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个人动机
心理学——动机

心理学——动机动机在心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指驱使个体行动的力量和动力,是实现目标的内在激励机制。
动机作为一个广泛而复杂的主题,不仅涉及到个人内部的心理过程,还与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以及动机对个人行为和成就的影响。
一、动机的概念与分类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和动力。
它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促使个体朝着特定目标努力。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源于个体内部的需求和愿望,如获得成就感、满足好奇心等;外在动机则指个体为了获得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行动,如追求奖金、避免批评等。
此外,动机还可以根据其强度和持久性进行分类,分为本能性动机和学习性动机。
二、动机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在心理学中,有许多著名的动机理论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动机-卫生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等。
首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个体会按照这个层次的顺序来满足需求。
这一理论提出了人类心理需求的层次结构,对人类行为的动机动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次,赫兹伯格提出的动机-卫生理论将动机分为成就动机和激励动机两种。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成就感、展现自己的能力而进行行动;激励动机则是个体为了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行动。
这一理论对个体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进行了清晰的划分和描述。
最后,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性的重要性。
根据该理论,个体追求满足三种根本的基本需求:对于能力和能力的满足感的需求、人际关系的需求以及自主性和自主性的需求。
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的动机水平才会最高。
这些理论为心理学者研究和理解个体动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理解和满足个体的动机需求,可以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工作/学习效果。
三、动机对个人行为和成就的影响动机对个体行为和成就具有重要影响。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完整版

管理者的职能
案例
法国
法 约 尔
确定组织的目标; 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总体战略; 把计划划分出各种层级。
决定要完 成什么样的 任务;
谁来承担 这些任务;
如何把任 务进行分类;
谁向谁报 告工作;
在什么地 方做出决策。
计划
组织
控制 管理者的五种职能
监控; 比较; 纠正。
协调
指挥
激励下属; 指导别人的活动; 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 解决成员之间的冲突。
第 9 章 群体的行为基础 第 10 章 理解工作团队 第 11 章 沟 通(自学) 第 12 章 领导的基本观点 第 13 章 当代领导问题 第 14 章 权力与政治 第 15 章 冲突与谈判
第一章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 学习目标(3课时)
掌握: 管 理 者
职能 角色 技能
组织:
人们有目的地组合起来的社会单元。
行为塑造
忽 视
消极强化
当一种反应之后 人们做出的是中 止或逃离不愉快
的行为时
连续强化
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
强 化 程 序
间断强化
并不是对每一次理想行 为都给予强化。
为了保证理想行为能够 重复,强化的次数也应该 是足够和充分的。
比率强化
固定比率
当个体的反应积累 到一个固定数目后, 便给予奖励。
管理者的角色
明 茨 伯 格
信息传递者角色
人际角色
决策角色
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罗伯特·卡茨: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
掌握:
本章回顾
★ 组织 ★ 管理者 管理者的职能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性和人格的定义
个性: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 些特征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的 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人格: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 交往方式的总和。 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
个性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个性的形成因素
- 自然的、遗传性因素 - 社会化因素(人格与民族文化) - 组织环境因素(人格与工作匹配) - 偶然因素
个性是发展的(个性的发展是一个终身 的过程)
人格特质
16 种主要特质 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BTI)
- 外向的或内向的 - 领悟的或直觉的 - 思维的或情感的 - 感知的或判断的
5维度模型: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 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
个性、人格测试
人格测量常用的方法:
- 自陈量表法 - 投射法 - 情景测验法
态度
定义:态度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 的评价性陈述—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 态度的3个组成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 一个人的态度是不太稳定的 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 组织承诺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什么决定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本章要点
个性发展的基本因素 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个性与个人决策 个性对管理的意义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920.10.29Thursday, October 2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6:48:2716:48:2716:4810/29/2020 4:48:27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916:48:2716:48Oc t-2029-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6:48:2716:48:2716:48Thursday, October 29,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920.10.2916:48:2716:48:27October 29,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9日下午4时48分 20.10.2920.10.29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9日星期 四下午4时48分 27秒16:48:2720.10.29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4时 48分20.10.2916:48Oc tober 29,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9日星期 四4时48分27秒 16:48:2729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4时48分27秒 下午4时48分16:48:2720.10.29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10.2920.10.2916:4816:48:2716:48:27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4时48分 27秒T hursday, October 29,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92020年10月 29日星 期四4时48分27秒20.10.29
