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古隆中风景区简介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5篇)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5篇)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篇1隆中位于襄阳城以西15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三国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的出典就在这里。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文物风景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
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点诸葛亮故居、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篇2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20__年之久。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后随叔父至荆州,17岁叔父亡,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与南漳、谷城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
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
主要景点诸葛草庐、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古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篇3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历史文化名城襄樊。
襄樊是我们这次三国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
希望我的导游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得高兴、玩得开心。
古隆中景区景点介绍

古隆中景区景点介绍
古隆中景区,是一处以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线,以诸葛亮生平事迹为背景,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古隆中景区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由武侯祠、三顾堂、草庐、隆中书院、刘备托孤遗址等景点组成。
隆中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古隆中景区,你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隐居生活以及他“三顾频烦天下计”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你可以瞻仰诸葛亮当年居住的草庐,欣赏它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你可以瞻仰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体会他“大丈夫相时而动”的人生哲学;你还可以观看到三国城的大型实景演出——《三顾堂》,感受历史
沧桑和三国故事。
古隆中景区,东与“三分天下”的赤壁相毗邻,南与“天下三分”的南天门相望,西与“三分归晋”的草庐相望,北与“鼎足江东”的会稽山相连接。
—— 1 —1 —。
襄阳古隆中景区简介

襄阳古隆中景区简介
襄阳古隆中景区位于湖北襄阳市,是一处历史文化名胜区。
景区
以隆中古城为核心,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遗址。
古隆中城地势
险要,被誉为千年军事城池的典范。
景区内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
的古建筑、文物和古迹,其中隆中城城墙、古城门、宫殿建筑等独具
特色,引人注目。
此外,景区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山峦起伏的群山、清澈的河流和郁郁葱葱的森林等,使人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
幽静而神秘的世界。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领略古代军事智慧和工艺技术的奇妙。
襄阳古隆中景区为游客提供了
独特的旅游体验,无论是文物爱好者还是自然风景迷都能在这里找到
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襄阳旅游十大景点

襄阳旅游十大景点
1.隆中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一处具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
2.襄阳唐城景区:又名中国唐城、襄阳影视城,建立于2012年,位于湖北省襄阳市。
唐城影视基地是以唐朝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也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
3.古隆中:历史悠久,已经历经了1800年的岁月轮换。
这里是三国文化的源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仅人文景观引人入胜,自然风光也别具一格。
4.五道峡:由五个峡谷段构成,自然环境原始,风光旖旎,环境清幽。
这里地势险峻,山石奇特,流水潺潺,山洞幽深,且还保留有众多历史古迹。
5.汉城影视基地:以汉朝文化为背景而建造的仿古建筑群,整个建筑风格大气且精致,颜色饱满,极具汉朝风韵。
6.春秋寨: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是一处以春秋时期历史文化为背景的旅游景区,寨墙、寨门、烽火台等古建筑保存完好。
7.汤池峡温泉度假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温泉发现于明朝贞德年间,形成于寒武纪,属氡气泉,水出自地
下179米青峰断裂带,水恒温39.5℃,日流量2500立方米。
8.九道河漂流: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漂流全长2 2公里,河道弯曲,落差适中,沿途风光秀丽,是夏日休闲的好去处。
9.谷城县五山堰河乡村旅游区:位于谷城、房县、丹江0界处,襄渝铁路横贯东西,汉十高速擦境而过,250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养育着35000勤劳淳朴的茶乡儿女。
10.“得玉泉”矿泉水生产基地: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年产万吨的矿泉水,水源自地下179米青峰断裂带,品质优良。
隆中风景区

