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火灾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化工企业烧(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化工企业烧(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风险描述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烧(灼)伤事故2.可能事故发生的区域及地点名称:生产区域、仓储区域、实验室等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时间:生产全过程、维修作业、检维修期间等- 严重程度:轻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 影响范围:事故发生现场、周边区域、厂区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设备故障、泄漏、失效- 操作不当、违章作业- 现场管理不善、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 火灾、爆炸、化学泄漏等引发烧(灼)伤事故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火灾、爆炸事故- 化学中毒、窒息事故-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二、应急工作职责1.总指挥(总经理):负责全面组织本次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部门、外部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警戒疏散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在事故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组织人员疏散并清点人员。
3.抢险救援组(生产、维修部门):负责发生事故后,接到报警后,抢险人员配戴好防护用品,携带抢救伤员的器材赶赴事故现场,及时使受伤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
4.通讯救护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事故发生后,应携带急救器材赶赴事故现场,根据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伤者及时转到医院抢救。
5.后勤保障组(后勤部门):负责提供救援过程中所需的物资、设备、饮食、住宿等保障。
三、应急处置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报警:可采取大声呼喊、电话等方式进行报警。
- 措施启动:现场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 通知相关部门:总指挥通知警戒疏散组、抢险救援组、通讯救护组等相关部门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2.现场处置- 警戒疏散组: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组织人员疏散。
- 抢险救援组:配戴好防护用品,携带抢救伤员的器材赶赴事故现场,及时使受伤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
- 通讯救护组:携带急救器材赶赴事故现场,根据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伤者及时转到医院抢救。
化工企业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化工企业现场处置方案范本前言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泄漏、火灾等。
这些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生产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现场处置方案对于化工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为化工企业提供一份现场处置方案范本,供参考之用。
现场处置方案概况本方案适用于化工企业日常生产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包括泄漏、火灾等。
方案包含以下内容:1.事件描述:详细描述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范围等相关情况;2.处置措施:针对突发事件,制定相应处置措施,包括人员调配、资源调配等;3.应急响应:确定事件级别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程序,包括报警、疏散等;4.事件评估: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对人员、环境的影响评估。
事件描述时间2022年10月1日上午10点。
地点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
原因由于管道老化等原因,导致氢气泄漏。
范围泄漏涉及的区域为生产车间及附近区域。
处置措施在发现氢气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撤离人员:负责人应当立即疏散附近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2.封锁危险区域:封锁泄漏区域,防止人员再次进入危险区域。
3.制定气体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通过封锁管道源,切断事故发展源;采用泄漏架、泄漏堵缺等措施对泄漏源实施响应封堵。
应急响应事件级别本次事件为一级响应。
响应程序1.报警:立即向应急救援中心报警,请求支援。
2.处置措施:按照处置措施要求进行处置。
3.疏散:负责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安排灾区人员疏散,并在疏散过程中做好必要防护措施,防止伤害扩大。
4.救援:协调相关专业救援队伍对灾区进行再次搜索,确保人员全数疏散并对伤者进行救治。
事件评估本次氢气泄漏事件,由于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使得事故扩大得到有效遏制,未造成人员伤亡,对环境的影响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
结语化工企业面临的各种突发情况,对企业生产和环境安全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将有力保障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和效果。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背景某市一化工企业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立即组织应急处置,最终成功控制了事故并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预案的实施1.前期准备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事故范围、制定应急预案、确认救援队伍、确保通讯等。
2.警报响起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警报。
通过公共广播系统、短信等方式向周边群众发布警报,警示人们远离现场。
同时,汇报给有关部门,启动应急机制。
3.调派应急救援队伍事故发生后,立即调派由消防、卫生、医疗、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实施救援任务。
同时,启动企业内部应急预案,要求企业员工按照预案要求执行,配合救援抢险。
4.现场处置在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
然后,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对现场展开处置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扑灭火源如果事故造成了火灾,应当立刻采取措施扑灭火源。
消防队员应当连续使用苯乙烯泡沫剂、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等设备,对火源进行扑灭。
(2)人员疏散如果有人员在事故现场,应当立即疏散,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疏散时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与消防人员、救护人员配合,进行有序疏散。
(3)污染物处理处理事故现场的污染物,防止进一步扩散。
应当要求救援队伍穿戴好防护装备,对污染物进行清理、收集、运输、处置。
(4)受伤人员救助如果有人员在事故中受伤,应当立即进行救助。
应当将伤者移至安全地点,并进行紧急救护。
如果伤情较重,应当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5.事故后的处理一旦事故得到控制,应当及时开始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损失情况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
应当记录好所有的相关信息,为事故调查和赔偿做好准备。
