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绿化项目中对施工技术、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针对项目实际,对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一、关键施工阶段控制1、施工准备阶段在接到中标通知后,即可完成现场临建的建设,人员、机械设备、物资进场,编制实施性组织设计、成立项目部;进行现场调查工作,图纸与现场相结合,确定分段施工范围和施工、交通组织方法;根据施工计划提出周密的材料使用计划和机械使用计划;完成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详细调查。
合理选择多个苗木供应商。
2、苗木栽植确保栽植施工顺利进行,根据已有的供应商择优供货,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确保工程需要,坚决杜绝停工待料现象发生。
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质和价格,分别做好事先订购,并做一定数量的储备。
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各个路段栽植顺利有序进行。
3、修剪成型阶段在劳动力的安排上,一方面,考虑安排两班交替连续施工的力量,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日历天数,满足工期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即是让操作人员接受公司统一组织的技术培训,并参加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对于所使用的先进的施工机具,了解其性能以熟练操作,提高每个工人的劳动效率。
同时抓前期技术准备,让每一区域的施工人员明确该区域的整个施工流程及工序搭接,给每个操作工人进行事先的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要点、最终质量标准的交底,使每个操作工人事先已清楚地知道自己该怎样一步一步地做,最终要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
4、养护阶段苗木养护是保证苗木茁壮成长、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植物景观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对新种树苗的养护工作是体现景观效果的重要保证。
“三分种,七分养”要形成优良的绿化工程,做好保修期养护十分重要。
植物养护要根据设计意图。
重视和体现植物造景,对群落进行合理养护,使植物季相分明,色彩丰富,生长茂盛,随着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充实,使群落完整,层次丰富。
土肥标准:土壤疏松,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强土壤理化性状。
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综合防治,病虫害危害控制在以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危害程度之内。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首先是选材方面。
绿化工程中的选材主要涉及到植物的选择和苗木的质量。
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到其适应性、生长习性、观赏价值等因素,而苗木的质量则涉及到苗圃的管理和育苗技术。
在选择植物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和绿化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并进行综合评估。
在苗木的选取方面,可以依据苗木的生长情况、枝干的均匀度和根系的健康程度等指标进行判断,并通过与专业苗农的合作来获取优质的苗木。
其次是保水方面。
保水是绿化工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在干旱地区。
保水的难点在于如何保持土壤的湿度,并避免水分的蒸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适合的土壤改良材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贮水性能。
2.铺设覆盖材料,如草皮、覆土、覆膜等,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3.合理设置灌溉系统,利用喷灌、滴灌等技术,精确控制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浪费。
最后是养护方面。
绿化工程的养护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但同时也是施工中的难点之一、养护涉及到病虫害防治、修剪管理、施肥补充等方面。
解决养护难点的关键在于科学养护和定期维护。
1.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绿化区域,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药剂、人工捕捉等。
2.修剪管理: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修剪措施,促进植物的分枝和生长。
3.施肥补充:定期施加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综上所述,绿化关键施工技术的重点难点包括选材、保水和养护等方面。
对于选材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与专业苗农合作获取优质苗木。
对于保水方面,可以采取改良土壤、覆盖材料和合理灌溉等措施来保持土壤湿度。
