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布设及测量方法研究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布设与测量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布设与测量作者:詹勇黄维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11期摘要:介绍了像控点位置选择的基本要求,像控点的布点方案,野外像控点的目标选择方法及测量方法与手段。
总结了一些像控点布设与测量方面的技巧。
关键词:摄影测量;投影差;像控点;空中三角测量中图分类号:P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1—0252—031引言航空摄影是为了获取指定范围内,在航空器上安装航空摄影仪,从空中对地表进行的摄影,从而得到的一定比例尺和重叠度的航空影像。
多数情况下,航空摄影所获取的像片是倾斜的。
即使是地面严格水平,航摄像片上的目标物体也会因像片倾斜而产生变形或像点位移。
航空摄影的对象是地球表面。
而地球表面是有起伏的。
由此引起像点位移称为像片上投影差。
正是由于投影差的存在,使得地面目标物体在航摄像片上的构像偏离了其正射投影的正确位置。
投影差的特点:越靠近像片边缘,投影差越大;像片底点投影差最小或没有。
地面点的高程或目标高度越高,投影差越大。
2像片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是在测区内实地测定用于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或直接用于测图定向的像片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工作。
空中三角测量是利用航摄像片与所摄目标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根据少量像片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计算待求点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测量方法。
像控点是航空摄影测量解析空三加密和测图的基础,其位置的选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定直接影响到内业成图的精度。
像片控制测量的布点方案分为:全野外布点方案、非全野外布点方案和特殊情况的布点方案3野外像片控制点的布点方案3.1全野外布点方案全野外布点是指摄影测量测图过程中所需要的控制点,全部通过野外控制测量获得的,航摄像片控制点不需内业加密,直接提供内业测图定向或纠正使用。
本布点方案精度高,但是外业控制的工作量大。
只有在测图精度要求高的测区,视野开阔,地面联测条件良好,或是在小面积测图情况才选择使用。
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布设方法分析与探索

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布设方法分析与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航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代了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和卫星航拍。
无人机航测具有成本低、数据更新快、灵活性高等优势,因此备受青睐。
而无人机航测的像控点布设是保障航测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布设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索。
一、像控点的作用像控点是指对航摄测量区域内具有空间位置确定性的地面控制点,是用作航摄像片绝对定位的基准。
在无人机航测中,像控点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修正影像变形:由于无人机在航拍过程中会受到飞行高度、姿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航拍影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通过像控点可以对影像进行校正,提高影像的精度和准确性。
2. 确保航摄精度:像控点是航摄测量的控制基准,可以在地面上具体勘测予以布设,作为对相邻线条或块体间的相对定向的基准点。
3. 调整坐标系:航摄像片上的像点坐标可由摄影测量软件反求出,然而由于摄影测量软件中的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为不同坐标系,需要利用像控点进行坐标系的调整,从而得到地理坐标系下的像点坐标。
二、像控点的布设方法在无人机航测中,像控点的布设方法一般包括人工布设和GPS精准定位两种方式。
1. 人工布设人工布设是最常见的布设方法,通常在航摄区域内随机选取地物作为像控点,然后进行测量、标记、登记和测量。
常用的布设地物有建筑物的角点、道路的交叉口、河流的拐点等。
人工布设的优点是灵活性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布设的精度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2. GPS精准定位GPS精准定位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和布设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GPS基准站,然后进行GPS测量,可以实现对像控点的精准定位。
GPS精准定位的优点是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但缺点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测量技术和设备,并且对地面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无人机航测像控点布设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航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人工布设和GPS精准定位两种方法,以达到航测数据质量最优化的目标。
