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会在德清高级中学成功
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背景 (2)2.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意义 (3)二、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4)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6)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7)3.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框架 (9)三、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10)1.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12)2.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12)3.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案例分析 (14)四、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15)1. 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力的提升 (16)2. 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的转变 (17)3. 家校社协同促进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有效实施 (18)五、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19)1. 跨学科主题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1)2.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效果评估 (22)3. 对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23)六、结论与展望 (25)1. 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成果总结 (26)2. 对未来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建议与展望 (27)一、内容概述引言:介绍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理论框架:构建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框架,明确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要素。
实证研究: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看法和需求,探讨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
策略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具体策略和实施方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结论与展望: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启示,对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创设主题情境_开展深度学习

材料 5 :
材 料 6: 匈 奴 得 信, 因 引 兵 南 逾 句 注, 攻 太 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 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
——《史记·匈奴列传》 教师设问:西汉初年,面临着哪些社会问题? 学生回答:经济贫困,王国问题,匈奴威胁。 教师追问:西汉前期,这些问题解决了吗? 材料 7: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 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 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二、主题情境的问题化推动深度学习 的进行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 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在解决学习问 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 看法中解释历史。[2] 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式 教学”,依托情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所 谓“问题链”是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具 有挑战性、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从而 将所学内容有逻辑地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条。 学生在解决有逻辑关联的“问题链”时,进行了 多元、多层次的探索、学习和发现,其历史思维
瓦当就是制作于汉武帝时期?让我们再次来解读材
料 2。
教师设问:材料中材料用了“多出土于建章宫遗址”,
这说明,还有些瓦当出土于其他地方。
教师陈述:事实上,“汉并天下”瓦当曾制作
于西汉初年,也曾大量制作于汉武帝时期。无论制
作于何时,它都体现了汉王朝的霸气与自信。
问题一:“汉并天下”何时形成? 教师投影: 材料 1:“汉并天下”瓦当,年代皆定为“西 汉初”,言“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西北大学藏瓦选集》 材料 2: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汉并天下” 瓦当多出土于建章宫遗址,而建章宫始建于汉武帝 时期。 ——任虎成、王保平主编《中国历代瓦当考释》 教师设问:对于“汉并天下”瓦当制作于何时, 有以上两种不同观点?你支持哪一观点?理由是什 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支持材料一观点: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 朝,定都长安。为纪念汉朝统一,制作了“汉并天下” 瓦当。 支持材料二观点: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 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为炫耀西 汉强盛,制作了“汉并天下”瓦当。 教师追问:刚才大家表述中提到了“大统一” 与“大一统”。这两个概念一样吗? 材料 3:“大一统”观念萌生于三代,丰富于 春秋战国,至秦汉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大一统” 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 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 ——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 学生概括:大统一侧重于疆域的统一;大一统 则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 教师追问:西汉初年,实现“大一统”了吗? 材料 4: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当湖高级中学大事记2016年

当湖高级中学大事记2016年1月8日: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督导评估组葛为民等专家在平湖市顾玉峰副市长、市教育局韩云付局长的陪同下莅临我校,对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许明观校长等校级领导陪同检查。