对于养护方面,需要科学养护和定期维护,包括病虫害防治、修剪管理和施肥补充等措施。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绿化施工中的重点难点,保障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绿化工程作为改善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绿化工程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绿化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植物选择、土壤改良、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养护。
一、植物选择1.1 植物品种的选择在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
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观赏价值,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繁殖方式,选择易于繁殖和维护的品种。
1.2 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绿化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提高绿化效果,使绿地更加美观。
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层次感,避免单一的植物种类过多。
要注意植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利于通风、透光和相互遮挡。
还要注意植物的排列方向,一般采用“主导树种+次要树种”的方式进行配置。
二、土壤改良2.1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影响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绿化工程中,要根据植物品种的特点和土壤条件,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物活性,化肥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造成土壤盐碱化和污染。
2.2 土壤酸碱度调整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
在绿化工程中,要根据植物品种的特点和土壤酸碱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硫酸铵等物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或者施用氢氧化钠等物质来提高土壤的碱性。
三、灌溉管理3.1 灌溉方式的选择灌溉方式有很多种,如滴灌、喷灌、地膜覆盖等。
在绿化工程中,要根据植物品种的特点、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一般来说,滴灌和喷灌适用于表层土壤水分需求较高的植物,而地膜覆盖则适用于保水性能较差的土壤和干旱地区。
3.2 灌溉量的控制灌溉量的控制是保证绿化效果的关键。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绿化工程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质,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减少噪音等。
在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键的技术难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绿化关键施工技术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一、植物选择与配置1.1 难点:如何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解决方案: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少的植物品种。
要根据使用功能,选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的植物品种。
要考虑植物的搭配和配置,形成美观和谐的景观效果。
1.2 难点:如何合理配置植物的数量和密度?解决方案: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点和观赏价值,合理配置植物的数量和密度。
一般来说,植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植物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植物的通风和光照。
还要考虑植物的层次感,通过搭配不同高度、不同冠幅的植物,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效果。
二、土方工程2.1 难点:如何保证土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解决方案:首先要做好土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勘测、设计、预算等。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因工期紧张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工程指标达到要求。
2.2 难点:如何处理好土方工程中的排水问题?解决方案:要做好土方工程中的排水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排水管等。
要注意排水设施的布置和连接,确保排水畅通。
要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防止堵塞和损坏。
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地面覆盖、设置雨水花园等,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灌溉工程3.1 难点:如何保证灌溉工程的供水充足和水质优良?解决方案:要保证灌溉工程的供水充足和水质优良,首先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绿化工程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绿化关键施工技术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绿化关键施工技术1.1:植物选择与配置1.1.1 难点:如何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解决方案: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病虫害少的植物品种。
