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编制》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专题地图编绘提纲

专题地图编绘提纲

目录第一章专题地图编制 (3)1-1 基本原则与过程 (3)1-2 专题地图的表示特点 (3)1-3 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和应用 (3)1-4 专题地图的制图综合 (4)1-5 专题地图符号的设计 (4)1-6 专题地图的编制出版 (5)第二章行政区划地图编制 (6)2-1 政区图的定义和特点 (6)2-2 政区图的编制方法 (6)2-3省县(市)政区图 (6)2-4 方志地图的设计 (7)第三章旅游地图编制 (8)3-1 旅游地图的定义和作用 (8)3-2 旅游地图的分类和组成要素 (8)3-3 旅游地图的符号设计 (9)3-4 旅游地图的编制: (9)第四章环境地图编制 (10)4-1 环境地图的定义与分类 (10)4-2 环境地图的制图过程和符号设计 (10)4-3 环境系列图 (11)4-4 几种环境污染评价图的编制特点 (11)4-5 环境地图集的设计 (11)第五章城市地图编制 (12)5-1 城市地图的定义与种类 (12)5-2 城市地图的编制特点 (12)5-3 城市规划图 (12)5-4 虚拟城市三维建模 (13)5-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图种的研发 (13)第六章国土资源图编制 (14)6-1 国土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14)6-2 土地管理图 (14)6-3 土地利用图的设计 (15)6-4 基本土地管理图 (15)6-5 水利地图的设计 (15)第七章地图集编制 (17)7-1 地图集的特点 (17)7-2 地图集的统一协调 (17)7-3 地图集的编辑准备和总体设计 (18)7-4 地图集编制技术方法 (18)7-5地图集的整饰设计,制印出版 (18)7-6 浙江省地图集 (18)7-7现代专题地图集的编制特点 (19)第八章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 (20)8-1 中国国家地图集 (20)8-2 国家自然地图集 (20)课程内容:一、专题地图编制二、行政区划地图编制三、旅游地图编制四、环境地图编制五、城市地图编制六、国土资源地图编制七、地图集八、中国地图集第一章专题地图编制专题地图:集中反映某个主题的地图,主题包括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一切能以地图形式表达的制图现象。

地图编制课程设计

地图编制课程设计

地图编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地图编制的历史和发展,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地图的各种符号和表示方式;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图编制,熟练使用地图编制软件,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认识到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地图编制的方法和技巧、地图的符号和表示方式、地图编制软件的使用等。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介绍地图编制的历史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地图编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地图编制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图编制。

3.地图的符号和表示方式:介绍地图的各种符号和表示方式,使学生熟悉地图的阅读和理解。

4.地图编制软件的使用:教授地图编制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地图编制案例,使学生了解地图编制的实际情况和技巧。

4.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地图编制软件,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具体来说:1.教材:选择合适的地图编制教材,为学生提供地图编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地图编制知识和实例。

专题地图编制课程教学大纲

专题地图编制课程教学大纲

《专题地图编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3319613【英文译名】:Special Map Compilation【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2【总学时数】:32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能够运用所学的专题制图基本理论和制图方法编绘较高质量的专题地图。

由于本课程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制图的软件制图方法,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至少熟悉一个制图软件的操作,能够运用软件熟练地编制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编制》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掌握:专题地图的概念、分类、发展及其相关学科;专题内容的表示;专题制图数据的类型及处理;专题地图的设计和编制方法;利用遥感资料制作专题地图以及机助专题地图制图;各类专题地图的编制特点以及相应的专题地图集编制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地图学、自然地理学、遥感原理;后继课程:电子地图原理与应用。

四、课程内容《专题地图编制》是专门研究各种专题地图信息的收集、分析、分类与综合,研究信息的表达和图形化,最终实现专题信息可视化的一门课程。

专题信息涵盖面十分广泛,它既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自然信息,也包括政治、人口、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人文信息,因此,专题地图编制是地图制图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方法、技术。

本课程讲授专题地图和地图集编制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专题地图的类型和用途;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专题地图的设计和编制特点;专题制图中卫星遥感资料的应用和机助制图的特点;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的编制;海图、航空图、教学地图以及旅游地图的内容和编制特点;地图集的编辑准备工作和编绘方法。

第一章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了解专题地图制图的发展情况和专题地图制图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点: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专题地图编制》教学大纲模板

