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2.1_光的传播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
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
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讨论、交流
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1:
1.能够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正在发光的电灯、发光的镜子、太阳、月亮,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
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水母。 D.霓虹灯。
4.下雨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呢?
巩固练习
本课小结
1.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3.光速。
讨论回答
巩固
反馈练习2:
1.光在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用带___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线。
2.开凿隧道时为什么要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呢?
练习
贴近生活
(三)光速
同学们,喜庆节日放“响炮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还是先听到响声呢?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联系实际
(讨论回答)光速大于声速。
讨论
应用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现象是属于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预习及准备器具




激发兴趣
(一)光源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观察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思考、讨论
列举例子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练习
提出问题
(二)光的传播
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八年级】2.1光的传播导学案

【八年级】2.1光的传播导学案

【八年级】2.1光的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理解光沿直线的传播及其应用(难度)3、认识光线,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重点)二、课前辅导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2.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可分为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沿直线传播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4.光是指一条带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和。

5.练习射击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准确射击,即枪上的标尺间隙、枪上的准直与射击目标重合,这是射击的基础。

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证明了。

7.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

这种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

8、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阴影形成C,锁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9.下列物体属于光源()a、亮着的电灯b、晴天时的月亮c、小镜子D,表面光滑的金属板三、研讨解惑10.晚上,当人们经过高悬的路灯下时,阴影长度的变化为()a、变长b、变短c、先短后长d、先长后短11.阳光从大气层外到地面的轨迹是(填入“直线”或“曲线”),因为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的空气是(填入“均匀”或“不均匀”)。

12、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点形状是()a、圆形B,方形C,不规则D,条形四、巩固应用13.在下列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定律无法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c、在操场上,当士兵们排好队挖掘隧道时,他们用激光引导掘进机14、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a、离起跑线太远了。

恐怕我听不到枪声b、听到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成绩偏高c、看香烟计时很方便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2、1光的传播》导学案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2、1光的传播》导学案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①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概括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

②通过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的了解和分析,加深对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

三、学习目标:①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②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3×108m/s。

③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四、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五、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学习任务一:光源光是从哪里来的呢?;叫光源。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学习任务二:探究光的传播路径1、进行课本35页的实验探究2、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本上能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学习任务三:光直线传播应用学生读课本63页的图后回答:1、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吗?3、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学习任务四光的传播速度自学课本36页内容后回答: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二)自我检测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解放军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在物质中沿传播的道理3、月亮、蜡烛火焰、萤火虫、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4、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更远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六、系统总结:1、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2、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七、课后反思:⑴光是客观存在的,它在均匀介质中具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因此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线”是抽象出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线不是光.⑵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如栽树时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们可以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们破除迷信.。

八年级物理上册《2.1 光的传播》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1 光的传播》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1 光的传播》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了解光源和光源的几种不同分类;2、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难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导学环节和导学过程问题预设和导学评价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同学们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二、自主学习:1、光源:叫光源。

2、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 (2)人造光源:如。

3、为了表示,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和,这样的直线叫。

4、光在沿直线传播。

5、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表示。

在计算中,真空中的光速取为 m/s。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6、光年是指,它是单位。

7、光的传播介质(填“需要”或“不需要”)。

三、合作探究: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手影游戏)如:(1)太阳下的人影早晚,中午。

(2)人走过路灯时,影子先变后变。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1)日食的成因:(2)月食的成因:3、盛夏树荫下会发现一些圆形的光斑,请解释光斑是怎样形成的。

4、为什么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却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牛郎和织女多长时间能相会?四、达标检测: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

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__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在开凿隧道时,工程师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偏差,这主要利用了原理。

3、通过门缝向外看,眼睛离门缝越 (选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2.1光的传播》导学案

《2.1光的传播》导学案

《2.1光的传播》导学案编写者:刘勇审批者:时间:2010-9-17一、学习目标:⒈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传播规律,并能用来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

⒉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⒊知道光在真空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2)光直线传播的应用(3)光速难点: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的理解与解释.三、学习过程:【学点一】光源1、什么是光源?我们把称为光源2、光源分哪几类?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光源有很多,有些是在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我们称之为,例如:、、;而有些是人们根据需要自造的,称之为,例如:、、。

练习: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太阳D电灯【学点二】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源发出光以后射入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思考生活中这些例子:⑴有雾的天气,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是什么形状的?⑵夜晚使用的手电筒射出的光是什么样子的?⑶投影仪射在屏幕上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因此你的猜想:。

