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

合集下载

浅谈商标品牌的翻译

浅谈商标品牌的翻译




摘 要 :商 标 翻 译 是 把 商标从一种语言转化成 另一种语言。 随着市场经 济 的 发 展 ,大 量 商 品 不 断 涌向国际市场 , 因此商 标 翻译变得尤为重要。 文中 将通过商标翻译实例分 析 , 对商标的翻译技巧 进 行探讨。 关 键 词 :商 标 ;翻 译 ; 技巧;因素 西方有句俗语说得 好 ,“Name is the game (决 胜 于 品 牌 )”,品 牌 就 是 企 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 争 优 势 的 法 宝 ,也 是 引 领 消费者消费趋向的导航 仪 。 一 种 好 的 商 品 ,加 上 一 个 朗 朗 上 口 的 名 字 ,无 异 于 锦 上 添 花 ,可 大 大 促 进此商品的销售量。 同 样 ,在 这 个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时 代 ,商 标 译 名 也 举 足 轻 重。 好的商标译名能让企 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 席 之 地 ,并 为 大 多 数 消 费 者 所 追 捧 ;反 之 ,则 可 使 产品沦没到无人问津的 肤佳;Head&Shoulder 海飞丝等等,这不仅准确形象地描绘了商 品 的 性 能 ,体 现 了 产 品 的 特 色 ,同 时 又 让 消 费 者 深 刻 理 解 了 商 品的深层内涵,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影响商标翻译的两个因素 (一) 商标翻译中两种文化的差异 因 为 语 言 的 发 展 具 有 不 同 的 历 史 背 景 、文 化 传 统 、民 族 风 格和宗教信仰,因此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是巨大的。 译者必须 在翻译商标之前对销售地区的语 言 和 文 化 做 充 分 的 了 解 , 否 则 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例如,“白象”牌电池 , 译为 White Elephant, 但是在 美 国 市 场 上 很 少 有 人 问 津 。 原 来 ,White Elephant 是 “无 用而累赘的东西”,由于未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因此商品在国际 市场据失去了竞争优势。 通过这个例子,告诫译者必须做一个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二 )商 标 翻 译 是 一 种 翻 译 、文 化 、法 律 知 识 为 一 体 的 特 殊 翻译 因此 , 商标译者一定要 具 有 良 好 的 语 言 知 识 以 及 一 定 的 文 化背景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 这样才能使商标 译名为异域读者所接受, 从而打开商品的通往国际市场的路。 因此,译者在商品翻译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商标翻译背后文化传递

商标翻译背后文化传递

商标翻译背后的文化传递摘要把商标从一种语言直译成另一种语言是很不明智的,我们应该使用一些翻译技巧来保持商标自己的语言特色。

本文通过分析商标词本身的特点,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商标词的翻译;并提出在翻译时应注重中西文化信息的互通,顾及对商标词的审美,从而准确地表达商标词的涵义,以便达到商标应具有的功效。

关键词商标,文化传递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是很流行个词语——民族文化、文化,酒文化,企业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商标随着产品的销售不断为人们所熟知,而在商标中所蕴含的这些文化含义是否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之间不同的风俗与习惯能否通过商标这一媒介被人们所熟悉,其翻译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样也渗透到了商标翻译这一领域。

所以,中英商标词的构成无不体现了各自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也反映了各自国家和民族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其民族性。

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商标词作为文化的一种体现,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正因为它那丰富的文化内涵,给顾客带来了心理上的美感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人们才会对这一品牌爱不释手。

有位经济学家曾说,在未来的商品经济舞台上,没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商标,没有文化形象的品牌是难以得到青睐的。

商标的文化来源十分丰富。

在我国一些商标来自于古诗词,一些来自神话传说,也有的来自风俗习惯。

如“红豆”出自古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奔月”来自“嫦娥本月”的故事。

“女儿红”可是为嫁女儿多年窖藏的酒而得名。

而西方也有蕴含起本地文化的商标。

如apollo和nike,均出自希腊神话,一个是太阳神,一个是胜利女神,展现了西方文化的魅力。

由于一切文化都有自身的特点与魅力,而各国又因地理位置、历史等因素的不同,所以语言产生了差异,而作为其表现形式的商标其通过语言所表达出的文化含义也就有了不同。

众所周知。

龙在中国历来是皇帝天子们的高贵的象征,我们中国人也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文化观念中龙则是邪恶的象征,在《贝奥沃夫》中英雄的主人公正是杀死了邪恶的火龙才保护了他的人民。