(2)开展事故调查对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化工企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化工企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设备、工艺、人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发生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事故现场处置原则1.人员安全第一:立即组织疏散事故现场的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2.防止事故扩大: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3.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及事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坚决、果断、迅速: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作出处置决策,采取果断措施,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5.合理分工: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规模,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提高处置效率。
6.汇报与记录: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同时做好事故现场的记录工作。
三、事故现场处置步骤1.危险源控制(1)确认危险源:对事故现场进行快速勘察,确定化学品的种类、特性、数量和存放位置等。
(2)隔离现场:根据危险源性质和现场情况,采取隔离措施,封锁现场,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3)紧急处置:对于可移动的危险源,尽快远离事故现场,并进行安全处置。
2.人员疏散和伤员救护(1)疏散人员:事故发生后,负责人要立即发出疏散信号,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到安全区域。
(2)救护伤员:对于受伤的人员,要及时进行紧急救治,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3.物质泄漏控制(1)切断泄漏源:对于泄漏的物质,要迅速找到泄漏源,并尽快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
(2)封闭容器:对于容器泄漏的情况,要立即对泄漏的容器进行封闭,避免泄漏物质的进一步扩散。
(3)收集泄漏物质:采取措施将泄漏的物质收集起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灭火和事故控制(1)灭火:根据火灾的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包括喷水、泡沫等。
(2)事故控制:对于事故可能引发的后果,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化工火灾事故处置

化工火灾事故处置一、化工火灾事故处置流程1. 接警和报告一旦发生化工火灾事故,首要的任务是及时接警和报告。
工作人员应该立即拨打应急电话,向相关部门报告火灾事故的发生,并提供详细的报告内容,包括火灾地点、火灾规模、可能涉及的危险品种类、数量和性质等信息。
同时,工作人员需要迅速启动内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逃生,并采取措施防止火势扩大。
2. 现场处置一旦接到报警,相关部门应立即派遣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前往火灾现场,进行现场处置工作。
现场救援人员需要根据火灾的特点和规模,采取相应的灭火、救援和处置措施。
在灭火过程中,需要根据火灾区域的特点和化学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尽快将火势控制住,并防止火灾蔓延。
3. 应急处置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急处置包括人员疏散和逃生、危险品处置、环境保护等内容。
在火灾现场,需要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和逃生,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火灾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处置。
4. 灭后处置一旦火灾已被扑灭,需要对灭后场地进行深入处置。
首先,需要对火灾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场地的安全性。
其次,需要清理火灾现场的残留物和危险品,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最后,需要对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化工火灾事故应急措施1. 人员疏散和逃生在化工火灾事故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和逃生是首要任务。
工作人员需要迅速组织人员疏散,指导人员按规定的逃生通道和方法逃生,并尽量帮助受困人员逃生。
同时,需要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和安全,防止踩踏和冲突的发生。
2. 灭火和救援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迅速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灭火工作需要根据火灾区域的特点和燃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迅速将火势控制住。
同时,需要组织救援人员进行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化工企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化工企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化工企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前言化工企业事故不可避免,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处置非常重要。
优良的现场处置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对环境、企业和人员的危害。
二、事故分类化工企业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 爆炸事故:如氢气爆炸、压缩空气爆炸等。
2. 泄漏事故:如氨泄漏、氯气泄漏等。
3. 火灾事故:如油库火灾、反应釜火灾等。
4. 液化气体泄漏事故:如丙烷、乙烷泄漏等。
三、现场处置方案(一)爆炸事故1. 现场人员要及时远离现场,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2. 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派出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
3. 阻止火势蔓延,将容器对准水源进行急散,可用消防车水枪直接喷淋。
4. 抢救人员并严格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
5. 监测周边环境,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6. 维持现场秩序,稳定情绪。
(二)泄漏事故1. 及时关闭泄漏源,并转移有关物品。
2. 通知有关部门,安排抢险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3. 做好污染物到周边环境的防护工作。
4. 采取各种措施遏制泄漏,如在泄漏点周围用砂土或干燥的吸附材料覆盖。
5. 维持现场秩序,稳定情绪。
(三)火灾事故1. 现场人员要及时远离现场,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2. 通知有关部门,安排抢险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3. 利用灭火器等设备进行灭火,若火势太大,则需使用消防车进行喷淋灭火。
4. 确定污染物扩散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遏制火势,如在火源周围用砂土或干燥的吸附材料覆盖。
5. 维持现场秩序,稳定情绪。
(四)液化气体泄漏事故1. 现场人员要及时远离现场,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2. 通知有关部门,安排抢险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3. 关闭泄漏源,利用散热器或水幕进行降温,减小泄漏。
4. 确定污染物扩散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遏制泄漏。
5. 维持现场秩序,稳定情绪。
四、总结化工企业事故的现场处置需要科学规划和精细执行。
现场救援人员需要掌握相关技能,有紧急处理和应变能力。
同时,化工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积极防范事故的发生。
化工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化工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工事故应急救援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化工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成立应急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本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指挥协调事故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组成。
(2)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勘查、风险评估、应急措施制定、救援物资调配、事故善后处理等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1)成立应急救援队伍,由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救援力量组成。
