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帮助英国掌控了苏伊士运河

合集下载

世界上三大财团,掌控全球命脉的家族!

世界上三大财团,掌控全球命脉的家族!

世界上三⼤财团,掌控全球命脉的家族! 全球财富掌握少数家族⼿中,其实我们都在为这些财团们打⼯,让我们认识⼀下这些富可敌国的⼤财团,他们是谁呢? 第⼀,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世界久负盛名的⾦融家族。

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他和他的5个⼉⼦即“罗⽒五虎”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意⼤利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先就不是⼀帆风顺的。

现在被认为是家族创始⼈的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Rothschild),最早从事货币买卖业务。

由于18世纪后期德国公国遍地(350个),每个公国都有⾃⼰的货币体系,梅耶的职业⼏乎可以等同于外币兑换。

从德国汉诺威⼀家有名的家族银⾏学成归来后,他在法兰克福开启⾃⼰的事业,不仅从事古钱币和古玩交易,还从事黄⾦⽩银与纸币的兑换,俨然成了⼀个银⾏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中国投资 ⼀位熟悉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华业务的⼈⼠向媒体表⽰,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并不是很多,其中包括:持有青岛银⾏4.98%的股份,及与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于⼭东省蓬莱市合资成⽴的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业公司。

⼤卫·罗斯柴尔德曾表⽰,葡萄酒、艺术和银⾏是他们家族的三⼤传统投资领域。

有趣的是,据已有资料,该家族在中国已经涉⾜三⼤投资领域中的两类。

2007年8⽉,当时的青岛市商业银⾏(后更名为“青岛银⾏”)与洛希尔⾦融控股集团签署了认股协议,后者获得青岛商业银⾏扩⼤股本后4.98%的股权,即9883万股。

据有关报道,罗斯柴尔德共出资2540万欧元(合3310万美元)。

2008年9⽉,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复同意了这⼀交易。

增资扩股后的青岛银⾏早在2008年便传闻要谋求上市,若顺利成⾏,或将给罗斯柴尔德家族带来不菲收益。

雷赛布苏伊士运河的故事

雷赛布苏伊士运河的故事

雷赛布苏伊士运河的故事在近代,首先提出要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是拿破仑。

不过,由于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他开凿运河的计划没能得到实施。

后来,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也有过开凿苏伊士运河的计划,但是由于英国人从中作梗,也没能落实。

真正启动这一计划的,是法国外交官雷赛布。

雷赛布1805年出生于法国马赛的一个外交官世家,后曾任法国驻亚历山大港领事馆的副领事。

在此期间,他从亚历山大图书馆中找到一些之前的专家所写的开凿苏伊士运河的计划书,对在亚欧交界处开凿一条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他和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一个儿子穆罕默德·赛义德关系非常好,就经常跟他谈这件事情。

后来,雷赛布奉调回国,逐渐淡忘了这件事。

1854年9月15日,雷赛布收到一封信,是他的老朋友赛义德写给他的,原来,赛义德子承父业,成为新任埃及总督。

他在信中热情地邀请雷赛布前往埃及担任自己的私人顾问。

雷赛布马上打点行装,直奔埃及。

到了埃及之后,雷赛布又开始琢磨起他的运河开凿计划。

经过多次游说,赛义德终于同意了他的计划。

这条运河因为南端靠近苏伊士湾而得名。

雷赛布和赛义德签了一份合同,规定埃及将运河开凿权与管理权交给雷赛布,由埃及无偿提供土地和建筑材料,雷赛布则要募集所需资金。

1856年,雷赛布奔赴欧洲,游说欧洲投资者购买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票。

然而,欧洲投资者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们觉得雷赛布是个骗子,那么大的工程,能修好吗?万一修不好,投的钱岂不打了水漂?于是,雷赛布打算走上层路线。

他先是去争取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支持。

拿破仑三世倒是表示支持,但是投资者却仍然紧捂钱包。

接着雷赛布又去英国,拜会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和外交大臣克拉伦登,这两个人对他的计划同样反应冷淡,觉得这个工程开支浩大,且用时太长,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不但会威胁到英国在埃及的宗主国地位,而且运河开凿完毕之后,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这样,雷赛布使出浑身解数,原计划第一期募集的2亿法郎资金,截至1858年底,还只募集到56%,其中有一部分还是赛义德帮助雷赛布撑场面认购的。

