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业测定分析

合集下载

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

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

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作业测定是指通过对作业进行量化和测量,来评估作业的难度、复杂性、完成时间和效率等因素的研究。

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的一种方法,着重于测量工人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时间。

本文将就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进行讨论。

一、作业测定作业测定是管理学和工程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对作业进行定量评估,以便更好地进行工作分配和管理。

作业测定的目的是确定一个作业的特征,包括作业难度、完成时间、效率等。

作业测定可以帮助确定有效的作业设计和工作方法,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测定作业的各项指标,能够量化地评估作业的质量和可行性,并据此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时间研究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中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工人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时间。

时间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于制定作业标准,帮助决策者进行工作分配和时间管理。

时间研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研究目标:明确要研究的任务和要测量的指标。

2.选择研究对象:确定参与研究的工人、作业和工作环境。

3.采集数据:通过观察和记录,测量工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4.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平均时间、最短时间、最长时间等指标。

5.结果应用:将时间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制定作业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和时间管理。

时间研究有助于评估作业的效率和工人的工作负荷,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配资源和计划生产。

通过时间研究,可以找出作业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作业测定与时间研究的应用在制造业中,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可以用于评估生产线的效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帮助管理者进行作业设计和生产计划。

在零售业中,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可以用于评估售货员的工作效率,优化商品陈列和销售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工程建设领域,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可以用于评估施工任务的难度和所需的工期,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优化设计和工作流程。

总之,作业测定和时间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作业的质量和可行性,并据此进行优化和改进。

作业测定相关资料

作业测定相关资料

操作 32 38 24 27 22 33
合计 空闲
18 12 26 23 28 17
小计 50 50 50 50 50 50
操作率(%)
64% 76% 48% 54% 44% 66%
分类 操作 修理 故障
机 1# 正正正

器 2# 正正
正正
3#
正正正
操 1#
作 2# 者 3#
空闲时间细分
停电
作业 工作中 工作准备 搬运
现以下例说明如何作管理界限图。
作业测定 - 12
© RAOZHONG 2002
设观测结果如下所示:
表10--6 C汽水生产线工作抽样结果
观测班次 每班观测次数n 工作次数 工作比率(%)
1
160
129
80.63
2
160
142
88.75
3
160
124
77.50
4
160
125
78.13
5
160
119
74.38
在工作抽样中,因抽样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绝对 精度标准,见下表。
抽样目的 调查停工中断时间等管理上的问题 工作改善
绝对精度概略标准 ±3.6%~4.5% ±2.4%~3.5%
决定工作地布置等时间的比率
±1.2%~1.4%
制定标准时间
±1.6%~2.4%
相对精度的标准可在±5%~10%范围内选择。一般 都将可靠度定为95%,相对精度定为±5%。
项目分类、观测方法、调查表格等进行。通过试观测
,得出观测事项的发生率,按以下任一式决定正式观
测次数:
n=4P(1-P)/E2
n=4(1-P)/S2P

检测技基础作业及答案

检测技基础作业及答案

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 题2.10: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对某涡轮机械的转速 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 进行20次测量 获得如下一组测定值(单位: 次测量, 进行 次测量,获得如下一组测定值(单位: r/min): ):4754.1,4756.1,4753.3,4754.7, ): , , , , 4752.1,4749.2,4750.6,4751.0,4753.9, , , , , , 4751.6,4751.3,4755.3,4752.1,4751.2, , , , , , 4750.3,4757.4,4752.5,4756.7,4750.0, , , , , , 4751.0,试求该涡轮机械的转速(假定测量结果的 ,试求该涡轮机械的转速( 置信概率P=95%)。 置信概率 )。
当置信概率P=0.99时,查表得 当置信概率 = 时 查表得: 则氢含量百分比可表示为: 则氢含量百分比可表示为:
ˆ µ = x ± t pσ x = 2.762 ± 0.020 (P=99%)
则为: 取P=0.95时,查表得 t p (8 ) = 2 .31 ,则为: = 时
µ = 2.762 ± 0.014 (P=95%)
ˆ σ
9
= 0.006
4
题2.9 续:
故得氢含量百分比的最佳表达式为 故得氢含量百分比的最佳表达式为: 最佳表达式
ˆ µ = x பைடு நூலகம் σ x = 2.762 ± 0.006 (P=68.3%)
若按t分布表示, 若按 分布表示,其自由度 分布表示
ν = n −1 = 8
t p (ν ) = t p (8) = 3.36
6
题2.10续: 续
1 20 转速平均值为: 解:转速平均值为: x = ∑ xi = 4752.72 20 i =1