还要注意植物的搭配,避免种植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以保证植物之间的良好互动。
1.1.2 难点:如何合理配置植物的位置和间距?解决方案:在配置植物的位置和间距时,应遵循“三角形”原则,即每隔3-5米设置一棵植物,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阵列。
这样可以保证植物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绿化关键施工技术2.1:土壤改良与排水2.1.1 难点:如何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解决方案:在施工前,应对土壤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石灰等物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2.1.2 难点:如何解决积水问题?解决方案:在绿化工程中,应充分考虑排水问题。
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沟、使用透水材料等方式,将雨水引导到指定的排水设施中,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三、绿化关键施工技术3.1:灌溉与供水系统3.1.1 难点:如何科学地制定灌溉方案?解决方案:在制定灌溉方案时,应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量。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夏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大,应适当减少灌溉量;冬季气温较低,植物生长缓慢,可适当减少甚至停止灌溉。
3.1.2 难点:如何保证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解决方案:为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应选用质量优良的水泵和管道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绿化施工技术关键难点及解决方案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绿化施工技术关键难点及解决方案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一、引言绿化施工技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还能为城市提供更多生态福利。
然而,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关键难点,如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难点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关键难点分析1. 景观设计问题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施工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然而,很多施工项目都存在景观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可能原因有:设计师对当地环境不熟悉,缺乏深入调研;设计师的审美观念与居民需求不符;设计方案过于简单,缺乏创新等。
2. 植物配置问题植物的配置是绿化施工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和繁殖方式,因此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对于绿化效果至关重要。
但是,很多施工项目中存在着植物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如同一片区域过于单一的植被类型、树种选择不当等。
三、解决方案1. 加强对景观设计的调研和研究为解决景观设计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当地环境的调研和研究,及时了解土壤条件、气候状况、植被类型等信息。
同时,要与居民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尽可能地将他们的意见融入设计方案中。
2. 注重创新和个性化设计为了避免设计方案过于简单,我们应该注重创新和个性化设计。
可以引入新的景观元素和设计理念,打破传统的束缚,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绿化效果。
3. 植物配置多样化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绿化施工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植物类型,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结合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季节特点进行植物配置,以创建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4. 情景化植物配置为了提高绿化施工的效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进行情景化的植物配置。
例如,在商业区可以选择具有繁茂冠幕和良好抗污染能力的树种,以创造出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
