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图文稿
7(4)春游小报(辰山植物园) 2

1. 虎耳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别名吊金钱, 形态特 征:常绿草本,有细长的葡 茎顶端能长出新的植株。 2. 千鸟花别名白桃花白蝶。千岛 花。多分枝,叶互生,无柄, 花型似桃花,极具观赏性,供 花坛、花境、地被、盆栽、 草坪点缀,耐低温 。 3.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 不择土壤。株高1~2m,叶 基生,伞形花序顶生,花绿 白色,径可达20cm。
中队
上海辰山植物园 分中心展示 区、 植物保育区、五 大洲植物区和外 围缓冲区等四大 功能区。中心展示区建造了矿坑花 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等26个专类 园。中心展示区与辰山植物保育区 的外围为全长4500米的绿环,展示 了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代 表性适生植物。
走进植物园就像进入 桃花源,豁然开朗,眼前 都是绿草红花争奇斗艳。 我虽然是个植物盲,但是 入园后那股扑面而来的清 新让我心旷神怡! 听说辰山植物园占地 200多公顷,依山傍水, 所以园内多以此类木桥沟 通两岸,上面都是装饰着 这样的盆栽花草,很美!
游辰山植物园作文

游辰山植物园作文游辰山植物园作文1周四,学校组织了春游活动,这次出游的地点是辰山植物园。
今年春天姗姗来迟,所以我非常激动。
虽然我早已去过,但这次的游历却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那天早晨,天气格外晴朗,久违的阳光照耀的我暖洋洋的。
我坐在车上想:我是去年秋天和妈妈一起来的,现在已经是春天了,辰山植物园会变得怎样呢?下了车,进了宽敞的大门。
我们手执电子卡依次进入了辰山植物园。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亭亭玉立,有的热情奔放。
一路沿着大路走去,两边尽是郁金香次第开放,这原产自荷兰的花儿到了上海竟也如此美丽!黄色的像金色的酒杯,红橙相间的犹如丝带缠绕的玫瑰花,还有正红色,粉红色,紫黑色...这是令人窒息的魅力无比的“夜皇后”!是珍贵的郁金香品种。
我被她深深吸引,毫不吝惜地拍摄了数十张照片,以至于差点掉队。
不一会儿,大队人马到达了儿童植物园。
那绿油油的草地格外厚实,阳光将它晒的非常暖和像一张硕大的地毯铺在公园里,我们于是迎着温暖的春风,在这大草地上翻滚雀跃,嬉闹起来。
日头渐渐地热烈起来,我们都开始饥肠辘辘。
于是,老师让我们拿出干粮和零食,津津有味地享受起了我们的午餐。
阳光、美食、伙伴、春风,啊,这一切多么惬意!下午,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又继续前行。
经过了几个景区后,眼前出现了一块标牌:矿坑花园。
再前进,只见一座小山,顺着一条蜿蜒地小路,我们带着探险地心情小心翼翼地前行,慢慢的我们踏上了一座浮在水面上的木桥,几分钟后,原先在我们面前的小山逐渐将我们包裹起来,浮桥将我们带入了山洞,我们在昏暗中摸索着,略略有些兴奋。
不一会儿,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铺满绿草的小山坡迎面而来,有的同学抑制不住地跳跃着,从草地上翻滚而下。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温室和纪念品商店,最后,在无敌的两腿酸痛里,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春游。
在返程地路上,我想起出发前的问题。
秋天的辰山植物园和春天的辰山植物园究竟有什么不同。
答案是:景物自然是大不同的,秋天是金色的世界,春天是生机勃勃的五彩缤纷。
矿坑旅游开发经典案例

矿坑旅游开发经典案例案例一: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开发背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海辰山脚下发现了可以用做建筑材料的石体,从此被不断开挖,30年后,形成一个巨大的“矿坑”,并坐拥1万平方米的开阔湖面。
开发方式:2004年至2010年,在经过6年的清理、规划和植被种植后,通过对矿坑的生态修复,并对深潭、坑体、迹地及山崖进行奇思妙想的改造,建成了一座独一无二的矿坑花园。
矿坑花园是上海辰山植物园景区之一,位于辰山植物园的西北角,邻近西北入口,由清华大学教授朱育帆设计。
矿坑原址属百年人工采矿遗迹,作者根据矿坑围护避险、生态修复要求,结合中国古代“桃花源”隐逸思想,利用现有的山水条件,设计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悟。
利用现状山体的皴纹,深度刻化,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和意境。
