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sim软件技术交流PPT
PIPESIM软件教程

关于本手册本文介绍了PIPESIM软件应用程序。
PIPESIM是一种生产工程技术,在油气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培训手册中的工作流程包括井的性能、流体建模、流量保证和网络模拟。
学习目标在完成这个培训之后,你将知道如何去做。
☐建立一个井或管道模型☐定义一个黑油或组成流体模型☐建立管网模型☐进行仿真操作并分析结果你需要做的在本培训中,您需要以下文档、硬件和软件☐PIPESIM 2014.1☐符合安装指南中规定的硬件/软件要求的计算机☐要使用的PIPESIM模块的适当许可期待在本培训材料的每个模块中,您将遇到以下情况:☐模块概述☐模块的先决条件(如有必要)☐学习目标☐工作流组件(如果适用)☐课程,解释工作流中的主题或活动☐显示执行任务所需步骤的过程☐练习,它允许您通过使用数据集的过程中的步骤来练习任务☐基于场景的练习☐关于模块的问题☐模块摘要摘要在本研究中,我们:☐定义学习目标☐概述这次培训需要什么工具☐讨论了您在本材料中遇到的课程约定Module 1 PIPESIM introduction(PIPESIM介绍)本模块介绍PIPESIM 2014,并描述图形用户界面(GUI),使您熟悉应用程序环境。
学习目标完成本模块后,您将熟悉·☐PIPESIM中提供的独立许可模块☐如何浏览用户界面☐可以使用PIPESIM执行的模拟任务Lesson 1 简介PIPESIM是一种用于油气生产系统设计和分析的稳态多相流仿真器。
PIPESIM具有严格的模拟算法,可以帮助您优化生产和注入操作。
如图1所示,PIPESIM建立了从油藏到地面设施的多相流模型,以进行全面的生产(和注入)系统分析PIPESIM是油藏、生产和设施工程师最常用的工具,可用于井性能建模、节点(系统)分析、人工举升系统设计、管网和设施建模、油田开发方案分析和生产优化。
注:稳态流动模拟意味着整个系统的质量流量是守恒的。
在系统的任何部分都没有质量的积累。
PipeSim2017安装破解及使用入门教程

PipeSim2017安装破解及使用入门教程(编辑整理:李树清,2019年12月19日)PipeSim 2017是一款流体分析软件,PIPESIM对流体的描述分为黑油模型和组份模型。
黑油模型可以对油、气、水三相,气液两相,以及单相液体进行计算模拟。
组分模型可以对化学组份不同的碳氢化合物进行模拟计算。
该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统的集成性和开放性,它可以模拟从油藏到地面处理站的整个生产系统。
Schlumberger PipeSim 2017破解版是世界公认的工程应用软件,是针对油藏、井筒和地面管网一体化的模拟与优化设计软件。
PipeSim软件包为整个油气生产系统分析提供了多相流模拟工具。
PIPESIM工具包具有单井/单支管设计和分析、井网于地面管网模拟及从有藏到地面外输点的一体化分析三大功能,并能够与油藏模拟软件ECLIPSE进行联动分析,是为多任务项目组量身打造的世界一流软件。
PipeSim 2017破解版是全球领先的技术、综合项目管理和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全球油气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
采用PipeSim仿真器进行性能建模、节点分析、人工升力系统设计、管道网络及设施建模、现场生产计划制定。
PIPESIM 2017软件具有以下特色:1、安全有效的液体运输现代生产系统需要设计以确保流体从储存器到处理设施的安全且成本有效的输送。
一旦这些系统投入生产,确保最佳流量的能力对于最大化经济潜力至关重要。
从复杂的单井到庞大的生产网络,PipeSim稳态多相流模拟器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生产优化。
2、持续创新融入领先科学30多年来,PipeSim模拟器不仅通过在流动模型的三个核心领域 - 多相流,热传递和流体行为 - 中融入了最新科学,而且还在计算,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最新创新中不断改进。
行业技术。
该模拟器包括先进的三相机械模型,传热建模的增强功能以及全面的PVT建模选项。
ESRI支持的GIS地图画布有助于提供井,设备和网络的真实空间表示。
油气井生产一体化软件PIPESIM

PIPESIM-NET 功能介绍
——规模气举优化设计
规模气举优化结果
39
PIPESIM 开放性
PIPESIM 可以与多种应用软件相连
油藏数值模拟
IAM (E100/300)
油气处理模拟
IAM (HYSYS)
数据系统
OFM, DECIDE!
