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身配筋
22g101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22g101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对本文涉及的主题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和总结。
22g101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体系,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剪力墙的定义与作用、身水平筋的作用与设计原则、以及构造要点及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解释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引言、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解释说明、概述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述;在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解释说明部分,我们会深入探讨剪力墙的定义与作用,身水平筋的作用与设计原则,以及构造要点及施工技术;在概述部分,我们会介绍22g101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特点、适用范围与优势,并给出实际应用例子;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未来研究和实践。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22g101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的详细解释说明,提供给读者对这一结构体系的深入了解。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突出其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有益的展望和建议。
2. 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解释说明:2.1 剪力墙的定义与作用:剪力墙是指在建筑物结构中起抵抗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荷载的主要承载构件。
它通过承受水平切割力来分担整个建筑结构上的受力,从而保证建筑在地震或风灾等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身水平筋的作用与设计原则:身水平筋是指垂直于剪力墙高度方向布置在墙身内部钢筋混凝土板内部的钢筋。
它们起到了加强剪力墙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提高整体刚度及变形能力等一系列重要作用。
对于设计身水平筋,需遵循以下原则:- 确保达到设计强度及变形要求。
- 控制裂缝宽度和分布。
- 确保水平钢筋合理设置,不产生拐角效应。
- 满足建筑物控制位移限制。
2.3 构造要点及施工技术:剪力墙身水平筋构造的关键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
- 在剪力墙局部增加钢筋配筋等细节构造设计,以保证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混凝土剪力墙、柱配筋设计要点及流程

框架(异形)柱设计
剪力墙配筋设计
剪力墙配筋设计
规范及图集汇总
● 主要相关规范条文及要点
规范名称 规范条文 6.2.19、6.2.24、6.2.25、 6.3.20~6.3.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9.4.1~9.4.8 11.7.1~11.7.1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10.2.19~10.2.22 部分框支剪力墙墙体设计 6.4.1~6.5.4、6.7.4 7.1.1~7.2.28 内容要点 正(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墙设计的一般构造要求 内力调整及边缘构件设置 墙截面及边缘构件设置 剪力墙结构设计
框架(异形)柱设计
Satwe 计算结果查看
● 矩形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
框架(异形)柱设计
Satwe 计算结果查看
● 配筋实例
角筋计算值3.8cm2,实配钢筋值为1根25,实配面积4.9cm2; X向纵筋计算值21cm2 ,实配钢筋值为2根25+4根20 ,实配面积22.3cm2; Y向纵筋计算值19cm2 ,实配钢筋值为2根25+3根20 ,实配面积19.2cm2; 箍筋计算间距为100mm,核心区、加密区、非加密区箍筋计算面积分别为3.0cm2 、 2.5cm2 、0.0cm2。实配X向核心区、加密区箍筋面积为5(肢数)*1.13(直径为 12mm的单肢面积)*100/150(间距换算)=3.76cm2。实配Y向核心区、加密区箍筋面 积为6*1.13*100/150=4.52cm2 。
框架(异形)柱设计
Satwe 计算结果查看
● 矩形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
Asv取值为Asvx,Asvy的较大值,具体设计时可按此值控制两方向配筋值, 或按构件信息Asvx,Asvy具体数值分方向设计。 钢筋面积是按用户输入的钢筋强度和钢筋间距计算的,具体设计与计算 输入不同时,应进行强度及间距的换算。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完整版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mm,计算结果是,那就用*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配筋率=2*(200*200)=%,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或者%)。
如果填了%,实际配了%,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 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x200x1000=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配筋

剪力墙配筋与设计剪力墙配筋设计中,包括有墙体(墙身)配筋、墙端暗柱配筋、墙体暗梁配筋。
(1)墙身配筋(最小配筋率)(配筋间距)墙身配筋比较简单,要同时满足构造配筋和计算书配筋要求。
《抗震规范》:(《混规》P194 11.7.14)P66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
《高层规范》:P90 7.2.17 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
《抗震规范》:(《混规》P194 11.7.15)P66 6.4.4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 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的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3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高层规范》:P90 7.2.18 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均不宜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7.2.19 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
剪力墙的墙身钢筋分有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
在剪力墙结构中,水平分布钢筋居外侧,竖向钢筋居内侧,水平分布钢筋为主要钢筋,拉筋把横竖两种钢筋拉结在一起。
钢筋混凝土墙施工

