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章复习题之相礼和热创作一、选择题1.(07山东)下列质量添加的变更有一种与别的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更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添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添加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添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添加( ) 2.(07广州)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工夫,该溶液中的( )A、氧氧化钠的质量减小B、氧氧化钠的质量坚持不变C、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坚持不变3.(07常州)硫代硫酸钠晶体是一种恒温保温瓶的添补物,硫代硫酸钠(Na2S2O3)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4.(07上海虹口)下列四种物质呈碱性的是( )5.(07上海)为了检验长期流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能否蜕变,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放入水中,看能否全部溶解B.滴加稀盐酸,看能否有气泡发生C.滴加酚酞,看能否变色D.用手接触,看能否有滑腻感6.(07济南)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B. K2CO3溶液C. NaNO37.(07泰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而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肯定是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纷歧定是氧化物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以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肯定是碱 D.置换反应肯定有单质生成,以是有单质生成的反应肯定是置换反应8.(07上海松江)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酿成红色.一些同砚以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这些同砚的看法属于科学探求中的( )A .实验B .假设C .观察D .做结论9.上面是李好同砚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学问进行回纳的状况,其中有错..的一组是( )10. 不需其他试剂就能区此外一组溶液是 A. FeCl 3 NaOHKCl Ba(NO 3)2 B. NaClNa 2CO 3 KNO 3HCl C. Na 2SO 4 BaCl 2K 2CO 3KNO 3 D. BaCl 2CuSO 4NaOH NaCl11. 如图所示,将气体X 和气体Y 同时通入液体Z ,最终肯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12. 经过对化学学问的学习我们晓得: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肯定的腐蚀性.据此你觉得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氢气熄灭产品为水——最理想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活性炭有吸附性 —— 做净水剂取热和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防菜刀生锈——喷水后悬挂起来 海鲜品保鲜——甲醛水溶液浸泡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人体缺锌 —— 影响人体发育 人体缺碘 —— 甲状腺肿大减少水净化 —— 合理运用农药、化肥 减少汽车尾气净化—— 运用乙醇汽油 减少白色净化——运用可降解的塑料A .性子与用处D .环保与物质的利用C .生存学问B .元素与人体健康13. 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A.H2、O2、CO B.H2、O2、HCl C.H2、SO2、CO D.O2、CO、CO214. 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不成能存在的是()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Zn2+、Fe2+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15.(07成都)下列除往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二、填空题1.(07达州)从氢气、氧气、盐酸、氯化铵、熟石灰中选出相应物质填写化学式:用作化学肥料的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用于除往铁锈的是:;称为“绿色动力”的是: .2.(07成都)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需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形成极大毁坏.(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缘故原由:(2)举一例阐明酸雨对环境形成的危害:(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管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以为其中不当的是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分限令整改C.将硫酸厂排挤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挤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马上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如果稀硫酸弄到手上,(填“必要”或“不必要”)这样做,理由是3. 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暗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克不及发生反应.请回答:(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多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品种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触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 五氯酚钠是一种水处理的杀菌灭藻剂,某五氯酚钠产品的阐明书如下:请就你学过的化学学问回答下列成绩:(1)向五氯酚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色;(2)五氯酚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3)加酸酸化至pH 为6.8~6.6时,发生(“化学”或“物理”)变更.5.(07烟台)国家环保总局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归入环保监管范围.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砚分别做稀有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运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废液缸中,甲班废液呈红色,乙班废液呈蓝色.(1)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班废液含有;乙班废液中含有.(2)现在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五氯酚钠化学式:C 6Cl 5ONa物化性子: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90℃.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微溶于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水溶液呈碱性,加酸酸化至pH 为6.8~6.6时,全部转化为五氯酚而析出,受日光照射时易分解,干燥时性子波动,有特殊气息.技术目标:…… 产品运用:……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厉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甲班的废液 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形成什么危害?;你建议怎样处理甲班的废液?. 6.(07上海虹口)某工厂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某校兴味小组对其进行了如下研讨.(1)操纵A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M 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哪些状况____ __ 实验与探求7.(07威海)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 、H 、O 、Cu 四种元素组成.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步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己知这种蓝绿色是氯化铜溶液.(1)探求发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测】①可能是氢气;②③……【实验】请针对你②和③猜测中的一种,计划实验,验证你的猜测..(2)从蓝绿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下:蓝色溶液固体M铜加入过量的A操纵1加入过量的B操纵2①操纵1的称号为,完成该实验必要的次要仪器有,加入过量的A的目的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②加入足量B的目的是,怎样确定此目的曾经达到?.8. 镁将成为2 1世纪紧张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1)占地球概况积7 O%的海洋是自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熟石灰盐酸脱水海水中的MgCl2--------Mg(OH)2-------- MgCl2+6H2O ------MgCl2------Mg①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纵时必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2)①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熄灭.熄灭的化学方程式为2 Mg+C02==C+2MgO,此反应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②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在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一3.据此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味小组为探求镁铝合金的组成,取1 6 g镁铝合金样品,把6 0 g氢氧化钠溶液均匀分成三份顺次加入样品中(铝与氢氧化钠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Al+2 NaOH+2H2O==2NaAl02+3H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濯、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O.6 4.O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雪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猜测:小明以为可能是MgO;小赵以为可能是Mg2(OH)2C03;小花以为可能是Mg(OH)2.小赵以为小明的猜测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求:小赵按右图所示安装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以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材料得出结论:Mg(O H)2和Mg2(OH)2 C0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品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 C0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计算题3的浓盐酸,配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稀盐酸200.0g.