题 。网此 , 选 择 一个 覆盖面广‘ 、专、 化水 平高 、 可靠性 强的 互联 平台作 为渔 民培训
、 方 不 , 女 ¨ 彳 的 从 j f 淡, K 池 塘 养
埴 、 仃 的 从 海 水 I : J’ 化 ,将不
专、 I 方 的
I I 一
・ 起 培 训,
的 新 f 『 L 认 . 勾推 进 代池 、 发 干 ¨ 新 伙 付 址 波提 供 人 千 ¨ 坩 史撑 。 近 年 来 I I j 尔力 J t  ̄ l l x ] 开展 r “ 科技 人 』 ’ - ” 、 — ” 户 渔 民 科 技 培 训 ” 、 “ 科
训效 _ 果难 以 统 。
一
、
当前 渔民培训存 在 的常见 问题
1 . 不 注 重 受 训 对 象 的 差 异 性
2 . 培 训 形 式 较 为 单 一
任渔 , l k f ' t l J  ̄ J - f 训I I I , 人 彩宋F H 集 1 I I 投 课 的 肜 ,将 ’ l ・ I I 硎 老帅 ¨ } , 。 听 ,过 J : ‘ 起, 理 沦
阱投 的知 i j I 珀 ¥ 收 能 力有 限 。
, 峡际 操 作
3 . 互联 网培 训 载 体 未真 正 发挥 作 用 随 U联 的 述 发 J , 机、
电脑 进入 千家 J ‘ 厂 l I , I 于从 书小 I I
互 联 学 】 养
-
闳 为 学 员从 事 养 的 领 城 苍 计较 人 , 导敛 培 训 1 人 l 容 很难统 ・ ; 址 员技 沦水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第一篇:远洋渔业发展思考远洋渔业发展思考远洋渔业将是渔业发展的必由出路,是近海渔业发展的有利补充。
但发展远洋渔业不是想搞就可以搞成搞好的事,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如何提高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竞争力”我国目前的远洋渔业主要是金枪钓、鱿鱼钓、和拖网等。
渔业生产的效益与资源分不开,远洋渔业亦不例外,我们公司在远洋渔业上主要是从事鱿鱼钓作业,最早是远赴西南大西洋公海进行鱿钓作业,由于受资源的影响,连续2年效益一般,有一年出现亏损,后来我们再未参加西南大西洋鱿钓生产。
而今年从西南大西洋传来的信息,是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估计各船的效益都创下历史奇迹。
金枪钓的效益理论上讲应该是有利可图的,但几年来,为何从事金枪钓的企业多数都没有突出的效益,甚至出现亏损呢?直观的原因是利润空间的绝大部分被中间商垄断,我们缺乏属于自己的销售商。
实际上应该说我们缺乏销售人才,当然,我们的远洋船员,包括职务船员的文化水平低、素质差,船只设备技术状况差也是一个方面。
我们认为,要搞好远洋渔业生产的发展,应该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
在其他方面,我们不能落脚,但在我们具有的优势方面,更要突出,才能显现出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拖网。
不论单拖还是双拖网,我们都不怵任何人,在任何海域拖网作业,我们都不会拜下风。
开发朝鲜东海渔场,事实上早在2003、2004年就有我国渔船前往,而且效益比较不错,但那是以民间组织的私下出国,风险大;2005年就出现朝鲜东海热点,一时间,拥有正式与非正式手续的船只蜂拥而至,但不论如何,效益都非常不错。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在单拖网方面,目前竹荚鱼单拖网,仍是效益比较好的,是极具吸引力的项目,但就大多数企业而言,购置和经营大拖的资金链是一般企业望尘莫及的,资金压力太大。
二,有关补助问题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国家对远洋船只进行的燃油补贴,使我们企业深受鼓舞,使我们发展远洋渔业的干劲倍增,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

远洋渔业发展思考远洋渔业,是指在大洋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远洋渔业的发展已不可避免。
然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海洋渔业白皮书”发布的提出的为期十年的“渔业全面禁渔”方案,远洋渔业的发展已经遇到了一些困难。
因此,如何推进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远洋渔业的发展已然不可避免。
因此,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是实现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政府应当加大力度,规范远洋渔业生产。
具体要做到: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加强远洋渔业的管理;2.加强渔业的技术研究,以提高远洋渔业的捕捞效率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3.加强科学研究,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监测和预警;4.加强对远洋渔业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法。
二、加强生态保护远洋渔业的开展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海洋保护区,设立禁渔区,严格保护禁渔区域内的物种;2.调整捕捞手段,避免对非目标物种的伤害;3.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和培训;4.加大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研究力度,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三、发展高附加值渔业远洋渔业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满足基本的捕捞需求,更应该把眼光放在发展高附加值的渔业加工业上。
1.发展深加工行业:深度处理渔产品,使其在价值上得到提高。
2.发展现代电子商务:借助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可以轻松将渔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从而最大化产业的价值。
3.发展高品质渔业: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加强国际合作远洋渔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的支持。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1.积极参加国际渔业组织,推动国际渔业规范化进程。
2.与国际渔业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渔业技术研究和捕捞活动。
3.加强与各国政府、相关协会、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作为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海洋资源排名十分靠后。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洋渔业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随之是海洋捕捞过度及近海渔业遭受重创。
从2005年起,我国近海海洋捕捞量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近海捕捞已处于困境,近海中许多品种的鱼类已经濒临绝境。
虽然采取了休渔、渔船数量零增长等有效措施,但短期内还是无法解决近海渔业资源不断萎缩这一问题。
远洋渔业作为解决渔业产品需求和供应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就成为我们当前需要首先考虑的方式。
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远洋渔业捕捞量近年来的急剧上升。
但对比美国、日本等国的远洋渔业发展大国。
我国的远洋渔业不仅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并且在战略规划和行业发展上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刘昭阳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现状远洋渔业是指不在本国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而远离本国的海域的地方进行捕捞作业的方式,譬如在他国的经济海域或者由世界组织划分的公海领域进行相关的捕捞作业,然后运输贩卖或者进行加工售卖的方式。