浅谈商标翻译与文化

浅谈商标翻译与文化

浅谈商标翻译与文化作者:邹燕红廖昌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0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组织,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中国与外国的贸易量不断增加。

他们日益认识到商标其商标翻译在树立企业形象、促进消费、开拓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商标翻译背后的文化和文化差异也引起广大学者和译者的兴趣,商标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从文化和文化差异以及它对商标翻译的影响,阐述了商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商标翻译;文化差异;翻译的方法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93-01一、文化差异以及它对商标翻译的影响众周知,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方地理位置、种族渊源、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我们进行商标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论这些差异:(一)对动物认识的文化差异英语商标的用词许多来自英国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人名、地名、伟大作家的著名作品、希腊罗马神话和宗教故事。

这样,某些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龙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与外国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所以,在翻译表示动物含义的商标时,译者需注意这些差别。

龙、凤凰(Dragon,Pheonix)。

中国人对龙凤的崇拜由来已久。

龙凤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

中国人对龙和凤凰的联想是吉祥、尊贵,经常看到、听到“龙凤呈祥”,因为龙比喻皇帝,风比喻为皇后。

在我国,凤凰被认为是百鸟之王。

凤凰还被比作是出类拔萃的人,如:“山窝窝里出了金凤凰”。

凤凰既然是好动物,那么,“凤凰”牌自行车上面的英语商标Phoenix都会联系到吉祥。

然而,将汉语商标翻译成英语的目的是给英语国家的消费者看的,以达到刺激消费、营销的目的。

若将有“Phoenix”为商标的自行车出口到西方国家,Phoenix就不算是好翻译,因为西方文化中凤凰是凶猛的怪物,这种文化含义主要源于《圣经》和希腊神话。

从文化意象角度谈企业商标名称的翻译

从文化意象角度谈企业商标名称的翻译

从文化意象角度谈企业商标名称的翻译商标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也涉及到文化。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商标翻译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会遇到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各种障碍。

本文旨在探求如何灵活运用归化或异化的方法来准确传递商标名称的文化内涵。

商标概述(一)商标的文化意象商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一种商业象征。

“商标”有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结合体,能够让顾客分辨出一家或一群卖家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将他们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贺川生,1997)。

其一,商标应该既简单又易于拼读和记忆,这样才有利于商品占有市场。

其二,商标应该反映产品的优点、用途或者性能。

其三,商标应该使该商品区分于其它同类产品。

其四,商标应该能够唤起商家所期待的联想效果。

其五,商标往往含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而它的载体通常是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是商标理念的核心,无论商标翻译的好不好,文化意象都会有所反映。

除此之外,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说,文化意象是商标翻译的美学基础。

各国政见不一,历史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价值观也有所差异,由此而产生的语言理解上的差异则会导致对商标内涵的不同诠释。

这就要求译者对目的国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翻译创造一个能够在原语和目的语读者心中产生一致反应的文化意象。

(二)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谭载喜(1998)指出:“文化各有不同。

每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并有其自身特点的,这就是人们所指的文化特质。

当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词汇中时,就会产生词汇差异”。

莱昂斯(Lyons,1981)称“在一种文化下合适词汇的缺失将使得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变得困难甚至有时候让这一过程变得不再可行”。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词汇差异指的是目的语中没有与源语言相对应的词汇的一种现象。

如果词汇的表面意义与内涵显现出不一致性,句法差异就会出现(Leech,Geoffrey,1974)。

最新整理商标翻译中的翻译原则和跨文化因素.docx

最新整理商标翻译中的翻译原则和跨文化因素.docx

最新整理商标翻译中的翻译原则和跨文化因素商标翻译中的翻译原则和跨文化因素商标翻译,不仅仅是对其字面上的简单翻译,概括及意思的照搬,更是对一种品牌理念的传达和文化的交流。