Open Link
PIPESIM 可以与 Excel 或用户自己的应用程序相 连
多层开采井节点分析结果图形
多层开采井模型
19
PIPESIM 单井分析功能
——可进行水平井优化设计
水平井模型
PIPESIM还可以模拟水平油井/气井开采,并能进行相应举升形式 的分析
水平段长度优化
20
PIPESIM 单井分析功能
——同样适合注水井分析
注水井
注水井模型
PIPESIM可以对注水井参数进行分析,为石油工程师充分掌握注 水井动态提供参考依据
——各种井分析、设计及诊断
气举
气举参数分析
注气压力对注气量影响分析
不同含水率下注气量对产量影响分析
通过选择不同敏感参数,可以很好掌握气举井产量 变化规律,进而为更好气举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16
PIPESIM 单井分析功能
——各种井分析、设计及诊断
气举
气举参数设计
气举设计结果图、表及报告 设计结果直观、形象。报告形式 美观大方
管道
冲蚀 腐蚀
35
PIPESIM-NET 功能介绍
—— 地面注水管网系统计算分析
地面注水管线模拟计算
注水管网模型
注水管网压力分布
注水管网冲蚀速率分布
结果列表
其它流动指标
焊接培训PIPWORXPPT课件

2014-12-16 陈新宇
精品课件
1
目录
• 焊接系统功能介绍 • 管口组对焊接操作注意事项 • 管道自动焊焊接材料的选择 • 自动焊操作介绍 • 各种焊接工艺介绍 • 常见焊接缺陷及对策
精品课件
2
焊接系统功能介绍
• Pipworx400焊接系统是一款专为制管工厂设计开发的系统
埋弧 焊枪 位置
管道旋 转方向
3点
6点
管子自动焊接示意图
精品课件
15
管口组对焊接操作注意事项
• 管道自动焊焊口组队质量
当一道组对好的管口,钝边、错边、间隙等指标存在突然变化的情况时,自动焊接 的难度会提高很多,焊接质量不容易控制,焊接效率也不能保证。我们不能依靠自 动焊接操作来适应这些突变因素。一方面,焊接这种组对质量差的焊缝的操作难度 高,焊接速度慢,影响自动焊接工位的焊接效率;另一方面,焊接质量也不容易保 证。如这些问题在自动焊接之前解决,不但难度小,而且不会对自动焊工位的单班 产量造成不良影响焊接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在管道预制的组对过程中, 应该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中高压管道施工规范,为管道自动焊接提供基本焊接条件。 就目前自动焊设备与操作人员技能的状况而言,我们的组对质量应符合下图所示:
5
焊接系统功能介绍
•简单的工艺设置—便于学习和设置 1、一键操作转换焊接工艺要求 2、操作简单便捷易学习
精品课件
6
焊接系统功能介绍
•一键操作满足焊接工艺转换 1、无需转换焊接把线 2、TIG和MIG内部电气隔离互不干扰 3、直接调用焊接参数无需参数调整 •多功能焊机 1、手工焊功能 2、MIG功能 3、管道打底RMD功能 4、直流TIG功能(自带高频起弧/划擦起弧) 5、脉冲焊功能 6、药芯焊丝焊接功能
Flexsim基础教程PPT资料

– Determines how, where, and when to move FlowItems through the model
• Navigation Method
– Model navigation, and fly through
• FlowItem Bin Method
34
步骤2. 定义对象流程
• 根据连接类型,按下“a”或“s”键的同时用鼠 标从一个对象拖拉到另一个对象上以连接二者
• 在4.52版本中也可通过鼠标选择,来进行连接
35
步骤2. 定义对象流程 (续1)
• 连接两个对象端口所需按键
– “a”键
• 用来将对象1的输出端口连接到对象2的输入端口上
– “q”键
16
离散类-资源类对象
• Fixed Resource类 对象一般是离散仿 真模型中的主干对 象
• 此类对象决定了模 型的流程
17
执行类对象
• Task Executer对象可从Fixed Resource 对象中获取并执行任务,如物料搬运或 生产操作等。
• 一个Task Executer对象可以向其他Task Executor对象指派任务,或者管理模型 中所有的Task Executers对象。
