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十一项卫生保健制度 (1)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

少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一、一日生活制度1、依据各年纪段小孩的生理、心理特色,联合当地域的季节变化和本少儿园的实质状况,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2、合理安排小孩作息时间和睡眠、进餐、大小便、活动、游戏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次序和次数,注意动静联合、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联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联合,不一样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
3、保证小孩每天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
每天许多于 2 小时,严寒、酷热季节可酌情调整。
4、依据小孩年纪特色合理安排每天进餐和睡眠时间。
制定餐、点数,小孩正餐间隔时间 3.5 ~4 小时,进餐时间20~ 30 分钟 / 餐,餐后寂静活动或漫步时间10~ 15 分钟。
小孩午休时间依据季节每天2~2.5 小时。
5、严格履行一日生活制度,卫生保健人员应该每天巡视,察看班级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实时予以纠正,以保证小孩在少儿园内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固性。
二、饮食管理制度(一)饮食管理。
1、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行条例》以及《餐饮服务同意管理方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察管理方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例和规章的要求,获得《餐饮服务同意证》,成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为小孩供给切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每天上、下午各 1~2 次集中饮水,保证小孩按需饮水,并依据季节变化酌情调整饮水量。
3、小孩饮食专人负责,成立有家长代表参加的饮食委员会并按期召开会议,进行民主管理。
工作人员与小孩饮食要严格分开,小孩饮食费专款专用,账目每个月宣布。
4、小孩食品应该在拥有《食品生产同意证》或《食品流通同意证》的单位采购。
食品进货前一定采买检验及索票索证,成立食品采买和查收记录。
5、小孩食堂应该每天打扫、消毒,保持内外环境整齐。
食品加工器具一定生熟表记明确、分开使用、定位寄存。
餐饮具、熟食盛器应在食堂或冲洗消毒间集中冲洗消毒,消毒后保洁寄存。
库存食品应该分类、注有表记、注明保质日期、定位储蓄。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范及预案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范及预案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 晨检制度幼儿园应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对入园的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测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卫生消毒制度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室、玩具、餐具等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幼儿活动的环境干净卫生。
同时,应加强对幼儿个人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 食品安全制度幼儿园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
应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对食品原料进行严格把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 传染病预防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制度,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家长。
5. 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幼儿园应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1. 幼儿日常卫生幼儿园应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等。
同时,应定期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
2. 教室卫生幼儿园应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教室的清洁消毒,确保教室空气质量。
同时,应合理布局教室,保持教室的通风换气。
3. 食堂卫生幼儿园应严格执行食堂卫生规范,确保食品的加工、储存、供应等环节的卫生安全。
同时,应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培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
4. 玩具卫生幼儿园应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玩具的卫生安全。
同时,应避免使用容易破碎、含有小零件的玩具,防止幼儿误食造成安全事故。
三、幼儿园卫生保健预案1.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家长。
同时,应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幼儿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2.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幼儿园应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通知家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一、卫生保健责任1.幼儿园设立卫生保健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卫生保健工作,包括制订卫生保健计划、监督卫生保健操作、落实卫生保健措施等。
2.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员卫生保健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卫生保健意识和知识水平。
二、卫生保健环境1.幼儿园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定期消毒幼儿活动区域和设备。
2.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随时检查和及时修复卫生设施和设备损坏。
三、幼儿个人卫生1.每位幼儿在入园时需要接受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2.幼儿园每日定时洗手,包括进入教室前、进食前、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
四、食品卫生1.幼儿园食堂符合食品安全规范,膳食营养均衡、清洁卫生。
2.幼儿园定期检查供应商的食品安全证照,确保供应链安全。