基础工业工程作业测定

基础工业工程作业测定

基础工业工程作业测定引言基础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工厂布置与设计、工作测量与工作设计、工业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基础工业工程的学习中,作业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作业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工人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基础工业工程作业测定的概念、方法、步骤和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作业测定的知识。

一、作业测定的概念和意义1.1 概念作业测定是指通过观察和测量,对作业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测定工作对象的特征和要求,例如工作负荷、作业环境、人机交互等,从而为改进作业提供依据和指导。

1.2 意义作业测定在基础工业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测定和分析工作过程,可以确定合理的作业标准,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可以评估和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帮助设计合理的工作交接和组织安排,提高生产效率。

•为激励员工、评估工作绩效和进行工资分配提供依据。

二、作业测定的方法和步骤2.1 方法作业测定主要采用直接观察法、时间测量法和工作抽样法等方法。

其中,直接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工作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了解工作负荷、作业环境等情况;时间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工作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分析作业效率和工作负荷;工作抽样法是通过抽样观察工作过程,对工作的各个要素进行评估和分析。

2.2 步骤作业测定的一般步骤包括:1.确定测定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需要测定的工作要素和指标。

2.对工作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动作等。

3.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工作负荷、作业时间等指标。

4.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优化作业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实施改进措施,监控和评估改进效果。

三、作业测定的作用与案例解析3.1 作用作业测定在基础工业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通过测定和分析作业过程,确定合理的作业标准和方法,优化工作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 课 作业测定概述(“作业”相关文档)共6张

第 课   作业测定概述(“作业”相关文档)共6张
一、作业测定的前延
IE的全过程是:利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 作分析获得最隹程序和方法,再利用作业测 定制定出标准时间。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方法研究主要用于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法;
•作业测定用来衡量改进后的实施效果;
•工作方法的合理化与标准化又是进行作业测 定的基础。
•作业测定又叫时间研究(Time study)
二、作业测定的定义
作业测定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
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 合格工人: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
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使 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 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 规定的作业标准: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
准工作方法,及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 等的一切规定。
三、作业测定的目的
作业测定的目的: • (1)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间——作为工作
的计划、指导、管理及评价的依据。
• (2)改善作业系统——作为改进工作的依 据。
• (3)制定最佳的作业系统——以时间为依据
好中选优。
(1)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间——作为工作的计划、指导、管理及评价的依据。 作业测定又叫时间研究(Time study) 作业测定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作方业法测 研定究又主叫要时用间于研改究进(现有Tim的e工s作tu方dy法); 作规业定测 的定作又业叫标时准间:研经究过(方法Tim研e究s后tu制dy定)的标准工作方法,及有关:又必叫须时具间备研必究要(的Tim身e体s素tu质dy,)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 意作的业水 测平定。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方3)法制研定究最主佳要的用作于业改系进统现—有—的以工时作间方为法依;据好中选优。 作方业法测 研定究又主叫要时用间于研改究进(现有Tim的e工s作tu方dy法); 规作定业的 测作定业又标叫准时:间经研过究方(法Tim研e究s后tu制dy定)的标准工作方法,及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的一切规定。 规定的作业标准: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作方法,及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的一切规定。 规定的作业标准: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作方法,及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的一切规定。 作 合业格测工定 人又 :叫 必时 须间 具研 备究 必(要的Tim身e体s素tu质dy,)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 I意E的全水过平程。是:利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获得最隹程序和方法,再利用作业测定制定出标准时间。 作业测定又叫时间研究(Time study)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作业测定又叫时间研究(Time study)