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布设与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布设与测量摘要:在经济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航空摄影测量已成为各类测绘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而航空摄影是各类测绘研究实验和作业中应用最广泛的。
航空摄影可以基于控制点分析三维空间加密和地图精度。
控制点的选择和布设以及坐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内业测图的精度和准确度。
航空摄影测量使测绘数字化,简化了测绘工作,与手工测绘相比节约了大量成本,因此航空摄影测量在测绘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因此,如何使航空摄影测量影像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更加科学合理,成为许多专业学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航空测量;像控点;布设;航空摄影测量主要是借助航空飞行器,从飞行器上俯拍区域的图像,从而获得地面信息,并形成地形路,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以形成数据信息库。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航空摄影测量在我国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相关的测量技术以及测量设备上也逐渐朝着自动化及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使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现代地形测绘、道路测绘以及森林测绘等的应用效果越来越突出,通过航空测量获得更为客观、立体的地面信息,其测量成本与技术优势远远优于传统测量方式。
一、航空测量中像控点布设理论概述在开展测绘工作的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势,如较高的测量精度、较快速的测量方法以及较科学的操作等。
在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还能够提升测绘工作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在测绘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像控点的布设是十分关键的。
航空摄像测量中像控点的布设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2方面:(1)布设位置不同,具体的要求也不同。
像控点布设在测量区域,不受图幅范围限制;高程点和平面点在统一位置时,需要联测成平高点。
在对两个相邻航线之间的布设,尽量将其视为公共控制点。
总之,在进行像控点布设时,位置的不同,具体的要求也不同。
(2)像控点具体布设的过程中,要求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需要对像偏重叠部分的中线位置进行像控点布设。
像控点及外业检查点的布设和测量

5.3、像控点及外业检查点的布设和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中利用空间光线的直线运动在对地表和空中进行测量和评估的技术方法,在测得基本数据之后利用影像原理对地表和空中物象信息数据进行运算和测量,根据三点共线的条件和原理确定误差方程。
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应当注意将三个目标点保持在相同的直线上,即摄影站点、相应像点和地面点。
5.3.1、像片控制测量像片控制点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像片平面、像片高程和像片平高三种类型控制点,其中像片平面控制点与像片高程控制点的区别在于后者只需要对高程或者平面坐标测量,但是前者要求测量的信息更为丰富。
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对像控点测量。
——GPS网基本技术规定A、卫星高度角≧15度B、有效观测卫星数≧4C、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15(min)D、平均重复设站数:≧1.6E、时段长度;≧45(min )F、数据采样间隔15sG、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65.3.2、像控点布设原则在布设像控点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一是布设测区内的像控点,在布设过程中能够不受图幅范围限制的影响。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像控点的布设是在整个测区内根据航线来进行;二是平面点与高程点若布设在同一位置,需要尽可能的联测成为平高点;三是如果是相邻航线或者相邻像对中的控制点,要尽可能的将其作为公共控制点。
如果在航线间,像片排列是互相交错,没有出现重叠的情况下,则需要对其分别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四是自由图或者非连续作业图待测的情况下,这些图边的控制点应当布设在图形罗廓线的外面,从而确保成图时能够达到满幅;五是在进行航空摄影之前,如果地面有控制点的点位,需要将其设置在地面明显的标记。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后续刺点的精确度,同时也大大加强了控制点的可靠性;六是在像片上选择控制点位置的时候,需要选择已经做好明显标记的目标点上,这样不但能够有利于后续的立体观察,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辨认点位。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像片控制测量