简述罗斯查尔德家族

简述罗斯查尔德家族

简述罗斯查尔德家族
罗斯查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19世纪初,出身德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先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而后伴随着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资金、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资助铁路、开发石油等,家族不断兴盛,并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

家族简低调行事,却无所不在。

经过250多年的变迁,罗斯柴尔德家族表面上看是变小了,实际上却变得更大了。

与张扬的美国资本主义不同,罗斯柴尔德家族行事低调,一般人现在只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才能碰见它。

在工业革命在欧洲迅猛发展、金融业空前繁荣的时代,全新的金融实践和思想从荷兰和英国向全欧洲辐射开来。

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新兴银行家,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重要机遇,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全面主导了现代金融业的历史走向。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仅在欧洲金融界占取了绝对主导地位,还通过扶植摩根财团发展壮大来牵制影响美国,并且力图全面控制美国。

当时花旗、摩根、美国第一、第二国民银行都处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间接控制下。

但是,由于过分抽调资金控制新大陆,导致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旧大陆的控制力急速下降。

即便罗斯柴尔德已经衰落,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已经遍布众多行业,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

罗斯柴尔德家族全球最富有最神秘的私人金融帝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全球最富有最神秘的私人金融帝国

一、全球最富有的家族不是不是比尔盖茨家族今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花旗银行,但是却极少有人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

这个犹太家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金融集团,并且曾经一度统治欧洲金融界。

据说,到185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已经积累了价值60亿美元的财富。

因此有人大胆测算,今天的罗氏家族资产应该超过了50万亿美元,远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上。

也有人说,这个犹太家族的势力在二战中被大大削弱,早已没有了当年叱咤欧洲大陆的风光。

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特殊的规定,从不公开资产状况,局外人也许永远无法了解其真实状况。

但是,作为国际金融业的先行者,他们曾经创造的犹太财富神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至今还闪耀着光芒。

而一手将罗斯柴尔德家族打造为欧洲金融巨擎的,是梅耶·罗斯柴尔德和他的5个儿子。

罗斯柴尔德家族六代掌门人大卫·罗斯柴尔德(洛希尔金融集团主席)当国际媒体成天炒作身家5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蝉联世界首富宝座的时候,如果你信以为真,你就上当了。

因为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无形”的超级富豪们的身影,因为他们早已严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体。

所谓“大隐隐于朝”。

如今,罗斯柴尔德家族仍在经营着银行业务,但是如果我们随机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问100个中国人,其中可能有99个知道美国花旗银行,而不见得有1个知道罗斯柴尔德银行。

究竟谁是罗斯柴尔德?如果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究物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

奇怪却并不意外的是,这个名字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而其知名度是如此之低,其隐身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二、罗斯柴尔德家族究竟拥有多少财富?罗斯柴尔德家族究竟拥有多少财富?这是一个世界之迷。

保守的估计是50万亿美元!罗斯柴尔德,一个神秘而古老的金融家族,当250年前第一代罗斯柴尔德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法兰克福的一个普通犹太商人,仅仅用了不足100年的时间,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命脉,在其鼎盛时期,势力范围遍布欧美,所控制的财富甚至占了当时世界总财富的一半,达到50万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全年GDP的四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债由他们发行,每天黄金交易的开盘价由他们来确定,世界各国的股市都随着罗斯柴尔德资金的走向而波动,在历史上他们被称凌驾于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和奥地利之上的第六帝国,他们五箭齐发的族徽也成为了世界金融权力的象征。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如果被问当今世界的首富是谁?很多人肯定会不加思索的回答“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

但是如果看过《货币战争》这本书的话,你才会明白世界首富或许另有其人,只是那个人不显山,不露水而已。

因为真正的首富早已经利用自身的力量封住了媒体的嘴巴。

罗斯柴尔德,一个拥有50万亿美元、富过八代的的财富家族,他们曾控制并主宰西方世界的金融业长达百年,他们被认为是用金钱征服世界的“第六帝国”,他们,才是真正的世界首富,人类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商业集团。

有人曾这样评说这个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一个控制西方世界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声明显赫的名字上。

