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1、液体渗漏原因分析: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是导致液体渗漏的主要原因,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预防及护理: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需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还要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束缚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2、静脉炎原因分析:静脉炎按其原因不同可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主要症状有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且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各个治疗环节;首选前臂静脉,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在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此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感染原因分析:操作者操作不熟练或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留置时间过久及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均有可能引发穿刺部位感染。
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另外,操作前应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有无破损及有效期;皮肤消毒范围应在8cm×8cm以上;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
4、留置针堵塞原因分析:造成留置针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高浓度液体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是造成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
另外,留置针软管在血管内来回移动,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使血小板聚集在受伤部位及套管尖端,形成血栓造成套管堵塞。
还有就是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和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等也是引起导管堵塞的原因。
预防及护理:①首先是对血液制品、高营养液、大分子药物输液时应选择较大直径静脉输注,并彻底冲洗管道。
②其次,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因血管内壁损伤而导致血栓形成。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1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1.1 穿刺部位感染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2 皮下血肿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3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1.4 导管堵塞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实用】医疗技术资料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
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或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
留置针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开放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密闭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
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保护患者血管,减少患者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并发症】静脉炎【发生原因】1.无菌操作不严格。
2.留置针型号与静脉直径不适合,留置时间过长。
3.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体微粒,长时间同部位输液或同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
5.血管弹性差、脆性大,长期输液患者。
【临床表现】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肿胀,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留置针必须一次性使用。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牢固,躲开枢纽、静脉瓣等部位。
3.提高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4.标准输液操作进程,削减微粒净化液体所致的静脉炎。
5.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心理盐水冲管,削减对血管的刺激。
6.严格控制留置工夫,成人一般为72~96h更换。
7.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增强血管的修复能力和抗炎能力。
8.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9.立即拔出留置针,嘱患者举高患肢,增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10.局部应用硫酸镁湿敷、胶原液体赛肤润、喜疗妥软膏涂抹,胶原敷料安普贴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实用】医疗技术资料外用。
【并发症】液体渗漏【发生原因】1.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毒性及Ⅰ型反常反应有关。
2.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温度、速度、工夫、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况是否符合,留置针对血管的刺激,拔针对血管壁的损伤。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5、静脉炎:其常见的症状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静脉硬、无弹性, 可伴有发热等症状,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意观察局部及沿 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触痛等现象。观察患者肢体有无变化,询问患儿家属患 儿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拔管。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是猪刺激 性强的药物应速度慢,并且稀释启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要有计划的更 换输液部位,保护血管。同时要加强患儿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强机体
9、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 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 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10、告知患者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血管。
• 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1、穿刺部位感染:我们应该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 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凡留置套管针的患者应 加强巡视,进行床头交接班,注意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套管针在 血管内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以3-5天为宜,有 的报道认为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6天是完全可行的, 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所以 我们规定在留置第6天时将置管针拔出。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以 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王映彬
一、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
1、在行留置针穿刺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患者合作。
2、及时更换无菌敷料,若渗血不止给予拔管,局部按压。
3、操作技术要熟练,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操作。
对血管损伤的媳妇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封管液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如肝素盐水、生理盐水等
正确封管
封管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 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时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封管方法: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 行封管,如先抽回血,再注入封管 液
封管后观察:封管后要密切观察患 者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观察记录
观察患者静脉 留置针部位皮 肤颜色、温度、
导管堵塞的处理
确认堵塞原因: 如血液凝固、
药物结晶等
采取措施:如 使用肝素盐水 冲洗、更换导
管等
观察效果:如 血流速度、颜
色等
记录处理过程: 如时间、方法、
效果等
液体外渗的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保持 针头在血管内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 肿胀程度等变化
