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合集下载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1非暴力沟通模式1.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1)观察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4)请求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1.2关切倾听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1)观察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你(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吗?”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因为你需要/看重……”4)请求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所以,你想……”2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2.1区分观察和评论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

即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它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会评判他是个不守时或者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

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非暴力沟通相关知识点总结

非暴力沟通相关知识点总结

非暴力沟通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非暴力沟通的基本理念1. 尊重个体:非暴力沟通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感受和需求都值得被尊重和关注,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2. 基于需求的表达:非暴力沟通鼓励人们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通过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建立情感连接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指责、批评或攻击的方式来沟通。

3. 倾听和理解:非暴力沟通认为倾听和理解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只有通过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才能建立情感连接和共同理解。

二、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构成了非暴力沟通的基本框架,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和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1. 观察:观察是指客观地描述当前的情境,不带有任何主观判断和评价。

通过观察,可以使沟通内容更加具体和清晰。

2. 感受:感受是指个人对当前情境的情感反应,包括喜悦、愤怒、悲伤等。

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他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3. 需求:需要是指个体在当前情境中想得到满足的愿望或需求,例如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等。

通过表达自己的需求,可以使他人更加关注并支持自己的需求。

4. 请求:请求是指对他人的具体行为的要求,即希望他人能够采取怎样的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通过请求,可以使他人更明确地知道自己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支持自己。

三、非暴力沟通的实践技巧1. 倾听:非暴力沟通强调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倾听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技巧,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内心世界,并表达理解和支持。

2. 表达:非暴力沟通鼓励人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要善于用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 接纳:非暴力沟通鼓励人们接纳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要善于用同理心来理解和支持他人的需求。

4. 解决问题:非暴力沟通强调通过情感连接和共同理解来解决问题,要善于寻找共赢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通过竞争和对抗来解决问题。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称NVC,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维·罗森伯格(Marshall Rosenberg)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沟通方法。

它旨在建立人际关系的和谐,并促进理解、尊重和协商。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理念是,人们内在的需要和情感是决定他们言行的基础。

通过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要,可以建立起比批评、指责和攻击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首先,非暴力沟通强调观察的客观性。

它鼓励人们描述观察到的具体行为,而避免对他人的评判。

例如,要说“你总是不守时”而不是“你真的很不守时”。

通过描述具体的行为,避免了给人带来攻击性的感觉,同时也避免了批判和指责。

其次,非暴力沟通强调表达感受。

人们常常会忽视或压抑自己的感受,而非暴力沟通鼓励人们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表达情感,可以使对方更加理解你的需求和内心感受。

例如,对于一个迟到的朋友,你可以说“当你迟到时我感到不满”,而不是仅仅责备对方。

第三,非暴力沟通强调诚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经常有人期望他人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却不愿意明确表达需求。

非暴力沟通教导人们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试图猜测他人的意思。

例如,对于一个工作中的合作伙伴,你可以说“我需要与您保持沟通,以便更好地协作”,而不是期望对方能够隐含地理解你的需求。

最后,非暴力沟通强调协商和解决冲突。

它鼓励人们通过坦诚、尊重和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控制、威胁或强迫。

通过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促进双方的利益平衡,并建立持久且良好的关系。

非暴力沟通方法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与伴侣、家人、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通过理解和满足他人的需求,人们可以建立起更加和谐、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同时,非暴力沟通也被用于解决冲突和处理纠纷。

它可以帮助人们避免争吵和冲突,而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家庭的矛盾、工作的纠纷还是社会的冲突,非暴力沟通都提供了一种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非暴力沟通法则

非暴力沟通法则

非暴力沟通法则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NVC)是一种基于互相关爱的沟通方式,它强调在沟通过程中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以及自己的需要和感受,通过倾听和表达来建立连接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非暴力沟通的几个核心要素:
1.观察:非暴力沟通强调观察事实,而不是对事实进行评判或评价。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真相,而不是对别人进行指责或批评。

