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学

合集下载

入侵生态学主要假说 ppt课件

入侵生态学主要假说 ppt课件

Frequency
Human-mediated invasions
Natural invasions
Spatial scale
入侵生态学主要假说
为什么能够入侵? 符合哪些假说?
中国人口分布
胡 焕 庸 线
中国人口分布VS影响人类入侵的因素

荒漠、沙漠、草原



青藏高原

亚热带森林

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
➢ 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就是自然选择压力与种群密度有关,常称为 k-选择,脊椎动物和木本植物接近K对策生物。
➢ 非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就是自然选择压力与种群密度无关,常称 为r-选择,昆虫、各种微生物、藻类、草本植物接近r对策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会朝着两种不同的进化方向r-选择和k选择发展。这种 选择的结果,使一部分特征与r-选择结合,使另一部分特征为k选择结合,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活史策略类型,即r-对策和k对策。
繁殖体压力假说
建 立 种 群 的 可 能 性
繁殖体数量/引入次数
Simberloff, 2009
Propagule Pressure an繁d C殖o体lon压iza力tio假n P说ressure
随机性影响小 随机性影响大
红火蚁
红火蚁
Asunce et al. (2011), Science
中国人口分布VS影响人类入侵的因素
青 藏 高 原 隆 起
9
影响人类种群密度的因素:年均温
影 响 种 群 密 度 : 降 水
中 国 铁 路 分 布
近两千年来中国人口变化 哪些因素影响人口波动?
种内竞争、气候、食物
生物入侵
局域入侵群落的形成和 维持机制? 1) 随机过程(物种库 大小,更新限制扩散限 制) 2) 确定性过程(环境 和种间相互作用)

生物入侵生态学_成就与挑战_李博

生物入侵生态学_成就与挑战_李博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02.02.005 科技前沿与学术评论生物入侵生态学:成就与挑战教授、博导 李 博教授、博导 陈家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上海200433)摘 要:全球化不仅带来了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生物分布的空间格局———导致生物种群的重新分布,由此而产生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全球变化问题,也是当前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入侵的生态学因此成为了当代生态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和研究热点。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及其进展,包括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生物入侵的特征、入侵的扩散、生物入侵的进化后果等。

我国已于去年正式加入WTO,生物入侵无疑将成为我国入世后愈来愈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结合国际上的研究前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的优先研究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进化后果 扩散 全球变化 生物入侵 十数规律 外来入侵种 优先研究领域Ecology of Biological Invasions: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LI Bo CHEN Jiakuan(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A bstract:Biological invasions,one of the thre e most pres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 ms,are uninte nded c onse-quenc es of globalisation,whic h facilitates the transglobal movement of specie s ac ross all geographical and physi-cal boundaries with the vastly increasing movement of people and c omme rc ial goods.In addition to economic im-pacts,they have profound influenc e on native biodive rsity,c ommunities,e cosyste ms and even re gional ec ological security.This re vie w focuse s 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of ec ology of biologic al invasions:definiti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global c hange and biologic al invasions,tens rule,range spread,e volutionary consequenc es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A lso,we briefly discusse d the priority re search areas in the future.China will no doubt benefit from entering W TO,but she will also face a m ore serious proble m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cause d by exchange of living organisms.The re fore,it is hoped that our e cologis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s o as to avoid se vere negative consequenc es for our environment,economy and society.Key words:e volutionary c onse quences,range spread,global change,biologic al invasions,te ns rule,inva-sive alien species,priority research directions基金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批准号:39893360),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170155)。

入侵生物学考试题

入侵生物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1、外来种: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分为有益\中性\有害三类.2、归化种:归化种是指外来物种,来到非原产地的地区之后之后成为土生土长、自己可以在野外繁殖下一代的物种。

3、外来入侵种:是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外来入侵物种不仅威胁本地生物,引起物种的消失与灭绝,而且瓦解生态系统功能。

分为有益\中性\有害三类. 4、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5、有意引种:有意引种是指人类有意实行的引种,将某个物种有目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这类引种可以是授权的或未经授权的)。

二、举例题:写出15个你熟悉的外来入侵种,并简要说明其危害。

1食蚊鱼:导致青鳉和弓背青鳉灭绝的重要因素。

2凤眼莲:破坏当地的水生植被,堵塞水上交通,给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造成很大损失,严重损害当地水生生态系统。

3美国白蛾: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继而危害附近的农作物、蔬菜及野生植物。

4微甘菊:在深圳内伶仃岛,该种植物攀上树冠,使大量树木因失去阳光而枯萎,从而危及岛上600只猕猴的生存。

5三裂叶豚草:花粉是人类花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侵入农田,导致作物减产;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6河鲈:从额齐斯河引入的河鲈已导致新疆博斯腾湖中的新疆大头鱼的灭绝。

7紫茎泽兰: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

8非洲大蜗牛: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

9马缨丹:植株具臭味,排挤当地植物,阻塞道路。

10虹鳟:以当地鱼类为食,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11麝鼠:传播野兔热等疾病,威胁周围居民健康。