一、商标翻译已成企业走出国门的“拦路虎”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商标就是其最为人所知的名字,即是商家打造品牌口碑及品牌效应时反复被提到的字眼,也是商家无形资产中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近年来一些商标的不当翻译往往使得该商品出口外国时遭遇“滑铁卢”,使得原本在国内口碑良好,业绩优秀的品牌变得无人问津,门可罗雀。

此部分中,笔者收录了一些商标的不当翻译以示警醒。

例如,“凤凰”牌自行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龙凤呈祥”的说法,“凤凰”在国人心目中就寓意吉祥,在翻译时,译者不假思索的就直接翻译为“Phoenix”,殊不知凤凰在国外则是奸淫邪恶的象征,所以该商品销路一向不好。

又如,xxxx的西子香皂其英译名为“Shitze”,此翻译可谓是在字面上与原文完全匹配,可惜其读音恰恰与英文单词“shits”(拉肚子)的读音相似,就会让人联想到使用该香皂会让人出现不适反应,可谓是相当失败的翻译案例。

以xxxx出口的“轻身减肥片”,一经出口,销售额并不理想,其原译名为“Obesity Reducing Tablets”,原来美国人认为这是专门设计给特大胖子吃的药物,这样的结果与译者初衷背道而驰,后更名为“Slimming Pills”,销路一片飘红。

著名的xxxx“狗不理”包子原本的译名是“go believe”,译者以为这样跟原商标读音最为接近,可是在西方国家中并没有这样的动词搭配,而且很少人能将“believe”与“包子”产生联想,所以这种翻译就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云;再者,由于东西方文化不同,导致其在语言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性。

有的名词在英语中是敬语,然而在汉语中却变得不堪入耳。

例如:三色堇服饰的英文译名就是“Pansy”,可是其在英文中还有“同性恋”的意思,消费者害怕买了这样的衣服就会被别人带上有色眼镜看待,自然就退避三舍,在商标翻译中这种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浅析商标翻译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

浅析商标翻译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
浅析商标翻译的文化差异与翻 译技巧
目录
01 一、商标翻译中的文 化差异
03 参考内容
02 二、商标翻译的技巧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标翻译在商业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商标不仅 代表着公司的形象,还承载着其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信息。因此,商标翻译的准 确性和吸引力对于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本次演 示中,我们将探讨商标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技巧。
2、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在社会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被广泛推 崇,而在中国,集体主义和社会和谐更受重视。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在商标翻译 中也有所体现。例如,“维维豆奶”在中国是传统营养食品的代表,但在西方 可能被理解为“大豆奶”,因为在西方没有“豆奶”这个概念。
3、语言习惯的差异
一、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文化背景的差异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都有其独特性,这反映在商标翻译中。例如,在中 国,“福”字代表着吉祥、幸福,而在西方,它可能被理解为好运或者幸运。 同样,“龙”在中国是权威和力量的象征,但在西方,它常常被视为邪恶的象 征。
因此,在翻译商标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
1、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其文化和语言习惯也大不相同。在英语中, 商标名称可能更注重简洁、醒目和易于记忆,而在汉语中,商标名称可能更注 重寓意和修辞。例如,“Coca-Cola”在中文中被翻译为“可口可乐”,既保 留了其音译的特点,又赋予了新的寓意,象征着快乐和可口的饮料。
1、尊重原文,保持音译
在翻译商标时,应尽量保持原文的音译特点。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品牌的独特性 和辨识度,也可以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例如,“Nike”在中文中被翻 译为“耐克”,既保留了其音译的特点,又寓意着产品具有高质量和耐用的特 性。

浅谈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

浅谈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
商 标 也 会 引起 消 费 者 好 的 的 文 化 联 想 。 关键 词 : 商标 文化差异 文化联 想 翻译 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 号 : 6 . o 2 4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4 0 8 ( 0 aO () o  ̄ - 1 l 7 - 9 X 2 1 ) 1e- 2 4 0