2.感受:非暴力沟通强调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让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建立更好的连接。

3.需要:非暴力沟通强调关注自己的需要和对他人的需要。

通过关注自己的需要和对他人的需要,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意图。

4.请求:非暴力沟通强调提出具体的请求。

通过提出具体的请求,可以让他人明确了解自己的期望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

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专注于当下:非暴力沟通强调专注于当前的问题和情境,而不是过去的矛盾或未来的担忧。

2.尊重他人:非暴力沟通强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及他人的观点和立场。

3.倾听他人:非暴力沟通强调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及他人的观点和立场。

通过倾听他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图。

4.表达感激:非暴力沟通强调表达感激之情,以建立积极的情感连接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总之,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基于互相关爱的沟通方式,它强调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以及自己的需要和感受,通过倾听和表达来建立连接和解决问题。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沟通方式。

它主
要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矛盾而设计,可以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职场中发挥
作用。

非暴力沟通包括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
要以及请求。

观察是指观察到当时的情景,
具体而微地描述情景中的事情;感受是指表
达出自己的情绪反应,如生气、悲伤等等;
需要是指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比如安全感、
尊重等等;请求是指表达出自己的请求,比
如请求对方采取某些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实践、反思,才能
真正掌握这种沟通方式。

在实践过程中,我
们需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认真地对待对
方的感受和需求,建立起尊重、信任的关系,才能达到彼此理解、共赢的效果。

最后,非暴力沟通不仅有助于改善个人关系,而且对于组织管理、职场沟通等方面也有着
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
并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解决我们在生活
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非暴力沟通的四步法

非暴力沟通的四步法

非暴力沟通的四步法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NVC)是一种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石的沟通方式,它通过特定的步骤和方法,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与他人建立联系,解决冲突,促进和谐。

以下是非暴力沟通的四步法:一、观察和表达在非暴力沟通中,观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我们需要注意并区分客观观察和主观评价之间的区别。

客观观察是真实地描述事情的实际状况,而不添加任何个人意见或情感。

例如,“你昨天没有参加会议”是一个客观观察的事实。

而主观评价则包含了个人的情感或判断,如“你总是无故缺席会议”。

在清晰观察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这需要我们使用具体的、明确的、非攻击性的语言。

例如,“我感到失望,因为我希望你能参加会议。

”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可能引发对方的共鸣和理解。

二、倾听和感知倾听是沟通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非暴力沟通的核心要素之一。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避免打断、反驳或评价。

当他人讲话时,我们要注意并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和需求,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感知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沟通中的感受和需求,以便更准确地表达自己。

三、反馈和理解在非暴力沟通中,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反馈,我们可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反馈应该基于事实,并表达出我们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对对方的评价或指责。

例如,“我感到有些失落,因为我希望我们能更多地在一起。

”这样的反馈有助于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共鸣。

同时,我们需要学会放下自己的假设和预设,努力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这样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感受,同时也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四、请求和解决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提出请求时应该明确指出我们希望对方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

例如,“我希望你能每周和我一起参加一次活动。

”这样的请求具体明确,容易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回应。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引言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称NVC)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沟通方式。

NVC的核心理念是以倾听、表达和表达需求为基础,以建立彼此之间的连接和尊重为目标,以实现和谐、和平和合作的人际关系。

NVC的四个要素使用NVC的沟通方式,需要牢记其核心要素,即以下四个要素:1. 观察(Observation):以客观事实的描述,而非主观的评判或解释来表达自己所见所闻。

观察要真实而明确。

2. 感受(Feeling):表达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避免使用评判或名词化的语言。

告诉对方你的情感,而非态度。

3. 需求(Need):明确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愿望,以此去解释自己的感受。

需求是普遍的,而非具体的要求。

4. 请求(Request):以明确、肯定和有限制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请求。