隆中风景区隆中风景区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群山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襄樊市近郊文物风景区,总面积十二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其所属的谷地。
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隔谷相望的大旗山,一头高昂,一头缓缓下垂,型如卧虎;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望之巍然深秀;山下泉水、池塘,山涧小溪流水潺潺。
诸葛亮17岁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到襄阳,隐居隆中长达10年。
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都发生在这里。
隆中诸葛亮故居是诸葛亮的重要纪念地之一。
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旗山旋峙,现有三顾堂、武侯祠、三义殿、草庐亭、抱膝亭、六角井、野云庵等,还有躬耕田、小虹桥、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等名胜古迹。
近年来又兴建了吟啸山庄、汉文化景区、龙泉居等旅游风景点。
主要景点隆中牌坊: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是隆中的标志。
诸葛草庐:公元1987年重建的仿汉建筑,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此作《隆中对》。
武侯祠:始建于晋朝(约公元361年),是祀奉诸葛亮的祠宇。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卧龙深处: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相传诸葛亮常在此交友聚会。
躬耕田:乐山与隆中山之间的诸葛亮庙冲的一百多亩田地。
当年诸葛亮躬耕陇亩于此地。
小虹桥:是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出入必经之桥六角井:是诸葛亮当年隐居隆中时生活用水井。
隆中书院:公元1987年重建,原为武灵王学业堂。
老龙洞:是一处泉水溶洞,诸葛亮当年躬耕陇亩,引此水灌溉。
腾龙阁:位于隆中山巅。
它是一座内高十层,外观五层,气势雄伟的楼阁。
抱膝亭: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后人凭吊诸葛亮抱膝长吟之处隆中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国家级旅游景区。
古隆中为主景区,她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介绍襄阳古隆中作文

介绍襄阳古隆中作文
我的家乡在襄阳,那里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其中,我最喜
欢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
古隆中位于湖北襄阳城西5公里处,是三国时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求学、居住的地方。
这里风景优美,环境
幽静,古迹众多,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称。
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5公里处,因诸葛亮曾在这里躬耕隐居
而得名。
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
隆中主要景点有:三义堂、草庐、三顾堂、武侯祠、武侯墓、古柏亭、定军山等。
走近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诸葛亮故居——草庐。
草庐
是诸葛亮读书的地方,它只有一间小屋那么大。
草庐里有一个小
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诸葛亮坐在那儿读书。
草庐旁有一口井,井口有两米多高。
隆中的人都说这是诸葛亮“躬耕之地”。
我想,诸葛亮也许是在这里钓鱼吧!
诸葛亮的故居叫“三顾堂”,里面还有“三顾茅庐”的雕塑呢!这座雕塑长着一对大耳朵和一双大眼睛,站在那里好像在倾
听刘备的话呢!
—— 1 —1 —。
襄樊古隆中风景区简介

襄樊古隆中风景区简介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被人们誉为汉江上的一颗明珠。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从陕西宁强县发源,穿过祟山峻岭,奔腾呼啸,流入湖北,在丹江口以下进人襄樊市境,变成了一条能承载300吨级船只的黄金水道。
汉江南岸的大巴山和北岸的秦岭山,从陕川甘接壤地带自西向东,在襄樊的西界走到了它的尽头。
襄樊的东部,桐柏山连接大别山,绵亘千里,把河南与湖北两省截然分开,襄樊联南携北,把中原大地和江汉平原连接起来。
襄樊市1987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市域内现已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200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
襄樊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襄樊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大魅力城市”。
襄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华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
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
襄樊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
行其上空空然有声。
”隆中因此而名之。
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区和襄阳、南漳、谷城三县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
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大而澄清;地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山亘绵,旗山旋峙。
古隆中的简介