3.幼儿园鼓励家长提供健康的午餐,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
五、疾病防控管理1.幼儿园建立疾病防控档案,记录幼儿接种疫苗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
2.幼儿入园前必须提供健康证明或体检报告,确保幼儿健康无传染病。
3.发现幼儿生病症状,立即通知家长接回幼儿,确保幼儿得到妥善治疗。
六、防护设施和救护管理1.幼儿园配备急救箱、消防设施等防护设施。
2.幼儿园教职员工需定期参加急救培训,学习处理常见的突发状况。
七、卫生保健文件管理1.幼儿园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档案,包括健康证明、疫苗接种记录、急救培训记录等。
2.卫生保健工作要有详细记录,包括每日卫生检查、卫生保健培训、疾病防控情况等。
八、卫生保健监督1.每月召开一次卫生保健会议,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
2.幼儿园定期接受相关卫生部门的检查和评估,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以上就是一份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简要示例,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监督。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二篇)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一、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其相关的法规、规章和制度。
二、幼儿入园家长要出据户口簿、当地卫生院儿童健康证明和幼儿预防接种证明,不得接收证明不全或患有传染病的幼儿入园。
三、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
每年坚持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坚持每日晨午检,对有特异体质的幼儿要实施特殊保护。
应注意幼儿口腔卫生,保护幼儿视力。
四、幼儿园职工持有健康证。
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严禁有传染性疾病、心理精神疾病或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人员从事幼教工作。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进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____小时,户外活动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____小时。
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____小时。
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活动室、寝室、玩具、毛巾、水杯、餐具、厕所等每天要消毒一次,严防交叉感染。
七、搞好幼儿营养调查,做到科学配餐,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随便吃零食。
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幼儿进食异常情况。
八、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预防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幼儿预防接种工作。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二)主要内容如下:一、卫生保健政策的制定和宣传2024年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将制定详细的政策,包括整体卫生管理、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家长和孩子们的卫生意识。
二、卫生保健管理机构和人员为了贯彻落实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将设立专门的卫生保健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
他们将负责全面管理幼儿园的卫生工作,包括监督日常卫生行为、检查食品卫生、组织疫苗接种等工作。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最新)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最新)一、幼儿体温测量制度1.幼儿入园前,家长需自觉测量幼儿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7.3°C,家长需暂缺勿带幼儿入园,并及时就医。
2.幼儿入园后,教师需定期测量幼儿体温,每日早晨和午休前各测量一次。
3.如果幼儿体温超过37.3°C,需立即通知家长,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幼儿手部卫生制度1.幼儿入园后,教师需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及接触到垃圾、鼻涕等脏物后。
2.教室内设有洗手台,并配备肥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幼儿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洗手。
3.幼儿入园后,教师需定期检查幼儿手部卫生情况,并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洗手方式。
三、教室日常清洁制度1.教师需定期清洁教室,包括桌椅、玩具、地板等,特别是公共区域如洗手间、餐厅等。
2.清洁过程中,需使用消毒液、清洁剂等消毒杀菌物品。
3.幼儿入园后,教师需监督幼儿帮助清洁教室,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
四、饮食卫生制度1.幼儿园食堂应满足食品卫生要求,保证食品质量。
2.考虑到幼儿的饮食卫生,食材需在食品检验合格的前提下使用。
3.食堂的厨房及餐具需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饭菜的卫生安全。
五、病儿管理制度1.幼儿园有专门的保健医生,负责幼儿的健康状况监测。
2.幼儿有不适或发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或通知家长接走。
六、疫苗接种制度1.幼儿园会定期组织疫苗接种活动,提醒家长及时为幼儿接种相关疫苗。
2.保健医生会记录幼儿的疫苗接种情况,并定期向家长发送相关通知。
七、个人卫生管理制度1.幼儿园提供幼儿个人卫生用品,如毛巾、牙刷、牙膏等,并定期更换。
2.教师会定期检查幼儿的个人卫生情况,如指甲是否整齐、服装是否整洁等。
八、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幼儿园定期对教室、洗手间、餐厅等环境进行清洁,保持空气新鲜和整洁。
2.幼儿园有专门的环境保洁人员,负责日常环境的清洁和维护。
九、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幼儿园要求幼儿保持室内外的安全,教育幼儿学习正确的突发事件逃生技能。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项制度(3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项制度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也是他们开始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
因此,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极其重要。
为了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和孩子们的健康,制定了以下十项卫生保健制度。