networknode的应用将例3中的sink改成3个货架3种产品检测完毕后分别放入对应的三个货架中叉车只能够沿着规定路线行驶修改例3仿真模型删除sink对象添加三个rack对象将第二个queue对象与三个rack对象分别用a连接修改缓存区与货架参数修改第二个queue对象的sendtoport参数为byexpression默认值即可修改货架高度为5层点击applybasicsettings和ok确定保存重置运行观察仿真运行时叉车的行驶路线添加networknode对象在模型视图中添加networknode对象a连接networknode到相应的存取位置蓝色细线创建路网a连接相应的networknode对象形成路网a连接叉车到路网中红色细线路网修改方法右键调出travelnetworks窗口选择curve再连接托拽路网上的小黑点splinepoint可以修改路径的弯曲形状按住x键单击小黑点splinepoint可以在路段上添加另一个另外一个小黑点splinepoint路网修改方法右键后选择curve托拽路网上的按住q键从一个networknode拖到另一个networknode可取消托拽方向的连接形成单向路径取消路径需要按住取消双方向的连接模型路网修改设置2条单向路径保存重置运行模型视图视图是以视窗方式展示的模型在flexsim中可以同时打开多个视图每个视图都是从各自的角度观察模型
Pipesim软件操作入门

节点分析
设置变量
节点分析
节点分析
1、曲线交点为某一地层压力和管径下,气井最大的产气量。 2、最小携液流量。
提纲
1
2
选择相关式 压力/温度剖面 节点分析 系统分析 地面管线
3
4
5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
计算出口压力
系统分析
管柱内最大冲蚀流速比
系统分析
计算油管内压降
重力压降
摩擦压降
系统分析
压力/温度剖面
变换坐标轴==》冲蚀
冲蚀流速比>1,会发生冲蚀。
压力/温度剖面
计算水合物生成情况
压力/温度剖面
计算水合物生成情况
水合物曲线1 水合物曲线2
运行模型后,将横坐标改为温度、纵坐标改为压力,得到水合物曲线图
提纲
1
2
选择相关式 压力/温度剖面 节点分析 系统分析 地面管线
3
4
5
节点分析
PIPESIM 软件操作入门
1
选择相关式,怎么去选择?
选择相关式
输入气体组分和实测数据
选择相关式
数据拟合
选择相关式
拟合计算
选择修正后的BBR公式
选择相关式
参数修正
提纲
1
2
选择相关式 压力/温度剖面 节点分析 系统分析 地面管线
3
4
5
压力/温度剖面
不同气量下 不同压力下 不同管径下
压力/温度剖面
计算携液流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纲
1
2
选择相关式 压力/温度剖面 节点分析 系统分析 地面管线
3
4
5
地面管线
气量2万方/天
Flexsim软件的中文教程PPT教案

第10页/共116页
11
Flexsim家族树
第11页/共116页
12
Flexsim的对象库
第12页/共116页
13
对象分类
资源类(Fixed Resources)
Source, Queue, Processor, Sink, Combiner, Separator, MultiProcessor, Conveyor, MergeSort, FlowNode, Rack, and Reservoir
编译模型 重置模型 控制动画速度 运行仿真
第35页/共116页
36
步骤5. 分析仿真结果
仿真之前通过菜单Stats / Stats Collecting选择统计对象
仿真时在对象属性对话框 Statistics选项卡中可实时察看相 应对象的统计数据和图表
点击Stats下的Standard Report或 State Report可生成标准统计报告 和状态统计报告
第36页/共116页
37
培训内容
Flexsim软件的安装步骤 Flexsim建模的基本概念 Flexsim软件的使用步骤 开发实例训练
实例1:简单仿真模型的建立 实例2:统计信息的查看与显示 实例3:TaskExecuter的应用 实例4:NetworkNode的应用 实例5:美化与演示
Flexsim软件的使用步骤 开发实例训练 Flexsim软件第的4页/共高116页级开发
5
Flexsim软件主窗口布局
Flexsim软件主窗口由下面五部分构成
菜单 工具栏 对象库 模型视图 仿真控制栏
第5页/共116页
PIPESIM实例练习