1月11日:在2015年度嘉兴市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小论文评比中,我校共获得8个奖项,其中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1月15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中小学美术》主编周殿宝和浙师大李力加教授、朱敬东老师来我校观摩美术模块整合成果展。
1月18日:浙派名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在我校进行,60多位来自浙江各地市和平湖本地各中学的美术教师,前来我校观摩美术模块整合成果展。
浙派名师杨卫华、梅春笋和我校黄文丽老师开设展示课。
1月19日:局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组对我校2015年度工作进行考核。
平湖美术品牌工作室导师王俊峰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平湖市美术教研活动中作了题为“基于现代艺术视域下的高中美术课程变革”的讲座。
1月25日:我校53名同学在2015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中获奖,12位同学获国家级奖项;另有41位同学获得嘉兴市高中甲组一、二、三等奖。
2月3日:我校共有13位教师在2015年度平湖市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其中钱佳佳老师的《品味舌尖之美,感悟诗歌内涵》获一等奖,冯丹、袁凤、陈宏、孙波、章信年、汪晓琳6位老师获二等奖,宋敬波、丁晓勤、曹春健、姚君依、汪承兵、李璜6位老师获三等奖。
共有11项平湖市级课题结题,其中综合类课题结题的有邹红艳、王林凤、李俊明3位老师,微型类课题结题的有宋敬波、朱锋、章信年、陈忠、汪晓琳、于华会、房彦龙、封军伟8位老师。
8位教师在平湖市第四届“课堂的智慧:学科教学与叙事”征文活动中获奖,其中,于华会老师的《游戏:建构生态课堂的活载体》获一等奖,顾叶青、黄明、蒋密、王艳、李红霞、孙波、张蓉芳等7位老师获三等奖。
2月19日:召开校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4.01.10
•【字号】浙教办函〔2024〕6号
•【施行日期】2024.01.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
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
浙教办函〔2024〕6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通知》要求,经自主申报、基层推荐、专家组评审等程序,确定典型案例64个,培育案例36个。
其中,转化落地规划行动典型案例8个、培育案例11个,教学方式变革行动典型案例35个、培育案例13个,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典型案例5个、培育案例2个,教学评价牵引行动典型案例8个、培育案例6个,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典型案例8个、培育案例4个。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各地各校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重视相关案例的推广、培育工作,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附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名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4年1月10日。
2014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

申屠永庆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011016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
金红芳
浙江省军区机关汪庄幼儿园
011003 中大班幼儿个别化学习项目的实施策略研究
傅洁
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011014 科学领域年级“互通式”区域互动的设计与操作
刘方珺
杭州市上城区喜洋洋幼儿园
011002 012041 012042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新范式的实践研究
马珏
借鉴“微信圈”理念优化小班化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余笔清
基于网络平台的个别化作业设计与实践
李愉均
以预习案为载体运用“三定”模式指导学生数学预习的实 侯时红
践区研域究推进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蒋华
“预学后教”策略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纪相钊
嘉兴教育学院 嘉兴教育学院 嘉善县干窑中学 东 湖北州师市范吴大兴学区南教湖育实局验教学学校研究与 培 湖训州中市心吴兴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与 培训中心 长兴县实验中学 绍兴市越城区群贤小学 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 龙游县教育局教研室 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衢州市实验学校 舟山市定海区东海小学 舟山市普陀区东港中学 舟山市定海二中教育集团
基于“体裁分析”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 究 基于项目的高中通用技术学教范式研究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微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整体构建“博爱四季风”德育体系的实践研究 立足农村普通高中实际的通用技术选修课程的实践与发展
张强
丁月明 韦黎沁 吴建新 徐剑威
060449 优化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究
084044
普通高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的制定思路及实例研 究
六年级作文之南浔实验小学2015年作文获奖名单

六年级作文之南浔实验小学2015年作文获奖名单六年级作文之南浔实验小学2015年作文获奖名单南浔实验小学2015年作文获奖名单【篇一:2016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我的教改试验”征文评选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2016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我的教改试验”征文评选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一等奖地区题目作者单位浙江杭州编织精彩尾声让人回味无穷——小学品德课堂后八分钟教学“增值”的实践探索谢丽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浙江宁波幼儿“图谱式”剧本创编的创新实践伍佩佩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中心幼儿园浙江金华构建茶道式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严兰芳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中学浙江温州“再设计”: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优化变革谢晓静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绍兴项目学习:小学劳动与技术活动的路径探寻——以“一棵树”项目实践为例应西芳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学浙江台州从分散建模走向整体建模——“植树问题”两次教学的比较与思考张卫星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第二小学浙江衢州磨刀不误砍柴工——例谈学情前测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郑梅红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中心小学江苏南京让“思维”乘着“具象化”踏板快乐轮滑——初中“具象化支架”