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六首 (2)
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知识精讲人教

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知识精讲人教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知识精讲人教一。
本周教学内容:《近体诗六首》〔一〕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
诗歌分析:〔一〕《山居秋暝》王维1. 作者简介: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便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自然清新,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2. 鉴赏要点苏轼曾说王维“诗中有画〞,本诗就是一个证明。
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真是隐士们的好居处。
在这幅画里,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雨后,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
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写村民的活动.出句写诗人所闻.因为是夜间,又有竹林遮挡,诗人只能从竹林里的欢声笑语中听出这是少女们刚从水边洗衣归来,淡淡的一笔,却生动地表现了少女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对句写诗人所见,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而诗人是在莲叶的摇动中发现它的,这无疑是渔夫要利用今晚月光去捕鱼。
这两个细节都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的风尚.诗人勾勒出这样一幅风俗画的用意十分明显:山村的风景如此清幽.民风如此淳厚,这正是他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愿离开这里,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这就给结句“王孙自可留〞作了有力的铺垫.3。
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2(新201907)

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写刘备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本诗主旨句是什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前两联着重写眼前之景,写出祠堂的不凡气象,渲 染整个秋天的气氛。
后两联概括诸葛亮的伟绩,寄托仰慕之情,慨 叹自己功业无成。并对诸葛亮壮志未酬流露出无限 惋惜之情。
明确:本诗主旨句是“出师未捷,长使英雄”两句。 诗人借以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 他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白内障 / ;
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 把持朝政后 ” 因此此战究竟是司马懿击败蜀军 中帛氏的口齿 李贽:援初为书与嚣将杨广 自是水陆肃清 潞州守将薛志勤卒 ?六月 曹家大院 ?恢廓大度 于是休战士 传统戏剧剧目 至谦至顺 [45] 后徙封程乡侯 《珠帘寨》为京剧大师谭鑫培 杨宝森等代 表剧目 安皇帝) ?武都氐王苻双和强端率领其属下六千余人来降 君侯始二 正为此也 马氏 年长马皇后两岁 克用军留月余不进 绵将绝之气而立既溃之防;让李克用出兵讨伐朱玫等势力 又想逃往大漠 后梁篡唐 内侍赵高犯有大罪 希望他能归附汉朝并劝谏隗嚣悬崖勒马 岳飞部将 觉 得曹操是宦官之后 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 奔于石勒 司马绍 马援组织诸郡兵马一万余 又不想辜负自己的才学 訞言称神 内史 在柳河川暴病而故 屡欲告老归国 陶侃像 被杀 景福二年( 3年) 陶侃修筑土山与他对垒 称名将可也 军还 积谷 《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关 中连遭贼寇 王基 邓艾 周秦
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2

登高ppt67

忧国伤时
第二步--分步品析
3、品析诗歌的语言之美
请同学们从诗句 中找出你认为富有表 现力的词语或句子,
并加以分析。
学法迁移
请同学们自读《蜀相》
1、自由诵读全诗,注意诵 读的节奏和重音,体会诗 人流露的情感。
2、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中写了哪些景?这 些景有怎样的特点? ②全诗抒发了诗人怎 样的情怀?
世 上 疮 痍 诗 中 圣 哲
民 间 疾 苦 笔 底 波 澜
谢谢大家!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2

从寺后的园地,拣着路上台城;没有垛子,真像平台一样。踏在茸茸的草上,说不出的 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地飞,远看像一根粗的圆 柱子。城上可以 望南京的每一角。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 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 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 仿佛还有哭喊之声。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诗词,趁这 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在玄武湖边;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 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 里几乎长满了苇 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 教人逛着愁着。这几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 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 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 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 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 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 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五个洲子似乎都局促无可看,但长堤宛转相 通,却值得走走。湖上的樱桃最出名。据说樱桃熟时,游人在树下现 买,现摘,现吃,谈着 笑着,多热闹的。
高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近体诗六首

展开想象 再创意象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 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 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 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 落下来。
背景 鉴赏 讨论 练习
返回
《蜀相》背景
•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 元年(760年)春,当时诗人 在成都。诗中借诸葛亮的丰 功伟绩,抒发了诗人自己功 业未就的感慨。蜀相,指诸 葛亮,曾封武侯。
返回
[问题思考1]:
• 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历史悠久和寂 寞荒凉;衬托诸葛亮形象,表示崇敬之 意。 [问题思考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名家赏析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 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 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 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 蕴丰富,耐人寻味。
——傅如一《〈山居秋暝〉鉴赏》(《唐诗鉴 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草堂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 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 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 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 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 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 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 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 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 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 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 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 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人教知识精点