5. 引入生态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是解决绿化施工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新型的生态工程技术,如生态板栗技术、绿色屋顶技术等,提升绿化施工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完整版)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第二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一、概述1、苗木进场对将要使用的苗木质量把好关,首先在购苗时到现场对落地苗做好选样并做好标记,苗木进场后验收,其标记是否完整,规格是否属实,泥球的规格是否合格及树木的生长势是否良好等。
2、定位、定向放样:对主体树种尽量做到按图施工,如因特别原因引起的调整,在征得设计人员认可或技术变更单为准。
树木定向应选丰满完整的面,朝向主要视线,孤植树应冠幅完整。
1、片状林带定点放线成片林地定点放线方法:(1)仪器法:利用全站仪定点、放线。
(2)网格法:用皮尺、测绳等在地面上按照设计图的相应比例等距离划好正方格(如10m×10m,15m×15m,20m×20m等),这样可以正确地在地面上定点定位,并撒上白灰标明。
(3)交会法:找出设计图上与施工现场上两个完全符合的基点(如建筑物、电线杆等),量准植树点位与该两基点的相互距离,分别从各点用皮尺在地面上画弧交出种植点位,撒上白灰或钉木桩,做好标记。
此法适用面积较小的地段。
(4)目测法:对于设计图上无固定点的绿化种植,如灌木丛、树群等可用上述方法划出树群树丛的栽植范围,其中每株树木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据设计要求在所定范围内用目测法进行确定,定点时应注意植株的生态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观。
定好点后,多采用白灰打点或打桩,标明树种,栽标题数量(灌木丛树群)、坑径。
2、成排树木的定点放线行道树行位按设计的横断面规定的位置放线,在有固定马路牙内侧为准,没有路牙的道路,以道路路面的中心线为准。
用钢尺(或皮尺)测准行位,然后按设计图规定的株距,大约每10株左右钉一个地位桩。
能直且距离长的道路,首尾用尺量距定行位,中间段可用测竿进行三竿测定位,这样可加快进度。
行位确定之后,有彼尺或测强、绳定出株位。
株位中心用铁锹铲出一小坑,撒上白灰,作定位标记。
3、树穴的挖掘:树穴的挖掘应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和施工操作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4、种植:在定植前要深翻,给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要根系向纵深发展。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范文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范文绿化工程是一种关乎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其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较高。
本文将重点讨论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一、关键技术1.土壤改良技术:绿化工程中土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绿化效果。
土壤改良技术包括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改良和土壤水分改良。
土壤肥力改良常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法,使土壤含有足够的养分;土壤结构改良包括砂土改良、黏土改良和酸性土壤改良等;土壤水分改良则通过水源调配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来保证水分供应。
2.植物选择和配置技术: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绿化工程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绿化效果的好坏。
在植物选择上,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适应性和美观度等因素,选取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在植物配置上,需要根据绿化区域的规划和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植物的位置、密度和种类,以达到绿化的整体效果和美观度。
3.施工技术: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植物培植技术、园林绿化技术和护坡技术。
植物培植技术包括苗木选植、移植和养护等;园林绿化技术包括景观建设、花坛设置和草坪铺设等;护坡技术则包括护坡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对坡面的保护和维护等。
二、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1.抗逆性:城市环境复杂多变,植物往往要经受气候干湿、温度高低、土壤侵蚀等各种逆境。
要解决植物的抗逆性问题,首先需要选取具有较强耐受力的植物品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合理浇水、覆盖保护、补充养分等;最后,在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中,需要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做好及时保养和修剪工作。
2.土壤质量改良:城市土壤一般质量较差,因此需要通过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