一、食品卫生制度:1.选购食材:幼儿园应严格选购食材,确保其新鲜、无污染。
2.存放食材:食材在存放时应分类储存,冷藏食材与常温食材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3.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时必须保证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用具、设备要经常清洗和消毒。
4.饮食计划: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幼儿得到均衡营养。
5.餐饮卫生:餐饮区域要保持整洁,餐具要经过高温消毒。
二、环境卫生制度:1.教室卫生:每天开展教室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地板、桌面、椅子等物品。
2.玩具卫生:定期对幼儿玩具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玩具的卫生安全。
3.洗手制度:要求幼儿保持良好的洗手习惯,进行定期的手部清洁。
4.垃圾分类:幼儿园要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引导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5.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三、学生健康监测制度:1.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信息,包括身高、体重、疫苗接种等。
2.身体检查:定期组织幼儿身体检查,及时发现身体异常状况。
3.呼吸道感染监测:密切关注幼儿呼吸道感染情况,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4.传染病防控:建立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措施,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
四、免疫接种制度:1.落实免疫接种:对幼儿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确保免疫覆盖率。
2.统计接种情况:对幼儿园幼儿的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并及时上报。
3.宣传疫苗知识:向家长宣传疫苗知识,提醒家长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五、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制度:1.制定应急预案:幼儿园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2.组织演练:定期组织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师幼的应急能力。
3.防护设备:幼儿园要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确保孩子们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
六、卫生保健宣传制度:1.开展卫生教育:定期开展卫生保健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和家长的卫生知识和意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项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项制度3、食物的采购、加工、烹调、储藏等环节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保证食品安全。
4、每日食谱要张贴在餐厅门口,并向家长公示。
5、在饮食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惯,不浪费食物,不挑食。
体格锻炼制度1、每天按时进行体育锻炼,包括户外活动、课间操、室内活动等。
2、根据幼儿年龄、身体素质等情况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
3、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卫生与消毒制度1、教室、餐厅、活动区等场所每天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2、教具、玩具等物品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幼儿健康。
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1、入园前要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幼儿健康状况符合入园要求。
2、每学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口腔检查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身体异常情况。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1、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幼儿及家长的防病意识。
2、发现幼儿有传染病症状时,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1、对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宣传,如手足口病、流感等。
2、对幼儿出现常见疾病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治疗和管理,避免疾病扩散。
伤害预防制度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2、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健康教育制度1、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及家长的健康素养。
2、开展健康主题活动,如营养日、运动日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1、建立幼儿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身体状况、生长发育情况等信息。
2、定期收集幼儿家庭的健康信息,为幼儿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是保障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要保持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保证空气流通。
二)食品卫生是保障幼儿健康的重要保障,要对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查、消毒、储存和保管,确保食品安全。
三)幼儿生病时要及时隔离,保证其他幼儿不被传染。
同时要做好病情观察和护理工作,及时就医。
四)所有器具、玩具等物品要经常进行消毒和清洗,保证幼儿使用的物品卫生。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

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一、一日生活制度(一)托幼机构应当根据各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本托幼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生活制度。
(二)合理安排儿童作息时间和睡眠、进餐、大小便、活动、游戏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注意动静结合、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结合,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
