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消毒剂地分类

合集下载

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化学消毒剂的分类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按杀菌能力分类: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按化学性质分类(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二) 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 2H2O)、次氯酸钠(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 1/4NaOCl . 12H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面活性作用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无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三) 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

一般来说可分为:(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其中非离子型碘伏是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碘伏,主要有聚维酮碘(PVP-I)和聚醇醚碘(NP-I);尤其聚维酮碘(PVP-I),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食品论坛昨天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技术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因此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的人员均应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基本概念、两者的关系,各自的应用方法及其意义,操作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一方面确保生产与检验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保护。

消毒和灭菌的概念:1、消毒:指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的致死作用,但不能杀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因此消毒是不彻底的,不能代替灭菌。

凡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因此人们也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

2、灭菌:杀灭物体中所有活的微生物(含芽孢)的作用,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二、消毒和灭菌的关系1、共性:杀灭微生物以控制其污染和防止传播。

2、区别: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2020高考化学考点消毒剂

2020高考化学考点消毒剂

2020高考化学考点消毒剂一、醇类消毒剂【知识点】1、有效成分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手和皮肤的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3、使用方法(1)卫生手消毒:均匀喷洗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分钟。

(2)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分钟。

(3)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分钟。

(4)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分钟。

4、注意事项(1)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适当使用护手霜。

(2)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3)易燃物品,需远离火源。

(4)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5)在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6)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配套练习】1.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醇俗称酒精B.乙醇不能溶于水C.乙醇可用于消毒D.乙醇能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答案】B【解析】A、乙醇俗称酒精,故A说法正确;B、乙醇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乙醇与水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故B说法错误;C、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即乙醇可用于消毒,故C说法正确;D、乙醇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发生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B。

2.下列有关酒精说法错误的是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B.向空气中喷洒大量酒精进行消毒,存在安全隐患C.工业酒精因含甲醇故不能勾兑直接饮用D.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可增强消毒效果【答案】D【解析】A.医学上常用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酒精)溶液消毒,A正确;B.酒精为易燃液体,大量喷洒在空气中可能引发爆炸,B正确;C.工业酒精含甲醇,甲醇有毒,故不能将工业酒精勾兑饮用,C错误;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有强氧化性,乙醇有还原性,二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Cl2,不仅降低消毒效果,还可能引发中毒,D错误。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毒方法

过氧化物类



环氧已烷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二氧化氯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为杂环类消毒剂 特点:沸点10.8℃、密度1.52 、嗅阈值760~1064 mg/L 易燃易爆最低燃烧浓度为3%
适用范围:对医疗器械和用品、书籍、文 件、皮毛、棉、 化纤和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与金属制品等一般方法不
宜灭菌的物品
邻苯二甲醛 (OPA) 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发、我国已经 研发出性能优异的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实验室研究可达 到灭菌要求。目前美国FDA只推荐将邻苯二甲醛用于内 窥镜消毒,我国卫生部已经批准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特点: *杀灭微生物速度快效果好、对耐戊二醛与过氧乙酸的 分枝杆菌杀灭效果良 *一元包装不需要活化剂使用方便 *杀灭微生物作用和稳定性受pH值影响 *对人毒性低、无刺激性气味、对物品无损坏作用适宜 多种材料
O
Cl
=
C O=C N
● ●
N N-Cl C
+ 6H2O

A
● ●
3HOCl + 3NH3↑ + 3CO2↑
● ● ● ● ●
氯 胺 类 有 机 氯
有 机 氯 含 量 90%
-
=
O
90 30 化 学 性 质 稳 定 小 时 完 全 溶 解 小 时 完 全 分 解
Cl
高 效 广 谱 消 毒
● ● ● ●
CCl4 (四氯化碳) CH4 (-CH3) + HClO 大剂量可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
CHCl3(氯仿)
CH2Cl-CH2Cl (二氯乙烷) 引起肾脏损害 CH2=CH2 (-CH2-CH3) +HClO CH2Cl-CHCl2 (三氯乙烷) RR’- NH + HOCl RR’- NCl(氯胺类) 引起神经毒性 引起肾脏损害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消毒剂的分类

