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雄传阅读答案_完颜宗雄传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

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注释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

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

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占中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

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

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

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

《金史·完颜伯嘉传》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金史·完颜伯嘉传》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完颜伯嘉字辅之,北京路讹鲁古必剌猛安人。

明昌二年中进士,调任中都左警巡判官。

孝懿皇后妹晋国夫人家奴买漆不酬直,钩致晋国用事奴数人系狱。

晋国告诉章宗,晋国白章宗,章宗曰:“姨酬其价,则奴释矣。

”由是豪右屏迹。

改宝坻丞。

补尚书省令史,除太学助教、监察御史。

劾奏平章政事仆散揆。

或曰:“与宰相有隙,奈何?”伯嘉曰:“职分如此。

”迁平凉治中。

累官莒州刺史。

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诏与按察官俱推排物力,召见于香阁。

贞佑初,迁顺义军节度使。

居父母丧,卒哭,起复震武军节度使兼宣抚副使,提控太和岭诸隘。

俄改签枢密院事。

未阅月,改知河南府事。

是时,甫经兵后,乏兵食,伯嘉令输枣栗菜根足之,皆以为便。

兴定元年,知河中府,充宣差都提控,未几召为吏部尚书。

二年,改御史中丞。

初,贞佑四年十月,诏以兵部尚书、签枢密院事蒲察阿里不孙为右副元帅,备御潼关、陕州。

次渑池土濠村,兵不战而溃。

阿里不孙逸去,亡所佩虎符,变易姓名,匿柘城县。

监察御史完颜药师劾奏:“其妻子见在京师,无容不知,请穷治。

”有司方系其家人,特命释之,诏曰:“阿里不孙若能自出,当免极罪。

”阿里不孙乃使其子上书,犹怀顾望。

”伯嘉劾之曰:“阿里不孙膺国重寄,握兵数万,未阵而溃,委弃虎符。

迹其情罪,此而不惩,朝纲废矣。

乞尸诸市以戒为臣之不忠者!”宣宗曰:“中丞言是,业已赦之矣。

”阿里不孙乃除名。

五年,起为彰化军节度使,改翰林侍讲学士。

伯嘉纯直,不能与时低昂,尝曰:“生为男子,当益国泽民,其他不可学也。

”高汝砺方希宠固位,伯嘉论事辄与之忤,由是毁之者众。

元光元年,坐言事过切,降遥授同知归德府事。

二年三月,遥授集庆军节度使,权参知政事。

顷之,伯嘉有疾。

六月,薨。

(节选自《金史•完颜伯嘉传》)10.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B.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C.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D.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

汉书杨雄传文言文翻译

汉书杨雄传文言文翻译

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初,雄年十二,读齐人邹阳《七谏》,悲其文,读之泣下。

于是乃作《反骚》,以自见志。

又作《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蜀都赋》,皆传于世。

时又有司马相如,雄先称其善,后乃作《解嘲》,自以为不如相如。

又作《太玄经》,凡十篇,亦传于世。

雄为人简易,不喜与俗人交。

又不好为辞赋,自谓:“吾家素贫,虽有所著,必非此辈所好。

”又曰:“吾志在诗书,不欲为辞赋之末。

”时人皆以为不然。

元延中,雄年四十,举为茂才。

先是,雄父为县令,坐法免,家贫不能自给,雄乃牧豕于成都。

牧豕之岁,岁暮,雄作《荆轲赋》,以自伤。

后举为郎,迁侍郎,又迁中郎将。

元封中,为议郎,迁光禄大夫。

时又有王莽,欲谋篡位,雄上疏谏,不听。

后王莽篡位,雄乃去官,隐居不仕。

雄既去官,复还成都,作《太玄经》注,又作《太玄经序》。

时又有扬雄弟子,名游,亦能传其学。

游既死,雄又作《法言》十二篇,传于世。

雄又作《方言》十篇,广记九州之语,备载方言异言,传于世。

时又有马融,亦善论《方言》,与雄相善。

雄又作《长杨赋》、《羽猎赋》、《甘泉赋》、《河东赋》、《蜀都赋》,皆传于世。

雄既老,病困,乃作《太玄经序》以自悼。

其辞曰:“吾生七十有七,遭时之乱,身困病弱,吾志在诗书,不欲为辞赋之末。

吾年七十,病困垂死,吾意已决,吾欲自著《太玄经》,以托其后。

吾恐吾志不达,吾生不终,吾书不传,吾欲吾子游传吾《太玄经》,以托其后。

吾子游,吾之志也,吾欲吾子游传吾《太玄经》,以托其后。

吾子游,吾之志也,吾欲吾子游传吾《太玄经》,以托其后。

”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

十二岁时,读齐人邹阳的《七谏》,为其文所感动,读至泪下。

于是创作《反骚》,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又作《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蜀都赋》,均流传于世。