裂开的垂 直距离
旁向重叠中线
二、 像片控制测量的外业实施
1.纸质像片刺点
(1)野外像控点的实际选定
在实地选定像控点时应重点考虑一下问题: 1)首先勘察已知控制点,以熟悉测区已知控制点的情况。 2)根据室内预选像控点的影像,经实地判读,反复对照,辨认出所预选 的像控点在地面的位置,并核对点位是否符合刺点目标的要求。 3)根据拟定的联测方案在该像控点上有哪些观测方向,并逐个观察所有 方向是否通视。若所有方向都通视,则像控点被最后选定,联测方案被落 实。(目前像控多采用GNSS-RTK方法测量,对周围通视要求不高)
对于无人机倾斜三维影像裸眼测 图,倾斜影像重叠度很高,像控点的 主要作用是坐标校正,测区内要布设 4个以上外业像控点用于校正,2个以 上像控点用于检查。像控点布设要注 意控制测区全局,分布均匀。当然像 控点密度越大,越有助于提高建模精 度和坐标转换精度。
(2)像片控制点布设的一般原则(对于传统竖直摄影)
像片控制测量
一、 像片控制点的布设
人工标志点
像控点:内业成图所需要的像片控制点。 像控点的联测:外业测定像控点的工作。 像控点的作用: 1.足够密度的像控点可提高模型的精度。 2.像控点可用于模型坐标系的转换。
明显地物点
1.像片控制点布设基本要求
(1)像片控制点的分类及编号
平面点:只需测定平面坐标的控制点(X,Y)。 编号前可加P,代表平面点。
同航向三片重叠
方位线
像主点
旁向重叠中线
(3)像控点的位置离开像片上的压平线和各 类标识(气泡、框标、片号等),以利于 明确辨认。为了不影响立体观察时的立体 照准精度,规定离开距离不得小于1mm。
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布设与测量

像控点布设方案

像控点布设方案1. 引言像控点是在航拍测量、三维建模、图像匹配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正确地布设像控点可以提高测量和建模的精度,并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和解释图像数据。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像控点布设方案,以确保准确且可靠的测量结果。
2. 确定控制区域在开始布设像控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所需控制的区域。
这通常是根据测量或建模项目的需求决定的。
确定控制区域后,我们可以开始制定像控点布设方案。
3. 像控点布设原则在确定具体的布设方案之前,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像控点布设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1 布设密度像控点的布设密度应适应控制区域的复杂程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
一般来说,复杂的地形或建筑物通常需要更高的布设密度。
在平坦的区域,像控点可以较为稀疏布设。
3.2 空间分布像控点应在整个控制区域内均匀分布,以覆盖所有需要测量或建模的区域。
特别是在边缘地带,应增加像控点的密度,以确保边界的准确性。
3.3 可观测性像控点应容易观测到,并且与周围地物有明显的视觉对比,以便在图像匹配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定位。
3.4 稳定性像控点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确保其位置不会随时间变化或由于外部因素而发生明显偏差。
4. 像控点布设步骤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布设像控点:4.1 地面控制点布设首先,我们需要在控制区域的地面上布设像控点。
这些点可以使用传统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或GNSS接收器进行测量和标记。
点的位置应准确记录,并在现场进行拍照以建立像控点清单。
4.2 物体控制点布设在控制区域内的重要物体表面上,需要布设物体控制点。
这些点的位置应与地面控制点相互关联,并在拍照时清晰可见。
根据物体的特性,可以使用粘贴标志、涂漆或其他方法标记物体控制点。
4.3 内部控制点布设在进行航空摄影或无人机摄影时,内部控制点特别重要。
通过在控制区域内布设内部控制点,我们可以通过图像匹配的方法实现像控点与内部控制点的对应关系。
浅谈1:2000航测地形图测绘方法

1:2000地形图测绘航测作业方法探讨一、像控点的布设与选刺1.像控点布设根据本测区的地形特征和航摄资料情况,本测区采用以下布点方案。
(1)根据航飞资料,由于航飞方向是东西方向飞行,所以采用双模型布点和三条基线5点法布设。
(2)由于测区有些地区植被繁茂,地形复杂,个别地方采用了航线网三条基线5点法。
测设像控点较困难时,采用3条基线布设4个点。
(3)特殊情况布点。
当遇到像主点落水或被云影、阴影等覆盖,不能按正常情况布设像控点时,视测区地形具体情况以满足内业控制点加密和测图为原则布设控制点,其像控制点布设方法及要求符合规范。
点位在像片上的条件适当放宽。
航线首未端上下两控制点尽量位于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上,困难时互相偏离一般不大于半条基线。
上下对点布在同一立体像对内。
尽量了避免两控制点同时向中线同侧偏离,出现同侧偏离,最大不得超过1条基线。
2.像控点的选刺点位均刺于目标清晰,反差适中的影像小于0.3mm的点状地物。
刺于30o至150o的线状地物的交叉点,拐角点,房角,墙拐角内外位置等。
像片条件,像片整饰等均满足《规范》要求。
控制像片的整饰:平高点正面以直径7mm的红圆圈整饰,在圆圈注旁出点号;高程点整饰圆圈直径为7mm,其余与平高点相同。
像片反面用圆珠笔圈出刺孔,并标注点号,加文字说明和略图,实地检查、并由刺点者、检查者签名。
同一航线刺点片的整饰。
当刺点点位不在主片时,不转刺主片上,但转标并注记点号和标明刺点片的航线号及像片号;不同航线的像控制点与邻航线公用时,也不转刺,但同样转标并注记点号和标明刺点片所在的航线号及像片号。
二、空中三角测量本测区空中三角测量,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VirtuoZo NT3.5和JX-4 AATM/PATB自动空三测量加密软件。