然后取80.0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这种稀盐酸至73.0g时恰恰完全反应(污水中的别的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1)配制稀盐酸时,量取了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多少毫升?(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 某同砚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破(如图15所示)的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5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6所示.请计算此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中,正确的是()A. K2CO3、NaCl、NaOH三种溶液,只用酸碱指示剂即可鉴别B. MgCl2、NaOH、HCl、K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C. (NH4)2CO3、Ca(OH)2、BaCl2、HCl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 Fe2O3、CuO、C、Fe 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水银不是银B. 盐酸不是酸C. 干冰不是冰D. 纯碱不是碱3.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 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B. 制备Fe(OH)3: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一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D. 鉴别稀盐酸、NaOH和NaCl三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4.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粉末可能是CaCO3B. 该粉末一定是碱C. 该粉末可能是Na2CO3D.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5.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用()A. 紫色石蕊B. 无色酚酞C. pH试纸D. 氯化钡6.下列试剂中,能把NaOH溶液、稀硫酸、B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 KCl溶液B. K2CO3溶液C. NaNO3溶液D. 稀盐酸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8.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9.向一定质量的甲中连续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关系,符合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A. AB. BC. CD. D10.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烧碱 D. 熟石灰1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破损只露出“Na”字样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一)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2021年初中科学浙教版)

自我综合评价(一)[测试范围:上册第1章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图1-Z-12.2018·江西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3.2018·衢州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A.复合肥B.氮肥C.磷肥D.钾肥4.如图1-Z-2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广口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
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图1-Z-25.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碱性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 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将()A.偏低B.偏高C.不变D.无法判定6.下列实验只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能完成的是()A.鉴别食盐和纯碱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探究铁制菜刀的生锈条件D.制取无壳鸡蛋7.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sOH 溶液的pH小于7B.CsOH 和CuO能发生化学反应C.CsOH 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蓝D.CsOH 中铯(Cs)元素的化合价为+18.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应大量使用B.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9.2016·丽水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1-Z-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1-Z-3A.OE段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B.PF段有沉淀生成C.G点溶液的pH>7D.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硫酸、氯化钡、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之间反应的现象。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5×3分=45分)1.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冰、干冰、水B.生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钙C.纯碱、烧碱、碳酸钠D.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3.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
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4.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A.Na2CO3溶液、KCl溶液 B.BaCl2溶液、KOH溶液C.FeSO4溶液、NaNO3溶液 D.CuO、Na2SO4溶液5.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实例不属于酸碱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B.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C.蚊虫叮咬后涂稀氨水减轻痛痒D.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6.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煅烧石灰石B.在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C.稀释NaCl溶液D.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7.生活中产生的污垢,常可用稀盐酸来清洗。
但下列有一种污垢是不宜用稀盐酸来清洗的是( )A.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B.陶瓷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D.长期盛放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C.保温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白色固体8.下列实验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①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增重②浓硫酸干燥氢气③浓硫酸使白纸变黑④浓硫酸使蓝色硫酸铜晶体变白⑤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制“黑面包”A.②④⑤B.③④⑤C.③⑤D.①③⑤9.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实验室可用这一性质检验水的存在B.因为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因此可以用铝锅盛装酸性物质C.氢氧化钠易潮解,利用这一性质,氢氧化钠可以用作氧气、氢气的干燥剂D.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11.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物质及变化单元测试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 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 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 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B.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颜色,异味C.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常温下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3. 图示为某些物品对应的pH范围,其中显弱碱性的是()A. 小苏打B. 杨梅C. 栗子D. 菠萝4.推理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得出错误结论。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碱溶液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B. 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故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都能加反应速度C. 降至一定温度可使不饱和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所有不饱和溶液均可通过降温达到饱和D. 当pH=7时,唾液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活性最强,故人体中所有酶在pH=7时活性最强5.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6.下列古诗词的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8.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的是()A. 碳酸钠B. 铁C. 硝酸银溶液D. 氧化铜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10.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已知可能是(NH4)2SO4、NH4Cl、CO(NH2)2、K2SO4.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A. 蒸馏水B. Ba(OH)2溶液C. 稀盐酸D. Ba(NO3)2溶液11. 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2CO3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B. 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完全反应C. 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D. 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12. 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B.C. D.13.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培优测试卷(试题+答题卷+答案)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培优测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H-1;O-16;Na-23;Cl-35.5;Cu-64;S-3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B.点燃酒精灯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D.干燥氧气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属于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用作吸附剂B.稀盐酸用作除锈剂C.氧气用作助燃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3.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
