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4、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0、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动滑轮省力定滑轮改变用力的方向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11、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车把手:轮轴。
车上的螺丝钉:斜面。
刹车:杠杆。
车轮和车轴: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
后架上的弹簧夹:杠杆。
车铃的按钮:杠杆。
脚蹬:轮轴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单元一:《工具和机械》★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翼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存、明白和掌握,希翼同学们自觉低明白性背诵,按时完成。
第一课使用工具1.别同的工具有别同的(用途),别同的工具有别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非常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杠杆:像撬棍如此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环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要紧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劲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别省力也别费劲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劲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别省力也别费劲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第四课轮轴的隐秘1.轮轴:像水龙头如此,(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劲)。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隐秘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劲。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别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办法:(1)分不用刀柄粗细别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劲。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具位置而别挪移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别能(省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整理精华版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4.杠杆尺平衡的条件是:左边(格子数)×左边(钩码数)=右边(格子数)×右边(钩码数)。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2.增加小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增大)秤砣,也可以让提绳(靠近)称重处。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举例:(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第六课滑轮组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非常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如此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环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劲。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别省力也别费劲。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如此,XXX和轴固定在一起,能够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由一具较大“轮”和一具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
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具位置转动而别挪移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别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够随重物一起挪移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能省力,但别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歪面。
歪面的坡度越小,在歪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歪面的坡度越大,在歪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到里面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内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重点知识:第一课:反抗弯曲1、屋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2、横梁普通是立着放置的;3、形状和结构妨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4、增加纸梁的宽度能够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能够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尽管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工具和机械》单元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或的装置叫作。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2、像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克服阻力的位置叫,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5、像水龙头这样,和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6、使用轮轴时,在上用力,能,并且轮越越。
在上用力会。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
10、斜面的,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旋进去就越。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2、大轮带小轮速度,但。
小轮带大轮速度,但。
13、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14、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5、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单元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可以增加;增加横梁的可以抗弯曲能力。
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可以改变材料的。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而。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
5、瓦楞纸板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是:瓦楞纸板通过的方式,,从而使它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6、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和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一单元工具与机械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5.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6.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8.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9.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10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1.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12.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1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14.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15.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16.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叫做简单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用力点离支点远,阻力点离支点近,是省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是费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4、省力的杠杆有开瓶器、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有镊子、筷子、火钳;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订书机、跷跷板。
5、像水龙头那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7、常见的轮轴有方向盘、自来水龙头开关、门把手、扳手。
8、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9、动滑轮是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10、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成倍地省力。
1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2、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1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螺丝是斜面。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柱比梁的抗弯曲能力强。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改变材料的形状,如把薄板性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形状,实际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的压力大,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越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越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使自行车运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简单机械举例——杠杆。
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订书机、羊角锤、老虎钳;不省力也不费力跷跷板、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火钳、钓鱼竿;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辘轳;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2、各类型滑轮:定滑轮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
动滑轮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车把手—轮轴,车上的螺丝钉—斜面,刹车—杠杆,车轮和车轴—轮轴,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后架上的弹簧夹—杠杆,车铃的按钮—杠杆,脚蹬—轮轴。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简单机械。
: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杠杆
(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和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
置叫阻力点。
(2)杠杆类别
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杠杆类工具
省力杠杆:老虎钳、剥线钳、羊角锤、开瓶器、核桃夹、切刀……
费力杠杆:镊子、筷子、裁缝剪刀、夹子、火钳、钓鱼杆……
不费力也不省力(等臂杠杆):钉书机、天平秤、跷跷板......
3、轮轴
(1)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轮轴省力情况: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3)常见的轮轴:方向盘、各种开关、门把手、扳手、水龙头开关、螺丝刀、辘轳……
4、滑轮
(1)滑轮类型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
又能省力。
(2)举例
定滑轮:旗杆顶部的滑轮;动滑轮:吊钩上的滑轮;滑轮组:起重机上的滑轮。
(3)组装简单的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各一个。
5、斜面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
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3)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6、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链条和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杠杆:刹车、车铃的按钮、后架上的弹簧夹
轮轴:车把手、脚蹬子、大齿轮和小齿轮、车轮和车轴
斜面: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