[1]远洋渔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发展历史并不久远。
但是一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国的船舶、导航、捕捞等设备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远洋渔业能力十分综合的体现。
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远洋渔业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产业经营范围基本覆盖全球和水产业重点区域,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
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远洋渔船数量不断增加,队伍壮大,远海作业能力增强。
中国远洋船队由最初的十几艘单一近岸底拖网作业船,发展到当前近3000艘有各类远洋渔船。
同时增长的是远洋渔业的产量,迄今远洋捕捞量已经超过200万吨,丰富了国内水产品市场供应,缓解近海渔资源的捕捞压力,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远洋渔业作业范围十分广泛,遍布世界各个区域,在三个大洋的主要海域都有涉及,与其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过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我国现在还在开拓新的海域。
加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加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加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培训质量:应确保培训机构具备足够的师资和设施,以便为船员提供全面和专业的培训。
同时,培训内容应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确保船员能够获得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2. 完善培训内容:除了基本的航海技能和理论知识外,培训内容还应包括紧急情况处理、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应加强对船员的环保意识培养,以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
3. 加强实践训练:远洋渔业职务船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培训机构应加强实践训练,让船员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技能。
4. 建立考核机制:为了确保船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应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只有通过考核的船员才能获得职务船员资格。
5. 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积极推广信息化技术在远洋渔业中的应用,如远程监控、智能决策等,以提高船员的效率和安全性。
6. 加强国际合作:由于远洋渔业涉及跨国作业,因此,应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培养职务船员,以提高船员的国际竞争力。
7.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远洋渔业职务船员的培养和管理,确保船员权益得到保障。
8. 提高待遇福利:为了吸引更多人从事远洋渔业职务船员工作,应提高船员的待遇福利,如提高工资、提供健康保险等。
9. 加强职业规划:应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发展路径和前景,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10.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应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以便船员、培训机构、企业等各方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
这有助于提高培训效率和船员的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加强远洋渔业职务船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人才培训与技能提升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人才培训与技能提升海洋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人民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海洋渔业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保障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培养和提高渔业人才的技能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渔业人才培训的重要性1. 维护海洋渔业生产秩序。
合格的渔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渔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渔业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行。
2. 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渔业人才培训,可以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渔业科技创新。
培养具备良好科研素养的渔业人才,可以推动渔业科技创新,促进渔业生产效益的提升。
二、渔业人才培训的方法与途径1. 学历教育。
通过建立渔业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渔业人才,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进修培训。
针对已从事渔业工作的人员,开展各类进修培训班,提供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3. 实践锻炼。
通过实习、实训、实地考察等方式,使渔业人才能够深入实践,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渔业人才培训的内容与重点1. 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培养渔业人才具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熟悉渔业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并掌握相应的保护技术和方法。
2. 渔业生产管理知识。
培养渔业人才具备科学管理的能力,包括渔业生产计划制定、资源调度、捕捞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渔业技术创新与应用。
提供渔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培训,使渔业人才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渔业生产。
四、渔业人才培训的机制建设1.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构。