中效消毒剂:可以杀灭除了芽孢以外的一切致病微生物,包括醇类、 酚类、碘类等。 醇类消毒剂:最常用的是乙醇,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 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浸泡 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 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 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桀雪) 含碘消毒剂:包括碘酊和碘伏,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 病毒。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 的使用浓度为2%,碘伏使用浓度为0.3%-0.5%。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除结核菌以外的细菌繁殖体,如洗必泰。
有效氯: 500mg/L 200-5000mg/L 10000mg/L 75%
医疗用品、餐具、环境、地面、水消毒等 杀灭物体表面繁殖体 经血传播的病原体、分歧杆菌、细菌芽孢等 外科洗手消毒 不进入无菌组织的医疗器械(体温计等) 皮肤脱碘 伤口、阴道粘膜冲洗 物品浸泡 口腔、伤口、黏膜擦拭、注射及手术部位的 皮肤消毒、外科洗手
无水外科 洗手液
3M爱护佳 9250
快速手消毒
清洁干燥双手,先用适量本品润湿双手,用 力揉搓1分钟,直到液体覆盖整个表面并干燥
洁雪 乙 醇 类 消 毒 剂
醋酸氯乙定0.5-0.55% 乙醇70-75% 醋酸氯乙定1.45-1.6W/V
注射部位皮肤 消毒 术前皮肤消毒 外科手术前刷 手,皮肤消毒
注射部分皮肤消毒:距离皮肤表面5厘米处均 匀喷雾2次,作用1-3分钟 常规备皮厚将原液放在手术部位擦拭2次 使用本品用无菌刷手方式外科刷手
感染手术的概念

常用的化学消毒杀菌剂

常用的化学消毒杀菌剂

常用的化学消毒杀菌剂作者:田宗学来源: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上传时间:2005-05-09 人气: 1139一、由强氧化剂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因而杀菌消毒。

1、液氯(Cl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次氯酸能穿过细胞膜,使酶的活性减弱或丧失从而杀死细菌。

如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2、高锰酸钾(KMnO4)KMnO4俗名灰锰氧。

0.1%的KMnO4水溶液用于水果等食物消毒,0.01%~0.02%KMnO4溶液用于一些有机药物中毒的洗胃及尿道灌洗。

0.1~0.5%的KMnO4溶液可外用洗涤伤口。

3、臭氧(O3)臭氧是略带淡蓝色、有特殊气味的刺激性不稳定气体。

当人吸入浓度极低的臭氧时,有益健康。

其浓度大于0.01mg/L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长期吸入有损肺功能。

臭氧是优良的消毒剂和强氧化剂,不仅能杀死水中许多致病微生物,还能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和容易被活性碳吸附的有机物。

4、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无色溶液。

1%的H2O2水溶液用于口腔含漱,0.3%的H2O2水溶液静脉注射,抢救中毒休克的患者,3%的水溶液用于清洗伤口(创伤、溃疡等)。

如清洗浓泡。

5、氯胺氯胺是指NH2Cl、NHCl2、NCl3的混合物。

它能使微生物中的酶被氧化失效,破坏微生物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使细菌死亡,达到杀菌的目的。

氯胺是废水和低质量冷却水的很好消毒剂,比起液氯消毒饮水,它能大幅度地降低CHCl3的生成量,其降幅量可达50%~70%。

6、二氧化氯(ClO2)ClO2通常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在水溶液中以分子态存在,能使细菌、病毒、浮游微生物中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而达到消毒作用。

ClO2在水中不水解、不聚合,在pH=2~9之间稳定,其氧化性是Cl2的27倍,杀菌能力是Cl2的5倍之多,对病原微生物、芽孢、水路系统中的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真菌、藻类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氧化氯与其它消毒剂的比较

氧化氯与其它消毒剂的比较

二氧化氯消毒剂与其它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比较1、化学消毒剂的分类根据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菌能力,可将消毒剂分为三类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芽孢、病毒的消毒剂,这类消毒剂也称为灭菌剂。

有二氧化氯、双氧水、戊二醛等中效消毒剂: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但能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的消毒剂。

有乙醇、氯制剂等。

低效消毒剂:指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

有洗必泰、新洁尔灭等。

2、常用化学消毒种类以及作用机制和特点、过氧化物类: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

包括:双氧水、臭氧、二氧化氯等。

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广泛应用于医学消毒和工业灭菌。

、卤素类: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与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

杀菌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消毒过程中易产生三致物质(治癌、致畸、致突变如三氯甲烷等),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三氯异氰尿素(钠)、碘伏等。

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其中含氯制剂主要应用于工业消毒。

、酚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酚类能抑制和杀死部分细菌的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包括:苯酚、来苏水(甲酚)等。

该类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

主要应用医学消毒。

、醛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应。

甲醛、戊二醛等。

可做灭菌剂使用。

主要应用医疗卫生的器械表面和空间消毒,不能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

、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是蛋白质变性。

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杆菌作用差。

包括:苯扎溴铵(新吉尔灭)。

作中效消毒剂。

一般适于皮肤、粘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醇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变性,干挠代谢。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一、醛类消毒剂1、甲醛甲醛以液体、气体烟熏剂广泛用于医院消毒和卫生防疫消毒;低温甲醛蒸汽则用于医院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