【精品】作业测定分析(可编辑

【精品】作业测定分析(可编辑
“正常速度” 指平均动作速度,这个速度,每天没有 过度的肉体和精神疲劳,容易持续下去但须努力才能达 到。一般具体的测定方法是:把一付扑克牌放到边长为 一英尺(30.5cm)见方的四个角,用0.5min(30s)将牌
☆找出非生产因素
在制造的总过程中,有许多多余因素与无效 因素,所谓非生产因素与真正需要的基本作 业内容相比,其值相当大。因此,依靠时间 研究在对工作潜在的非生产因素内容进行分 析,以便使我们能够极力排除或减少它。
作3.2业时测间定研究的的应方用法及基本程序
1.直接法:对作业直接测定的方法,具体有: ① 秒表测时法 ② 工作抽样法 ③ 工作日写实法
2.合成法:利用已有资料进行推断的方法,具体有: ① 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② 标准资料法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及其对应的应用阶次 可列表如下:
秒表测时法
第二阶次
单元的划分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 在不影响精确观测记录前提下,每一操作单 元的时间越短越佳。但每单元的时间必须在 0.04分钟(2.4秒)以上(太短无法记录)。 ② 将人操作时间和机器工作时间分开。机动时 间一般不必加以评比,只需记录人操作的时间。
③ 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界限要分清,使每个单
元得以准确地测定。每一单元的起终点要易于 辨别,最好在单元的终点有明显的声音。如无 声音,则以明显易辨的动作作为划分点。所有 划分单元的标准,在一个企业内应是一致的。
作业测定合成法直接法秒表测时法标准资料法工作抽样法预定时间标准法第二阶次第三四阶次第一阶次第二三四阶次3221选择选择需要研究的工作2记录记录全部工作环境作业方法和工作要素的有关资料3考查考查全部记录材料和细目以保证使用最有效的方法和动作将非生产的和不适当的工作要素与生产要素区别开来4测定选用适当的时间研究方法测定各项作业的时间5制订和实施拟订相应的文件包括该作业的要素操作方法和标准时间并正式公布执行

作业测定概述

作业测定概述

作業測定概述作業測定的定義和目的一、作業測定的定義國際勞工組織的工作研究專家為作業測定下的定義是:“作業測定(工作衡量)是運用各種技術來確定合格工人按規定的作業標準,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時間。

” 合格工人的定義為:“一個合格工人必須具備必要的身體素質、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並具備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使他所從事的工作在安全、質量和數量方面都能達到滿意的水平。

” 按規定的作業標準是指經過方法研究後制定的標準的工作方法,及其有關設備、材料、負荷、動作等一切規定的標準的狀況。

在進行作業測定時,選擇合格工人是很重要的。

人工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成本。

人工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水平。

獎勵制度、編制計畫、組織生產、經濟核算、計算成本、平衡核算生產能力、考核工人動成果和勞動力計畫、調配等,都離不開標準時間。

基礎IE全過程是:利用程式分析、操作分析和動作研究獲得最佳程式和方法,然後再利用作業測定將所有作業制定出標準時間。

制定標準時間的方法一般有3種。

1)經驗判斷法(估工) 由定額員(或估工小組)根據產品的設計圖紙、工藝規程或產品實物,考慮到使用的設備、工裝、原材料以及具它生產技術、組織條件,憑生產實踐經驗估算出工時消耗而制定定額的方法。

2)歷史記錄法(統計分析法)歷史記錄法以記工單打工卡記錄為憑證,根據過去生產的同類型產品或零件、工序的實耗工時或產品的原始記錄和統計資料,來推斷同等內容工作的時間標準。

其不足之處在於其標準時間中包括其他工作時間、私事延遲等。

因此,統計資料資料往往比實際操作時間多,且變化很大。

雖然此法比經驗判斷法具有科學性,但仍不能作為計算成本等的可靠依據。

3)作業測定它是在方法研究基礎上,對生產時間、輔助時間等加以分析研究,以求減少或避免出現在製造業中的無效時間及制定標準時間而進行的測定工作。

即直接或間接觀測工作者的操作記錄工時,並加上評比和寬放,或利用事先分析好的時間標準加以合成,而得標準時間。

作業測定是一種科學、客觀、令人信服的決定時間標準的方法,目前世界上各工業發達國家,均採用作業測定法來制定勞動定額。

作业测定概述

作业测定概述

作业测定理论概述西安第一商城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Contents :1.作业测定的定义和目的2.工时消耗分类及标准时间构成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作业测定的定义和目的一、作业测定的定义及方法作业测定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1)合格工人是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2)规定的作业标准是指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及其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一切规定的标准的状况。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作业测定方法时间研究法(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法预定时间标准法(模特法)标准资料法1.作业测定的定义和目的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作业测定的定义和目的二、作业测定的目的1、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间制定实施某项作业所需的标准时间,作为工作计划、指导、管理及评价的依据。