矿坑花园突出修复式花园主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园艺花园。
在生态修复与文化重塑的策略基础上,通过极尽可能的链接方式,场地潜力得到了充分表现。
一处危险的、不可达的的废弃地已经转变为使人们亲近自然山水、体验采石工业文化的充满吸引力的游览胜地。
案例二: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开发背景:位于上海松江国家风景区佘山脚下的“深坑酒店”,是一座深达80米的废弃大坑,该深坑原系采石场,经过几十年的采石,形成一个周长千米、深百米的深坑。
开发方式:上海天马山世茂深坑酒店是由上海世茂集团投资建设,2013年动工,是世界上首个建设于坑内的五星级酒店,深坑酒店因为有水下情景套房、与崖壁的自然资源融合定制的空中花园、从相同高度的悬崖上垂挂而下的壮观瀑布、搭积木一样建造的钢结构抗9级地震建筑等等亮点,每一处建筑都会以独一无二的建筑和景观奇迹而出名。
2018年11月15日,世界唯一的“深坑酒店”宣布开业。
这是上海又一地标建筑。
酒店深入地下88米,因其革命性的先锋建筑设计而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世界伟大工程巡礼》评为“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辰山植物园美景作文

辰山植物园美景作文1美丽的上海辰山植物园风和日丽的20XX年1月26日,我们参观了拥有奇花异草的上海辰山植物园。
辰山植物园主要分为3个馆,分别是花果馆,沙生馆和稀有馆。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馆是花果馆。
花果馆里有许多鲜艳的花朵,在普通的植物园是见不到的。
那些植物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猪笼草,猪笼草可以捕食小虫。
沙生馆里全是从非洲引来的植物,如仙人球,仙人掌,芦荟等。
这些植物大多具有耐旱性强的特点。
刚走进稀有馆的大门,你就会看到此馆的镇馆之宝—旅人蕉。
它是在沙漠旅行人的“救星”。
只要把它的叶柄部弄出一个小洞,它甘甜的汁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稀有馆里还有很多珍贵的、平常都见不到的植物,它们都是科研人员辛辛苦苦从非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带回来的。
稀有馆非常美丽,叮叮咚咚的小溪,千奇百怪的大石头,鲜艳的大花朵,有孔的树叶,盘根错节的树根,南国的高大的棕榈树……这一派美丽风光,真让人心旷神怡!参观上海辰山植物园让我受益匪浅,我想:世界上有这么多奇异的植物,有的能给沙漠旅行人带来方便,有的非常美丽却含有剧毒……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2辰山植物园在这阳光明媚的四月,我们迎来了一个学期一次的春游。
我们坐在去植物园的车上,同学们都异常兴奋(因为明年就没有学校组织的旅游了),看着沿途的风景,唱着欢快的歌曲,坐了一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了辰山植物园。
走进辰山植物园,我们立刻就被植物园那美丽的景色所迷住了。
这里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漫步在长长的林间道,绿色的大草坪,还依稀可以听到听到流水的声音。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个养水生植物的暖棚,在那里养了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有轮叶黑藻、石龙尾等等,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还有好多是我从没见过的。
其中,我发现了一种很可爱的植物——竹叶眼子草,他的叶片大大的,舒展着,居然在玻璃水箱里不断的冒着水泡,真有意思。
出了那个暖棚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最大的热带雨林景观“温室”门口。
温室里的温度真高啊,热得我们都出汗了。
游辰山植物园作文

游辰山植物园作文游辰山植物园作文1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游。
阳光普照着大地,我们踏着轻快的步伐,欢欣鼓舞地来到了目的地------上海辰山植物园,它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区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达207万平方米,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二座植物园。
我们来到这里,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幢高大雄伟的大楼,这里似乎包含了人们对生物无穷无尽的向往和渴望求知的心。
