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修改与反思精编版
【精选】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9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 (2).doc

有趣的不倒翁【教材分析】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本课顺应学生的年龄及兴趣特点,让学生尽情地玩不倒翁,并以次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方法,自主经历探究过程,自行获得问题结论,揭开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通过探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对物体内部的观察,认识物体,意识到“解暗箱”是认识物体本质特征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学会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有些物品不容仪倒这种现象,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3.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探究方法来解决。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不倒翁。
教师准备:制作不倒翁的各种材料。
【教学重点】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教学难点】研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不倒翁。
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玩过吗?不倒翁为什么扳不倒,这里面有一定的秘密?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不倒翁好吗?二、学习新课:1.玩不倒翁。
学生玩不倒翁,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可以交换着玩不倒翁,这样可以以更有利于学生互相合作、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
2.探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1外部构造:(1)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2)自己设计探究方案来解决发现的问题。
(3)分小组进行讨论。
(4)交流汇报。
(5)教师小结:在外观上观察底部是半球形的不倒翁扳不倒的一个原因。
内部构造:教师引导学生打开不倒翁,继续观察研究。
(1)学生观察、探究。
(2)小组讨论、研究。
(3)交流汇报。
(4)教师进行实物演示:不倒翁不倒的另一个原因是上轻下重。
(5)学生记录。
继续研究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3.探究不倒翁扳不倒的科学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案9、有趣的不倒翁【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教学目标】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探究活动的过程;能够运用“打开不倒翁”的方法研究不倒翁的秘密;能够初步体验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学会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
2.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探究方法解决。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有些物品不容易倒这些现象,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教学难点:研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不倒翁的各种材料、相关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不倒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引导: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个谜语怎么样?请听题:一个公公精神好,从早到晚不睡觉,身体虽小力气大,千人万人推不倒。
(师板书:有趣的不倒翁)。
2.出示实物:看,老师已经把它们带来了!想玩吗?我们今天就先来玩玩不倒翁。
可以交换着玩,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能发现更多问题,开始吧!3.生玩不到翁。
4.教师引导:同学们合作的真不错,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5.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如:我怎么推它,不倒翁都不倒,为什么它不倒呢?我把它倒过来放,结果它一会就正过来了!我们的不倒翁虽然模样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大肚子”。
1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1.教师引导进行猜测:同学们在游戏中也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科学家们也是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开始研究的。
那为什么不倒翁总是不倒呢?我们先来猜一猜。
2.学生根据研究情况猜测。
如:我想可能与不倒翁的“大肚子”有关吧。
它都有个小头大肚子。
科学活动《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

科学活动《有趣的不倒翁》.活动目标:1、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2、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翁。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伴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发现不倒翁底部重、重心低才能让玩具不倒活动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准备不倒翁、彩笔、瓶盖、双面胶、剪刀、扭扭蛋、纸杯、超轻土、小石头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一个娃娃精神好,从小到大不睡觉。
身体轻,劲不小,左推右推推不到。
(打一玩具)(二)探究体验——感知不倒翁底部重、重心低的秘密1.自由探索——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不倒翁,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小结:不倒翁总是摇来摇去,怎么也推不倒师:为什么不倒翁总是不倒?(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小结∶原来不倒翁的底物是个(圆弧形)半球体。
2.验证猜测——半球体的物品是否可以不倒师:我们找一下圆弧形材料,用手推一推,看看能不像不倒翁一样摇来摇去?小结:纸杯、瓶盖、卷心筒、扭扭蛋都往前滚走,而不像不倒翁一样摇来摇去的。
3.再次探究——怎么让圆弧形材料摇来摇去。
师:请小朋友在观察一下不倒翁的外形,用手摇一摇、掂一掂,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小结:其实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就在底部,不倒翁上半身是一个空心壳体,重量很亲,下半身是一个实心的半球形,也就是小朋友说的圆弧形,重量相对较大,所以不倒翁的重心就集中在了它的底部,起到了固定身体的作用,我们用手将不倒翁推倒的时候较重的底部会把较轻的身体拉回原来的位置(三)操作体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1.学习用瓶盖制作不倒翁师:小朋友,已经找到了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我们看看怎么制作不倒翁吧。
勾画轮廓——添画图形——涂色装饰——剪下图案——粘贴完成2.尝试用不同的弧线材料进行制作师:我们用不同的弧线材料,制作一个有趣的不倒翁吧!。
三年级科学上册《9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1 青岛版