甲醛作为消毒剂虽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其对人有一定的毒性,如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过敏反应、全身性毒性(如呕吐、腹痛及全身性休克等)和致癌作用。

(1)适用范围: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醇溶液可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要求:①4%~l0%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对细菌繁殖体污染者浸泡作用30 min,细菌芽孢污染者浸泡作用6h 以上可达消毒要求。

②8%~12%甲醛-乙醇(70%)溶液,浸泡作用18~24 h可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③直接加热福尔马林或福尔马林与氧化剂等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用于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等的熏蒸消毒。

如福尔马林(40ml/m3)与高锰酸钾(30 g/m3)法、福尔马林(20 m1/m3)与漂白粉(20 g/m3)法、福尔马林(80 ml/m3)与三合二(70 g/m3)法等。

2、多聚甲醛(1)适用范围:多聚甲醛可用于特殊环境中室内空气、物品表面等的气体或烟雾熏蒸消毒。

(2)使用要求:①加热熏蒸消毒将多聚甲醛放于容器中在热源上直接加热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②氧化多聚甲醛熏蒸消毒应用多聚甲醛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在各因素水平处于不利时,多聚甲醛浓度增加至20mg/L,作用时间>4h时也可达到消毒要求。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需要加热使温度到达20℃,以便多聚甲醛和高锰酸钾在加水后可快速反应。

熏蒸容器内壁和处理物品表面不应有水珠,以防甲醛凝聚。

3、低温甲醛蒸汽灭菌(1)适用范围:低温甲醛蒸汽灭菌适用于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包括手术器械、内窥镜及其附件,由玻璃、塑料、橡胶、皮革制品和热敏材料制造的各种用品与器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二) 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
(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 2H2O)、次氯酸钠(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 1/4NaOCl . 12H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
面活性作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无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三) 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

一般来说可分为:
(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其中非离子型碘伏是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碘伏,主要有聚维酮碘(PVP-I)和聚醇醚碘(NP-I);尤其聚维酮碘(PVP-I),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

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

使用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碘制剂性能对照表
(四)醛类:能产生自由醛基再适当条件下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某些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OPA。

危害:甲醛、聚甲醛具有高度刺激性、高致癌。

醛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五)酚类消毒剂:
70年代以前广泛用于医学和卫生防疫消毒由于其杀菌效力低,加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目前已不主张大量使用;已被更有效环、毒性低的酚类衍生物所取代。

如卤化酚(氯甲酚)、甲酚(煤酚皂液又称来苏儿)、二甲苯酚和双酚类、复合酚等。

缺陷与危害:苯酚、甲酚、二甲苯酚和双酚类、复合酚等(氯甲酚除外)具有强致癌及蓄积毒性,酚臭味重。

酚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六)醇类消毒剂:
(七)杂环类消毒剂:
(八)双胍类及季铵盐类消毒剂:(绝大多数是低效消毒剂,存在有机污染物时消毒效果很差)
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主要有: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或溴苄烷铵,即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度米芬(又称消毒宁,即十二烷基二甲基乙苯氧乙基溴化铵)双链季铵盐消毒剂:百毒杀(50%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灵消毒液(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撑二铵)、四烷基铵盐(拜洁)
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九)其他类型消毒剂:
(十)酸碱类:
(火碱/氢氧化钠)、石灰等(仅作为一次性空舍消毒)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十一)复方化学消毒剂:复方化学消毒剂配伍类型主要有二大类(配伍原则):消毒剂与消毒剂: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剂复配,例如季铵盐类与碘的复配、戊二醛与过氧化氢的复配其杀菌效果达到协同和增效,即1+1>2 。

消毒剂与辅助剂:一种消毒剂加入适当的稳定剂和缓冲剂、増效剂,以改善消毒剂的综合性能,如稳定性、腐蚀性、杀菌效果等,即1+0>1 。

二、如何正确选择消毒剂及如何轮换使用
1、如何正确选择消毒剂?
应根据不同类型消毒剂的特点,加以适当的选择。

根据不同消毒场所(室内、室外、大门消毒池等)、不同要求(空栏舍、带畜禽、饮水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实用标准文案
不同的消毒方法(喷洒、浸泡、熏蒸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环境卫生、有机物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为什么要轮换使用消毒剂?
全面杀灭原微生物(a)避免消毒谱不广,(b)避免环境的干扰。

3、消毒前的必要条件
(3)消毒剂稀释前,应认真检查复核所用消毒剂是否和领料单一致。

(4)消毒剂稀释前后,应认真检查复核稀释是否准确。

(5)消毒前,应认真检查消毒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6)《消毒记录》是否挂在指定的地方。

4、如何轮换使用消毒剂?
一般可按下列轮换:碘制剂、醛制剂、氯制剂、过氧化物、酚制剂……精彩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