想 到 产 品 性 能 , 得 这 种 自行 车 不 安 全 而 觉
导 致此 商 品 不 受欢 迎 。 这种 现 象 还 有 “ 像 荷 花( ou ) , 荷花 ( o u ) 在 日本 市场 里是 L t s” “ L ts ” 不 会存 在 的 , 为 “ 花 ( o u ) 在 日本 文 因 荷 L ts” 化里是死亡的意思 ;
此, 商标 翻译 在 国 际 贸 易 中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法 , 为 它 不 仅 能 避 免 纯 粹 的 音 译 的 弊 端 3. 翻 译者 对 宗教信 仰和 风俗 习惯 的 忽视 因 2 奈 达 的 对 等 理 论 翻 译 和 中 国 严 复 的 “ ” 而 且 能表 达商 标 原 始 的 内 涵 。 信 商 标 词 翻 译 中 一 个 很 重 要 的 问 题 是 用 “ ~ 雅” 的“ ” 常相似, 达 中 达 非 功能 对等 理 2 2意译 . 语 失 效 。 语 失效 不 是 指 一 般 遣 词 造 句 中 用 论 定 义 为 即译 语 中的 信 息 接 受 者 对 译 文信 这 种 翻 译 的 方 法 通 常 被使 用 在 当 英语 出现 的 语 言 运 用错 误 , 是 指 不 合 时 宜 的 而 息 的 反 应 应 该 与源 语 接 受 者 对 原 文 的 反应 文 化 和 汉 文 化 表 现 出 同 样 意 思 的 时 候 。 例 翻 译或 表 达 不 符 合 习 惯等 导 致 交 流 不 能取 程 度 基 本相 同 。 这 种理 论 的指 导 下 , 在 商标 如世 界 上 最 大 的软 件 公 司 “ c o o t , 得 预期 效 果 的 失误 。 Mi r s f” 中 比如 , 国的 出 口商 品 我 翻 译 能 够 成功 地 吸 引顾 客 和 刺 激 他 们 的联 文 为 “ 软 ” 这个 翻 译 是 由 “ c o 的 “ 微 , mi r ” 微 中, 不少 商标 是 以 动植 物 名称 命名 的 。 英 在 想 和 购买欲 望 。 比如 , C re o r 是一 家 非 小 ” 及 “o t 的 “ 件 ” 起 来 的 。 “ a rf u ” 以 s f” 软 连 译 时 并 非 所 有 的都 可 以 直 译 , 为英 美 文 因 常 大 的 连 锁 超 市 , 中 国 的 翻 译 为 “ 乐 在 家 () 1 字面 直 译 法 。 化 与 中 国 文 化 中 对 动 物 所 赋 予 的 联 想 不 福 ” 这 个 翻译 很 符 合 中 国 人 的 口味 。 为 。 因 即 按 照 原 商标 词 的 基 本 词 义直 接 译成 同 。 武 凶猛 在 中 国是 与 虎 相联 的 , 在西 威 而 “ 乐 福 ” 消 费者 一种 高兴 温 暖 的 画 面一 目标 语 , 译 能 保 留 原 名 准 确 信 息 和 情 感 方 则 与 狮 相 联 。 见 , 翻 译 动 物 类 商 标 家 给 直 可 在 合 家欢 乐 , 有 助 于 吸 引 消 费 者 和 激 发 或 某种 象 征 意 义 , 这 引发 对 商 品 的美 好 联 想 。 时 , 定 要 搞 清 它 在 西 方 文 化 中有 无 不 良 一 他们 的购买欲望。 如“ 熊猫 P n ” 国宝 , Cr wn a da 一 “ o 皇冠 ” 皇 的 联 想 , 则 会影 响产 品的 销 售 。 一 否 家风 范 , 豪华 气派 , F i L d 贵妇人 ” 高 “ ar a y 一 随着 经济文 化的全球化 发展 , 商标 翻 2商标翻 译的方法 雅 名 贵 。 是 字 面直 译 时 一 定 要 注 意 到 英 译 变 得 越 来 越 重 要 。 标 不 仅 是 语 言 的 符 但 商 2 1音译 . 汉 两 种 语 言 内 涵和 寓 意 差 异 , 及 东 西 方 号 也是 经济 的 符 号 , 以 因为 文 化 的不 同 , 商标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浅谈商标的中英文翻译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浅谈商标的中英文翻译