当时还有司马相如,杨雄最初称赞他的才华,后来创作《解嘲》,自认为不如相如。

又作《太玄经》,共十篇,也流传于世。

杨雄为人简易,不喜欢与俗人为伍。

左雄传文言文翻译

左雄传文言文翻译

汉纪,自高祖定天下,历十二世,凡二百有六年。

而其间,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左雄,字伯始,颍川许昌人也。

幼而聪颖,博览群书,尤好经史,弱冠之年,已通五经。

及长,以文学称,举孝廉,历仕郡守、尚书、侍中、太子太傅,位至三公。

左雄生性刚毅,不慕荣利,常以天下为己任。

每至一处,必访求贤才,荐举能臣。

其为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故得士心,声望甚隆。

尝谓:“士为四民之首,国之栋梁也。

若不举贤,何以使天下太平?”是以,凡所荐举,皆一时之俊彦。

雄在位,力主改革,欲以法治天下。

时汉武帝好大喜功,征伐四夷,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雄乃上疏曰:“今陛下好大喜功,不恤民瘼,百姓困苦,国库空虚。

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安民富国。

宜省徭役,轻赋税,宽刑狱,以安民心。

”武帝览疏,深以为然,遂罢不急之征,省徭役,减轻赋税。

左雄又主张废除私塾,兴办官学。

他认为:“今之学子,多在私塾,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

宜废私塾,兴官学,选贤任能,以育人才。

”武帝从之,于是天下官学大兴,士子纷纷投考,人才辈出。

雄在朝,屡次上疏,劝谏武帝勿行暴政。

武帝虽不甚采纳,然雄之忠言,亦有所触动。

时有宦官赵高,专权跋扈,朝政日非。

左雄不畏强权,屡次弹劾赵高,终使赵高失势。

然左雄之志,未尝因之而减。

他深知,天下之治,在于法治。

于是,他著《左氏春秋传》,以阐述法治之要。

其书大行于世,传颂千古。

左雄之政绩,虽不及汉武帝之宏图伟业,然其以法治天下的理念,为后世所推崇。

武帝崩,昭帝即位,左雄迁为丞相。

昭帝崩,昌邑王刘贺即位,昌邑王荒淫无道,左雄力谏,昌邑王终废。

霍光辅政,左雄亦为之出谋划策,助光定国。

左雄一生,历仕四朝,辅佐五帝,功勋卓著。

然其生平,淡泊名利,不求显赫。

其死后,武帝追赠左雄为太师,谥曰文忠。

左雄者,一代名臣也。

其生平事迹,足以传颂千秋。

后世之人,当以此为鉴,效法先贤,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译文:汉朝自高祖刘邦奠定天下,历经十二世,共计二百六十六年。

在这期间,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完颜宗雄

完颜宗雄

完颜宗雄
完颜宗雄
完颜宗雄(1083—1122),金朝大将。

本名谋良虎。

女真族。

姓完颜。

康宗乌雅束(劾里钵长子)长子。

善射,九岁能射逸兔,年十一,射中奔鹿,挽强射远,可达三百步。

为人善谈辩,多智略,为众爱敬。

从太祖完颜阿骨打伐辽,多所建言,以所部兵败渤海兵,以功授世袭千户谋克。

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从破辽军于出河店,多功。

达鲁古城之战,将右军,击退辽兵,又助左军击溃辽兵,追至乙吕白石。

收国元年(1115),大败天祚帝兵七十万于护步答冈。

天辅四年(1120),从阿骨打攻取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以功娶阿骨打之女。

五年,建言徙诸路猛安谋克之民万余家屯田秦州。

继与完颜宗翰等大破辽将耿守忠兵七千于西京(今大同)之东。

好学嗜书,精通契丹大小字,凡金韧立法定制,皆与宗干共同拟定,及与辽议和,书诏契丹、汉字,与宗翰、希伊共
主其事。

天眷中,追封太师、齐国王。

天德二年(1150),加秦汉国王。

正隆二年(1157),改太傅、金源郡王。

大定二年(1162),追封楚王,谥威敏。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

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

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

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

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

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

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以故陈和尚系狱。

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奏上,久不能决。

未几,斜烈卒。

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

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

”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

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

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

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

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

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

”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

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

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注】①北兵:蒙古兵。

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

1234年金朝灭亡。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B.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C.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D.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高三】黑龙江哈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三】黑龙江哈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三】黑龙江哈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高三】黑龙江哈师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试卷描述:哈师大附中级高三上学期期高中入学考试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出题人姜洋宫东亮)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

祖志忠,讨王都战没。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

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

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①合战。

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

”遂决战。

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

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

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

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①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再遇阵没及:趁着b.寻知代州。

移深州寻:不久c.会暮,约诘朝合战会:适逢d.援不至,遂没焉遂:于是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①保裔选精锐赴之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