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个人动机

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个人动机引言个体行为和个人动机是人类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基础,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个体和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个体行为的基础和个人动机的概念、特征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个体行为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生理基础生理基础是指个体行为的形成和表现与个体的生理机制有关。
例如,许多个体行为如吃饭、睡觉等是由个体生理需求驱动的。
个体的生理基础决定了个体对生存所需的基本生理需求的追求,从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和动机。
心理基础心理基础是指个体行为的形成和表现与个体的心理机制有关。
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个体的认知决定了他们如何选择行动,个体的情感则影响了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强度。
社会基础社会基础是指个体行为的形成和表现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社会因素如家庭、朋友、文化等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基础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和策略。
个人动机的特征个人动机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追求目标或满足需求的内在驱动力。
个人动机有以下几个特征:内在性个人动机通常是内在的,即源于个体内部的需求、欲望和价值观。
个体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价值判断来激发和维持动机。
内在性的动机对于个体行为的长期持续性和动力更强。
多样性个人动机是多样的,每个人的动机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个体的性格、经验、教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动机的形成和表现。
因此,个人动机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可塑性个人动机具有可塑性,即个体的动机可以随着时间、经验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个体在面临新的情境和挑战时,可能会调整他们的动机和行为策略,以适应新的需求和目标。
个体行为基础与个人动机的关系个体行为的基础和个人动机是紧密相连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个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个体行为的基础决定了个人动机的形成和表现。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03
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过程
知觉选择性
人们只能选择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忽 略其他信息。
知觉理解性
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和 推断。
知觉整体性
人们将知觉对象视为整体,并依据经验对 信息进行整合。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发生变化时,人们倾向于保持 对它的原有认知。
知觉偏差
01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对后续认知的影 响。
通过分析员工的离职率,评估激励实 践对员工保留的效果。
工作满意度调查
通过工作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激 励实践的感受和评价。
组织文化氛围评估
通过评估组织文化氛围,了解激励实 践对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价值观与个体行为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看法,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 一。
个体的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目标设定、决策方式、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等 方面,例如有的人更注重个人成就,有的人更注重团队合作。
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了解和尊重员工的价值观,并创造一个符合员工价值 观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差异性
个体行为因个体差异而异,不同个体在行为方式、 偏好和决策上存在差异。
可塑性
个体行为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可塑 性和适应性。
复杂性
个体行为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 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复杂性。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特征、健 康状况和遗传基因等 生理因素对个体行为
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 施,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向 和努力程度。
工作设计与职业发展 员工参与与授权
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和职 业发展规划,满足员工的 内在需求和职业发展期望。
个体行为分析范文

个体行为分析范文个体行为分析是针对个人的行为、态度、动机、动力、个性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解释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个体行为的分析,可以揭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并提供指导个体发展和改进行为的方法。
下面将从行为动机、动力和个性三个方面进行个体行为分析。
行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它影响着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
行为动机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内在动机源于个体内部的需要、欲望和目标,例如追求成就、权力、自我发展等。
外在动机则由外部环境因素所激发,例如奖励、惩罚、竞争等。