继续往前走会看到一片片的向日葵花海,它们望着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这里长满了数十种、数百种,也不是,总之是数不胜数、奇形怪状的花朵,名字也十分奇怪:泰迪熊向日葵,月光明亮,阳光光束……怎么记也记不清,走在这里,就仿佛处在香海之中,令人沉醉。
接着我们来到了展览温室,里面聚集了3个博物馆,其中沙漠展馆令我记忆深刻,它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沙漠植物,仅仙人掌就有好几种,有的是圆的,有的是笔直挺立的,有的则是四不像的,它们就像门神一样守护着,听张涵说就有一个叔叔想干坏事,兴起时就一不小心把那圆的仙人掌当作了椅子,“啪”的一下坐了上去,结果送医院去了,虽然这里还有一些没素质的人在搞破坏,但我还是认为很美。
到离开的时候了,我回首望了又望上海辰山植物园,回想着有趣的场景,想着以后有机会再来。
游辰山植物园作文2今天,太阳公公帮了一个大忙,从早晨开始,就一直露出笑脸,这次的秋游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
当我们来到辰山植物园,一进大门就看见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可美了!在我们还没到花坛之前,就先闻到了花香,这花香可真醉人啊,我看到黄色的、绿色的花,还有红色的呢!花朵鲜艳的颜色和漂亮的外表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吸引住了,我拿着相机一边走一边拍,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用照片保存下来。
我们发现了一些古怪的`植物,比如象鼻棕、猫尾木等,这些都是我们平常不知道的植物,所以这次的旅游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解放军工兵挖的山洞
在这样一个项目中,设计
师面临很多挑战。场地内植被 稀少,物种贫乏,岩石风化、 水土流失严重。第一个挑战是
修复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第 二个挑战是充分挖掘和有效利
用矿坑遗址的景观价值。因此, 如何重新建立矿坑和人们之间 的恰当联系成为设计师需要思 考的问题。
设计师选择了同时用“加减法”应对采石矿坑特殊形态的
• 2003年-2004年
• 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并在罗马和 佛罗伦萨等大学举办专题演讲。
• 2005年-2006年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SPURS访问学者,在 MIT
城市与建筑学院, Harvard GSD 和墨西哥国立 大学建筑学院举办专题讲座。
• 2008年
• 受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设计学方向博 士生导师。
• 2009年 • 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
实践项目
• 2002年 • 北京金融街北顺城街 13号四合院改造 • 2002年 •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心区景观改造 • 2004年-2005年 •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 2005年-2006年 • 北京香山 81号院住区景观设计 • 2004年-2006年 • 北京CBD 现代艺术中心公园景观设计 • 2006年-2009年 • 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景观设计 • 2007年-2010年 •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景观设计
设计背景
上世纪五十年代,辰山脚下发 现了可以用做建筑材料的石体, 从此被不断开挖,30年后,形成
一个巨大的“矿坑”,并坐拥1万平
方米的开阔湖面。由于开采矿石, 辰山山体面貌遭到巨大破坏。
2000至2004年间,上海市及松江
辰山植物园 矿坑花园作文

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作文篇一《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之旅》辰山植物园里有个特别的地方叫矿坑花园,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一进矿坑花园,就像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那有巨大的矿坑,坑壁上石头的纹理看起来像是岁月刻下的一道道皱纹。
坑底有一潭水,水不算特别清澈,泛着点青绿色,不过这反倒让这个地方看起来更有神秘感。
沿着小道往矿坑下面走,小路有点窄,两边的植物长得特别茂盛。
我看到了一种叶子长得像扇子一样的植物,以前从来没见过,当时就好奇地凑过去看。