古隆中的简介
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12公里处的武阳镇,是我国古代着名的三国古文化发祥地,三国时期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地方。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诸葛亮与刘备“桃园结义”,开始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公元223年(建安二十四年),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为了实现复兴汉室的政治理想,诸葛亮在隆中亲手开辟了一块“躬耕”之地,躬耕于南阳这块宝地上。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这里前后居住了近10年,读书学习和议事长达20年之久。
这段时间内,诸葛亮在这里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和设想。
为了实现自己“北定中原”的政治理想,他在这里亲自创作了《出师表》等诗篇。
公元234年(建兴五年)夏,诸葛亮领兵北伐曹魏,先后六出祁山(今甘肃天水)。
他在隆中一住就是三年多时间,并在此完成了著名的《出师表》和《诫子书》两篇文章。
因此说,隆中是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的地方。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樊古隆中风景区简介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被人们誉为汉江上的一颗明珠。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从陕西宁强县发源,穿过祟山峻岭,奔腾呼啸,流入湖北,在丹江口以下进人襄樊市境,变成了一条能承载300吨级船只的黄金水道。
汉江南岸的大巴山和北岸的秦岭山,从陕川甘接壤地带自西向东,在襄樊的西界走到了它的尽头。
襄樊的东部,桐柏山连接大别山,绵亘千里,把河南与湖北两省截然分开,襄樊联南携北,把中原大地和江汉平原连接起来。
襄樊市1987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市域内现已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200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
襄樊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襄樊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大魅力城市”。
襄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华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
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
襄樊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
行其上空空然有声。
”隆中因此而名之。
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区和襄阳、南漳、谷城三县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
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大而澄清;地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山亘绵,旗山旋峙。
明代已经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
1949年以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长廊、观星台、棋盘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众多景点,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诸葛亮彩塑展”、上山滑道和山顶标志性建筑——腾龙阁,汉文化景区、龙泉居等既可赏景、又能旅居的旅游风景点,进一步完善了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大了景区容量。
古隆中形成了一个融观瞻、度假修养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
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点诸葛草庐、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古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区和襄阳、南漳、谷城三县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
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三顾堂】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纪念堂。
其外泽清荷香,茂林修竹。
传说,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拴马的古柏至今耸立门前。
其内金匾银对,古碑林立,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书法艺术研究价值。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游俊题三顾堂此联刻木悬挂于三顾堂内。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佚名题三顾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王任重题三顾堂王任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此联作者于1984年4月,为“诸葛故居题”。
八阵图:古战场上的一种布阵方法和战术,其中孕育着许多神秘色彩。
诸葛亮运用八阵图一事,在史籍中有载,后人考其遗迹有3处:一是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二是在四川奉节县南江边;三是在四川新都县北30里牟弥镇。
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
——董必武题三顾堂此联作者于1965年1月所题,上联集用杜甫诗句,下联自拟以对。
往时文采动人主;万古云霄一羽毛。
——朱佑保题三顾堂问鼎三分三顾地;出师两表两朝心。
——阎钧江题三顾堂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