2、改善作业系统观察某项作业的全过程,以及测定各单元作业的所需时间,其数据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3、制定最佳的作业系统实施某项作业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时,以每种作业方法所测定的时间作为比较依据,好中选优,以制定最佳方案。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作业测定的定义和目的三、作业测定的阶次划分制定标准时间时,应首先决定研究工作的阶次,工作阶次通常分成下列四种:(1)第一阶次:动作——人的基本动作测定的最小工作阶次.例如:伸手,握取等。

(2)第二阶次:单元——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

例如:伸手抓取材料,放置零件等。

(3)第三阶次:作业——通常由两、三个操作集合而成。

(4)第四阶次:制程——指为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作业串联。

第一阶次动作第二阶次单元第三阶次作业第四阶次制程预定时间标准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标准资料法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工时消耗分类及标准时间构成一、工时消耗分类机动时间全部工作时间定额时间(T)非定额时间(t)准备与结束时间T 准作业时间T 作布置工作地时间T 布休息与生理需要T 休基本时间T 基辅助时间T 辅技术性的T 技布组织性的T 组布非生产时间t 非非操作者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t 停操作者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t 工停手动时间机手并动时间2.工时消耗分类及标准时间构成1、定额时间: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作业改善提供数据依据和选择参考 平衡生产线 为企业衡量生产能力和编制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为企业计算所需人员数量、估算物料消耗提供依据 ……
2.1 概述
1
2 3
作业测定的概念与意义
作业测定方法及技术
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详细内容
4
作业测定的步骤
详细内容
2.1 概述 作业测定方法和应用阶次
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构成
观测时间
私事 疲劳 程序 特别 政策 评比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时间
正常时间
标准时间 与工时定额的联系
标准时间是制定工时定额的依据 工时定额是标准时间的结果
2.1 概述
1
2 3
作业测定的概念与意义
作业测定方法及技术
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详细内容
短期研究表格(反面) 完成时间: 研究日期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单元编号 站立 坐 外来动作因素 移动 周期序数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符号 R T 说明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短周期研究表 张号: 7 8 研究编号:
人员 宽放 疲乏 每件标准时间 方法说明
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分开
规则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基本作业单元和辅助作业单元分开例子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时间研究的步骤1——准备工作 工具准备 • 秒表 • 时间研究表格 • 观测板 • 铅笔、计算尺和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
资料准备 • 研究内容的资料 • 操作对象(零件或产品)资料 • 操作方法、操作设备和操作地点及操作环境的资料 • 操作者的资料 单元划分 原则 观测次数 详细
动作
间接法 标准资料法
将上述三种方法获得的数据按照作业性质 所有作业 和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作业要素时间库
2.1 概述
1
2 3
作业测定的概念与意义
作业测定方法及技术
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详细内容
4
作业测定的步骤
详细内容
2.1 概述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工时消耗的构成 全部工作时间(工时消耗) 定额时间 非定额时间
短期研究表格(反面) 完成时间: 研究日期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单元编号 站立 坐 外来动作因素 移动 周期序数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符号 R T 说明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短周期研究表 张号: 7 8 研究编号:
人员 宽放 疲乏 每件标准时间 方法说明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时间研究的步骤
1.工具准备 2.资料准备 3.划分单元
4.确定观测次数
1.准备工作
2.测时
1.测时方法的选择 2.进行测时 1.观测时间(记录时间) 2.正常时间(如何评比?) 3.宽放时间(如何宽放?) 4.标准时间
3.确定标准时间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时间研究的步骤2——测时 测时方法的选择
back
课堂实验:评比的训练(30min) 分发扑克牌:将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
B C 操作要求: ①每张牌要分发到指定的区域内。 ②发出的每张牌的牌面向下。
230
A
230
D
③每一堆扑克牌的数量均一。
④发牌按顺时针顺序进行。 ⑤第一次发牌终点为A处。
80
80
发牌点
2.1 概述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标准时间的构成 宽放时间的确定
正常时间是指操作者中间不休息、不停顿地连续完
原因 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但在实际过程中必然存 在停顿和必要的休息 宽放种类 • 私事宽放 • 疲劳宽放 • 程序宽放 • 特别宽放 • 政策宽放
• 周期动作宽放 • 干扰宽放 • 临时宽放
2.1 概述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标准时间的构成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
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时间研究的步骤
1.工具准备 2.资料准备 3.划分单元
4.确定观测次数
1.准备工作
2.测时
1.测时方法的选择 2.进行测时 1.观测时间(记录时间) 2.正常时间(如何评比?) 3.宽放时间(如何宽放?) 4.标准时间
3.确定标准时间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测时方法 归零法 累积测时法 优点 数据整理简单 准确,不易漏记 准确 缺点 费事,易漏记 携带不方便 只适合操作单元 少的作业
周程测时法
连续测时法
易发现不合理时间
要求较高,人员 疲劳
如何记时
短期研究表格(正面) 完成时间: 研究日期 部别: 作业: 使用工具: 机器及号码: 操作人: 标准 研究原因 评比因素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短周期研究表 张号: 基本周期时间 研究编号:
接观测操作者的操作,记录作业时间及估计等数据,并利用一定
的评比和宽放技术来确定该项作业的标准时间
工具 秒表或电子计时器 方式 连续不断地直接观测
记录 如何记录??
评比和 如何确定评比和宽放系数?? 宽放 对象 以某道工序为对象,研究其作业时间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1
2 3
时间研究的意义
时间研究的步骤 时间研究的具体应用
安 徽 工 程 大 学 管 理 工 程 学 院 —
基础工业工程
—第二章 作业测定
授课教师:唐娟 E-mail:cerulean.tj@
Industrial Engineering 09