激思导学地理的策略与思考王昕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江苏苏州区角大变革——浅谈学习型区域的格局划分与探索实践王彤彤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城区幼儿园江苏镇江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二次开发试验——以鲁教版为例张洪杰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二等奖地区题目作者单位浙江杭州“新概念作业”:构建小学语文作业新范式蔡静浙江省杭州市青蓝小学浙江杭州农村微型幼儿园“渔网式”教研初探——以“木船游戏”的系列研讨为例施燕飞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里山镇中心幼儿园浙江宁波“全渠道”交往模式:初中英语微写作教学的创新实践张洁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茶院中学浙江温州1+x群文阅读:奏响课内外阅读教改之“链”曲陈连云浙江省瑞安市瑞祥实验学校浙江绍兴小学高年级英语基于生活的主题式课外作业的探索赵雪朋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浙江绍兴课堂探究:让续编活动走向深入——提高农村幼儿园大班续编故事指导策略的研究朱臣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心幼儿园浙江绍兴聚焦错误本质“三招”矫正片面认知——小学低段学生等号认识的典型错例分析与改进策略竺新波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逸夫小学浙江湖州从“事后诸葛亮”做起——我的初中数学“诸葛亮”培养法许建萍浙江省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浙江嘉兴小学生涂鸦式写作实践研究朱晨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杨庙小学浙江嘉兴探寻有效“支架”的搭建——记一次课例研究活动贾建飞浙江省海宁市湖塘中心小学浙江台州给思维画张图——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探析干国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浙江衢州座位的变迁吴磊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浙江衢州“沐风之旅”开启别样春天——记四叶草中队全课程探索实践郑晓俐浙江师范大学附属衢州白云学校浙江义乌“微”尝试的亲密之约——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初探金云耕浙江省义乌市五爱小学浙江义乌以“儿童画”打造幼儿园“文化墙”的初探陈诗雅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幼儿园浙江义乌追寻开放与简约,孕育温暖与智慧——构建“阳光课堂”的整体教学策略探析洪岳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浙江舟山“为理解而教”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阮水芬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小学浙江舟山且行“逆向设计” 且思“深度学习”——以五下《确定位置》为例谈“逆向设计” 姜婷婷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中心小学浙江舟山我的“补偿性教学实践录”——以小学数学高年级“空间与图形”为例王艳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定海小学江苏南京遇见我的“萌态兴奋点” 徐祥香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红太阳小学江苏南京读者剧场:基于“家”的一种教学试验席晓圆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苏州未来教室与历史课堂教学的融合——以人教版《开辟新航路》为例张明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浙江无锡诗歌教学模式化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翟亮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浙江南通经验地理:文化跨界中的思考与突围邱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浙江南通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使用和评价施剑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浙江常州基于史料解读打造高效历史课堂上的学生“创客”——以教学实践案例的经典碎片为例叶星星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浙江扬州利用数学实验做“好玩”的数学——以“3”的倍数的特征为例王兴伟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浙江泰州说听课模式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拓展研究与实践朱佳炜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浙江徐州“生本课堂”理念下构建师生共同的后花园——“地理说吧” 孙慧敏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浙江徐州幼师生儿童文学教学的一次尝试——利用“过程作品集”对绘本创编活动进行评价滕藤徐州高等师范学校浙江连云港小学语文课堂中可怜的“多余人”的研究及对策张敬明江苏省连云港市墩尚中心小学浙江连云港数学史料: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资源——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料”教学价值的深度挖掘李夏云江苏省连云港市师专一附小龙河校区江西南昌早读课上的“听、说、读、写”训练张文芳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江西南昌众研群文阅读营造群学空间肖贤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江西上饶盘活校本教研资源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珠田学校教、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体系研讨成果介绍饶玉均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珠田学校三等奖地区题目作者单位浙江杭州试水“全学科”:周综合学习——以小学“渔韵”课程为例王怡芳朱雅萍浙江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浙江杭州担当教育新试验:小学男生“变形计”的实践与思考孙建尧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小学浙江杭州单元概念地图:提升数学素养的路径探寻姜冬梅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圆通小学浙江杭州品德与社会“走教制”教学的行动研究来春华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月雅河小学浙江杭州依托课例研究,改进学习材料设计的实践研究——以“图形几何”领域的概念教学为例许霜霜浙江省杭州市和睦小学浙江杭州探究现场: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真实的问题——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现场的架构策略王燕群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实验小学浙江杭州师生共绘一幅图——情景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章文华浙江省杭州四季青中学浙江杭州做有意义的活动——大班幼儿亲子定向远足特色主题的设计与实施冯建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幼儿园浙江宁波教师做到三让,让出一片新天地——初中《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