——陆定一题三顾堂此联落款为“一九八二年四月,陆定一为诸葛故居”题。
陆定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丹心:赤心,忠心。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82年4月,陆定一同志视察隆中,当步入三顾堂内廊时,走到《隆中对》、《出师表》两石碑前,驻足凝视,有感而作此联。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六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曹立庵题三顾堂此联落款署有“壬戌岁之初夏,曹立庵书于襄阳古城”。
风雪历三番,欲致高贤甘折节;江山谋一统,愿撑危局藉酬知,——吴丈蜀题三顾堂凤凰台栖凤凰,凤凰行影何在?三顾堂纪三顾,三顾遗迹尚存。
——佚名题三顾堂隆中对、出师表,壮志未遂,长使英雄泪;三顾堂、梁父吟,遗址尚在,想见古人心。
——沈鹏题三顾堂此联落款署有“沈鹏壬戌端午后三日客次襄阳,为隆中诸葛武侯故居书”。
遂:成功。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百事乃遂”。
古人心:古圣人的思想。
与孟德同时,先后相汉,而行谊判若霄壤,大节凛孤忠,孟德能无死悔;为仲达所畏,进退视蜀,倘将星不陨渭滨,王师捷六出,仲达焉得生还。
——杨铎题三顾堂此联落款署有“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夏口杨铎拜撰”。
杨铎,夏口(今属武汉)人,生活于民国时期。
孟德:曹操,字孟德,东汉建安时任丞相。
行谊:品行、道谊,谊同义。
霄壤:天上、地下。
仲达:司马懿,字仲达。
六出:指诸葛亮六出祁山。
【卧龙深处】卧龙深处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是诸葛亮和他的亲朋密友聚会畅怀处所。
这里隆山怀抱,松鹤常鸣,庭园幽深清静。
其内庞德公、黄承彦、庞统、少年诸葛亮等名人志士的塑像栩栩如生。
两旁回廊里镶嵌着8块苍劲有力的石碑,一块饱经风霜的清雍正七年重修记事碑,傲然挺立在庭园中央。
楚国离骚兴废鉴;南州多土栋梁才。
——李国平书卧龙深处李国平,数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武汉大学教授。
此联落款处署有“甲子冬十月,李国平并书”。
兴废:兴旺与衰败。
鉴:借鉴。
《新唐书•魏徵传》:“以古为鉴,可以见兴替。
”南州:荆州。
文章两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李尔重题卧龙深处.李尔重,作家,原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
李于1984年6月游襄阳武侯祠,为卧龙深处景点撰书此题意联。
两司马: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
两人在文学上造诣很深。
经济:经世济民,治国安民。
杜甫《水上遣怀》:“古来经世才,何世独罕有”。
按李氏所撰之联,取自清左宗棠的言志一联!左氏好与诸葛相比,自称今亮,此联自诩其文章不让西汉两司马,经济堪比南阳一卧龙!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单家驹题卧龙深处此联落款署有“光绪十中年七月既望,山阴布衣单家驹”。
生色:增添光彩。
李贺《秦宫诗》:“内屋深屏生色画。
”王琦注引陈仁锡曰:“生色画,谓画之鲜明,色像如生者。
”陋室:简陋狭小的屋子。
《韩诗外传》卷五:“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矣。
”才堪王佐,松风犹识隆中对;业济两朝,世上常叹蜀道难。
——静庵题卧龙深处此联落款处署有“乙丑孟春,静庵”。
堪:足以胜任。
佐:辅佐。
济:救助,接济。
蜀道难,乐府《瑟调曲》名,此喻创业道路上的险阻。
隆中山有幸,龙蟠虎踞留遗貌;大业功未成,鞠躬尽瘁感后人。
——波啸书题卧龙深处波啸即静轩。
此联落款处署有“乙丑年孟春月,波啸敬书”。
龙蟠虎踞:隆中山的一条支脉起伏盘旋,势若蟠龙,隔谷相望的旗山形如卧虎,历来人们都称赞隆中龙蟠虎踞,山势佳奇。
这是其表意,深刻的含义是以此指代诸葛亮。
苏轼《隆中诗》:“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遗貌:诸葛亮的塑像。
躬耕志未忘,终成伯业西川富;三顾迹长存,赢得隆中草木香。
——静轩再题卧龙深处此联落款处署有“乙丑孟春,静庵”。
不识荆山贵璞,景升父子长遗笑;若无玄德诚意,卧龙先生空抱膝。
——云轩题卧龙深处云轩即静轩。
此联落款处署有“乙丑年孟春月,云轩撰句,晓州书”。
联句借以讥讽刘表父子不能发现和重用人才,最后落了个败亡的下场。
下联则大加称颂刘备礼贤下士、任贤用能的品德,若无此举,诸葛亮这块璞玉会碌碌无为一生。
正如南宋郑思肖的《先主三顾草庐图》诗中所言:“若无三顾草庐意,剖出心肝卖与谁”。
才须学也,自布衣且致卿相,耕读本始;法以威之,亲贤臣而远小人,纪纲当先。
——方滨生书卧龙深处此联落款署有“一九八三年岁次癸亥之秋,附骥之思因附记之,蜀人方滨生书”。
鹿门乃沔南名士,水镜知人,伏龙、凤雏皆俊杰,崔、徐独谓信然,魏何多士,屈石韬、孟建,为有同志才相酬;豫州系汉室后裔,高祖风气,云长、翼德敌万人,周、程尝称枭雄,军无善计,奔袁绍、刘表,不得卧龙定难飞。
——静轩题卧龙深处鹿门:指庞德公,汉末名士,刘表数招为士不就,隐居襄阳鹿门山,故名。
沔南:汉水以南。
《汉书•地理志》:“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
”水镜:指司马徽,汉末古文经学家,善知人,德公称之为水镜,曾向刘备举荐诸葛亮。
伏龙:即诸葛亮。
凤雏:庞德公的侄子庞统,后任刘备的军师中郎将。
崔、徐、石韬、孟建,分别指崔州平、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皆为汉末名士贤士,诸葛亮的好友。
豫州:指刘备,因他曾任豫州刺史,故名。
云长、翼德,分别为关羽、张飞,均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以骁勇善斗著称。
周、程,即周瑜和程昱,周为吴大将,程乃魏谋臣。
袁绍:东汉世族豪强。
刘表:荆州牧,号为“八俊”之一。
枭雄:雄勇异常的将领。
【草庐亭】草庐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傍依明襄简王墓。
此处本是草庐故址,明襄简王朱见淑仰慕隆中山水,于弘治二年(1489)毁草庐建陵墓。
清康熙五十九年(1794),郧襄观察使赵宏恩为了纪念诸葛亮于草庐故址修建了此亭。
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
——佚名摘赵宏恩诗句题草庐亭作者简介:此联出自清康熙年间郧襄观察使赵宏恩所写的《隆中武侯草庐诗》。
(注)扇摇:羽扇、纶巾是诸葛亮服饰特点,这里代指诸葛亮。
战月:混战不息的年代。
黯:不明,昏暗。
《隆中武侯草庐诗》原文是:“汉季群奸探赤符,独吟梁父独扶孤。
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
泣鬼文成何有魏,陨星人去失吞吴。
至今不泣英雄气,襄水缠绵晓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