意译法是指, 在功能等值的前提 “味同嚼蜡”, 这种翻译不能不说是忽
下, 消除语言上的差异的同时, 没有保 视翻译目标语的文化的败笔。
存言语上的特色, 如不保存原文的修
2. 商标翻译中注意的问题
辞 形 式 和 民 族 特 色 , 词 有 增 减 、重 复 、
要充分理解受众语言的文化内
词性和句型有转换、语序有颠倒、句子 涵。在广告商标的翻译中必须对受众
集团经济研究 2007·2 月中旬刊(总第 221 期)
文 / 聂爱明
分别采用了音译的技巧, 但在音译的 含义通过生动明快的风格从目标语中
基础上尽量发掘出传神的字词意义以 反映出来, 使人印象深刻。美国的
展示体育服装的结实, 耐用, 精干和有 Coca- Cola 饮 料 , 翻 译 成 汉 语 是“ 可
1. 2. 2 中文商标的英文意译 中文商标的意译法, 是指根据中 文商标的含义, 译为意义相同或者是 相近的英文。如, 大白兔( 奶糖) 意译为 Wh ite Rabbit , 小 天 鹅( 洗 衣 机) 意 译 为 Little Sw an , 飞鸽( 自行车) 意译为 Flying Pigeon 。 1. 3 音译和音译相结合 事实上, 翻译的技巧更多的表现 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上, 这一 手段所体现的文化移植能使源语言信 息得到最大的加强, 并让深层的文化
有拆、有合、正说和反说互变等译法。 语言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不仅包
1. 2. 1 英文商标的中文意译 英文商标的中文意译法, 就是把 不宜或不能使用汉语拼音将英文商标
括受众的语言特征, 同时包括受众所 在民族的宗教信仰, 价值观念, 处事态 度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民族文化因素。
进行直接翻译而采取的一种既能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
摘要: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每个商标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译者在翻译商标时,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消费文化心理,语言规则,及地域文化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根据奈达的理论,即在功能对等或称动态对等理论下,能够再现原语商标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这种功能对等翻译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继而激发他们消费的欲望。

给商家带来盈利的最终目的。

同时在这种原则下翻译出来的商标也会引起消费者好的的文化联想。

关键词:商标文化差异文化联想翻译功能对等
随着中国跨国贸易越来越频繁,市场在贸易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恰当商标翻译可以达到商标的直接目的,就是有助于吸引消费者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反之可能带来消极的结果,甚至会损害商品形象。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从文化和联想的角度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影响,和在此理论下商标翻译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1 对等翻译的理论
商标是商品的符号和企业的标志。

因此,商标翻译在国际贸易中是非常重要的。

奈达的对等理论翻译和中国严复的“信”“达”“雅”中的“达”非常相似,功能对等理论定义为即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

在这种理论
的指导下,商标翻译能够成功地吸引顾客和刺激他们的联想和购买欲望。

比如,“Carrefour”是一家非常大的连锁超市,在中国的翻译为“家乐福”。

这个翻译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因为“家乐福”给消费者一种高兴温暖的画面——合家欢乐,这有助于吸引消费者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2 商标翻译的方法
2.1 音译
音译法通常用于翻译人名或者公司的名称。

“Noki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移动电话品牌之一。

这个名字来自于该手机公司所在的小镇。

中文的翻译“诺基亚”,使得人们似乎感受到该公司表达出来的意思―对亚洲的承诺。

著名的英国汽车品牌“Rolls-Royce”,中文的翻译为“劳斯莱斯”。

虽然此翻译并无任何特别的意思,可是我们仍能够感受到这个品牌的贵族血统。

(1)直接音译。

直接音译就是按字的发音直接翻译,像“茅台(Mao-tai)”,“长虹(Changhong)”,“春兰(Chunlan)”和“海尔(Hailer)”等等所有这些商品的翻译都是直接音译。