2025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开篇《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句“弟”通“悌”,指出了孝与悌是为人的根本。

“本立而道生”,生生不息的人道,其根源在于孝悌。

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从人伦关系和人伦次序来说,“孝”一般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孝敬,指的是上下两代人的纵向人伦关系,“悌”指的则是兄弟姐妹间的横向人伦关系,“一纵一横”所形成的“十字形”的人伦构造,无疑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悌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与重要性,“悌”的价值与意义不可忽视。

关于“悌”的含义,可以从三个逐步递增的意义来理解:首先,就悌的本义来说,“悌” 字最初使用是在汉代,由“弟”字演化而来,故前文经典中将“悌”通用为“第”,《三字经》中说“悌于长,宜先知”,可见悌是对年幼者提出的,要求共对足长恭敬顺从。

其次,悌道从兄弟关系扩展到家庭,家族。

与弟对兄的悌相对应,兄对弟的道德要求则是友,兄友弟悌,以达到兄弟姐妹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再次,悌道进二步拓展到尊敬非血缘关系的同辈,“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弟子入则孝,出则梯。

”理论上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和形式上的“义结金兰》,都为悌在社会上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悌者,所以事长也。

” 举凡年纪、辈分、职位、德行、学问较我长者,都应尊敬逊顺。

而尊老尚齿更与悌密不可分。

《礼记·祭义》云:“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

”悌之道内在地包含着对长者和老者的尊敬与照顾,以达到“民知尊老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民入孝悌,出尊老养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颜宗雄传阅读答案_完颜宗雄传翻译赏析
宗雄,原名谋良虎,是康宗的长子。