《专题地图编制》教学大纲模板

专题地图编制》理论课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教学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48 学时,3 学分(其中理论20 学时,上机28学时)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专题地图编制》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该课程简要介绍专题图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专题图生产过程、专题图的设计与编制、专题图的表示及其编制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掌握读图、识图、用图及绘图的技能与技巧。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为今后地图测量、编绘、输入输出的图形化表达提供技术支撑。

3、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专题图学、测量学、计算机地图制图。

后续课程:电子地图与导航。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该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

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重在操作,以课堂练习为主,并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边教边练,灵活机动教学方法。

5、考核方式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考核也偏向于实践,主要以考勤、平时上机练习、综合作业练习的完成数量与质量来综合评定成绩。

课程总成绩=考勤成绩(占30%)+平时上机练习成绩(占30%)+综合作业练习成绩(占40%)。

6、指定教材《专题地图编制》黄仁涛,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1 月7、教学参考书[1] 《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现代地图学》,廖克,科学出版社.2003[4] 《地图学》,张力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⑸《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应用》,王红、李霖,科学出版社。

⑹《地图设计与编绘》,祝国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教学大纲修订说明、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专题图的概念、专题图的分类。

2. 了解专题图的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专题图基本概念、专题图分类本章难点专题图分类。

地图学 专题地图编制

地图学 专题地图编制
第 七 章 专 题 地 图 编 制
§7-1 专题地图的应用
第 七 章 专 题 地 图 编 制
§7-1 专题地图的应用
第 七 章 专 题 地 图 编 制
§7-1 专题地图的应用
第 七 章 专 题 地 图 编 制
§7-1 专题地图的应用
第 七 章 专 题 地 图 编 制
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
然后才能转入地图制印阶段,进行大量的复制。
求,应当采用刻绘或清绘的方法,制作供出版用的印刷原图,
§7-4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二、专题地图的计算机编制过程:
第 七 章 专 题 地 图 编 制
1. 地图设计:该工作与传统的方法相同,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分析
评价及确定专题地图所需要的编图资料。此外,还有若干必要的编 辑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屏幕显示,以便反复比较及修改,因此更能 符合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底图具有确定方位的骨架作用,是确定专题要素的控制系统, 底图中的这些要素就是地理底图要素。
§7-2 专题地图的构成
第 七 章 专 题 地 图 编 制
当某一专题地图的主题所要求表示的要素与地理底图中的
某一两种要素一致时,这时的地理底图要素就是专题地图。 在专题地图中,地理底图要素起着说明专题现象发生、发 展的地理环境的作用,因此它应是退居第二平面乃至第三平 面的“背景”要素。用色要浅淡,内容容量不能干扰专题要
§7-3 专题地图制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自学)
利用遥感信息在编制地质图,土壤图,土地利用图,农业、 林业、牧业资源分布图,陆地水文状况图,河口状态图和多种 海洋图方面已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势,同时在研究植物长势、 地震、洪水预报等动态变化,并编制相应的动态专题地图方面 也是卓有成效的。

专题地图编制教案

专题地图编制教案

专题地图编制教案教案标题:专题地图编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专题地图的定义和用途。

2. 掌握专题地图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能够运用专题地图展示和分析相关数据。

教学重点:1. 专题地图的定义和用途。

2. 专题地图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运用专题地图展示和分析相关数据。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幻灯片。

2. 专题地图制作软件(如ArcGIS、QGIS等)。

3. 相关地理数据和统计数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实例引入专题地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专题地图的定义和用途。

二、讲解专题地图的制作步骤和技巧(15分钟)1. 介绍专题地图的制作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地图设计和地图呈现等环节。

2. 解释专题地图的制作技巧,如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颜色渲染和符号化等。

三、示范制作专题地图(15分钟)1. 利用专题地图制作软件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专题地图,如某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2. 解释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四、学生实践(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专题进行地图制作。

2. 学生根据所选专题收集相关地理数据和统计数据,并利用专题地图制作软件制作相应的专题地图。

3. 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图层叠加和符号化方式,展示和分析相关数据。

五、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专题地图,并解释地图中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2. 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总结专题地图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回顾学生的地图制作过程,评价他们的成果和表现。

扩展活动:1. 邀请地理专家或相关行业人士来讲解专题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2. 组织学生参观地理信息中心或地理实验室,了解专题地图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示范、实践和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题地图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地理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能力。

邵阳学院专题地图实验大纲

邵阳学院专题地图实验大纲

《专题地图汇编》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学时:总学时 30 实验学时 20开出时间:四年级一学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 4 个 16 学时编写人:张新主审定人:黄雄伟一、课程简介《专题地图汇编》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简要介绍地图的计算机生产过程、专题地图的表示及其编制方法。