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A.La(OH)3和HCl B.La2O3和HClC.La和HCl D.NaCl和La(OH)3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③①5.★★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①铁粉②四氧化三铁③氧化铁④氧化亚铁⑤氢氧化亚铁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6.★★“类推”是科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因为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C.因为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7.松花蛋外面料灰的配料中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含K2CO3),当用水将其调和包在蛋壳外面时,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A.1个B.2个C.3个D.4个8.★★完全中和一定质量和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时,反应后溶液的PH值应当是()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9.现有a.MgSO4;b.NaOH;c.CuSO4;d.NaCl四种溶液,不用外加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正确的顺序是()A.abed B.bcda C.cbad D.cadb10.★★不纯的锌6克(含杂质金属M)和不纯的铁6克(含杂质金属N)。
初中科学 九年级(上)第一章测试题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 碱溶液的pH >7,则pH >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 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H2点燃前须检验纯度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 滴加液体3.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铁桶存放,所以冷的浓盐酸也可以用铁桶存放B. 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C. 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这白色沉淀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发生了反应,所以这个现象不能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了D. 稀硫酸和稀硝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跟铁反应生成氢气4.将一定质量的Ba(OH)2 溶液与Na2CO3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 Q 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 O 至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 P 至Q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C. 盐酸用于除铁锈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17. 以下物质的自我表白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8.指示剂可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下列各种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是()A. 柠檬汁B. 肥皂水C. 白醋D. 盐酸9.将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混合后溶液的pH<7 B. 混合后溶液中水的质量大于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水的质量之和C. 混合后溶液的质量是混合前两种溶液的质量之和D. 混合后溶液为氯化钠溶液1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车胎爆炸B. 高粱酿酒C. 玻璃破碎D. 干冰升华11.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A. 浓硫酸B. 烧碱C. 浓盐酸D. 双氧水1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中考经常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有关区分二者的依据的说法中,你认可的是()①是否生成其他物质②是否有明显的现象③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改变④是否放出热量A.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④ 13.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B. C. D.14.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盐酸过多,感到不舒服.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 氢氧化钠稀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氢氧化铝D. 食醋15.科学离不开生活,以下在家中发生的变化中属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B. 豆腐切块C. 煤气燃烧D. 大米霉变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6.溶液的酸碱性常用_______检测,溶液酸碱度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当pH=1时,溶液呈________性。
浙教版科学初中九年级(上)第一章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伸入试管口内紧靠试管内壁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浓硫酸中2、某工厂排出的一种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有Ag+B、废液中一定有SO42-C、废液中一定有CO32-D、废液中没有硫酸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离属于化学反应中的分解反应B、含有H、O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会电离出OH-C、酸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酸D、电解质在通电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叫做电离4、现有三种物质:①洁厕灵(含无机酸等)②生理盐水③苛性钠溶液,pH大小关系为-----()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5、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 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 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6、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杀菌,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自来水还是蒸馏水----------------------------------------------------------------------------()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7、下列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氯化钠,稀盐酸,硫酸镁,硝酸铜B、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镁,氢氧化钠C、氢氧化钙,硝酸钠,碳酸钠,氯化铵D、稀盐酸,硫酸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实验事实解释A 长期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出现白色粉末氢氧化钠发生了潮解B 水银温度计受热是水银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 某化肥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嗅到氨味无氨气放出,一定不是氮肥D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硫和氧气反应,不同氧气的相对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9、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和稀硫酸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KCl溶液B、Na2CO3溶液C、石蕊试液D、CuCl2溶液10、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11、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且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A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C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D稀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表示一定量地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1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混合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小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B、铜片和硝酸银溶液C、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D、铝和硫酸14、向含有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锌片,有气泡生成,则不正确的---------------------------------------------------------------------------------------------()A、滤液中一定含硫酸B、不溶物中一定含铁C、不溶物中一定含铜D、滤液中一定含硫酸亚铁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的试剂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Fe、Ag、CuSO4溶液B、Fe、Cu、AgNO3溶液、稀盐酸C、Cu、FeCl2溶液、AgNO3溶液D、Cu、Ag、Fe、稀盐酸16、将28克铁粉和镁粉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放出1.1克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纯,铁不纯B、铁纯、镁不纯C、铁、镁都纯D、铁、镁都不纯17、下列物质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烧碱干燥的一组是-------------------------()A、CO,CO2 B、H2,SO2C、H2,CO D、CO2SO218、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CaCl2和HCl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C、分别向等质量的Fe和Mg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D、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KNO319、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将盛有稀盐酸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盛有稀硫酸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调节天平达到平衡后,向左盘烧杯中加入m克锌,向右盘烧杯中加入m克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07山东)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2.