配备专业师资和培训设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渔业人才培训队伍,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2.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渔业人才培训的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海洋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行业之一,渔民作为海洋渔业的从业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和资源状况时,渔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培训需求分析在深入探讨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渔民的培训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渔民的培训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鱼类生态与资源管理知识:渔民需要了解不同种类鱼类的生态特点和习性,掌握捕捞的最佳时机与方法。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保障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捕捞技术与装备操作:渔民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捕捞工具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渔网、船舶设备等,以提高捕捞效率和降低事故风险。
3. 海洋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理能力:渔民需要了解海洋安全知识,如风暴预警、船只防沉、急救知识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应对意外事故和紧急救援。
二、培训内容与方法基于对渔民培训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方法:1. 鱼类生态与资源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传授渔民鱼类生态学、资源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其了解不同海洋物种的栖息地要求、捕捞季节和限额等重要信息。
2. 捕捞技术与装备操作培训:通过实地示范和操作演练,向渔民传授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装备操作技巧。
在培训中,渔民可以亲自实践,加深对捕捞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3. 海洋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理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向渔民灌输海洋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遇险求生技巧、应急救助等,以提升渔民在海洋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除了上述培训内容,还应考虑开展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以使渔民全面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三、培训的机构与资源为了有效开展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工作,有必要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和利用现有资源:1. 政府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海洋渔业培训的投入力度,提供经费和政策支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推动渔民培训与技能提升工作的开展。
渔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有幸参加了渔业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渔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渔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渔业培训让我认识到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渔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业不仅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而且促进了渔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渔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我为渔业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其次,渔业培训让我掌握了渔业生产的实用技能。
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们详细讲解了渔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渔业资源调查、渔业养殖、渔业捕捞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渔业工具,如何进行渔业养殖,如何进行渔业捕捞。
这些技能对于我今后的渔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渔业培训让我认识到渔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渔业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在培训中,专家们强调了渔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渔业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深刻认识到,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渔业培训还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渔业生产经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这些朋友将成为我今后在渔业工作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宝贵资源。
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体会:1.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2. 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
培训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渔业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参与渔业环境保护,为渔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这次渔业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鱼类分类课程在远洋渔业观察员培训中的几点思考
作者:吴峰戴小杰
来源:《高教学刊》2016年第08期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
摘要:远洋渔业观察员计划是对国际渔业组织履约的重要部分。
鱼类分类课程是观察员培训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分析渔业观察员的特点,提出了几点观察员鱼类分类课程培训的思考,可为今后观察员培训中如何更好的上好鱼类分类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洋渔业观察员;观察员培训;鱼类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162-02
Abstract: The project of distant-water fishery observer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implementation for international fishery organization. The course of fish classification becomes the crucial links in observer training.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fishery observers,some ideas of fish
classification in observer training are suggested for discussion, which ma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ing observer training.