在相关软件中演示讲解原稿输入、编辑处理、创意编排、图形输出等主要计算机制图过程。

在相应的软件中,以实例讲解地图设计书的编写、地图符号设计,颜色表定义,符号库、线型库的生成方法,数学基础的生成,主要地理要素的制图综合方法,几种典型地图的编制。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为今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输入输出的图形化表达提供技术支撑。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员掌握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掌握运用一些制图软件制作一些电子地图。

本课程包括专题地图概述、专题地图表示方法、专题地图制图综合、专题地图设计等内容。

其中:专题地图概述包括专题地图概念与分类、专题地图发展与其它学科关系、地图分幅与编号;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包括专题地图内容分布特征、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面状符号法、范围法、点数法、适于多种分布现象分布表示方法、运动线法、各方法比较等;专题地图制图综合包括专题地图制图综合概述、海洋、陆地要素制图综合、居民、交通要素制图综合、地貌、植被要素制图综合;专题地图设计包括地图字体的功能、专题地图注记排版、图例、图名的设计与定位、专题地图分幅与地图拼接设计二、实验教学目的及要求1、目的该课程简要介绍地图的计算机生产过程、专题地图的表示及其编制方法。

在相关软件中演示讲解原稿输入、编辑处理、创意编排、图形输出等主要计算机制图过程。

在相应的软件中,以实例讲解地图设计书的编写、地图符号设计,颜色表定义,符号库、线型库的生成方法,数学基础的生成,主要地理要素的制图综合方法,几种典型地图的编制。

专题地图编制第1章

专题地图编制第1章
专题地图编制
第 1 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1 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 §2 专题地图的分类 §3 专题地图制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1 专题地图基本概念
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表示的是制图区域内自然要素和人文 要素的一般特征,它不侧重于某些要素,而是 详细而完备地表示上述各要素。 普通地图应用遍及各个领域,为某一制图区域 提供全面的资料。
请说明下图中哪些要素属于数学要素?哪些属于 专题要素?哪些属于底图要素?
§1.2 专题地图的分类
一 按内容分类
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 1)自然地图 地势图、地质图、地貌图、水文图、植被图 2)人文地图 政区地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文化地图 3)其他专题地图 特种用途的地图
二 按数据特征分类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1)定性数据 表达专题内容的质量特征,即类别的差异 2)定量数据 表达专题内容的数量特征,既反映量的概念
三按用途分类
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
下面几幅图主要表示的定性信息还是定量信息?
§1.3 专题地图制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 专题地图制图与遥感技术(RS)的关系
利用遥感信息编制地质图、土壤图、农业、林业资 源分布图有独特的优势,同时在研究植物长势、估 产、研究历史地理变迁、海洋动态、土地利用变化 等动态变化,并编制相应的动态专题地图方面卓有 成效
二 专题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从地图制图和地籍管理开始的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地图制图,GIS把地 图这种视觉化的效果和空间分析功能同数据库管理操 作集成在一起。 各种专题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源之一,更 高层次的实用分析结论以专题地图的形式再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地图编制》理论课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教学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其中理论20学时,上机28学时)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专题地图编制》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该课程简要介绍专题图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专题图生产过程、专题图的设计与编制、专题图的表示及其编制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掌握读图、识图、用图及绘图的技能与技巧。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为今后地图测量、编绘、输入输出的图形化表达提供技术支撑。

3、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专题图学、测量学、计算机地图制图。

后续课程:电子地图与导航。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该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

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重在操作,以课堂练习为主,并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边教边练,灵活机动教学方法。

5、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考核也偏向于实践,主要以考勤、平时上机练习、综合作业练习的完成数量与质量来综合评定成绩。

课程总成绩=考勤成绩(占30%)+平时上机练习成绩(占30%)+综合作业练习成绩(占40%)。

6、指定教材
《专题地图编制》黄仁涛,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7、教学参考书
[1] 《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现代地图学》,廖克,科学出版社.2003
[4] 《地图学》,张力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应用》,王红、李霖,科学出版社。

[6] 《地图设计与编绘》,祝国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
9、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专题图的概念、专题图的分类。

2.了解
专题图的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
专题图基本概念、专题图分类
本章难点
专题图分类。

讲授内容
1.1 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
1.2 专题地图的分类
1.3 专题地图的发展
1.4 专题地图制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2学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专题图各类要素的分布特征,掌握各类专题要素的表示方法。