2、实验探究:器材:蚊香、火柴、激光灯、透明塑料杯、肥皂水、矩形玻璃砖、白纸①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a、小组讨论如何探究b、交流探究过程c、进行探究d、结论:光在空气中传播②根据实验探究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途径结论:光在水中传播。

我们可以推导,光在玻璃中也是传播。

(可以在课下自主探究)总之,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

3、怎样表示光的传播情况?为了表示光的一些传播情况,我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我们称为,画法。

4、列举几种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现象:应用:5、做一做“小孔成像”根据课前的准备,按照课本35页“想想做做”进行操作“小孔成像”中小孔成的是什么样的像?练习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算瞄准了,这是根据原理2、“立竿见影”这句话说明光在空气中是_______传播的,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日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人教版物理八(上)《光的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上)《光的传播》导学案

《光的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美丽的武汉城市夜景图片,提问是什么将城市的夜晚装点的如此美丽多彩?自主学习(一)光源了解一些发光的物体。

归纳:叫做光源。

光源分和。

(二)光是如何传播打开电灯,光就进入我们的眼睛。

光是怎么传播的?猜想:。

探究实验:利用水槽、激光笔、烟雾、茶叶汁、玻璃砖、喷水壶研究光在气体,研究光在液体中,研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现象,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总结归纳得出:光。

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方向及路径,人们引入了光线。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就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这种直线叫做光线。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本来看不见的光线及光的传播路径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种图叫光路图。

引导学生画光线,画太阳的光线,画平行光线,会聚光线,发散光线等。

(三)光直线传播的现象1.一个人晚上沿马路散步,经过一盏灯,此时灯照射入的影子长短会相应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背光一侧便产生影。

练习.如图是08春晚节目《逗趣》中的一个画面,“狗叫、鸟鸣及手影……”,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手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D.居民家中电视机收到该节目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2.如图所示是一位天文爱好者在新疆伊吾县拍摄到的美丽的日偏食和日全食贝利珠。

日食现象的成因是()A、月球射向太阳的光,途中被地球挡住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其他天体(不是地球)挡住日食位置:太阳月球地球种类: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影子。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题光的传播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题光的传播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光的传播八年级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光源和光源的几种不同分类;2、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导学方法:实验法观察、讲授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光源:的物体叫光源。

2、光是怎样传播的?3、真空的光速:我们计算时一般取c= m/s= km/s课堂导学一、认识光源1、光源: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2):人造光源:如二、光是如何传播的3、演示实验,光在空气中传播。

光在水中传播。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5、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和,这样的直线叫做。

6、小孔成像,像是立的,原因:物体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

物体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

7、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如果要让像变大,可以让纸盒蜡烛,或让光屏小孔。

三、光的传播速度8、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速比声速。

真空中的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1)真空的光速:我们计算时一般取c= m/s= km/s(2)空气中的光速真空中光速,但我们一般认为与真空中光速一样大,也取C= m/s(3)水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9、光年是一个非常的单位,它等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在开凿大山隧道是,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偏差,这主要利用了的原理。

2、通过门缝向外看,眼睛离门缝越 (选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3、过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下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膜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的像B.三角形光斑C.蜡烛的倒立的像D.圆形光斑课后作业5 .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6.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反射现象7.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 _来解释。

八年级物理上册2-1《光的传播》学案(四)(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1《光的传播》学案(四)(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光的直线流传导学纲要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光源,复述光源大概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说明光沿直线流传及其应用。

3.复述光真空和空气中的流传速度c=3×108m/s。

二、要点和难点要点:光的直线流传及其应用;光速学习活动难点:一、引入新课:请两位同学先做踩影子游戏,再做手影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忽然关掉光源。

思虑并回答游戏为何不可以进行?二、光源:察看与思虑:看课本 P34页图 2.1 —甲、乙、丙,个人思虑后在小组内沟通它们有什么共同特色?并划分哪些是天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三、光是如何流传的翻开电灯,我们就能够看见它光,这是因为从灯泡抵达了我们的眼睛。

那么,光的流传有什么特色?演示 1:用小型激光器沿激光照耀的方向发射空气清爽剂,察看激光的流传路线。

演示 2:用小型激光器照耀到水槽中的水中,察看激光的流传路线。

演示 3:用小型激光器沿白屏射入玻璃(玻璃后边紧贴柏平),察看激光的流传路线。

个人察看思虑后在小组内沟通后回答:光的流传有什么特色?⒈学生随堂小实验:三枚大头针、方木板、白纸、直尺、图钉。

用图钉把纸插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插一大头针 A, 并使其垂直于木板,在某一地点察看大头针 A, 并沿视线插上两枚大头针 B、C,使 B 恰好挡住 A,C 恰好挡住 B,拔去大头针,用直尺把三支大头针连起来,察看这三点的地点关系。