请求是向他人提出需求的方式,而非要求或命令。

NVC的四个步骤实际运用非暴力沟通时,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1. 观察:客观地描述自己在某一情境下所见所闻,避免主观评判和解释。

例如:“我注意到你今天没有按时完成工作。

”2. 感受:诚实地表达自己在该情境下的感受,使用非评判性的语言。

例如:“这让我感到不安和担忧。

”3. 需求: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以此解释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很重视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

”4. 请求:以明确、有限制性和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请求。

例如:“你是否愿意考虑制定一个工作时间表并按时完成任务?”NVC的好处和应用领域非暴力沟通有许多好处和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人际关系:NVC可以帮助改善人际关系,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基础。

通过倾听、理解和回应他人的需求,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连接。

2. 解决冲突:NVC提供了一种冲突解决的方法,通过倾听和表达需求,可以减少冲突产生的可能性,促使双方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非暴力沟通(完整版)简介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心理学家马维·罗森伯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沟通技巧。

它帮助人们以一种尊重和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听取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思想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深层的共同关心和需要,通过倾听和理解彼此,可以建立更加和谐、理解和支持的关系。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 观察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它要求我们以客观、具体和无判断的方式描述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行为。

观察是基于事实的描述,而不是评价或推测。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并避免误解和偏见。

2. 感受感受是我们对观察所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反应。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将情绪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

通过表达真实的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3. 需求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认为,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核心需求,如尊重、关爱、安全等。

通过识别和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向他人传递我们的期望和希望,从而建立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关系。

4. 请求请求是根据我们的需求提出的明确、肯定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以积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而不是指责、命令或要求。

通过明确和具体的请求,我们可以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期待,并帮助他人理解我们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的应用场景非暴力沟通不仅适用于个人之间的交流,在家庭、教育、工作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家庭关系在家庭中使用非暴力沟通可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沟通效果。

通过倾听和理解,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满足彼此的需求,增进亲密关系。

2. 教育和学校非暴力沟通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非常有益。

教师可以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3. 工作场所在工作场所中,非暴力沟通可以提高团队合作和员工的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暴力沟通》:神奇而平和的沟通方式导读:我们现在离暴力远吗?如果你理解的暴力只是战争、争斗、打架、破口大骂······或许,暴力在你生活里出现的频率并咩有那么高。

但是别着急,先听听下面这些话:1.老公对老婆:“就你事多,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啊!”2.老婆对老公:“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你还知道回来啊,你干嘛不死在外面啊?”3.老师对学生:“你笨死了,我怎么才能教会你呢?”4.上级对下级:“你一天到晚迟到,是怒视要我送你一个闹钟?”这些话听起来难受吗?其实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远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事实上我们就在一个这样一个精神暴力的世界中。

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从事人本主义心理学支付卡尔-罗杰斯,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沟通(CNVC),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的争端和冲突。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也被称为“爱的语言”,是借用圣雄甘地所指的“非暴力”,即暴力消退后自然的爱。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卢森堡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他来谈话和聆听,不再是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使得人们乐于互助,所以称为“非暴力沟通”是什么蒙蔽了爱?暴力从哪儿来的?就是因为某些言语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沐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了人们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就被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他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道德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我们生活中常见这些评论:●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是“太粘人了”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她没有满足,那她就是“冷漠的像个木头”。

●如果对方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这样的评论暗藏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但这样并不公平,即使对方做出让步,也并非心甘情愿。

我们不能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混为一谈。

进行比较:如果你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如果你真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比较吧。

比如和明星比较样貌给自己添堵,和闺蜜比男友让老公恶心,和领居家孩子比成功让孩子讨厌你······数不清的“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

可是,人们总在说“不得不”和“你让我”。

“不管你喜不喜花,有些事你不得不做。

”“你让我伤透了心。

”显然,这种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内在根源,淡化了个人责任,我们就就成了危险人物。