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引入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通过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同时,使用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增强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一、概述1、苗木进场对将要使用的苗木质量把好关,首先在购苗时到现场对落地苗做好选样并做好标记,苗木进场后验收,其标记是否完整,规格是否属实,泥球的规格是否合格及树木的生长势是否良好等。
2、定位、定向放样:对主体树种尽量做到按图施工,如因特别原因引起的调整,在征得设计人员认可或技术变更单为准。
树木定向应选丰满完整的面,朝向主要视线,孤植树应冠幅完整。
1、片状林带定点放线成片林地定点放线方法:(1)仪器法:利用全站仪定点、放线。
(2)网格法:用皮尺、测绳等在地面上按照设计图的相应比例等距离划好正方格(如10m×10m,15m×15m,20m×20m等),这样可以正确地在地面上定点定位,并撒上白灰标明。
(3)交会法:找出设计图上与施工现场上两个完全符合的基点(如建筑物、电线杆等),量准植树点位与该两基点的相互距离,分别从各点用皮尺在地面上画弧交出种植点位,撒上白灰或钉木桩,做好标记。
此法适用面积较小的地段。
(4)目测法:对于设计图上无固定点的绿化种植,如灌木丛、树群等可用上述方法划出树群树丛的栽植范围,其中每株树木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据设计要求在所定范围内用目测法进行确定,定点时应注意植株的生态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观。
定好点后,多采用白灰打点或打桩,标明树种,栽标题数量(灌木丛树群)、坑径。
2、成排树木的定点放线行道树行位按设计的横断面规定的位置放线,在有固定马路牙内侧为准,没有路牙的道路,以道路路面的中心线为准。
用钢尺(或皮尺)测准行位,然后按设计图规定的株距,大约每10株左右钉一个地位桩。
能直且距离长的道路,首尾用尺量距定行位,中间段可用测竿进行三竿测定位,这样可加快进度。
行位确定之后,有彼尺或测强、绳定出株位。
株位中心用铁锹铲出一小坑,撒上白灰,作定位标记。
3、树穴的挖掘:树穴的挖掘应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和施工操作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4、种植:在定植前要深翻,给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要根系向纵深发展。
深翻的时间一般以秋末冬初为宜。
在一定范围内,翻得越深效果会越好。
深翻应结合施肥、灌溉同时进行。
深翻后的土壤,必须按土层状况处理,通常维持原来的层次不变,就地耕松后掺和有机肥,在将心土放在下部,表土放在表层。
树木的种植应根据树种的品种及不同特性,实事求是地进行种植树木栽植深度应保证在土壤下沉后,根颈和地表面等高。
二、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1.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准备(1)树坑的挖掘树坑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植株的成活和生长。
在坑穴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
坑穴定点放线注意事项:(1)树坑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准确,标记明显;(2)设坑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树坑应标明边线;(3)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规格;(4)树坑定点遇有障碍影响株距时,应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适当调整。
开挖树坑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按规定的尺寸,沿四周垂直向下挖穴。
如果坑内土质差或瓦砾多,则要求清除瓦砾垃圾,最好是更换打捞土。
如果种植土太贫瘠,就先要在穴底垫一层基肥。
基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等。
基肥上还应当铺一层壤土,厚度在5cm以上。
(2)苗圃的移栽1、种植树苗应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苗木的选择,除了根据设计提出对规格和树形的要求外,要注意选择长势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形端正、根须发达的苗木。
2、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
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
3、起苗时间和栽植树时间最好能紧密配合,做到随起随栽。
为了挖掘方便,起苗前1~3天可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
起苗时,常绿苗应当带有完整的根团土球。
土球的大小一般可按树木胸径的10倍左右确定。
对于特别难成活原树种要考虑中大土球。
土球高度一般可比宽度少5~10cm。
一般的落叶树苗也多带有土球。
(3)苗木的运输苗木装卸运输时应轻吊轻放,避免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
起吊带土球的小型苗木时,应用绳网兜住土球吊起,不得用绳索捆根颈起吊。
裸根乔木长途运输时,应覆盖并保持根系湿润。
装车时应顺序码放整齐;并应加垫层防止磨损树干。
花灌木运输时可直立装车。
(4)苗木的假植苗木运到现场1天后不能按时栽种,或是栽种后苗木有剩余的,都要进行假植。
不同的苗木假植时,最好按苗木种类、规格分区假植,以方便绿化施工。
假植区的土质不宜太泥泞,地面不能积水,在周围边沿地带要挖沟排水。
假植区内要留出起运苗木的通道。
在太阳特别强烈的日子里,假植苗木上面应该设置遮光网,减弱光照强度。
对珍贵树种和非种植季节需苗木,应在合适的季节起苗,并用容器假植。
1、带土球的苗木假植:可将苗木的树冠捆扎收缩起来,使每一棵树苗都是土球挨土球,树冠靠树冠,密集地挤在一起。