《9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几种不倒翁,知道不倒翁不倒的科学原理。
2、能对不倒翁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合理的解释;能归纳不倒翁的特征及不倒的原理;能制作简单的不倒翁。
(二)过程与方法1、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找出不倒翁的特点。
2、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让学生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价值观念。
2、在动手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不倒翁为什么不容易倒。
三、教学难点不倒翁的制作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1、各种不倒翁、相关课件、图片等。
2、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不倒翁的图片。
3、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不倒翁的图片、视频以及有关知识资料。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小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聪明的,所以今天在上课前老师想说一个谜语让小朋友来猜,好不好?下面请听题。
(谜语)一个公公精神好,从早到晚不睡觉。
身体虽小力气大,千人万人推不倒。
师:小朋友,你猜到了吗?哦,原来是:不倒翁师:小朋友,你想了解不倒翁更多的知识吗?那就跟老师一起去学习吧。
新课讲解:1、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2、一起去揭秘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师:小朋友,你一定玩过不倒翁吧?它们晃来晃去就是不倒,这是为什么呢?请你来跟一起去揭开这个秘密吧!先来观察几个不倒翁。
3、玩具不倒翁——底部半球形师:首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玩具不倒翁永远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师:我们发现这些玩具不倒翁的底面都是半球形,是圆形。
4、玩具恐龙蛋师:其次,请小朋友比较两种玩具,不倒翁和恐龙蛋底部同样为圆形,“为什么恐龙蛋会倒?”,而不倒翁会永远直立。
小朋友们再想一想。
5、观察物体——上轻下重师:最后,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可爱的图片,分别是台灯,电风扇和水杯,师: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点,想一想为什么这几样物品都不会倒呢?6、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师:你们看,不倒翁无论做成什么样,底部都是半球形。
青岛版科学三上《有趣的不倒翁学案》word教案

说出自己制造过程中的发觉;
通过制造不倒翁你发觉了,什莫,明白得了什莫?
三、玩不倒翁。
说出自己的制造过程。
制作材料
怎 样发觉材料,如何样选择材料。
制作原理
依照什莫原理制造的,为什莫如此制造。
改造过程
为什莫要改造,如何样改造的 结果如何样。
说出自己制造过程中的发觉;
二、活动过程:
二、活动过程:
1、玩不倒翁。
学生拿出自己做的不倒翁进行竞赛,看谁做的最杰出,看谁玩的最杰出。
3、分别说出原理。(什么缘故不倒,奥妙在哪里。什么缘故有的动的不行,什么缘故有的动的好。说出道理,找出缘故。)
二、学生拿出自己做的不倒翁进行竞赛,看谁做的最杰出,看谁玩的最杰出。
教学方法设计与活动安排
通过制造不倒翁你发觉了,什
莫,明白得了什莫?
四、拓展视野
四、拓展视野
玩不倒翁。
、生活中那些物体像不倒翁;
制造一个翻跟头的不倒翁
四、拓展视野
生活中那些物体像不倒翁;
制造一个翻跟头的不倒翁
五、课堂小 结
五、课堂小 结:
我的发觉:
我的表现 :
我的作品
五、课堂小 结:
我的发觉:我的表现 :来自我的作品六、反思与重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三自由活动拓展视野
三、自由活动拓展视野
1、玩不倒翁。
说出自己的制造过程。
制作材料:如何样发觉材料,如何样选择材料。
制作原理:依照什莫原理制造的,为什莫如此制造。
改造过程
为什莫要改造,如何样改造的 结果如何样。
说出自己制造过程中的发觉;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修改精编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修改精编版有趣的不倒翁一、教材分析《有趣的不倒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中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里的一课。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有趣的不倒翁》一课以“不倒翁为什么不倒”为探究主题,由学生自主地“把它拆开看一看”,从而经历一个“解暗箱”的科学探究过程,意识到从事物内部探究事物本质是可靠、科学、有效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本课顺应学生的年龄及兴趣特点,让学生尽情地玩不倒翁,并以此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方法,自主经历探究过程,自行获得问题结论,揭开不倒翁的秘密。
通过探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对事物内部的观察,认识物体,意识到“解暗箱”是认识物体本质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教学目标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能够运用“解暗箱”的方法研究不倒翁的秘密,经历“解暗箱”探究活动,认识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能够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各种不容易倒的物品,联想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问题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方法来解决。
四、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2、体验“解暗箱”是认识物体本质特征的一种科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各种重心不同的不倒翁、底面是各种形状的不倒翁装有不同水的矿泉水瓶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游戏:放矿泉水瓶比赛。
要求是瓶口朝下放,瓶子不倒算成功。
2、小组派代表选择不同的水瓶。
为什么有的瓶子放起来比较稳当?(小结:瓶子里有水,瓶口朝下时,水集中在瓶口处,使瓶子上轻下重,这样放起来就比较稳当。
)3、进行比赛:学生动手放矿泉水瓶。
三年级科学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学反思《三年级科学上册《好玩的不倒翁》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1、三年级科学上册《好玩的不倒翁》教学反思“不倒翁”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觉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纳了如下措施:一、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觉问题。
好动爱玩是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依据事物的开展规律,我们只有敬重这种开展规律,才能真正促进开展。
因此,在活动支配上、教法与学法设计上采纳了猜谜导入、玩中思索、大胆推测、动手实践等方式,寻求学生感爱好的切入点,让学生喜爱探究,主动学习。
即从孩子的特点启程,仅仅围绕孩子的特点设计、绽开、推动,学生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觉、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探究活动的过程;能够运用“翻开不倒翁”的方法探究不倒翁的隐私;初步体验到“解暗箱”是探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根底之上,能让学生相互享受各自探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
二、敬重学生认知构造,引导学生合理探究。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对于问题的探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相识,相识事物的层面上须要教师的正确、有效的引导。
本节课在探究不倒翁不倒的隐私一环节,就考虑到学生这一认知水平,采纳了探究问题的根本程序,即引导学生由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探究问题、验证结论、最终得出结论。
学生有了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式,为今后的探究供应了方法。
三、探究为主,促进开展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供应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时机,学生们在探究中像科学家那样进展科学探究,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的实力.在实践过程中很自然地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实力,如视察实力、动手实践实力、合作实力、表达实力、创新实力等。
在这些实力开展的根底上,学生的学问、情感、看法、价值观也相应得到必须的开展。
【教学实录】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