结果一不小心被旁边的小树枝划了一下脸,虽然有点小疼,但也让我对这路边的植物更加小心翼翼了。
到了坑底的水边,发现那水里还有小鱼在游。
那些小鱼小小的,黑色的身体游得可快了。
我想伸手去碰碰它们,可手刚伸进去一点,它们就嗖的一下游得没影了。
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我坐在上面想休息一下,才发现石头冰冰凉的,屁股都快冻麻了,但又不想站起来,就那样一边冻着一边看周围的景色。
抬头看,能看到高高的坑顶,有些人在上面走来走去,看起来小小的。
周围的植物绿色一片,像是给矿坑围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子。
从这里看,那些植物有高有矮,错落有致,偶尔还能看到一朵小野花在角落里偷偷盛开。
这个辰山植物园的矿坑花园,看起来是以前挖矿留下的痕迹,现在却变成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虽然这里可能没有那些精心修剪的花园那么精致,但是这种带着点原始和野性的美,让我觉得特别难忘。
篇二《再探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又一次来到辰山植物园的矿坑花园,仿佛是去探望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
这次来呢,我事先做了点小功课,知道矿坑花园里面有些独特的植物。
一进去还是那熟悉的道路,不过今天的天气比上次热很多。
我刚走一会儿就出汗了。
我专门去找上次看到像扇子叶的那种植物,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
找了半天,终于看到了几株,这次我可学聪明了,没有鲁莽地直接凑过去,而是先仔细打量周围有没有会“攻击”我的树枝。
确定安全后,我蹲下来仔细看这植物。
它的叶子不仅像扇子,边缘还有点小锯齿,茎是绿色带着些白色的条纹,摸上去硬邦邦的。
上海辰山矿坑花园2

年降水量充沛,但季节分配不均,主 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季节相对较少。
植被类型与分布特点
植被类型
矿坑花园内植被类型丰富,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草 地等。
分布特点
受地形和土壤条件影响,植被在矿坑内呈带状分布。坑壁以攀援植物和耐旱灌 木为主,坑底则以草地和耐阴植物为主。同时,石灰岩地区特有的石灰岩植被 也在此地有所体现。
04
水体景观与水处理技术
水体形态及驳岸处理
水体形态
上海辰山矿坑花园的水体形态丰富多样 ,包括湖泊、溪流、瀑布等。设计师巧 妙地利用地形高差,创造出不同形态的 水体景观。
VS
驳岸处理
驳岸是水体与陆地交界处的处理方式。在 上海辰山矿坑花园中,采用了自然式驳岸 和人工式驳岸相结合的方式。自然式驳岸 采用天然石材、植物等元素,营造出自然 、生态的景观效果;人工式驳岸则采用钢 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驳岸的稳固性和安 全性。
水质净化方法与措施
物理净化
01
通过过滤、沉淀等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杂质
,提高水的透明度。
化学净化
02
利用化学药剂如明矾、聚合氯化铝等,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
反应,使杂质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从而净化水质。
生物净化
03
借助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吸收、分解作用,去除水中
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改善水质。
上海辰山矿坑花园2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 录
• 花园概述与背景 • 生态环境与植被分析 • 景观规划与空间布局 • 水体景观与水处理技术 • 植物配置与季相变化 • 游览体验与配套设施完善 • 总结:上海辰山矿坑花园改造意义与价值体现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
园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2012年ASLA奖综合设计奖——上海辰山植物园,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这是一项勇敢的。
不是讲述对现场的如何,而是一个恢复矿区的各种合理措施的例证。
而且随时光流转,它将变得更加丰富美丽。
——2012专业奖评辞
项目简介
矿坑花园位于上海辰山植物园西北角,邻近西北入口。
交通主要通过绿环与辰山市河边主路与整个植物园相连。
在辰山植物园整体规划中,矿坑定位为一个精致的特色花园,总体目标是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园艺花园,项目主题是修复式花园。