(三)保证儿童每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全日制儿童每日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儿童不少于3小时,寒冷、炎热季节可酌情调整。
(四)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托幼机构服务形式合理安排每日进餐和睡眠时间。
制订餐、点数,儿童正餐间隔时间3.5~4小时,进餐时间20~30分钟/餐,餐后安静活动或散步时间10~15分钟.3~6岁儿童午睡时间根据季节以2~2。
5小时/日为宜,3岁以下儿童日间睡眠时间可适当延长.(五)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每日巡视,观察班级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以保证儿童在托幼机构内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二、膳食管理制度(一)膳食管理.1.托幼机构食堂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
托幼机构应当为儿童提供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保证儿童按需饮水。
每日上、下午各1~2次集中饮水, 1~3岁儿童饮水量50~100毫升/次,3~6岁儿童饮水量100~150毫升/次,并根据季节变化酌情调整饮水量。
3.儿童膳食应当专人负责,建立有家长代表参加的膳食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民主管理.工作人员与儿童膳食要严格分开,儿童膳食费专款专用,账目每月公布,每学期膳食收支盈亏不超过2%。
4.儿童食品应当在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单位采购。
食品进货前必须采购查验及索票索证,托幼机构应建立食品采购和验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生活制度-------------------------------------------2二、幼儿饮食制度---------------------------------------2三、体格锻炼制度---------------------------------------4四、健康检查制度---------------------------------------4五、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5六、预防疾病制度---------------------------------------7七、幼儿安全制度---------------------------------------8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10九、家园联系制度---------------------------------------10十、体弱儿管理制度-------------------------------------11十一、传染病管理制度-----------------------------------12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十一项卫生保健制度一、生活制度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根据季节特征,定出具体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并提出质量指标。
要求作到:1、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
2、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3小时。
3、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超过12小时到12小时半。
二、幼儿饮食制度(一)、饮食管理1、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
建立伙委会(园领导、炊事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家长代表)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伙食费要专款专用,精打细算,合理使用。
教职工(包括炊事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伙食费。
3、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菜剩饭。
4、每周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并向家长公布,保健人员要进行营养计算,并保证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
5、按时开饭,要保证儿童愉快进餐,时间不能少于20~30分钟,保证儿童每人吃饱吃好。
(二)、饮食卫生1、要保持厨房的清洁,经常清扫,做到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厨房用具、刀、菜饭、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餐具一餐一消毒。
3、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食物,买来的熟食加热处理后再吃,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4、要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开饭前老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向幼儿讲解挑食的坏处等,想方设法让孩子多进食,保持良好食欲。
5、搞好幼儿进食卫生,饭前保育员及幼儿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6、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所前脱工作服,如厕后肥皂洗手,不直接用汤勺尝试食物。
三、体格锻炼制度1、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幼儿每天做1~2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锻炼中动静结合,掌握适当的活动量,活动内容要适合幼儿特点。
有组织地活动和自由活动相结合进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2、在正常天气下,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日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
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大自然因素以及各种运动器械、自制玩具,有计划地锻炼幼儿体质。
锻炼应适合年龄组的特点,要循序渐进,并考虑运动项目与运动量,对个别体弱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
4、保健人员要对幼儿体格锻炼进行医学监督和卫生指导。
5、四、健康检查制度(一)、入园检查1、新生入园前必须到县妇保院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包括化验肝功能,血色素)。
如有传染病接触史,须待检疫期后无症状方可入园,同时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庭病史和生活习惯等。
2、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光线透视、肝功能及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健康检查合格,并且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