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罗斯柴尔德?这个神奇的家族究竟依靠什么如此富有和强大?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

鼎盛时期,他们翻云复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宫贵族也甘拜下风。

罗斯柴尔德一词起源于“红盾”。

这个家族从16世纪起定居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区,当时因为没有街名和门牌号码,家族便被称为“罗斯柴尔德家”,一直沿用至今。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兰克福城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两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才开始发迹,使这个古老的家庭开始兴旺发达的,是梅耶·罗斯柴尔德(1744-1812年)。

了解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

了解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

了解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本杰明·迪斯雷利,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成长后对政治怀抱兴趣,并从政而当选下议院议员,其身份包括:两届任期之英国首相、第一代比肯斯菲尔德伯爵、三度担任内阁财政大臣、英国保守党之领袖,下面是由店铺提供的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去了解!了解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本杰明•迪斯雷利,生于1804年12月21日,逝于1881年4月19日,犹太人。

其身份包括:两届任期之英国首相、第一代比肯斯菲尔德伯爵、三度担任内阁财政大臣、英国保守党之领袖。

他的名字与英国殖民帝国息息相关。

他不仅是一名政治家,还是一个小说家,是一名“特殊”的英国首相。

以下就是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简介。

迪斯雷利诞生在伦敦,于十八世纪时就随家庭移居英国,后经一系列变故,几近精神失常。

在1830—1831年,迪斯雷利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旅行,之后完全恢复健康。

以近东为代表的国外访问,引起他对外交、政治等方面的浓厚兴趣,其树立了要在发展事业的目标,立志投身政治斗争。

1837年,在温德汉•列维斯帮助下,在其第五次竞选时,二人一齐作为保守党议员进入了议会。

经领导青年英国,组织反皮尔内阁的反对派等政治动作,1848年,迪斯雷利正式当选为保守党的领袖,作为一名政坛新秀。

1867年议会改革之成功,迪斯雷利个人声誉大增,于1868年初接替首相职位,年末却被迫辞职。

1874年,迪斯雷利受命组织他自己的首届内阁,经巧夺苏伊士、英印帝国、东方争端等事件迪斯雷利的威望达到顶峰。

其保守党内阁于1880年宣告结束。

同年,迪斯雷利完成政治小说《恩迪米昂》,于一年后逝世,终年77岁。

在历史上,迪斯雷利广受称誉,被认为是英国政治界中巅峰的最杰出人物之一。

迪斯雷利对内改革,对外殖民扩张,为建树英国殖民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自身也侧身于贵族行列之中。

了解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是怎样巧夺苏伊士的本杰明·迪斯雷利 ,巧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堪称是他在首相之位上所做的最明智的举措。

罗斯柴尔德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

核心提示:他们曾掌握世界的经济命脉,富可敌国,他们行事低调,被称为神秘帝国。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带你走进神秘的金融帝国——罗斯柴尔德家族。

凤凰卫视12月13日《鲁豫有约》,以下为文字实录:解说:《鲁豫有约》2013年GREAT,英国行,探秘百年豪宅,拜访世界上最神秘的豪门家族。

陈鲁豫:在我身后这个大门的背后的那个家族的家族总财富极有可能是比尔盖茨个人财富的几百倍。

解说:他们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却为何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不见踪影。

陈鲁豫:罗斯柴尔德家族总是能够保持低调。

解说:长盛不衰,他们遵从怎样的理财之道?世所罕见的将财富沿袭八代?雅各布·罗斯柴尔德:为什么我们能一直发展到第八代?解说:豪门后代百年严守怎样的家族戒律?雅各布·罗斯柴尔德:罗斯柴尔德家族可以内部通婚,在19世纪我们有21对族内婚姻。

解说:揭秘豪门遗嘱和巨额遗产间的微妙关系。

雅各布·罗斯柴尔德:我的表姐没有孩子,所以她将把这座庄园,留给谁也是一个问题。

解说:揭开顶级豪门的神秘面纱,精采马上开始。

罗斯柴尔德家族历史神秘号称“第六帝国”解说:这是一个能够与国家抗衡的神秘家族。

200多年间,每天的黄金开盘价由他们制定,一个多世纪的世界经济命脉,被他们牢牢地握在手中,19世纪,这个家族曾被称为是凌驾于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奥地利之上的第六帝国,如今华尔街的神经中枢摩根财团,就是在这个家族的扶植下变得枝繁叶茂,这个传奇家族改写了世界金融史,也留下了很多传说,但是他们一直保持低调,《鲁豫有约》英国行探访世界顶级豪门,揭开古老金融家族的神秘面纱。