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藏着威胁,这意味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比如父母就会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老婆威胁老公:“你不把工资卡给我,咋两就离婚。

”这种方式的基础性恶论,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区分观察和评论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境界。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即仔细观察真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观察结果。

卢森堡特别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我们习惯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假如某人迟到半小时,而是直接说她经常迟到,没有时间观念。

讲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会倾向听到批评,马上做出做出应激反应。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语言,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的观察。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下午睡觉,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一个懒惰的人。

请再说,我胡言乱语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过的事我不同理解或者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个愚蠢的孩子,请在说我愚蠢之前想一想。

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得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的看了又看,但我没有看到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炉子,我看到这些,但我没看到厨师。

告诉我,你看到了厨师,还是这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些人本,另一些人说他的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君子不器体会和表达爱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感受。

要善于体会和表达爱,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

同时要注意区分难受和想法。

例如: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郁闷、苦恼)这个句子则表达了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时,我的心里感受。

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表达感受,而是表达想法。

此外,有些词汇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

例如:被抛弃、被拒绝、被利用、被误解、得不到支持等。

为了更清晰,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感受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

“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们明白我们的实际情况。

感受的根源——需要感受根源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

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职责他人;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用心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

对他人的批捕呢实际上间接的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

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对于大多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让他人快乐;二、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三、生活的主任——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请求帮助:我们要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应该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

如妻子希望丈夫能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这是她不想要的),但没有说清楚什么是她想要的。

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说:“我希望他每周至少一个晚上在家陪我。

”在发言时,我们把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回应。

特别是在集体讨论时,我们要清楚的表明自己的期待。

否则,讨论肯呢个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倾听的力量用全身形去倾听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判断,全心全意的体会对方。

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作者说,有一天,他的女儿照镜子时说:“我丑的像一头猪!”他立即大声宣布:“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结果女儿很不高兴的看了我一眼,然后摔门出去了。

也许,她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

或许,当时最好问她:“你对今天的形象感到失望吗?”倾听是给予他人反馈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

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

反之,他们也就有机会纠正我们。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给予他人反馈。

比如:“上周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吗?(针对他人观察),“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吗?(针对他人的感受及需求)“你是不是想请我们帮你预定酒店?”(针对他人的请求)要注意,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藏着批评或嘲讽。

当人们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不是在下结论,他们就不会产生反感。

倾听能顾预防潜在的暴力一个晚上,一个看起来刚吸过毒的男人走进戒毒所,要求一个房间休息。

值班的女士向他解释所有的房间都满了。

那个男人闻言愤怒地将她摔倒在地上,拿到威胁她。

即使在这样的情景下,这位女士仍努力的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后来他告诉卢森堡,是他的一句话救了她:“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

“看起来,你真的很生气,你需要有一个房间休息。

”她说完这句话,那个男人便仍不住抱怨世人对他的不尊重。

于是,他接着问,“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你是不是很气愤?”······对话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这位女士越是专注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越是将他看成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绝望的人,并坚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

而最后事情发展也果真如此。

有事,我们可以主动的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

当我们痛苦的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大声的提出要求;换一个环境。

培养对自己的爱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说“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因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

因为“应该以为着我们别无选择。

这是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

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

比如:1.把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

2.列好清单后,你把这些事改成你选择做他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

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3.填写做那些事的理由:“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别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中什么。

这样即使困难重重,你也会在价值观的支持下欣然前行。

愤怒和感激充分表达愤怒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而是通过深入的了解愤怒,表达内心的渴望。

想要充分表达愤怒,有以下四个步骤:1.停下来,深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让你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并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

假如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

如果我们看中的是友谊,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

如果我们看中的是诚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

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介意她来晚了。

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求导致不同的感受。

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更体贴自己。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

这时,我们也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

例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是为了他的安全。

但我们打他的屁股或者骂他,则是惩罚。

当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或抵触心理。

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