采用全片密集自动选点、点位均匀分布方式,构网力度强,航线区域网局部平差与光束法整体平差技术,可增强粗差检错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构网的系统误差,提高加密精度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布设及测量方法研究发表时间:2018-08-10T15:37:36.090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4期作者:周杰 [导读] 摘要:像控点布设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工作,布设质量不仅影响程度精度,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做好像控点布设及测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某地航空摄影测量项目为例,对像控点的布设及测量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优化了像控点布设方案和测量方法,提高了成果的精度和效率。
摘要:像控点布设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工作,布设质量不仅影响程度精度,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做好像控点布设及测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某地航空摄影测量项目为例,对像控点的布设及测量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优化了像控点布设方案和测量方法,提高了成果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布设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指利用安装航摄仪器的飞机,连续摄取地面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及立体测绘等,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航空摄影测量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其中合理布设像控点和合理的测量方法成为保证测量精度与质量的关键,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1、像控点的选择与布设分析1.像控点布设细节分析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布设涉及的知识较为专业,应注重考虑以下细节内容:像控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无遮拦、容易分辨;像控点位置和像片边缘的距离至少应为1cm;为保证定向与交会质量,像控点和方位线的距离至少应保持3cm;在待成图边、自由图边的像控点,应将其布设在图轮廓线之外。
另外,像控点的布设还应结合具体情况稳定,做好现场环境的分析。
2.像控点布设方案分析像控点布设方案因地形地貌、测量面积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像控点布设分为:特殊情况布设、稀疏布设、全野外布点。
其中特殊情况布设中的特殊情况主要指水滨与岛屿、标准点与像主点落水、航向或旁向重叠不够、航摄区域结合处等,布点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稀疏布点指外业测量仅对少量的像控点进行测量,而后采用业内加密方法,获取剩余大量的控制点。
外业测量时布点方法分为区域网布点、航线网布点。
其中区域网布点操作时可在周边位置布设8个或6个平高控制点。
同时,为满足高程跨距要求,应在区域网内部注重高程点的布设。
另外,当像对内出现大量阴影、云影或像片重合度不满足要求时,不适应应用该布点方法。
航线网布点时同样需要布设平高控制点,并且为保证内业加密精度,应在航带首尾布设像控点,并每隔一段距离布设检查点。
全野外布点指全部控制点均通过外业测定获得。
实践表明,该布点方法不仅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而且工作量大,因此,适合应用在测图精度高、小面积测图作业中。
除此之外,测量单位布设像控点时还应综合分析技术设备、像幅时间、大小、摄像比例尺、成图比例尺等因素的影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
2、像控点的布设及测量1.施测区介绍某施测区海拔30m左右,地势平坦,总施测面积在270km2。
航摄时间安排在5月~7月,航向沿着地势走向。
航向及旁向重叠度分别设计为65%、35%。
其中有效的航向像片多达5500张。
使用运五B-8055摄像飞机以及高精度数码航摄仪进行航摄。
其中航摄仪像元尺寸12μm,像幅92mm×166mm,焦距120mm。
航摄时需计算基线数,但国家规范并未给出布设基线数的计算公式,因此,需要技术人员结合规范中加密点精度估算公式,求出基线数。
2.加密点精度分析相关规范中给出了1:500地形图加密点高程与平面精度要求,其中平地、丘陵地加密点中误差、地物点中误差分别为0.4mm、0.6mm。
高程中误差要求如表1所示:表1 高程中误差由表中数据结合实际不难得出,为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像控点在航向上布点时,平面控制点的间隔不能大于4条基线,高程控制点的间隔不能超过6条基线。
选择像控点时影像应保证色彩清晰、均匀、重叠度高,在航带首尾处做好像控点的布设,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航带首尾处的像控点数量,以在减少外业工作量的同时,降低项目成本。
3.像控点目标的确定像控点目标位置选取的是否合理、得当,不仅影响内业数据的处理,而且影响外业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应引起技术人员足够的重视,确保像控点目标位置选择的合理性。
一方面,认真分析可选区域的实际情况,将视线清晰、无遮拦、容易辨认的点,确定为像控点。
同时,综合考虑成图、规范要求。