学科减负增效初探毛燕云浙江省宁波市实验学校浙江宁波小学英语“一起作业”网络平台的应用研究张艺怀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第二实验小学浙江宁波我的一次选修课变形记鄂雪峰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明港高级中学浙江宁波心愿之梦,伴我们同行——我们与“心愿奖励法”的那些事儿包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浙江宁波“三个和尚”和“三只蚂蚁”引发的思考孙可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宁锋小学浙江宁波课堂有抓手,教研有底气——我的“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的教改试验行动金亚素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浙江宁波双主教学多维仿真——学前教育专业“舞蹈信息化”教改试验张银燕浙江省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宁波绕过现象找本质——科学区如何通过师幼互动促幼儿有效探究骆贵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区第二幼儿园浙江金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o2o模式的构建杜祖平浙江省金华教育学院浙江金华非书面家庭作业背景之下的教学嬗变李武南葛鎏瑛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浙江金华小学数学课堂“求联”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吴志坚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小学浙江金华寻找现在与未来的衔接点——记我的团队执着于主题课程的7年雷燕浙江省金华市江滨小学浙江金华“孝顺教育”全课程建设的区域探索熊德华庄晓倩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小学浙江金华父爱徜徉,沐浴“阳”光——基于“好爸爸”社团的父性教育初探翁巧萍浙江省永康市实验幼儿园浙江金华“观-诊-疗”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楼美刚邵晓燕浙江省东阳市吴宁镇第二小学浙江金华“一对一”助学课堂五步教学的模型建构胡丹丹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中心小学浙江金华研读课文题目有新招——记一次“课题研读策略”教改活动吴映红浙江省东阳市吴宁镇第五小学浙江金华点子作文:十年坚守与嬗变潘朝阳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浙江金华让每个学生走上“星光大道”――寄宿制小学星级学生自主成长机制的思考与实践张颖英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实验小学浙江金华取舍智慧,反思成长——以《放大镜下的晶体》一课为例朱亮亮浙江省东阳市江北第二小学浙江温州“班研体”的设计与实践陈德曹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浙江温州建立“小评价师”机制的教改试验路径纪相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浙江温州问题跟踪:指向学习疑难问题的学情研判——温州三中“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中的教改试验马琳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中学浙江温州“诊”之有道,“讲”之有效——小学数学“问诊式”试卷讲评课的教改历程金海跃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浙江温州图示法:让科学课堂研讨有趣、有序、有料戴乐韵张显燕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屿田实验小学浙江温州“六顶思考帽”园本研修方式林媚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中心幼儿园浙江温州乐考,让学习成为一种期待林青青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民族学校浙江温州科学邂逅魔术——科学小魔术进小学科学课堂的应用与研究吴文国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鲍七小学浙江温州“农耕文化”主题运动会的创意设计与实施石峻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浙江温州你的游戏“邮”你决定——中班幼儿户外晨锻互通、循环模式研究陆李平浙江省温州市第三幼儿园浙江绍兴基于课程标准的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沈伟云浙江省嵊州市三江街道中心学校浙江绍兴开展绘图设计活动,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力——开展地理绘图设计活动的教改报告孙果梅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学浙江绍兴我的拓展性课程实践吕远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纱初中浙江绍兴屋檐下的快乐——有效开展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策略探析周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大唐镇中心幼儿园浙江绍兴转换万千图像,归根空间思维张文军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春晖中学浙江绍兴“学长式”辅导,轻叩那扇心扉张玉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实验中学浙江湖州传承与变革中的作业改革罗培芳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浙江湖州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作业实效费战洪浙江省湖州市菱湖实验小学浙江湖州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问题与设计方贝娜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机关幼儿园浙江湖州“美?数存折”,让孩子攒起自己的兴趣王有福马雯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一小学浙江湖州微探究,数学幸福课堂的基石张智慧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初级中学浙江湖州幼儿园“亲子科学实验站”的创建与运行模式探究嵇莲英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秋山幼儿园浙江湖州改良式翻转课堂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张利萍浙江省湖州市双林中学浙江嘉兴学生也是“剧作者” 江超浙江省嘉兴市外国语学校浙江嘉兴谈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基于“童心解读”的教师支持策略姚群利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万禄幼儿园浙江嘉兴浅谈小班化下小学数学“三学一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何丹凤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中心小学浙江嘉兴高段数学课堂“简教丰学”策略实施宋华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浙江嘉兴过程性记载演绎精彩科学课堂王超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向阳小学浙江嘉兴以阅读导图撬动童书阅读的支点——例谈“阅读导图”设计的思考与实践沈晓惠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中山小学浙江嘉兴“互联网+教育”在一线课改中的实践与探索——巧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小学英语口语作业三难问题计晓敏浙江省嘉兴市阳光小学浙江嘉兴“成长存折”,小学品社学习评价的新载体——以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为例的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践李月琴浙江省平湖市当湖中心小学浙江台州“三项行动”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赵永攀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浙江台州语文课可以这样上——“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方美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中学浙江台州聚焦科学实践发展学生思维杨周辉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东山中心小学浙江台州从作业“造反”到“五写主义” 