个体行为动机的分析可以通过观察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和行为选择来进行。
例如,一些人在学术领域表现出极高的动力和积极性,可能是因为内在的求知欲和成就动机驱使。
动力是个体行为的推动力,它反映了个体对目标的关注程度和付出努力的程度。
动力往往与个体的兴趣、价值观和期望等因素紧密相关。
个体对其中一目标的动力高低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表现和表达的态度来判断。
例如,一个工作狂可能会主动加班加点,表现出对事业的高度动力和投入度。
个性是个体行为的稳定特征,它反映了个体在行为中表现出的一贯模式和倾向。
个体的个性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和评估来测量和分析。
个体的个性特征对其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外向的人更倾向于主动与他人互动和参与社交活动,而一个内向的人则更喜欢独处和追求个人空间。
个性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总结起来,个体行为分析涉及行为动机、动力和个性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个体行为的深入分析,可以揭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并提供指导个体发展和改进行为的方法。
这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组织的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和表现。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受到遗传、社会环境和个体内心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行为的基础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个体行为的基础。
一、个体认知认知是指个体获取、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个体认知的基础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方面。
1. 知觉:个体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来获取信息。
感知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对事物的理解和反应。
个体的感知能力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
2. 注意:注意是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和集中。
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通过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来处理有助于达到目标的信息,而将无关信息排除在外。
注意是个体行为的基础,它决定了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反应。
3. 记忆: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和学习的信息的保持和再现。
个体通过记忆来获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在特定情境下作出适应性的行为。
记忆涉及到感知、注意、编码、存储和检索等多个过程,个体的记忆能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健康状况和情绪状态等。
4. 思维:思维是个体对信息加工和组织的过程。
个体通过思维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产生创新。
思维的方式和内容受到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可能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二、个体情感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主观体验和评价。
个体情感的基础主要包括情绪和价值观等方面。
1. 情绪:情绪是个体对特定刺激产生的短暂的主观体验。
情绪包括愉快的情绪(如喜悦、兴奋)和不愉快的情绪(如恐惧、愤怒),不同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外界刺激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如社交关系、工作环境和个人价值观等。
2. 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重要性和行为准则的评价和认同。
个体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行为和决策的方向。
《个体行为的基础》课件

欢迎来到《个体行为的基础》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个体行为的重 要性和基本原理,让你能够理解个体行为的类型、特征以及形成和调节机制。 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吧!
课程介绍
本节课将介绍《个体行为的基础》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帮助你了解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即将涵盖的知识。
课程目标
3 人际关系
个体行为的理解有助于改 善人际关系和沟通效果
大化
3
探索行为
个体主动探索新事物和新环境,增长知 识和经验
个体行为的形成因素
个体行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基因、环境和社会因素。
遗传因素
个体的基因决定了一部分行为特征和倾向
环境因素
个体所处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影响其行为
社会因素
个体所属的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对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2 被动行为
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性行为,主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 适应行为
个体为了应对环境变化而采取的行为,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协调
个体行为的类型和特征
个体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表现方式。
1
合作行为
个体与他人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
竞争行为
2
达成目标
个体与他人竞争,争取资源和利益的最
了解个体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课程内容
探究个体行为的类型、特征和影 响因素
扩展思维
帮助你开拓思维,深入理解个体 行为的意义和应用
个体行为的定义
个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采取的行动和表现。它是人们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反映 了个体的特性和态度。
1 主动行为
个体主动主导的行为,主要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测试
• 目的:把人的能力用数量化的方法精确地表现 出来,以使个人的能力与工作相匹配。
• 使用的工具:按照标准化的程序编制的量表 • 测试类型:智力测试、能力倾向测试 • 主要的量表:
- 斯坦福-比奈智力测试 - 韦氏智力测试 - 明尼苏达职员测试 -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路漫漫其悠远
学习
• 什么是学习?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 久的行为改变。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 的发生,学习是行为的改变。
• 个性是发展的(个性的发展是一个终身 的过程)
路漫漫其悠远
人格特质