他刚出生时,世祖看见他很惊异,说“:这孩子风骨非同寻常,以后必定成为国家大器。

”于是解下佩刀,让人常放在他身边,并说:“等他长大成人就让他佩带这把刀。

”宗雄九岁能射奔跑的兔子。

十一岁,射中奔跑的鹿。

世祖把他抱坐在膝头上说“: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已如此,他日必定超过同辈。

”把银酒器赏赐给他。

宗雄长大后,仪表奇伟oRg,能谈善辩,足智多谋,孝敬谦谨,人人喜爱尊敬他。

康宗去世,辽国派遣阿息保来,骑马到灵帷台阶前,选取皇上赐给丧葬的马匹。

太祖大怒,要杀阿息保,宗雄劝谏,太祖才住手。

太祖要起兵,宗雄说:“辽国君主骄横奢侈,不懂兵法,可以攻取。

他们连一个萧海里也抓不住,而我军却抓到了。

”太祖赞同他的话。

进攻宁江州,渤海军队十分坚利。

宗雄部队打败了渤海军,因功受封世袭千户谋克。

太祖在出河店打败辽兵,宗雄冲锋奋战,立下很多功劳。

在达鲁古城的战役中,宗雄率领右军,身先士卒作战,抵挡右军的辽兵退败后,皇上命令宗雄帮助左军出击辽兵。

宗雄绕到辽兵后方出击,辽兵于是大溃败,宗雄乘胜向北追杀。

天色已晚的时候,包围了辽兵。

黎明时分,辽兵突围出来,宗雄直追杀到乙吕白石才回还。

皇上抚着他的肩背说:“朕有此人,什么事做不成?”并把御用衣服赏赐给他。

辽帝带七十万人马到礥门的时候,诸将都说:“辽军气势旺盛,不应急速交战。

”宗雄说:“不对。

辽兵虽然人多,但都是平庸将帅,士卒惴惴不安,不足以让人畏惧。

交战就能打败他们是把握中的事。

”皇上说:“好。

”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帝。

宗雄率众人径直冲上前去,短兵相接。

宗雄命令前面的兵士用钅廷打辽兵的马头,后面的兵士放箭射击,大败辽兵。

皇上赞许宗雄的战功,拉着他的手慰劳他,把御用铠甲和御用战马、宝物、奴婢赏赐给他。

斜也进攻春州,宗雄与宗干、娄室去攻打金山县。

走到白鹰林附近,抓住七个敌方的侦察兵,放走一人让他回去。

县里人听说大军到了就溃散了,于是取下金山县。

又和斜也一起攻占了泰州。

太祖亲自率军攻打临潢府,派宗雄先出发,遇上辽兵五千人,宗雄与之交战,大部队到了,大败辽兵。

到留守挞不野投降时,皇上把他的女儿嫁给宗雄,奖赏他一出兵就战胜辽国援兵的功劳。

之后,宗雄与蒲家奴巡视泰州土地,宗雄包了些土前来上奏道:“那里的土地是这样,可以耕种栽植。

”皇上依从了他的话。

从此,迁徙了一万多户人家到泰州屯田,因为宗雄等人说那里的土地可以种植。

西京投降后又反叛,当时粮饷将近用完,朝中商议要停止进攻。

宗雄说:“西京是个都会,如果弃之而去,那么投降的人会背离,辽国余留党羽与夏人就得以窥探时机作乱了。

”于是设立重赏来激励士心。

不久,夜
空里起火,火光大如斗,坠落在城中。

宗雄说:“这是破城的征兆。

”攻克西京以后,皇上赐给宗雄百两黄金,十套服装以及奴婢等。

宗雄与宗翰等人在西京以东四十里的地方进攻耿守忠的军队七
千人,把他们打得大败。

宗雄在鸳鸯泺恭迎谒见太祖,并跟随到了归化州。

宗雄病重,宗干问他想说什么。

宗雄说:“国家大业已成,主上高寿万岁,肃清四方敌人,我死而无恨。

”天辅六年(1122),宗雄逝世,终年四十岁。

太祖来探问病情,没赶上见面,悲声痛哭,对群臣说:“此人谋略过人,在阵前勇猛果决,少见能与他相比的人。

”加倍赏赐丧葬物品。

皇上诏令合扎千户驸马石家奴护送灵柩返回,葬在归化州,还在宗雄死去的地方修建佛寺。

宗雄爱好学习读书。

曾经跟从皇上打猎时误中流箭,但神色不变,恐怕皇上知道要治射箭人的罪。

之后拔去箭,托辞生病回了家,卧床两个月,趁机学习契丹大小文字,全部通识。

金国建立初期,订立的法制条律,都是宗雄与宗干建立写明的。

到与辽国议和的时候,要用契丹、汉文字书写诏书,由宗雄和宗翰、希尹主管这件事。

并且,宗雄武艺矫健,挽强弓远射,几乎能达到三百步。

他曾经骑马奔驰中射三只獐子,已射中两只,又弯弓,马仆倒,他跳下来,依然拉着弦,随即张满弓走步射中獐子。

宗雄正追兔子,挞懒也跟在后面射箭,箭已射出,挞懒大叫道:“箭到了。

”宗雄回头一看,用手接住箭,顺即射兔,射中了,他是多么轻捷矫健!
天眷年间,宗雄被追封为太师、齐国王。

天德二年(1150),被加封为秦汉国王。

正隆二年(1157),改为太傅、金源郡王。

大定二年(1162),他被追封为楚王,谥号“威敏”,大定十五年(1175),皇帝下诏在衍庆宫悬挂宗雄的画像。

宗雄的儿子有蒲鲁虎、按答海、阿邻。

他的孙子有常春、胡里剌、胡剌、鹘鲁、茶扎、怕八、讹出。

起先,宗干娶了宗雄的妻子,被海陵王接纳过去。

到海陵王篡位的时候,他派宿直将军晁霞、牌印闾山去河间,在官署囚禁了宗雄的妻子,第二天,把她和她的儿媳、常春兄弟、茶扎的儿子共七人一同杀死并焚烧,把尸骨丢弃在濠水。

大定十七年(1177),皇上诏令有司收尸埋葬。

开初,蒲鲁虎承袭猛安之位。

蒲鲁虎去世,受封金紫光禄大夫,他的儿子桓端承袭了这个官职,官位升至金吾卫上将军。

桓端去世,他的儿子袅频没有承袭职位就死了。

章宗命宗雄的孙子蒲带去接袭。

蒲带于大定末年逐步任同签大睦亲府事。

章宗即位,在初期设置九路提刑司,蒲带成为北京临潢提刑使。

皇帝诏曰“:朕刚即位,忧心万民,常思虑刑狱未曾持定,农桑未曾勉励,官吏可能不遵循法度,败坏朕的统治。

朝廷派使臣察访,处事也难以周全。

唯独提刑是劝农、采访的官员,自古便有。

现今分九路专设此职,尔等要尽心去做此事。


从熙宗时代开始,朝廷派遣使臣察访官吏治事的得失。

世宗即位后,每过几年就有官吏被进退升降,因此大定年间,各郡县官吏都奉职守法,百姓人口滋生,号称小康。

有人说察访使臣以个人爱憎确定官吏的最好与最坏,皇上用这话问宰相,宰相说“:臣等再为陛下查问此事。

”因而世宗曾经想设立提刑司却没有结果。

章宗回溯先朝体例,就于即位初期开始实行。

九路提刑使臣早晨在庆和殿辞别,皇上说“:建立官制,应当宽厚严厉相适中。

凡是军民事务相互牵涉,一律公平处理,管束家人部下,不要让他们搅扰郡县公事。

现在将司狱附属于提刑司,只希望牢狱中没有冤情。

”退朝后,又派近臣去传告说:“卿等都是才学高妙,才交付给专门职责,如果尽心守职,另有奖赏,否则要受惩罚。

”第二年,蒲带承袭猛安。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