PIPESIM 基础功能培训及练习教材 版本版本::2009.1斯伦贝谢SIS 2010年03月Copyright Notice© 2007 Schlumberger. 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manual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la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and recording,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Schlumberger Information Solutions, 5599 San Felipe, Suite 100, Houston, TX 77056-2722.DisclaimerUse of this product is governed by the License Agreement. Schlumberger makes no warranties, express, implied, or statutory, with respect to the product described herein and disclaims without limitation any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Schlumberg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vise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manual at any time without notice.Trademark InformationPIPESIM and NODAL Analysis are trademarks of Schlumberger. Certain other products and product names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eir respective companies or organizations.目录前言 (I)第一章管流知识简介 (1)练习1 水管线计算指南 (2)练习2 水管线敏感性分析 (17)练习3 气管线敏感参数分析 (20)练习4 气体流量计算 (23)练习5 多相流动管线模拟计算 (26)第二章油井特性分析 (34)练习1 定义井模型 (35)练习2 评估井底流动条件 (38)练习3 运行节点分析 (39)练习4 高压物性(PVT)校正 (40)练习5 流动相关式拟合 (43)练习6 运行IPR(流入动态)拟合 (45)练习7 含水率敏感性分析 (46)练习8 气举特性分析 (47)练习9 多层开采计算 (48)练习10 流动控制阀模拟计算 (51)第三章气井特性分析 (52)练习1 建立简单井模型 (53)练习2 流入模型校正 (57)练习3 运行井底为节点的节点分析 (59)练习4 模拟管线流动及油嘴特性分析 (60)练习5 预测产量变化 (61)练习6 评价携液能力及流动计算相关式拟合 (61)练习7 油藏至出口压力-温度关系剖面 (63)第四章水平井设计 (64)练习1 优化水平井长度 (66)练习2 多段射孔水平井模拟 (66)第五章人工举升设计 (68)电潜泵设计 (68)练习1 单井建模及节点分析 (68)练习2 选泵及优化设计 (70)练习3 不同生产条件下泵特性分析 (72)气举设计 — 新设计阀距 (73)练习1 单井建模及节点分析 (73)练习2 气举响应计算 (75)练习3 气举优化设计(“IPO Surface Close”方法) (76)气举设计 — 已知阀距 (78)I练习1 安装井下气举阀系统,最下级阀注气 (78)练习2 生成气举响应曲线 (80)练习3 利用已知阀距进行气举优化设计 (81)练习4 气举诊断 (82)第六章海管设计 (84)练习1 建立组分模型 (84)练习2 海管尺寸选择 (85)练习3 检查严重段塞流 (88)练习4a 选择海管保温层厚度 (89)练习4b 甲醇注入量计算 (89)练习5 计算段塞流捕集器体积 (91)第七章环形输气管线 (93)设定管网计算边界条件 (98)运行管网计算并确定集输能力 (100)管网练习 1 :数据汇总 (102)第八章注水管网系统 (105)I前 言该培训教材旨在向用户介绍PIPESIM 应用软件基础功能及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一、按介质分布外型进行流型划分
目前在流型划分方面有按两相介质分布的外形划分和按数学 模型划分的两类划分方法。为直观起间,采用按两相介质分 布的外型进行划分,划分结果如图所示: 1.泡状流 此时气相流量很小,而液相流量很大。气相为分散相,液相 为连续相。气相以小气泡的形式分散于液相之中,并与液相 一同作等速运动,气液相之间无滑脱存在。
15
判断起伏管线中管线液堵和冰堵的原因 ?