• 16 种主要特质 • 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BTI)
- 外向的或内向的 - 领悟的或直觉的 - 思维的或情感的 - 感知的或判断的
• 5维度模型: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 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
路漫漫其悠远
个性知觉的区别 • 认知特征 • 影响知觉的因素 • 知觉与个体决策
路漫漫其悠远
什么是知觉
• 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 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 一个人的知觉与客观现实可能差距很大 。
•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 到的东西作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路漫漫其悠远
认知的特征
• 选择性: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 组合性: • 恒常性 • 社会认知:
- 定义:是对人及其关系的认知,即人际认知。 - 社会认知主要类型 : - 归因分析:凯利模式;韦纳模式 - 社会认知失真的主要原因
路漫漫其悠远
影响知觉的因素
• 知觉者:个人因素有态度、动机、兴趣 、经验和期望
• 记忆力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
路漫漫其悠远
体质能力
• 力量因素:动态力量、躯干力量、静态 力量和爆发力
• 灵活性因素:广度灵活性、动态灵活性 • 其他因素:躯体协调性、平衡性、耐力
路漫漫其悠远
能力差异
•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 能力类型差异 •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 能力性别的差异
路漫漫其悠远
• 需要、目标与动机的产生 • 价值观 • 态度 • 工作满意度
路漫漫其悠远
价值观
• 定义:价值关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 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 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 取。
• 该定义包含了判断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一 个人关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可取或不可取 的的观念。
• 知觉就像美丽,它取决于是否“出自情人 的眼里”。
路漫漫其悠远
感觉与知觉
• 感觉:是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里 形成的直接反应,是感觉器官传送到大 脑的有关刺激源的信息,能够从某一方 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生刺激的事物。 感觉有外感觉和内感觉之分。
• 认知:是大脑对感官输入的感觉信息进 行翻译、理解和认识的过程,也就是说 ,认知以感觉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 。
路漫漫其悠远
心理能力维度
• 算术:快速而准确进行运算的能力 • 言语理解:理解读到和听到的内容,以
及词汇之间关系的能力 • 知觉速度:迅速而准确辨认视觉上异同
的能力
路漫漫其悠远
心理能力维度
• 归纳推理:鉴定一个问题的逻辑后果, 并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
• 演绎推理:运用逻辑评估一项争论价值 的能力
• 空间视知觉:当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时 ,能想象出物体形状的能力
• 个性: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 些特征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的 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 人格: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 交往方式的总和。
• 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
路漫漫其悠远
个性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 个性的形成因素
- 自然的、遗传性因素 - 社会化因素(人格与民族文化) - 组织环境因素(人格与工作匹配) - 偶然因素
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个人 动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4
个人行为的基础
• 传记特点与行为差异 • 能力、学习 • 个性与人格
路漫漫其悠远
传记特点与行为差异
• 年龄: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对员工的流动率、 缺勤率、生产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性别:与生产率和工作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与 流动率的关系有分歧,女性比男性缺勤率更高
• 婚姻状况:已婚员工比未婚员工缺勤率和流动 率更低,工作满意度更高
• 任职时间:与流动率关系最明显,呈负相关。 与缺勤率呈负相关。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 任职时间不是预测生产率的最好指标。
路漫漫其悠远
能力、学习
• 什么是能力: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 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 能力的类型: - 心理能力、体质能力 -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 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 知识技能和能力倾向
望、自我实现预言、绩效评估、员工努 力、员工忠诚
路漫漫其悠远
知觉与个人决策
• 最优化决策模型及其步骤 • 最优化模型的假设 • 根据最优化模型作出的预测 • 其他决策模型:满意解决模型、隐含偏
爱模型、直觉模型 • 当前有关决策的问题:改善道德决策、
不同文化背景的决策、投入的升级
路漫漫其悠远
个人动机
• 学习理论
-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
• 塑造:一项管理工具
路漫漫其悠远
个性与人格
• 什么是个性?什么是人格? • 个性的性质(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
和倾向性 • 个性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 人格特质 • 个性测试 • 主要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路漫漫其悠远
个性和人格的定义
• 知觉目标或对象:新奇、运动、声音、 大小、背景、临近及其他因素
• 知觉发生的情景:时间、场合(工作环 境和社会环境)
路漫漫其悠远
对人知觉:对他人作出判断
• 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 • 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选择性知觉、
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刻板印象 • 组织中的具体应用:聘用面试、绩效期
• 人格测量常用的方法:
- 自陈量表法 - 投射法 - 情景测验法
• 人格测量表举例:
-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量表》 - 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
路漫漫其悠远
主要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路漫漫其悠远
• 控制点 • 马基雅维里主义 • 自尊 • 自我监控 • 冒险性 • A型人格 • 个性的管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