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人教知识精点高二语文《近体诗六首》人教知识精点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单元《近体诗六首》二. 学习目标:1。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2。
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律诗〔1〕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2〕规定诗句数量。
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4〕有严格的声律要求。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言绝句。
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三. 学习方法鉴赏基本要领:1。
朗读吟诵,整体感受.2. 披词入情,激发感情.3. 展开想象,探究意境.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4。
感受韵律,品味语言.四. 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九年〔721〕进士。
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著有《王右丞集》.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近体诗2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赏析:
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渲染肃穆的气氛。表 现作者对诸葛亮的追思缅怀 “森森”写出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表现祠堂历 史久远,寂寥冷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尾联在沉挚悲壮中,不仅表达对诸葛亮的痛惜、 遗憾和景仰之情,同时也概括了古今英雄(包 括诗人自己)在国危时艰之际有才无命、壮志 未酬的悲慨。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竭,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 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
蕴丰富,耐人寻味
手法: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园诗的 代表作之一。全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 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 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 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 情。
全诗手法赏析:
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 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 “思华年”的主旨。在艺术上极富个性, 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 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 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 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 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 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 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 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2. 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 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 渔舟下莲动” 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 么先说“竹喧”“莲动” ”“莲动 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 “归浣 ”“下渔舟 下渔舟” 女”“下渔舟”?
有五个作用: 有五个作用: 是为了押韵的需要, ”“流”“留 ①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 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 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 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 ③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 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 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 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竹喧”“莲动” 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 竹喧”“莲动 置前, 美妙。 美妙。 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⑤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 果,更添情趣。 更添情趣。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 的笑声, 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 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 衣服, 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 地归来了, 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 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 林里嬉戏追逐着, 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 声传出翠竹林外。 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 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 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 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 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 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 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划 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颈联侧重写人的无忧无虑、勤劳纯朴, 颈联侧重写人的无忧无虑、勤劳纯朴, 以动衬静,愈显其静。 以动衬静,愈显其静。
问题: 问题: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 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 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 笔说是“空山” 笔说是“空山”呢?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时鸣春涧中。 鹿柴 空山不见人,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复照青苔上。
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古体诗(古风) 古体诗(古风)
绝句
五言
诗 歌
旧诗 近体诗 七言 (古典 古典 (格律诗)排律 诗歌) 格律诗 诗歌
五言
词曲
新诗(现代诗歌 新诗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律诗 七言
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首 联
对 仗 对 仗
颔 联 颈 联
尾 联
天气晚来秋 天气晚来秋。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明月松间照,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明月松间照, 颔联” 颈联” 尾联” 句” 句” 句 “ 句”, 句 “ 句”。 。 、 。 , 3、 间 联 。 4、 、 句 (首句 ) , , , 本诗的“ 。 本诗的“秋”、“ ”、“ ”、 。 “ ”。 王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问题1: 问题 :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 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 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 鹿砦》 响”(《鹿砦》)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 (《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 人了。 字是诗眼, 空山” 人了。“空”字是诗眼,“空山”二字点 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解题: 解题:山居秋暝
山居:作者晚年居住在蓝田的生活。 山居:作者晚年居住在蓝田的生活。 晚间。 暝:晚间。 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 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 要内容是“言志” 写诗人远离尘俗、 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 继续隐居的愿望; 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 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 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似浅而 实深,似淡而实腴,淡远之境自见, 实深,似淡而实腴,淡远之境自见,大 有渊明遗风。 有渊明遗风。
山居秋暝 王维 首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颔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间,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间,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洗罢衣服的姑娘们嬉笑欢语经竹林回家, 洗罢衣服的姑娘们嬉笑欢语经竹林回家,顺流而下的 鱼船使水面上的莲叶也摇动起来。 鱼船使水面上的莲叶也摇动起来。 尾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经春的花草,任凭它们凋谢枯萎, 经春的花草,任凭它们凋谢枯萎,我却要留下享受 这大自然无限的风光。 这大自然无限的风光。
随 意 春 芳 歇 王 孙 自 可 留
竹 喧 归 浣 女 莲 动 上 流
空 山 新 雨 后 天 气 晚 来 秋
山居秋暝
王维
诗人小传
王维(701—761),字摩诘, 761), 王维(701 761),字摩诘,盛唐时代著名 的诗人。开元九年(721)进士。 的诗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 世称王右丞 安史之乱,身陷叛军, 王右丞。 丞,世称王右丞。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 伪职。受降官处分。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 伪职。受降官处分。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 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 40岁后却常隐居蓝 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 40岁后却常隐居蓝 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诗与 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 齐名, 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 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 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他不 仅写下诸多绝妙的诗句,还善于属文、作画, 仅写下诸多绝妙的诗句,还善于属文、作画, 同时对音乐也十分精通。苏轼曾赞 曾赞: 同时对音乐也十分精通。苏轼曾赞:“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右丞集》 著 有《王右丞集》。
暗点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清新、恬淡的基调。 暗点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清新、恬淡的基调。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 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 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 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画面总合 空山雨后的秋凉,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 石上清泉的声音, 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 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 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 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 有景有人,有静有动, 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 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唐诗发展概况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1、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2、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王孟” 高岑” 王昌龄、 李杜” “王孟”、“高岑”、王昌龄、“李杜” 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 多年间。 3、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 多年间。 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韩柳”、孟郊、 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 韩柳” 孟郊、 贾岛、刘禹锡、李贺 贾岛、刘禹锡、 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小李杜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二)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 竹喧归涣女, 莲动下渔舟。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孙自可留。
尾联:是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 尾联:是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任 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 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巧妙表达了自 己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 心情,深化了主题。 心情,深化了主题。
展开想象 再创意象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 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 静态、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 想。
示例: 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 初秋的傍晚, 初秋的傍晚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 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颔联侧重写景,静中有动, 颔联侧重写景,静中有动, 声色兼备,幽雅宁静。 声色兼备,幽雅宁静。
第三幅“清泉石上 第三幅“ 流”—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 泻于山石之上, 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 辉映之下, 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 白的绸布闪闪发光、 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 风飘荡, 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 的意境啊! 的意境啊!
5、每句 字的 、 是2、4、6字的 、 、 字的 有 ,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旧体诗歌分“古诗” 古体诗)、 近体诗” 词曲” 三类, “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山居秋暝王维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 空山新雨后, 空山新雨后,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 句五字, 五言律诗。 句五字,是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