(二)、定期体检:1、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测视力一次,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统计、分析、评价及矫治缺陷,在园幼儿建立健康档案。
2、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县市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热),二看(咽部,皮肤,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一)、环境卫生1、园内保持清洁干净,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清除垃圾,每月检查评比。
2、幼儿教、玩具要保持清洁,按消毒要求做好各项清洗、消毒工作。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4、每日清扫厕所并消毒。
厕所要通风,便池每日用消毒水浸泡,保持厕所空气新鲜,无异味,成人厕所与幼儿厕所分开使用。
(二)、个人卫生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培养幼儿饭前便后及活动后用肥皂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撒废弃物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育幼儿养成饭后漱口、擦嘴,早晚刷牙的习惯。
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一次,每周洗澡,保持幼儿服装清洁干净,每周换洗衣服。
5、幼儿被褥每月曝晒两次,枕巾被褥每月洗一次,尿床随时洗晒。
6、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修理,与幼儿无关的电视节目一律不看,每次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幼儿与电视机的距离2米以上。
7、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剪指甲;做到四洗手(进园后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给孩子开饭前及削水果前洗手,户外活动后洗手)。
(三)、消毒隔离制度1、有专用保健室,观察床,保健室用品专用。
2、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3、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4、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5、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6、消毒工作具体安排。
(1)、幼儿餐具:每餐餐后:清理饭渣→洗涤剂将油腻洗净→清水冲洗两遍后控水→放进消毒柜→餐前消毒半小时(2)、幼儿玩具:每周一次塑料玩具:冲洗干净→用(1∶80)消毒液浸泡40分钟;毛绒玩具:肥皂清洗,阳光曝晒2小时。
(3)、保温桶:桶四周、盖子、壶嘴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遍,内胆一周消毒:清水冲洗干净→用纱布蘸盐擦洗→用清水冲净。
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消毒。
(4)、教卧室:每日一次;消毒时将门窗关闭严密,严禁进人。
紫外线照射消毒30---50分钟后开窗通风。
(5)、被褥:每月一次;清洗后1∶100消毒液浸泡40分钟。
(6)、毛巾:每周一次;清洗后1∶100消毒液浸泡40分钟。
(7)、桌椅门:每日两次;用1∶100消毒液擦洗。
?六、预防疾病制度1、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晨午检及时发现早期患儿及时治疗,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按时完成预防接种工作,认真审查新入园幼儿的预防接种卡,及时补种,建卡率达到100%。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的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幼儿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
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4、加强幼儿体格锻炼,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3小时,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经常向家长宣传防病知识,要求家长及工作人员及时报告家中疫情,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七、幼儿安全制度(一)、预防烫伤1、热汤、热粥等食物温度适宜再端入班中,并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放在幼儿饭桌上或附近的地上,分发食品不要越过幼儿头顶传递,要从侧面送到幼儿面前。
2、班级的提水桶或保温桶均要加盖,提水、打饭时要注意避让周围的孩子。
3、幼儿不得出入厨房,不得接近有火、有电、有煤气、有热水的地方。
(二)、预防外伤1、教育幼儿不打闹,更不能拿着玩具或树枝等投掷、抡打,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不伤着别人。
2、教育幼儿不拿小刀,玻璃片等危险物品做玩具,晨、午检时,注意发现幼儿衣袋里有无不安全物品。
3、教育幼儿不要背着手走路,以免失去平衡,摔伤面部,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时,不要穿硬底鞋。
4、幼儿在大型玩具上活动,教师要注意照顾保护,户外活动时,孩子均要在教师的视线中。
5、教育儿童不要爬到窗台及楼道栏杆上游戏或向下张望,以免发生摔伤事故。
6、每月检修大型玩具,发现损坏及时修理,修好之前停止使用。
7、对幼儿不要拖、拉、抻、拽,防止发生关节脱臼。
(三)、预防药物中毒1、班上不得存放过氧乙酸等有腐蚀性物品,消毒液应放到安全的地方。
2、幼儿服用药品由家长交到老师手中并写明药名、剂量、服用时间并双方签字确认。
(四)、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及器管。
1、教育儿童不要把纸团,扣子等塞到鼻、耳里,也不要把扣子,别针放在嘴里。
2、幼儿哭泣时不要吃东西。
(五)、预防幼儿走失1、传达室门卫注意随时关好大门,防止幼儿出走。
2、外出活动时,教师随时清点人数。
3、交接班时,交清幼儿人数。
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记录,登记,统计制度,一般有以下几种记录表簿:幼儿出勤登记表;疾病登记表;晨检记录表;预防接种记录表;体弱儿童管理记录表;矫治记录表;膳食调查记录表;意外事故登记簿;家长联系册;安全检查记录表等。
卫生统计要求做好:体格检查登记表;营养分析;各种常见病、传染病患病率等。
九、家园联系制度1、保健室备有幼儿家长名册,联系电话,有事及时和家长联系。
2、2、各班教师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及家长联系簿、家访等多种方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配合,支持幼儿园各项工作。
3、3、定期出板报,经常利用卫生宣传窗向家长宣传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问题。
4、4、向家长公布每周食谱,每月伙食收支情况,体格检查及教学情况,争取家长配合。
5、5、每学期举行家长开放日2~3次,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学习情况,与家长交流意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