局部冷敷,减轻肿胀 和疼痛
必要时使用抗炎药物, 如氢化可的松等
操作前洗手,戴无菌手套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皮肤、黏膜等 部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使用无菌物品,如无菌注射器、无 菌纱布等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 境清洁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血管
穿刺部位:选择易于固定、不易受压的部位,如手背、前臂等 血管选择:选择粗大、血流丰富的血管,如肱动脉、桡动脉等 穿刺角度:根据血管走向和血流方向,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皮肤发红、 发热等
护理方法:及时处理,如冷敷、局 部压迫、使用抗炎药物等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 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包括保持适当的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使用抗凝药物等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的症状 ,要观察前 囟门是否饱满有无脑性尖叫等 ,对患儿的体 吸 动作 要 轻柔 , 勿 损伤 黏 膜 。 切 温、 尿量 有 否脱 水 或 电解 质 紊 乱情 况 均需 观 察 。 37 .呕吐后皮肤清洁护理: 将口角、 劲下、 耳后奶汁用消毒水毛巾蘸温
24对疾 病 性 呕吐 , 按 护理 常 规 观 察 。 . 应
作简单、 套管柔软、 套管在静脉 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 为 率 明显 低 于 快 速推 注 组 。 特 点 被广 泛 应 用于 临 床 【 近 年来 静 脉 留置 针 的临 床应 用 范 围不 1 静 脉 炎 : 脉 炎 按 原 因不 同分 为化 学 性 和感 染性 两种 , 常 l l 。 . 4 静 其
3 护 理
水 洗干净 , 生儿皮肤柔嫩 , 、 新 口水 奶汁浸渍均能引起发红 、 。 溃致 呕 吐 , 护理 要 耐 心 , 吸吮 猛 的婴 儿 要 吸 吸停 停 , 【]实建 英 , 慧玲 . 生 儿 呕 吐 的病 因 分析 及 护理 18例 f. 1 蒋 新 5 J 实 ] 奶 汁 的 温 度要 适宜 , 时 婴 儿取 斜 坡式 卧 喂 , 后 将 患 儿 竖 用 护理 杂 志 , 0 33 . 喂奶 喂奶 20. 0
断 扩 大 ,尤其 在 抢 救危 重 患 者 和给 予静 脉 营 养 等方 面 发 挥 了重 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 、 、 痛 , 肿 热、 触诊 时静脉如绳索般硬、 要 作用 。 而在 应 用 过 程 中也 带 来 了一些 副作用 , 然 而长 期 置管 的 滚 、 、 弹 性 , 者 局 部针 眼处 可 挤 出脓 性 分 泌 物 , 滑 无 严重 并可 伴 有 患 者 常导 致 某些 并 发症 的发 生 。 因此 在静 脉 针 置管 期 间 做好 并 发 热 等全 身 症 状 。原 因为 :1患 者 血管 状 况 不 良或 软 管进 入 血 ()
静脉留置针应用中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应用中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小儿静脉输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长时间输液不受肢体活动的限制,节省操作时间、方便随时静脉给药利于紧急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接受,这是近几年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新技术,在我院开展以来,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标签: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护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
特别是静脉条件差的危重患者,可及时打开静脉通道输液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观察和护理质量,尤其是长期置管病人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一定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
1 、观察与护理1.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优点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让其对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避免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
穿刺时态度和蔼,技术熟练,牢固固定,以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1.2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早期症状。
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 应立即拔管,并对局部症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早期0~48h采取50%硫酸镁湿敷。
48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以消除肿胀,预防感染,恢复血管弹性, 减轻患者的痛苦。
1.3 置管期间常规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做好全面护理。
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消毒,并盖以透明贴膜。
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静脉炎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液充分待干。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3、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穿刺部位肢体不宜过度活动。
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处理:1、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在肿胀部位用50%硫酸镁湿热敷30min次,2次/d。
3、根据情况酌情使用水胶体敷料或五黄油、如意金黄散等药物外敷,必要时行超短波理疗。
(二)药物渗出或外渗预防:1、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妥善固定导管。
2、嘱患者避免留置针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5、腐蚀性药物应避免使用外周留置针输液。
处理:1、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边回抽边拔管,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2、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上报血管通路小组。
3、酌情给予冷、热敷,根据药物性质使用拮抗剂做局部封闭后给予五黄油、如意金黄散等药物外敷。
(三)皮下血肿预防:处理:1、穿刺点上方按压。
2、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四)导管堵塞预防:1、在静脉输液前后采样脉冲式方法冲洗管道,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2、在输血或输注静脉高营养液体之后应彻底冲洗导管。
3、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1、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
2、确认堵塞时,导管应立即拔除。
(五)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预防:1、在静脉输液前后采样脉冲式方法冲洗管道,正确封管。
2、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直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发表时间:2013-01-18T16:22:45.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钟小玲[导读] 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钟小玲(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放疗科广东湛江 524002)【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1 并发症及预防
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1.1 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2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1.3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
1.4 静脉炎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5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
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
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
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2 观察与护理
2.1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
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2.3 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
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贴膜。
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
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
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
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技术日渐完善,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其使用技术并做好观察及护理,提高导管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