刘强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中学浙江台州从“小牙膏”到“大主编”——“博客作文编辑部”模式下的作文教学革命牟茜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锦江小学浙江台州让纸牌华丽转身叶永盛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茅畲逸夫小学浙江台州我的作业,我检查——浅谈小学生作业后认真检查习惯的培养裴晓娅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浙江台州走班学习:在行动中解读与实践——山区初中“走班”学习的行动研究方平郭永贵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上张乡中心学校浙江台州“玩”名堂与做“蛋糕”——我的“语文+”教学吴辉平柯孔泉浙江省台州市三门中学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教学研究室【篇二:2015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2015年湖州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课堂的实践路径

“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课堂的实践路径作者:张文弓来源:《师道(教研)》2024年第07期新课程启动以来,为达到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目的,学校着力推进“双新”示范建设,依据课程核心素养,改变教师备课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从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情出发,设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活动过程,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将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相融合,让教学评价对标教学目标,引导学习活动,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从而达到“教学评”一体化循环发展,共同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一、研析目标学情,依情定目标,找准“教-学-评”一体化融合的关键点恰当、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融合的关键点。
鉴于教学目标额导学、导教、导评功能,学校组织各学科各年级教研中心组集体研析课标和新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调研学情,明晰学生已掌握和本阶段要掌握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核心知识;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文本。
定期将研讨成果面向全体教职工分享交流,集思广益,制定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系统化知识的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目标、学习任务链、评价任务之间的关键点,实现把“教-学-评”一体化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高效课堂。
二、细化教评任务,依标定设计,突破“教-学-评”一体化融合的障碍点“教-学-评”一体化初衷在于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师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双新”理念、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支架来引导学生达成素养目标、学生是否能通过教学活动和任务链来达成目标、已达到目标中的哪一层次,从而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因此,评价任务必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紧密融合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融合具体情境化教学、项目式学习、学习任务等具体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主体多形式的评价,便成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高中课堂实践的基本途径。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技术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绝密★考试结束前(暑假返校联考)考技术试题卷信息技术命题:嵊州中学徐江、钱丹红信息技术磨稿:嘉兴一中俞俊莲黄岩中学范跃群丽水中学支文红校稿:张红光、金哲平通用技术命题:路桥中学金霞、胡希友通用技术磨稿:安吉高级中学张惑年海宁高级中学杨青华义乌中学王明德校稿:陈颖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试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摄像头②数据A.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B.人们接收到同样的信息,所建构的知识也相同C.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只能用数字来表示D.信息可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表达,两者可相互转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2至4题。
某停车场引入了一套停车管理系统。
入口处LED 屏实时显示停车场空余车位数量;汽车驶入时,智能终端通过摄像头获取车辆信息,语音播报车牌号码,上传数据到服务器;汽车驶出时,出口处LED 屏显示车牌号、停车费用、付费二维码,待用户扫码付款后放行。