(07广州)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 )A、氧氧化钠的质量减小B、氧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C、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3.(07常州)硫代硫酸钠晶体是一种恒温保温瓶的填充物,硫代硫酸钠(Na2S2O3)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4.(07上海虹口)下列四种物质呈碱性的是( )5.(07上海)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6.(07济南)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溶液 B. K2CO3溶液 C. NaNO3溶液 D.稀盐酸7.(07泰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8.(07上海松江)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9.下面是李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的一组是(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燃料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活性炭有吸附性——做净水剂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人体缺氟——易生龋牙;人体缺锌——影响人体发育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A.性质与用途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C.生活常识—10. 不需其他试剂就能区别的一组溶液是A. FeCl3NaOH KCl Ba(NO3)2B. NaCl Na2CO3KNO3HClC. Na2SO4BaCl2K2CO3KNO3D. BaCl2CuSO4NaOHNaCl11. 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X Y ZA H2N2水B HCl CO2石灰水C CO2O2烧碱溶液D HCl O2硝酸银溶液12.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
据此你觉得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13. 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A.H2、O2、CO B.H2、O2、HCl C.H2、SO2、CO D.O2、CO、CO214. 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Zn2+、Fe2+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稀硫酸铜过滤】A.B.CaSO4溶液稀硫酸过量CaCO3、过滤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过滤:C.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二、填空题1.(07达州)从氢气、氧气、盐酸、氯化铵、熟石灰中选出相应物质填写化学式:用作化学肥料的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2.(07成都)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
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
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A .将硫酸厂搬离该镇B .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C .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 2处理后排放D .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
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3. 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请回答:(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
(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 五氯酚钠是一种水处理的杀菌灭藻剂,某五氯酚钠产品的说明书如下:请就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向五氯酚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 色;¥(2)五氯酚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3)加酸酸化至pH 为~时,发生 (“化学”或“物理”)变化。
5.(07烟台)国家环保总局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
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
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废液缸中,甲班废液呈红色,乙班废液呈蓝色。
(1)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班废液含有 ;乙班废液中含有 。
(2)目前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 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
甲班的废液 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 你建议如何处理甲班的废液 。
%6.(07上海虹口)某工厂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某校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了如下研究。
(1)操作A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M 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哪些情况____ __ 实验与探究7.(07威海)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 、H 、O 、Cu 四种元素组成。
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己知这种蓝绿色是氯化铜溶液。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①可能是氢气;② ③ …… ~五氯酚钠 化学式:C 6Cl 5ONa物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90℃。
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微溶于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
水溶液呈碱性,加酸酸化至pH 为~时,全部转化为五氯酚而析出,受日光照射时易分解,干燥时性质稳定,有特殊气味。
技术指标:…… 产品应用:……【实验】请针对你②和③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
(2)~(3)从蓝绿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
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下:①操作1的名称为 ,完成该实验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加入过量的A 的目的是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加入足量B 的目的是 ,如何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 。
8. 镁将成为2 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占地球表面积7 O %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熟石灰 盐酸 脱水!海水中的MgCl 2--------Mg(OH)2-------- MgCl 2+6H 2O ------MgCl 2------Mg①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①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 Mg+C02==C+2MgO ,此反应类型属于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②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在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一3。
据此写出 氮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 1 6 g 镁铝合金样品,把6 0 g 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铝与氢氧化钠/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Al+2 NaOH+2H 2O==2NaAl02+3H 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剩余固体的质量/g1 O .6^4.O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
(4)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 ;小赵认为可能是Mg 2(OH)2 C03;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
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小赵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Mg(O H)2和Mg 2(OH)2 C0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 2(OH)2 C03蓝色溶液固体M铜加入过量的A操作1加入过量的B《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计算题1. 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对一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
为了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他们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cm3的浓盐酸,配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稀盐酸。
然后取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这种稀盐酸至时恰好完全反应(污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请计算:(1)配制稀盐酸时,量取了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多少毫升(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如图15所示)的溶液。
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5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6所示。
请计算此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