陈鲁豫:提到世界首富我们会想到比尔盖茨、巴菲特,对于他们的个人财富,我们可能比他们自己还要熟悉,有一点我们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我身后这个大门的背后的那个家族的家族总财富极有可能是比尔盖茨个人财富的几百倍,19世纪是这个家族的鼎盛时期,当时他们家族的财富占有那个世界的总财富的一半可能还要多,掌握几乎整个欧洲的金融体系,可以说是富可敌国,连皇室都需要礼让他们三分,这个家族就是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今天我们来到他们位于英国的沃德斯登庄园,一起走进这个有些神秘的家族。

壳牌石油创始人马库斯

壳牌石油创始人马库斯

壳牌石油创始人马库斯•塞缪尔作者:王宗来源:《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6年第08期他是英国犹太人,他曾经把贸易做到好几个国家,他担任过伦敦市长,与同时代的石油巨头洛克菲勒是竞争对手,他革命了油轮运输,是壳牌公司的创始人。

后来该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合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

海外贸易赚得第一桶金马库斯·塞缪尔185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他父亲老塞缪尔是做远东生意的,贩运用贝壳做的首饰盒等东西。

马库斯·塞缪尔同他的弟弟塞缪尔·塞缪尔,还有表兄弟们在日本打下了基础,从日本用远洋船装运煤炭到英国来卖,后来做起了石油生意,通过法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把俄国的石油运到远东去销售。

英国壳牌运输与贸易公司在刚开始时是一家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码头上的小古董店,店主的名字叫塞缪尔,他是一个犹太人。

塞缪尔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商人,在1833年这一年,他打算将自己的生意扩大,他把目光盯向了船员手中的贝壳。

于是,他开始从船员手中收购贝壳,然后到远东地区做贝壳生意。

伦敦是当时世界上最兴旺、最繁忙的港口,凭借精致的饰品及多样的品种,塞缪尔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很快就积累了第一桶金。

此时的英国因为工业革命的催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一股强烈的海外贸易风开始兴起了。

这对于头脑精明的塞缪尔来说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商机,他决定将日本作为他拓展海外业务的突破口。

1870年,塞缪尔去世,他的两个儿子马库斯·塞缪尔二世和萨姆·塞缪尔开始接替父业,继续打理生意。

此后,马库斯·塞缪尔二世在伦敦设立了马库斯·塞缪尔公司,弟弟萨姆则长期居住在日本,并在日本横滨开设了萨姆·塞缪尔贸易公司。

他们把英国的机器卖到日本换回贝壳、珍珠、涂料、雕刻品等饰品,再把这些饰品运到英国贩卖。

就这样,经过精心经营,塞缪尔家族的生意不断壮大,贸易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了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可敌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势力帮助英国掌控了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竣工通航,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

它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来往的主要通道。

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因为在此之前,通行的船只都要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必须经过大英帝国的管辖范围,从此以后这些船只仅通过苏伊士运河,不再经过好望角,可以说就与英国没有任何瓜葛。

于是英国一直想把苏伊士运河据为己有,重新建立起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为什么英国对于法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如此焦虑呢?让我们面对世界地图认真地看看英国周边的地理环境,19世纪的英国,要想外征,就只能依靠海军,而海军则依赖坚固的海外基地,当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拥有自己强大的海军基地:在大西洋,有加拿大的费力法克斯、百慕大;在太平洋,有香港和加拿大的埃斯奎马特;在印度洋,有孟买和亭可马里;在红海还有一个亚丁港。

这些海军基地分别处在各个大洋大洲的咽喉之地,英国也正是因此而得以牢牢地控制着全球的水上航运,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苏伊士运河,在“日不落帝国”的掌控之外。

在苏伊士运河未修建之前,英国要想到达印度,也就是当时它海外最大的殖民地,就只能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穿越马耳他到埃及,再
从埃及到印度。