(3)支撑架。支撑架一般用型钢制成(图2-10)。每块大模板设2 ~4个支撑架。支撑架上端与大模板竖向龙骨用螺栓连接,下部横杆槽 钢端部设有地脚螺栓,用以调节模板的垂直度。模板自稳角的大小与地 脚螺栓的可调高度及下部横杆长度有关。支撑系统作用是承受风荷载和 水平力,以防止模板倾覆,保持模板堆放和安装时的稳定。
2. 构件模板 (1)内墙模板。模板的尺寸一般相当于每面墙的大小,这种模板由于
无拼接接缝,浇筑的墙面平整。内墙模板有以下几种: 1)整体式大模板。整体式大模板又称平模,是将大模板的面板、骨架
、支撑系统和操作平台组拼焊成一体(图2-1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墙模板安装
这种大模板由于是按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尺寸加工制造的,通用性差, 并需用小角模解决纵、横墙角部位模板的拼接处理,仅适用于大面积标 准住宅的施工,目前已不多用。
(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 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 ,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在转角墙处,外墙外侧的水平 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 、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 12的钢筋或2 16 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 mm、间距为250 mm的 拉筋。
3. 大模板的施工 (1)一般规定。 1)大模板施工前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大模板安装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预留、预埋位置的
正确。 3)大模板施工应按照工期要求,并根据建筑物的工程量、平面尺寸、机
(整理)剪力墙钢筋计算规则.

剪力墙钢筋计算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8)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图18)一、墙身竖向筋计算(图19)(图20)(图21)(图22)(图26)二、墙身水平筋计算(图27)三、墙身拉筋计算(图28)(图29)(图30)四、暗柱钢筋计算剪力墙墙柱包括约束边缘暗柱YAZ、约束边缘端柱YDZ、约束边缘翼墙柱YYZ、约束边缘转角柱YJZ、构造边缘暗柱GAZ、构造边缘端柱GDZ、构造边缘翼墙柱GYZ、构造边缘转角柱GJZ(GB50010-2002P195、196、03G101-1P18、49、50)、非边缘暗柱AZ和扶壁柱FBZ共十类,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只需要考虑为端柱和暗柱即可。
1、纵筋计算(03G101-1P12、18、49、50)由于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因此暗柱纵向钢筋构造同墙身竖向筋。
(03G101-1P48)。
(图31)五、端柱钢筋计算通常情况下端柱、小墙肢(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其中抗震竖向钢筋构造详见03G101-1P36至P38页,箍筋构造详见P40;非抗震竖向箍筋构造详见03G101-1P42至P44页,箍筋构造详见P45页。
(03G101-1P48)六、剪力墙端为暗柱钢筋计算(图32)(图33)(图34)(图35)七、剪力墙端为端柱钢筋计算(图36)八、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注:剪力墙开洞除了洞口加强纵筋构造外,还有连梁斜向交叉暗撑构造和连梁斜向交叉钢筋构造两种情况,连梁斜向交叉暗撑的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的纵筋锚固长度为:La E或La,斜向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要求适用于抗震设计(03G101-1P52)。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高层建筑剪力墙中连梁设计建议和配筋计算

高层建筑剪力墙中连梁设计建议和配筋计算王 震(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610031)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的工作原理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的分析,提出在连梁设计时的建议,并讨论了连梁设计的两种配筋计算。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连梁 配筋前 言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
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
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
此外,高层建筑中,由于连梁两端墙肢的不均匀压缩,会引起连梁两端的竖向位移差,这也将在连梁内产生内力。
在设计时,即使采取降低连梁内力的各种措施,如:增大剪力墙的洞口宽度;在连梁中部开水平缝;在计算内力和位移时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对局部内力过大层的连梁进行调整等,仍难使连梁的设计符合要求。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提供连梁设计的几个建议,并且讨论连梁设计时的配筋计算。
1 连梁的工作和破坏机理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墙肢产生弯曲变形,使连梁产生转角,从而使连梁产生内力。
同时连梁端部的弯矩、剪力和轴力又反过来减少了墙肢的内力和变形,对墙肢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改善了墙肢的受力状态。
高层建筑剪力墙中的连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可分两种,即脆性破坏(剪切破坏)和延性破坏(弯曲破坏)。
连梁在发生脆性破坏时就丧失了承载力,在沿墙全高所有连梁均发生剪切破坏时,各墙肢丧失了连梁对它的约束作用,将成为单片的独立梁。
这会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大降低,变形加大,墙肢弯矩加大,并且进一步增加P ! 效应(竖向荷载由于水平位移而产生的附加弯矩),并最终可能导致结构的倒塌。
连梁在发生延性破坏时,梁端会出现垂直裂缝,受拉区会出现微裂缝,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裂缝,并形成塑性绞,结构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