另一方面,无论高程点、平面点还是平高点,应将其选择在近似直角与地面较为接近的位置,如道路交叉点、平台拐角点、斑马线拐角点等。
4.像控点位置的标定在航摄像片上标定像控点的精确位置时,为保证作业质量,应注重考虑以下内容:(1)技术人员应认真对比实际地物和影像目标的对应是否准确。
(2)对应无误后,为方便在影像上辨认出像控点,使用大头针将像控点所在位置刺出,并在影像矩形框中将刺点位置准确标出。
(3)将影像图翻转后,将像控点所在的位置草图绘制出来,并详细、准确标明刺点日期、检查者、刺点人、点位、点号等内容,标出北方向。
(4)使用辅助摄像设备,拍摄像控点的远景、近景,准确标出地物和像控点的对应关系。
拍摄时通常按照由南向北的方向进行。
(5)工作中如发现目标点不确定时,在可选范围内进行多个像控点的布设,以方便内业处理,防止返测情况的出现。
另外,为提高外业测量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内业工作难度,除确保像控点精度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像控点点位信息表。
5.像控点测量步骤为保证像控点测量的准确性,测量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明确像控点测量步骤。
技术人员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结合施测方案,在快拼影像上将像控点的大致位置标识出来,作为测量像控点的索引图。
其次,测量人员找到像控点大致位置后,借助高分辨率影像,找到像控点的实际位置,并进行多次测量,而后进行刺点绘制出相关草图,认真填写信息表(如表2所示),方便以后的转刺及存档。
表2 像控点位信息表最后,每天完成像控点坐标的测量后,都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及时将结果转交给数据处理人员。
计算出的数据如超限应标红,要求酌情使用该数据,或重新进行测量。
3、像控点的布设及测量技巧为保证像控点选择与布设质量,实际工作中要求测量单位做好工作总结,分析像控点选择与布设技巧,以指导测量工作更好的开展。
具体应注重以下内容的把握: 1.像控点的选择技巧像控点选择是需要考虑的内容较多,应注重考虑以下内容,才能保证像控点测量质量:首先,像控点能够和周围环境明显区分开来,即,与周围环境存在较大色差。
同时,为防止空三加密刺点高程出现异常,像控点应处在无高低起伏的平面之上。
其次,注意避开广告牌、烟囱、墙体、树木、高大建筑,防止因航摄角度的不同影响测量质量。
另外,禁止将像控点布设在新建地物、可能或发生移动的物体上。
为保证刺点位置的准确性,应将像控点布设在屋顶上。
再次,针对明显特征较少的区域,选择像控点时可考虑规则大石块、涵洞、界碑等。
另外,如地物存在钝角、直角、锐角时应将像控点选择在直角位置。
针对花坛、垃圾池、加固水池等多边形,应将像控点布设在内角位置,以更好的判断与刺准位置。
最后,为保证加密精度,遇到公园湖、湖泊等水域,应在其容易辨别的位置增加像控点布设数量。
2.像控点的测量技巧为保证像控点测量质量,开展测量工作时应注重落实以下内容:首先,做好测量准备。
开展测量工作前,测量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测图基准和精度要求,即,采用国家统一的平面坐标系以及高程基准。
另外,在保证测图精度的基础上,为提高测绘工作综合效率,降低测绘成本,应选择合理的成图与航摄比例尺(成图与航摄比例尺对应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成图与航摄比例尺其次,合理划分航摄分区。
航摄作业时应保证航摄分区划分的合理性,具体应注重以下内容:(1)分区界限应和图廓线保持一致。
(2)分区内地形高差应控制在四分之一航高以内。
(3)在地形高差满足要求且确保航线为直线的基础上,将尽量划大航摄分区跨度。
同时,还满足布点方案及加密方法要求。
(4)当地面高差发生变化时,导致地形特征出现明显差别时,可破图幅划分航摄分区。
最后,保证航摄影像质量。
拍摄时角度应为南北方向,拍摄范围应尽量大些,清晰的表现出相对关系。
同时,保证航摄影像质量,即,航摄影像可清晰的辨认出底片上各种地物影响。
在测图及航测加密过程中,测绘仪器中的测标可准确的照准地物影像的中心或边缘。
另外,为精确的量测被摄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应能清晰的拍摄到被测物体的轮廓。
四、结论像控点的布设与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的关键步骤,给内业成图、空三加密造成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测量单位应做好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的研究,保证像控点布置的科学与合理。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选择与布设像控点时,要求测量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相关规范要求,认真考虑影响因素,选择像控点时有针对性的避开干扰,为保证像控点的测量质量做好铺垫。
(2)为保证像控点的测量质量,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要求测量人员做好航摄区域研究,明确像控点测量步骤及细节,制定最优的测量方案,保证测量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保质保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1]郑国平,李文强. 航空摄影测量中像控点的选择与布设[J]. 城市勘测,2017(03):104-109.[2]张煦. 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像控点布点方案的探讨与研究[J]. 河南科技,2017(13):30-33.[3]郭世敏,朱大明,王凯. 无人机航测项目实施中像控点布设方法探讨[J]. 价值工程,2016,35(21):136-139.[4]高文峰. POS辅助数码航空摄影测量测绘既有铁路精度分析[J]. 铁道勘察,2015,41(01):17-21.[5]宗伟丽. 像控点布设方案对既有线中线测量精度影响分析[J]. 铁道勘察,2018,44(0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