本章重点
专题图要素分布特征和表示方法。

本章难点
动态现象的表示方法。

讲授内容
1.1 专题内容的布特征
1.2 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1.3 线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符号法
1.4 布满整个制图区域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
1.5 间断呈片状分布的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范围法
1.6 分散分布的面状现胆的表示方法——点数法
1.7 适用于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
1.8 动态现象的表示方法——运动线法
1.9 表示方法的变种及其功能扩充
1.10 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使用
第三章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掌握专题图数据处理方法。

本章重点
专题图要素的数据处理。

本章难点
数据的分级处理。

讲授内容
1.1 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
1.2 数据源及数据获取
1.3 数据的分类处理
1.4 数据的分级处理
第四章专题地图设计(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专题图数学基础,掌握专题图符号、图例设计的方法、视觉效果设计的原则。

本章重点
数学基础:投影、地图符号设计。

本章难点
视觉效果设计。

讲授内容
1.1 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1.2 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
1.3 专题地图的图例设计
1.4 专题地图面视觉效果的设计
第五章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专题图编制的基本原则与过程,掌握专题内容的选择与制图综合。

本章重点
专题地图编制过程、制图综合。

本章难点
专题地图的整饰设计。

讲授内容
1.1 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则与过程
1.2 专题地图内容选择与制图综合
1.3 专题地图作者原图的制作
1.4 专题地图的整饰设计
第六章专题地图编制的遥感方法(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遥感专题制图的发展趋势,掌握遥感专题制图的理论与方法。

本章重点
遥感专题制图的理论与方法。

本章难点
多源信息复合分析与专题制图。

讲授内容
1.1 遥感专题制图的发展
1.2 遥感图像的特性与制图分析
1.3 遥感专题制图的理论与方法
1.4 多源信息复合分析与专题制图
1.5 遥感图像的专题判读和遥感专题制图方法
第七章机助专题地制图(4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助制图发展趋势,掌握机助专题地图制图中的符号化以及几种专题地图的机助制图方法。

本章重点
机助地理底图的编绘、专题地图制图中的符号化。

本章难点
地图注记的自动配置。

讲授内容
1.1 机助地图制图概述
1.2 机助专题地图制图中地理底图的编绘
1.3 机助专题地图制图中的符号化
1.4 机助专题地图制图中地图注记的自动配置
1.5 几种专题地图的机助制图方法
第八章几种主要类专题图的编制特点(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几种专题图的特点,掌握几种类型专题图的编制方法。

本章重点
自然、人文、经济地图的编制。

本章难点
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构地图的编制。

讲授内容
1.1 自然地图的编制
1.2 人文地图的编制
1.3 经济地图的编制
1.4 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构地图
1.5 几种专用地图的编制
第九章系列专题地图与图集的编制特点(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系列地图与地图集,掌握系列专题图的编制方法。

本章重点
地图集的设计、地图集的编绘。

本章难点
地图集信息系统。

讲授内容
1.1 系列专题地图的编制
1.2 地图集概论
1.3 地图集的设计工作
1.4 地图集的编绘工作
1.5 地图集的统一协调
1.6 地图集信息系统与电子地图集
编写单位: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写人:钟学斌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16年7月
《专题地图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教学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28学时3学分(上机)
一、课程实训简介
《专题地图编制》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授了关于专题图的基本功能、基本操作和相关技术。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及上机实训练习,进而使学生掌握绘制专题图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技巧,能独立的绘制各种专题图。

二、教学目的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专题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为今后地图的设计、输入输出的图形化表达提供技术支撑。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课内外结合、以课外为主,师生互动结合、以生为主的,讲辅结合、以辅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测绘专业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行全程目标任务教学法,学生除完成书本上和布置的基础性练习外,主要完成具有专业特点的综合性练习。

将课堂多媒体演示教学与上机实训内容密切配合,加强实践教学。

教师实时演示每步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感受命令的执行过程,然后安排学生上机实践练习,巩固相关内容,课外加强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学习效果。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预修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地图学,测量学等;后续课程有电子地图与导航。

五、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注:实验类型指必修和选修,实验性质指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六、考核形式及要求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考核也偏向于实践,主要以考勤、平时上机练习、综合作业练习的完成数量与质量来综合评定成绩。

课程总成绩=考勤成绩(占30%)+平时上机练习成绩(占30%)+综合作业练习成绩(占40%)。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地图设计与编绘》,祝国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二)参考书
[1] 《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现代地图学》,廖克,科学出版社.2003
[4] 《地图学》,张力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专题地图编制》,黄仁涛,武汉大学出版社。

八、其他说明
编写单位: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写人:钟学斌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16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