(2)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现场警戒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1)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和应急救援队伍。
2. 应急响应(1)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事故勘查、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制定。
(2)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现场警戒等工作。
3. 事故处置(1)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对于火灾事故,立即启动消防系统,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对于爆炸事故,迅速关闭事故源,切断泄漏管道,防止事故扩大。
(4)对于泄漏事故,立即使用堵漏器材进行堵漏,防止泄漏物扩散。
(5)对于中毒、窒息事故,迅速将受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救治。
4. 应急救援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救援任务完成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救援结束。
(2)应急救援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秩序。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消防系统,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化工企业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化工企业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发生火灾时:(1)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消防水泵进行灭火。
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先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扫射;当火情较大时,同时向上级应急救援中心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起火地点、起火物质、火灾情况。
(2)当火灾蔓延到非本厂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时,在岗员工应立即敲破玻璃按响火灾按钮使用消防水栓,并安排报警——119,(报警人员应向消防部门详细报告火灾的现场情况,包括火场的单位名称和具体位置、燃烧物资、人员围困情况、联系电话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消防车,以便消防队员把握火灾情况和尽快抵达,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抓住救灾时机。
(3)应急指挥中心根据接警情况,立即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迅速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4)首先,救险人员确定起火源后,根据起火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灭火,并采取措施将火场与其他区域隔离,以免火灾区域扩大。
如是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要及时关闸限电。
同时,还要确保现场信息畅通。
(5)抢险组(消防组)利用现有条件消防栓及各类灭火装置开展灭火行动。
(6)治安保卫组负责疏散人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出入,保证道路畅通。
(7)医疗救护组携带应急救护器材赶赴现场待命。
如果有人员受伤,要及时对其进行抢救,抢救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将伤员移至新鲜空气环境中、使其仰卧在硬平面上、解开衣扣、裤带。
用仰头举颈法打开气道,使伤员的下额角与耳垂间连线垂直于地面,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吹气12次。
成人:可采用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每次吹入800-1200毫升气体。
人工呼吸时、要观察伤员的胸腹是否能起伏。
若无起伏、说明通气失败。
应检查气道是否打开或气道内是否有异物阻塞、及时调整伤员头部位置或清理伤员气道异物。
在抢救过程中,始终保持气道打开状态。
抢救者通过触摸成人的颈动脉来判断有无心跳。
若无,就要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火灾事故危险:大型变压器着火事故、发电机着火事故、锅炉炉火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仓库着火事故、输煤皮带着火事故、电缆夹层着火事故,蓄电池爆炸事故、汽轮机油系统着火事故、集控室火灾事故、重要生产场所着火事故、高层建筑着火事故。
火灾事故类型: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火灾,指气体火灾、金属火灾。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见下表: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动火作业时更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1.3.2造成的危害程度
烧伤人员程序、医疗消耗大、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烧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轻者损伤皮肤、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面危及生命。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热力系统发生泄漏。
1.4.2电器短路及电器设备的选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操作失误,违章操作,长期超负荷运行。
1.4.3电气线路短路瞬间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和热量,可以使电源线的绝缘层燃烧、金属融化、引起附近的可燃物质燃烧。
1.4.4机组在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维护工作中,执行制度不严。
安全意识淡薄,均有可能造成火灾人身伤亡事故。
2.0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
3)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4)负责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
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
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
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3.0应急处置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
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2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2.1事故报警程序
火灾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120报警求救。
3.2.2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2.3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
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3.2.4扩大应急程序
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经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同意,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报告流程见图一:
图一:事故报告流程
3.3应急处置措施
3.3.1迅速将烧伤人员脱离火源。
立即采取冷疗措施。
3.3.2讯速使伤员脱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和碳粒,保持呼吸道畅通。
3.3.3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可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
3.3.4电烧伤时,首先要用木棒等绝缘物或橡皮手套切断电源,立即进行急救,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
3.3.5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联系公司卫生所,拨打120急救电话。
3.3.6对烧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
3.3.7呼吸、心跳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