通过对现有深潭、坑体、地坪及山崖的改造,景区形成以个别园景树、低矮灌木和宿根植物为主要造景材料,构造景色精美、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沉床花园。
总平面图
项目获奖奖项:专业组综合设计类荣誉奖
项目名称: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项目地址:中国上海市
项目面积:4.3公顷
项目设计: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设计背景
辰山位于松江县松江镇北偏西约9 公里,采石坑属百年人工采矿遗迹。
2000至2004年间,上海市及松江区持续对采石坑进行了围护避险治理。
为保护矿山遗迹,加快生态矿山、美化环境建设,结合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建设,经申报,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地方配套出资对该采石坑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使其成为上海辰山植物园的一部分,成为人们观赏游览的好去处。
项目挑战
在这样一个项目中,设计师面临着很多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修复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
场地内植被稀少,物种贫乏,岩石风化、严重。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矿坑遗址的景观价值。
因此,如何重新建立矿坑和人居之间的恰当联系成为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设计策略
对矿坑花园现场的充分分析,设计将其分为三部分:湖区、平台和深水池。
不同部分对应不同的设计策略。
1.湖区:重建表面,丰富生态群落
湖区在植物园西边,是游客从主门进入后首先可以看到的。
在过去,这里除了东南边仅有的水杉林外,就都是没有生命的岩石层。
设计师通过挖、填重建了地表结构,形成了新的"镜湖"和"赏花台"。
"镜湖"是继深水池的又一旅游核心区,湖边的倒影使山体的垂直显现了美感。
南山上的"赏花台"既隔离外界,又提供了一个种花赏花的理想地。
2.台地区:增强空间序列和开阔游览视野
台地区位于台地和山丘之间,其作为地下设施围绕有六个。
这些出入口通过三层错落的互相连接而各个错落的挡墙之间种植各种各样的灌木丛。
设计师利用免费的石墙和锈重塑了外观序列和韵律变化,同时多样的登山路线为人们到达顶楼平台和参观种植有多样化植物的“秘密花园”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另外,“秘密花园”中在原有设施的上建造了一个水塔。
3.深水池(潭区):创建有趣的游览路线,连接东西矿区
深水池是一个面积达1公顷的水域,水深和水面距离为20-30米,与平台层高差约52米。
由于其特殊的现场结构,这里是作为项目的核心部分。
岩石极耐风水腐蚀,因此可以作为成游客穿过池底的坚实通道材料。
同时,设计师还设计了一个钢管组成的观光路线、人造"一线天"和蜿蜒木浮桥。
这些路线都可以满足游客多角度地游玩矿坑花园的有趣空间,更深地体会东方景观和采矿工业文化。
路线末是一个抬升了25米,长150米的通道,连通了东西矿区。
项目特点
1.最小干预原则的后工业景观
尽量保持其具有石质质感的自然风貌,采用“减法”的设计手法尽量避免人工气息,用锈钢板墙和毛石荒料去表达曾经有过的工业时代气息。
2.东方山水意蕴
设计立意源于中国古代“桃花源”隐逸思想,利用现有的山水条件,设计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悟。
利用现状山体的皴纹,深度刻化,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和意境。
同时参考嘉庆府志载,立意于辰山“十景”:洞口春云、镜湖晴月、金沙夕照、甘白山泉、五友奇石、素翁仙冢、丹井灵源、崇真晓钟、义士古碑、晚香遗址。
3.植物景观
以空间结构为设计基础(保证整体性),以精细的质感为设计诉求,植物材料满足植物园展示、科教功能,植物空间层次丰富、结构合理、色彩雅致。
4.高水平的技术
复杂的现场地形和特殊的设计理念,需要依托一些高技术的施工。
设计师与爆破专家像是以真实的山为赌注,演示了改造岩石山的巨大勇气。
钢支架的建立、"一线天"和木浮桥等都表现了精准的技术水平和技术间的合作把握。
在施工过程中,还会面对很多设计与施工的校正,最终达到、技术与美学的高度统一。
总结
矿坑花园是一个富于挑战也富于趣味的项目,既借鉴了西方,又从历史的语汇中挖掘,得到的是一个不拘于形不泥于理论的结果。
从废弃矿场的成功转型,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俨然成为上海市的一个新地标和新名片,其功能充分表现出了对生态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