个人思虑而后小组议论举出于此时对应的实例:、、。

⒉激光准直看课本 P35页 2.1 —3 思虑激光如何指引掘进方向的?⒊影子的形成翻开投影仪,一名同学在屏幕上作出各样姿势,察看屏幕上出现的现象,个人思虑后回答:影子的成因。

而后说明天蚀、月食实质上也是“影”并发问:那位同学能解说一下它们的成因?四、光芒看课本 P35页光芒一段,个人思虑并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光芒?直线示什么?箭头表示什么?管线真切存在吗?想一想做做学生比较课本自己达成。

五、光速看课本 P36页个人思虑并回答以下问题①为何我们老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②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是多少?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看课本 P37页个人思虑并回答P38问题当堂训练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中一人是“影”,它是由光的_________ 流传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哪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学习重点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自主学习:
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把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特别提醒:月.
亮不是光源
.....,月亮是因为反射太阳光而亮的,它自身并不发光。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

像课本34页图2.1-1的太阳、萤火虫、水母等它们都属于自然光源(也叫做天然光源)。

为了使用方便,人们研究并制造了人造光源,它的发展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后来又出现了火把、油灯、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现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种电灯,人造光源还在发展和改进。

1.光是如何传播的:
活动1: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举例说明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2)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
(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径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或者说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
活动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2.光速:
光的传播速度到底有多大呢?很早以前就有人感兴趣,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现象: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
看到闪电?这说明了什么?
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所以测定光的转播速度是非常困难的。

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

后来经过几代科学家
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真空
..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8 m/s,常用字母c表示。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也就是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活动3:阅读课本37页“科学世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光年”什么意思?是什么的单
位?
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
合作探究: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解释相关现象)
影子: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影子。

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
例1:如图,某人在路灯下,请画出它的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
变型1:人走路经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变型2:在图中作出室内人在A点处观察到的窗户外的景物的范围
填一填:
3、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C= 。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光年是单位(也就是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例2:(吉林中考)画出物体AB经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上标出AB的像A′B′
变型2:(山东中考)大伟在课外按图示制作了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如果在易拉罐底部开一个很小的△小孔,则它在半透明的纸上的看到的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光斑
D、圆
型光斑
当堂训练:
1.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______道理,能证明这一道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2.一个人面朝南方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这时是_________(选项“早晨”、“中午”、“下午”)
3.我们在上体育课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来解释。

4.我们常见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
B.月亮
C.平面镜
D.太阳
5.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传播
的;
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7.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
A.太阳的影子 B树叶的影子 C.树叶间小孔的像 D.太阳的像8.发生日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
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
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
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
●物理阅读
无影灯
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使光线遇到不透明的障碍物
时形成阴影,特别是在光源很小,近似为点光源的条
件下。

面光源则可减少或消除这些阴影。

医生做外科手术用的无影灯,是在很大的圆形灯
罩里,呈环形或交错排列着几个到十几个灯球(图中
为12个),每个灯球里有一个镜面灯泡。

灯泡的内半
壁上涂有一层铝,把光线均匀柔和地反射到整个灯球
上,使发光面大大扩大,相当于无数个点光源从各个方向照射到手术台上。

即使医护人员操作、移动,也不会形成影区以致影响病体表面的光亮,保证手术始终在均匀照明下顺利进行。

先听到歌声?
在一次物理课上,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众甲坐在北京音乐厅里,离演员17米,直接听演员演唱;听众乙在远离北京约120千米的天津,在收音机旁听现场转播。

问甲乙二人谁先听到歌声?
“甲先听到!”小虎不加思考地抢答道,“因为甲就在现场直接听演唱。


“应该是乙先听到。

”经过一番运算以后小明回答说。

老师:“小明,你能讲讲为什么吗?”
小明:“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甲听到歌声需要的时间。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一样,都是3×105千米/秒,从北京
传到天津用的时间。

所以是乙先听到歌声。


老师高兴地说:“小明同学答得很好,咱们应当学会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答问题。

现在我给大家留一个家庭作业:实际估计某一次闪电发生的地方离你有多远。


后来,在一次雷雨天里,同学们紧张地看着手表,等待着闪电的到来。

他们通过实际估算,都很有体会和兴趣。

这次,小虎也不再想当然了,他做得很认真,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估测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