2.下列信息系统组成要素中,都属于硬件的是库③车牌数据④智能终端⑤服务器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③⑤3.该系统的下列应用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是A.系统实时显示空余车位数量B.车辆驶入、驶出停车场,识别车牌信息C.车辆驶出停车场,显示停车费用D.驾驶员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停车费用的过程4.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信息系统的用户仅指汽车驾驶员B.用户必须通过浏览器使用该信息系统C.该信息系统中的车牌、进出时间等数据一般存储在数据库中D.出口处的LED 屏显示停车费用,不需要经过数据的加工处理5.下列有关数据安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定时备份数据可保证数据安全B.保护数据的安全也需要保护存储数据的介质第7题图C.数据校验是为保证数据的保密性进行的一种验证操作D.为了避免自然灾害引起的数据损坏,一般可建立异地容灾系统6.学校信息中心为文印室搭建了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多个终端联网、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等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计算机网络按覆盖范围分类属于局域网B.文印室中的移动设备只能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连网C.通过该网络可实现文印室中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共享D.组建有线网络,除计算机之外,还需购买双绞线、交换机等设备7.某算法的流程图如第7题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的值为59,则输出s 的值为A.000100B.111011C.001000D.1101118.某二叉树中序遍历为ABCD,其任意节点的度为0或1,则关于该二叉树说法正确的是A.该二叉树有3层B.该二叉树可能有4种形态C.节点A 不可能是叶子节点D.该二叉树只有一个叶子节点9.栈初始为空,经过一系列的入栈、出栈操作后,栈为空,若元素入栈顺序为ABCD,则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中,C 比A 先出栈的个数为A.5B.6C.7D.810.某升序冒泡排序算法的Python 程序段如下:#生成n 个随机整数,依次存入数组a,代码略for i in range(1,n):for j in range():if a[j]>a[j+1]:a[j],a[j+1]=a[j+1],a[j]为实现程序功能,划线处可填入的代码是A.n-i-1B.n-i C.n-i+1D.n 11.有如下Python 程序段:s1="ababccabc";s2="abc"i =0;m =0while i <=len(s1)-len(s2):if s1[i:i+len(s2)]!=s2:#①i +=1else:s1=s1[:i]+s1[i+len(s2):]i =i -len(s2)+1m +=1该程序段执行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所在行的条件将会被判断5次B.i 的值为-2C.m 的值为2D.s1的值为"abc"12.有如下Python程序段:from random import*a=[10,20,30,40,50]key=randint(0,100)#randint(p,q)用于生成区间[p,q]内的随机整数x=y=0i,j=0,len(a)-1while i<=j:m=randint(i,j)x+=1if a[m]<key:i=m+1y+=1else:j=m-1y-=1执行该程序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量x和y的值可能为1和-1B.变量x和y的值可能为4和-2C.若key为50,则变量x和y的值可能为5和5D.若key为35,则变量x和y的值可能为5和1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7分,第14小题10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13.某数据分析系统的功能为:采集实时数据val,生成最近连续5次数据的均值ave,如第13题图a所示,绘制如第13题图b所示的折线图,并发出数据异常信号:●异常一,上穿异常,虚线(数据val)上穿实线(数据ave),如图b中时刻5->6;●异常二,下穿异常,虚线(数据val)下穿实线(数据ave),如图b中时刻7->8。第13题图a第13题图b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异常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填字母)A.系统可能连续发出2个相同的异常信号B.系统不可能连续发出2个相同的异常信号(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会在德清高级中学
成功举办
湖州市教科研中心魏钧
12月18-20日,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会在德清高级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德清教育研训中心协办,德清高级中学承办。
来自全省各市的高中历史教研员、部分特级教师和省新课程指导委员会成员及220余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
12月18日上午举办了简短的开幕式。
开幕式由省教研室高中部主任、高中历史教研员周百鸣老师主持。
湖州市教科研中心王永森主任、德清县教育局陈震豪书记和德清高级中学陆国民校长分别致辞,热烈欢迎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和教师,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之后,全体与会人员听取了浙江大学计翔翔教授的世界史知识拓展专题讲座。
计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的详实的材料展开的《佛教浅说》的讲座,吸引了全体与会人员,他广博的知识和对问题的深入细致的阐释,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五节公开展示课及专家的点评,是本次培训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
德清高级中学柴明慧老师《山水德清系列之莫干山》一课“贴近生活、求真探索、感悟历史”,为乡土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浙师大附中刘海婴老师《皖南古村落》一课“远眺近品、清新自然、引人入胜”;海盐元济高中田国华老师《庆历新政》一课“层层递进,培养能力,富有成效”;台州中学胡囡娟老师《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课“立意精准、方法到位、清新明了”;松阳一中潘宏峰老师《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一课则“对比联系,挖掘内涵,气势恢宏”。
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方仙来、朱世光、谢波、赵寅芬老师和省课改指导委员会成员陈亚
利老师分别对五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们从教材论、教学论、选修教材的教学、新课程理念等多角度多层面的点评,开拓了老师们的思路,实际上也是教育教学的微型讲座。
湖州师范学院李学功教授的《通史视野下的浙江史》专题讲座,把本次培训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李教授系统介绍和梳理了浙江在中国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历史,凸现出浙江历史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做为本次讨论的第二个板块,李教授《“南浔现象”的历史文化解读》则以南浔为例,介绍了“南浔现象”及其文化特质,把遥远的历史拉到了身边。
省教研室周百鸣老师最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培训活动处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第一轮取得新的成果和第二轮课改即将推进的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五节展示课是选修课的精品课,是再创造的课。
周老师还介绍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基本思路,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积极投入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共同把高中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本次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对于开拓教师们的视野和有效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走向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感谢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和德清高级中学对本次活动顺利举办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