作业时间未知时,以下工作能顺利进行吗?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能顺利进行改善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吗? 顺利进行生产线的平衡设计和改善吗? 能编制有效的生产计划以指导生产吗? 能准确进行经济核算和控制吗?
04
32
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时间时
12 24 36 40 76
R
T
R
操作者在操作中省去某一单元时 操作者不按单元顺序进行时
26 102
外来单元发生时
例子
1
周期 R 13 84 54 36 52 T 13 R 28
2
T 15 R 53 27
205 85
3
T 25 23 20 A 20 19 R
4
T R 66 12 14 14 B 13 /
分类 方法名称
秒表法
特点
适用范围
直接法
较有代表性,以工序作业中的操作为对象, 通过直接连续的观测和记录,采用评比和 工序或工位 宽放技术,制定标准时间
工作抽样方法以随机和分散的方式观测操作者,记录对 象各种活动的发生率,以制定标准时间 多个工序工位 预定时间标准 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时间标准,以 确定作业的时间标准,较客观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工时消耗的构成
标准时间
工作时间 宽放时间
非标准时间
西方国家 政 策 性 宽 放 可以避免的延 迟
调 整 时 间
疲劳宽放
机 动 时 间 手 动 时 间
固 定
变 动
不 可 避 免 的 延 迟
2.1 概述
工时消耗和标准时间的构成 ——标准时间的构成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
5
T 符 号 A
外来单元
R
86 53
T 33 31
说 明
1 2 3 4 5
×
39
85 71
18 106 20 15 14 14 72 53 68 17
425 B 94
222 17 38 49 18 18
C D E
-
17 306 16 87
20 431
6
64
15
81
17 501
20
23
C 22
41
18
4
作业测定的步骤
详细内容
2.1 概述
作业测定的步骤
时 间 研 究 工 P 作 T 抽 样 S 标 准 资 料
选择对象
测定的准备
确定时间研究方法
实施和维护
制定时间标准
确定宽放时间
2.2 时间研究
1
2 3
时间研究的意义
时间研究的步骤 时间研究的具体应用
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2.2 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的意义 以秒表或电子计时器为工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地直
F
back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时间研究的步骤
1.工具准备 2.资料准备 3.划分单元
4.确定观测次数
1.准备工作
2.测时
1.测时方法的选择 2.进行测时 1.观测时间(记录时间) 2.正常时间(如何评比?) 3.宽放时间(如何宽放?) 4.标准时间
3.确定标准时间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时间研究的步骤1——准备工作 单元划分的原则 每个单元都应明确的、易于辨识的起点和终点 单元时间越短越好,但是必须能精确测记 手动单元与机动单元要分开
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分开
规则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基本作业单元和辅助作业单元分开
例子
2.2 时间研究(秒表法)
时间研究的步骤1——准备工作
时间研究的步骤1——准备工作 工具准备 • 秒表 • 时间研究表格 • 观测板 • 铅笔、计算尺和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
资料准备 • 研究内容的资料 • 操作对象(零件或产品)资料 • 操作方法、操作设备和操作地点及操作环境的资料 • 操作者的资料 单元划分 原则 观测次数 详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