Keywords: distant-water fishery observer; observer training; fish classification
远洋渔业观察员是国际渔业组织对各国远洋渔业履行国际公约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
历年来,上海海洋大学一直承担着农业部渔业局下达的远洋渔业观察员工作,远洋渔业观察员分为金枪鱼观察员(目前派遣观察员数量是最多的,国際渔业组织要求有5%的观察员覆盖率),秋刀鱼等拖网渔业观察员,鱿鱼观察员及南极磷虾观察员等。
观察员在派遣出去之前,要进行系统的培训。
鱼类分类课程是观察员培训中的重要部分。
鱼类分类对一般学生而言,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堂上书本上讲解的理论知识,更形象的掌握鱼类形态特征。
但对远洋渔业观察员来说,掌握某一种渔业所捕获的鱼类即可。
因为远洋渔业观察员的选派主要来自水产专业的学生及社会人员,远洋渔业观察员没有必要掌握所有鱼类的分类特征及鉴别技能。
对于来自不同水产专业学生甚至是社会人员的观察员如何能通过观察员培训中的鱼类分类课程达到快速掌握远洋渔业捕捞鱼种鉴别的技能是观察员培训中重要的内容。
做好下面几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由于远洋渔业观察员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而鱼类分类鉴定是较为枯燥的课程,所以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学生带着兴趣主动的记忆,学习效果会更好。
比如播放海上远洋渔业捕捞的录像视频,跟学生讲解该种渔业的作业方式和特点,捕捞鱼种的种类。
在讲到金枪鱼渔业中不同金枪鱼种类的鉴别时,可以从不同的金枪鱼种类的经济价值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如蓝鳍金枪鱼是最昂贵的金枪鱼,也是最好的生鱼片材料,体型也是最大的金枪鱼。
在今年双十一的时候阿里巴巴主席马云拍到的一条金枪鱼达38888元。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后再具体讲解蓝鳍金枪鱼的鉴别特征。
再者,可以请以前有出海经验的观察员给学生授课,以切身体会讲解海上不易识别的鱼种以及在海上是如何快速识别鱼种的经验。
二、归纳总结,形成有规律的知识点
对于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员来说,有规律性的鱼类分类鉴别记忆法能更好的被理解记忆,且不容易忘记。
比如:鳅和斑点月鱼的雌雄性别鉴定特征有规律可循,凭肉眼就可以鉴别。
鳅的雄性头部高,斑点月鱼的雄性胸部宽(高)。
这样有规律的记忆较不易遗忘。
三、实物观察,增加印象
鱼类分类课程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具体上课过程中可将前期观察员海上工作拍摄的照片放课堂上讲解,还可以剪辑一些海上捕捞作业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快乐的课堂气氛
中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观察员海上取样测量是比较艰苦的,让学生换种思维来考虑。
海上的取样测量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与公海海洋零距离的接触,与海洋动物零距离的接触,是一段美好的旅行。
四、灵活的考核方式
观察员对鱼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多变,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
考试的考场可设在渔业码头,现场对学生进行鱼类鉴定考试,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易混淆的鱼种,结合图片和理论鉴定知识,不断的巩固学习。
中国远洋渔业观察员计划是中国政府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的重要部分。
观察员海上工作采集的数据质量关系到履约效果。
鱼类鉴定是其中重要的基础,在培训中显得特别重要。
通过以上几点的强化训练,观察员在海上工作时能够对捕获的鱼快速准确的识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柳雄,岳冬梅,朱国平.中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制度探索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337-341.
[2]黄璞,于洪贤.湿地科学专业“鱼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1:93-95.
[3]刘东,唐文乔.国家级精品课程《鱼类学》之鱼类分类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5-356.
[4]于建华.提高《鱼类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82-184.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新进教师培训及科研启动计划;农业部三大洋金枪鱼观察员项目。
作者简介:吴峰(1989-),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渔业资源生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戴小杰,教授,主要从事渔业资源生物学、渔业资源评估和海洋生物保护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