然后,在土球层上面盖一层壤土,填满土球间的缝隙,再对树冠及土球均匀地洒水,使上面湿透,以后仅保持湿润,或把带着土球的苗木临时性地栽到一块绿化用地上,土球埋入土中一定的深度。
苗木成行列式栽好后,浇水保持一定温度即可。
2、裸根苗木假植:裸根苗木必须当天种植。
当天不能植苗木应进行假植。
裸根苗木,一般采取挖沟假植方式,先要在地上挖浅沟,然后将裸根苗木一棵棵紧靠着斜栽到沟中,使树梢朝向西边或朝向南边。
在根蔸上分层覆土,层层插实。
以后,经常对枝叶喷水,保持湿润。
2.种植环境处理(1)乔木及灌木种植按设计要求的坑穴尺寸开挖进行换土,换土的土质要求疏松、肥沃、透气、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栽植地如属岩层、坚土、重粘土等不透气土层或排水不良,不透气的废基,应打碎或钻穿,并予以清除。
(2)草坪土壤改良理想的草坪土壤应是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 值6.5 左右,质地适中的土壤。
草坪草在沙土或粘重土壤上生长不良。
按设计要求,使种植地具有一定坡度,以利排水,坡度向路面或排水口倾斜。
施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过磷酸钙可结合翻地,将肥料均匀施入。
3.绿化施工土方平衡、营造地形技术关键:(1)放样定位方法。
(2)场地较为复杂,坡度过度要自然、流畅。
解决方法:(1)采用水准仪对地形进行测量、放样、每10 米放一定位桩。
(2)地形回填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人工调整地形使地形自然、流畅,并采用测量仪检测,需补足的区域及时追加到位。
地形回填适当比设计标高高出5-10CM,通过下雨或浇水沉降后再一次人工整地,最终达到设计标高要求。
1、定植树施工的一般方法是:将苗木的土球或土蔸放入种植穴内,使其居中;再将树干立起扶正,使用植物保持垂直;然后分层回填种植土,填土后将树根稍向上提一提,使土面能够盖住树木的根颈部位,初步栽好后还应检查一下树干是否仍保持垂直。
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绕根颈一周进行培土,做成环形的拦水围堰。
其围堰的直径应略大于种植穴的直径。
围堰土要拍压密实,不能松散。
2、带土球树木必须踏实空底土层,而后置入种植穴,填土踏实。
3、绿篱成块种植或群植时,应由中心向外顺序退植。
坡式种植时应由上向下种植。
大型块植或不同彩色丛植时,宜分区分块。
4、对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可在穴底铺10~15cm沙砾或、盲沟,以利排水。
5、栽植较大的乔木时,在定植树后应加支撑,以防浇水后大风吹倒苗木。
乔木栽植方案1.常绿乔木栽植技术方案采用带蓬栽植施工方案。
通过采取本公司的栽植方案,可使苗木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且苗木生长良好。
(1)选树技术关键:选择树形姿态优美、生长旺盛的植株。
(2)平衡修剪采用疏枝修剪法,修去树冠内重叠枝、内膛枝、平行枝、徒长枝,对主枝适当短截至饱满芽处,使地上部分减少水分消耗,这样既可做到保证成活,又可保证日后形成具有优美骨架的树形,可用疏枝或去部分叶片的办法来减少蒸腾,同时嫩梢、果实必须全部剪去。
(3)选择移植时期选择阴而无雨,晴而少风的天气进行。
(4)挖掘、包装、运输植株叶面同时不影响植物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铲除根部浮土10CM 左右,从切根环状沟外侧稍远处开挖,至垂直深度为80CM 处止,然后采用双层网络法对土球进行包扎,如遇土壤干旱,则在挖掘数天前应灌水,以免土球松散。
大树装运在晚间进行,出发前对叶面喷水并对植株用雨蓬布遮盖,防止水分过份蒸发;大树吊装到穴后,修去断枝,竖直树身,经临时固定后,放下钢丝绳。
(5)挖穴、土壤处理①树穴深度比土球深20CM,宽度大约40CM。
②在树穴内填入约20CM 厚的营养土(含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保证根系周围养分充足。
(6)种植①选择树冠丰满、完美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
②栽植深度以土球上表面比地表略高为标准。
③树身支稳后,拆除包装物,及用疏松的营养土回填并夯实,加一层土夯实一层。
(7)支撑绑扎1)采用三角支撑和“十”字桩支撑的方法,防风绳用8 号铅丝固定在杉木桩上,杉木桩打入地内 1 米处,三角支撑要有效防止树树身过度晃动,以免根须拉断,“十”字桩能防土球移动。
2)在树桩上均进行涂漆,统一绑扎高度,达到美观的效果。
(8)养护管理1)移栽后应立即浇水,不但要浇透根部,还要遍浇叶片和枝条,初时浇水不宜过急,树穴外缘用细土培成“酒酿潭”,浇水水量要足,并培土封堰。
2)在根部覆盖一层充分腐熟的肥料土,起冬季保暖作用。
3)选择部分植株,在其土球外侧约50CM 处钻观察孔以检查植株根部水分情况,以便调整浇水次数。
落叶乔木栽植技术方案落叶乔木是绿地的配调树种,种植必须要确保成活率,以保证绿地的整体面貌。
各步骤技术方法:(1)挖树穴、施基肥树穴深度比根系深20CM,宽度大30CM,以保证根系周围土壤良好;在树穴内填入约10CM 厚的营养土(含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保证根系周围养份充足。
(2)放置树苗选择树形丰满、完整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放置树穴一次成功,尽量减少对根系的多次移动,以免损伤须根。
(3)加土、分层夯实栽植时根系必须保证与土壤充分、紧密地结合,并保证根舒展和生长发育的条件。
加土要加一层夯实一层,尤其根系间的缝隙,土壤必须充填到位。
(4)支撑绑扎种植后立即支撑固定,支撑采用扁担桩保持同一方向、同一高度,胸径8CM 以上乔木再用毛竹在同一高度牵连绑扎,每株用铅丝互相牵连,提高树木整体抗风能力。
(5)浇底水乔木栽植后在树穴周围筑土围,俗称“酒酿潭”,然后浇水,浇水不宜太急,浇水量要充足,反复浇透,并培土保堰。
其它苗木栽植本工程中尚有许多花灌木及地被植物,在抓好主要乔木这一绿地骨架栽植的同时,搞好其它苗木种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1)苗木选择选择优良苗木是保证成活率和绿化景观效果的前提。
选苗的标准应是: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达到设计规格。
灌木类特别应枝多叶茂,留有修剪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