苏伊士运河修建后,将红海与地中海连为一体,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距离,成为了一条航运黄金线。

苏伊士运河上行进船只的70%是属于英国的,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英国的“帝国生命线”,可见这一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时任英国首相迪斯雷利深知拥有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他就任后,就委托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想方设法用金钱把苏伊士运河买下来。

1875年的一天,英国购买苏伊士运河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时迪斯雷利与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正在聊天,有人送来了一封情报,莱昂内尔接过情报后,喜出望外地看了好几遍。

原来,信件是法国罗斯柴尔德银行寄来的,信中说,埃及政府因开凿运河耗资1200万英镑而债台高筑,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所以不得不决定出售它所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的44%的股票,埃及政府最初是想卖给法国政府的,但是法国政府给出的价格实在是不合乎他们的胃口,埃及政府又急着要套现,所以表示只要哪个国家出价合理,他就愿意卖给哪个国家。

迪斯雷利对于这个机会是梦寐以求,恨不得立刻成交,莱昂内尔看了下情报,又留意了下迪斯雷利的表情,看出他迫切的期待和渴望,已经明白了迪斯雷利急切的心情。

迪斯雷利与莱昂内尔同时意识到绝对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此时的迪斯雷利最关心的问题是对方要多少钱才肯卖?
莱昂内尔马上发电报去法国巴黎方面询问对方报价,在等待回电的时间里,莱昂内尔与迪斯雷利都觉得时间过得实在是太慢了,他们已经无心晚餐的美味,脑子已经被苏伊士运河的影子塞满了。

巴黎方
面终于回了电报,说明了价格,不低于400万英镑即可成交。

迪斯雷利激动地对莱昂内尔大声说,我们一定要拿下。

莱昂内尔出于职业的敏感,并没有发言,他还需要再一次核实情报的真实性,这也是他一贯的作事风格。

一天之后,情报的真实性被确认了,莱昂内尔知道行动的时候到了。

罗斯柴尔德情报收集的速度是出名的迅捷,别的国家还没有确认这个消息,他们必须要在其他国家反应之前把苏伊士运河买下来,并且还要先对这个情报守口如瓶。

迪斯雷利恨不得马上就召开议会,可是当时英国议会在休假期间,要等到召开集会就会错过机会。

迪斯雷利又不能直接去找英格兰银行,因为银行的手续总是那么繁琐,银行还有规定,议会休假期间不许给政府放贷。

迪斯雷利想到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股份制银行,可是绅士的英国人在会议上也是一贯的绅士,也就是说等股份制银行召开董事会讨论出个结果,只怕苏伊士运河早有主了。

迪斯雷利只有最后一招了——召开内阁大臣会议。

内阁对于这项一本万利的买卖当然是一致通过。

但是钱呢?英国政府当时可拿不出400万英镑。

最后的决议就是授权向罗斯柴尔德家族借钱。

最后英国政府做担保向莱昂内尔借了400万英镑,买下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份。

莱昂内尔真的是看在朋友的份上如此慷慨解囊吗?我们来看看这笔钱的利息,年息15%,简直是大赚了。

世界还有哪桩生意能挣得如此迅速而稳当呢?
当然,精明的莱昂内尔要的可不仅仅是金钱那么简单,对于英国
政府,他还有自己更深远的计划。

借400万英镑给英国救急,给英国带来的好处谁都可以看得到,罗斯柴尔德家族无异于英国最大的恩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国想要点什么,也显得“理所当然”。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事件,莱昂内尔向英国的决策层和外交政策进一步靠近,罗斯柴尔德家族对英国公共政策和事务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巴林银行,这也为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后将他们的手掌伸进全世界的金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斯柴尔德家族除了金钱上的高额回报和政治上获取的好处,莱昂内尔看的还更深远,那就是埃及。

英国如此急着要买下苏伊士运河,要的也就是对于埃及的全面控制,莱昂内尔怎么会看不到时局呢?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笑容满面地跟着英国搭顺风车去埃及就行了。

历史事实证明正是如此,在1885~1893年之间,罗斯柴尔德家族联手布雷施劳德包揽了埃及最大的四宗国债发行,总额达到了500万英镑,真是让罗斯柴尔德家族赚了个盆忙钵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