《有趣的不倒翁》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学会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有些物品不容易倒这些现象,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关系。
3、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难点:知道物体不容易倒的原因。
教、学具准备:各种不倒翁、相关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不倒翁)认识这是什么吗?玩过没有?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有趣的不倒翁。
(板书课题)二、活动一:我们玩一玩不倒翁师:平时你都怎么玩不倒翁呢?(学生简单说明)师:我看到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不倒翁,想玩吗?师:好!我们今天就先来玩玩不倒翁。
可以交换着玩,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能发现更多问题,开始吧!(学生开始活动)师:同学们合作的真不错,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生1:我怎么推它,不倒翁都不倒,为什么它不倒呢?生2:我把它倒过来放,结果它一会就正过来了!生3:我们的不倒翁虽然模样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大肚子”。
三、活动二: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师:同学们在游戏中也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科学家们也是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开始研究的。
1、提出猜想和假设师:那为什么不倒翁总是不倒呢?(演示)生:我想可能与不倒翁的“大肚子“有关吧。
它都有个小头大肚子。
师:哦,举起你们的不倒翁,咱们一起来看看不倒翁的样子,都有什么相同吗?(学生对比着观察不倒翁的外观,认为它的底面都是半球形的。
)师:底面是半球形的就一定不会倒吗?我的杯子盖也是半球形的。
(出示)(学生思考)2、探究不倒翁的内部结构师:看来,不倒翁不倒还有其它的原因,但从外观上我们看不出来,怎么办?师:想像孙悟空一样,钻进它的大肚子看看有什么秘密?师:这也是研究问题的一个办法!你们比老师还有想像力,我想,你们这种想像力肯定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修改与反思精编版
9 有趣的不倒翁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角色不够,没有完全由传授者、给予者转变成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没有完全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
在实际教学中还没有脱离讲台,“高高在上”的时间还有一些,从而占用学生探究的时间过多,致使课堂时间比较紧,给学生动力制作不倒翁的时间过少,完成的效果不是好。
2、还过分偏重于学生的“学”,而轻于学生“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掌握控制时间,我总怕学生出现意外,始终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无形中约束学生思维空间,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
3、探究活动还是以“指导探究”为多,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的少。
这节课实际教学中,学生在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时,作为教师,过多的左右了学生的意志,限制了学生自由探究,自主发现的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在新的科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探究作为学习的核心,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长足的发展。
教案修改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比较切合学生实际,仅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环节时间的分配。
掌握好教学节奏,故教案没做大的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