16
总里程3057m
1、思路
起伏地面管线模拟示意图
根据大牛地气田实际情况。建立如下的模型:
1、建立6个起伏,每个起伏高10米,上坡倾斜角依次为3、5、
10、30、45、60度,下坡倾斜角均为-14度。通过气液两相流体
通过不同倾角的坡峰时,观察下是否有滑脱现象发生,严重情
5
上坡
SEGREGATED
-14
下坡
SEGREGATED
200
1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59
10
10
上坡
SEGREGATED
3
40
-10
-14
下坡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17
10
30
上坡
SEGREGATED
4
40
-10
-14
下坡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10
10
45
上坡
SLUG
5
40
-10
-14
下坡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6
10
60
上坡
SLUG
6
40
-10
-14
下坡
SEGREGATED
TRANSITION (过渡流)
14
四、水平井中多相流动
1、水平井的轨迹在多相流的结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一 定的井筒倾角条件下,上升段出现液相反向运动区。 2、在拐弯处形成滞流区,在开井(有液体运动)和关井(液体运动 停止)时,滞流区的位置几乎不发生变化。 3、由于各相的重力分层作用,多相流的组成不仅沿垂直线变化, 而且也沿水平井长度方向变化。
上坡
40
-10
-14
下坡
200
0
0
水平段
6
200
0
0
水平段
6
10
60
上坡
40
-10
-14
下坡
18
200
0
0
水平段
地面管线压力、温度剖面、持液率变化、平均段塞频率、 流态图
模拟参数1 :计算平均气量、平均井口压力下的情况: 基础数据:产量1万方/天 ,液量2方/天,入口压力12MPA, 入口温度4度,¢48mm*5.5mm
10
11
二、按气液两相的折算速度进行流型划分
流动型态的转变机理十分复杂,在影响流动型态转变的诸多 因素中,气液各相的相对体积是最主要的。因此,为了使流型 分布图能够正确地反映出影响流型的主要因素,同时又具有直 观性和便于应用,采用以气相折算速度vsg 为横坐标,以液相折 算速度Vgf为纵坐标的双对数坐标描绘流型分布图。
2.团状流 随着气相流量的增加.小气泡合并成较大的气团,气团与液 相一同流动。此时气相仍是分相,液相仍是连续相。
8
3.冲击流 当气相流量和液相流量都较大时,被气体吹起的液浪不时达 到管壁的顶部,低速的液流阻挡着高速气流的通过,于是形 成一段气体一段液体流动的冲击流 液体段塞不断地在其前 部收集液体并把它加速成段塞流速,同时在尾部排出同样多 的液体。
况如何,分析出各种参数下的携液效果。同时通过观察,段塞
频率,段塞体积,分析出段塞流的严重情况。最后做水合物生
成线,求出不同压力下的水合物生成温度,对比地面管线中的
温度剖面,分析是否会形成水合物。
17
表1-1 起伏管道模型基础数据
起伏 序列
水平里程 (m)
高程 (m)
水平倾角 (℃)
备注
1
200
0
0
12
Hale Waihona Puke 13三、PIPESIM中出现的流态划分
SEGREGATED(分层流)
层状流 Stratified Flow 波状流 Wavy Flow
INTERMITTENT(间隔流)
柱塞流 plug Flow 段塞流 slug Flow
DISTRIBUTED(分散流)
泡流 bubble Flow 环雾流 Annular Mist
22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模拟参数2 :计算高气量、高井口压力下的情况:
19
20
21
流态数据表1
起伏 序列
水平里程 (m)
高程 (m)
水平倾角 (°)
备注
流态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200
10
1
40
-10
3
上坡
SEGREGATED
-14
下坡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200
0
0
水平段
SEGREGATED
125
10
2
40
-10
1
目录
Pipesim常用功能介绍 案例介绍
2
3
PIPESIM常用对象的介绍 一个简单的模型建立演示 压力温度剖面计算演示
节点分析计算演示(气嘴、多层、水平井) 气举应用演示 流动相关式拟和应用演示 系统分析应用演示
4
5
判断起伏管线中管线液堵和冰堵的原因 ?
6
气体-液体两相水平管流流型分布 气液两相管流的流动规律远比单相管流
4.层状流和波状流 当液体流量很小时,气体在管内贯通而形成连续相.液相亦 为连续相,气体与液体各自成层,在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光滑 界面,此流动型态即为层状流。当气相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 时,气液界面产生波动,形成波状流。层状流与波状流形成 于液相流量相对气相流量较小的情况下。
9
5、环状流 当液相流量很小而气相流量很大时,气体流速会很 高,随着气相流量的增加,气体要求有更大的断面 通过,迫使液体在靠近管壁处形成液环,而在管子 中心形成气芯,此流动型态即为环状流 此时气芯携 带液滴向前流动,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液膜沿管 壁向底部流动,形成明显的波纹状液膜。
水平段
200
10
3
上坡
40
-10
-14
下坡
200
0
0
水平段
2
200
0
0
水平段
125
10
5
上坡
40
-10
-14
下坡
200
10
0
水平段
3
200
0
0
水平段
59
10
10
上坡
40
-10
-14
下坡
200
0
0
水平段
4
200
0
0
水平段
17
10
30
上坡
40
-10
-14
下坡
200
0
0
水平段
5
200
0
0
水平段
10
10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