在英语商标翻译成中文中,像“Sony(索尼)”,“Nokia(诺基
亚)”,“Rolls-Royce(劳斯莱斯)”,“Rolex(劳力士)”,“Philips(飞利浦)”和“Sharp(夏普)”等等。

这种翻译方法因为缺少对对方文化的了解而运用的不是很理想。

(2)谐音取义式翻译。

这种译法是在翻译时尽量选用与原商标词谐音而又有褒义(或新意)的词,并能充分展示出商品的特色。

以下几例可谓运用此法之佳译: “Coke-cola(可口可乐)”,coca和cola原为两种植物的名称,它们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原名“Coke-cola”给人们提供了产品的原料以及功效方面的信息。

译名“可口可乐”在中国文化中给人带来美好的联想。

此外,译名与原商标词在发音上很相近,节奏也相符,并且形式上都具有同样的美感,真是绝妙之译。

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商标翻译的最好办法,因为它不仅能避免纯粹的音译的弊端而且能表达商标原始的内涵。

2.2 意译
这种翻译的方法通常被使用在当英语文化和汉文化表现出同样意思的时候。

例如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Microsoft”,中文为“微软”,这个翻译是由“micro”的“微小”以及“soft”的“软件”连起来的。

(1)字面直译法。

即按照原商标词的基本词义直接译成目标语,直译能保留原名准确信息和情感或某种象征意义,引发对商品的美好联想。

如“熊猫Panda”—国宝,“Crown皇冠”—皇家风范,豪华气派,“Fair Lady贵妇人”—高雅名贵。

但是字面直译时一定要注意到英汉两种语言内涵和寓意差异,以及东西方民族及其文化。

(2)臆测翻译。

臆测翻译也叫做创造性翻译,使得翻译之后的商标比原始商标更注重商标的作用而不是商标的形式。

这种方法更适合没有与原始商标相匹配的目标商标。

例如享誉国内外的电脑品牌“联想”,因为“Legend”已被用作其他商品,所以公司用推测记号“LENOVO”作为他们的国际性市场的商品商标。

“LE”意思仍为“联想”。

“Novo”是拉丁语的字根,意思是创造性和超前性,这个商品也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3 商标翻译中的问题
商标翻译是一种注重文化交流而不是从原始商标到目标商标的单纯转换。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和说英语的国家已经形成不同和特殊的文化和风俗。

有时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的忽视。

3.1 翻译者对语音内涵的忽视
在商标翻译里,翻译者对语音内涵的忽视可能会导致在目标国商
品的销售情况。

有一些商标在某些文化里可以联想到好的事物,然而在不合适的翻译就会在目标国有相反的效果。

例如,中国有名的自行车品牌“五羊”,被翻译成“Five Ram”,“Ram”是雄性绵羊,有野蛮且放荡不羁的意思。

这种自行车品牌进入英国市场,消费者以此联想到产品性能,觉得这种自行车不安全而导致此商品不受欢迎。

像这种现象还有“荷花(Lotus)”,“荷花(Lotus)”在日本市场里是不会存在的,因为“荷花(Lotus)”在日本文化里是死亡的意思;
3.2 翻译者对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忽视
商标词翻译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用语失效。

用语失效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不合时宜的翻译或表达不符合习惯等导致交流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比如,我国的出口商品中,不少商标是以动植物名称命名的。

在英译时并非所有的都可以直译,因为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中对动物所赋予的联想不同。

威武凶猛在中国是与虎相联的,而在西方则与狮相联。

可见,在翻译动物类商标时,一定要搞清它在西方文化中有无不良的联想,否则会影响产品的销售。

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商标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商标不仅是语言的符号也是经济的符号,因为文化的不同,商标翻译也存在不同,等效翻译理论是商标翻译的良好指导。

翻译时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都应该正确地采纳不同方法。

也需要具备卓越的语言和全面的知识。

只有当商标在目标国被正确贴切和令人难忘的翻译出来商品才
会给消费者文化联想,商品也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美)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美)查尔斯·泰伯(Charles R.Taber).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新民,杨国燕.汉英商标词之交际翻译[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
[3] 张万义,陈建杰.论商标翻译[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5).
[4] 黄瑞红.文化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江汉大学学报,20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