12克氏原螯虾:破坏天然植被和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

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物种进入新的地理区域,并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生物控制则是通过引入其他物种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影响,以恢复和保护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讨论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与生物控制的概念、原因、影响和方法。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原因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非本地物种进入新的地理区域并逐渐建立种群。

这些非本地物种可能是通过人为引入(如宠物、农作物等)、动物迁移、海洋生物扩散或空气传播等途径进入新的环境。

生物入侵物种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对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入侵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物种的传播和扩散,使物种间的地理障碍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其次,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使许多生境发生了变化,为入侵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此外,人类活动如贸易、旅游和运输也促进了生物入侵的发生。

例如,船只通过国际航运将外来物种带入新的地理区域。

二、生物入侵的影响生物入侵对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许多影响。

首先,入侵物种竞争本地物种的资源,如食物、栖息地和光线等。

这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灭绝。

其次,入侵物种与原生物种的杂交也可能对遗传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入侵物种还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生态平衡。

三、生物控制的方法为了应对生物入侵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一些生物控制的方法。

生物控制是一种通过引入其他物种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和影响的策略。

这些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生物学控制和生态学控制。

1. 生物学控制生物学控制是针对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进行控制。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引入入侵物种的天敌、寄生虫或病原体来控制其数量和繁殖力。

例如,在一些地区,引入特定的昆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入侵的植物物种,从而减少其种群数量。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探索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入侵机制与防治策略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探索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入侵机制与防治策略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探索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入侵机制与防治策略摘要生物入侵是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物入侵的定义、影响、入侵机制以及防治策略。

通过分析生物入侵的生态学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各种防治措施的优缺点,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期为生物入侵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人类社会经济造成损害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生物入侵的影响1.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入侵会导致本地物种的衰退甚至灭绝,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入侵物种可能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捕食本地物种、传播疾病,从而改变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

2. 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例如,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入侵动物可能会改变食物网结构。

3. 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生物入侵可能对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水葫芦的入侵会堵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红火蚁的入侵会危害农作物和人类健康。

生物入侵机制生物入侵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 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物种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入侵潜力。

2. 入侵地的环境条件:入侵地的气候、土壤、生物群落等环境条件决定了其对入侵物种的接纳程度。

3. 传播途径:入侵物种的传播途径包括自然传播(如风力、水流)和人为传播(如国际贸易、旅游)。

人为传播是导致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

生物入侵的防治策略生物入侵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与预防控制研究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与预防控制研究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与预防控制研究生物入侵是指原本不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外来物种,侵入并扩散到新的地区,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

许多外来生物入侵都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因此生物入侵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热门议题。

本文将介绍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和预防控制研究。

1. 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机制复杂多样。

一方面,外来生物会因为缺乏天敌和竞争对手等优势条件,迅速繁殖和扩散到新的地区。

例如,以猴子庙为代表的南美蟒蛇,因为没有天敌,可以迅速适应并繁殖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的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外来生物的入侵可能会与当地物种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捕食、竞争和寄生等,导致生态系统中相对稳定的关系被打破。

例如,以鱼场为代表的非洲鱼鹰吃掉了原本在当地生活的鱼,对该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

2. 生物入侵的预防控制研究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威胁是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因此遏制和防范生物入侵应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国际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范生物入侵,包括加强监测和监管、禁止非法进口和运输、加强外来物种的管控和防控、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1)外来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外来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导致它入侵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深入分析外来生物的物种、种质和遗传特征等方面,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管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外来生物与当地物种的相互作用研究外来生物的入侵往往会与当地物种形成相互作用,研究外来生物与当地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科学的防范策略。

(3)外来生物的生态适应机制研究外来生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是其可以入侵成功的关键。

因此,研究外来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变化和生态效应,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生物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结论与展望总之,生物入侵是一个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研究。

农业生物安全

农业生物安全

1.入侵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萌芽期(20世界80年代之前):许多生态学家开始关注生物入侵的问题,但相关研究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术概念和研究手段也只是保护生态学的延生,并没有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

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入侵生物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相关专著关于生物入侵的阐述和研究开始备受重视并被大量引用,且在此时期确定了入侵生物学的核心理论和研究框架。

快速发展期(20世纪至今):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的增加,因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损失愈发严重,生物入侵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此时期生物入侵学得到快速发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研究理论快速扩展,影响日益加深。

2.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所提出的生物入侵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是什么每个核心问题应采取哪些研究方法三大核心问题:1、什么因素能够决定一个物种成为外来入侵种 2、什么样的特征决定一个生态系统能够被入侵 3、如何将外来中的入侵性和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研究结果应用于管理中1、重点研究入侵种表型可塑性等的“前适应性”机制和入侵种种群遗传漂变、突变、与近源种杂交、内共生菌水平转移2、集中研究生物入侵对特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3、主要研究入侵种监测的分子识别、远程实时监控、入侵植物的替代控制与系统修复等3.简单介绍奠基者效应的含义。

奠基者效应是遗传漂变的一种形式,是由少数个体的基因频率决定了他们后代中的基因频率的效应,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几个个体所建立起来的新群体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遗传漂变作用。

4.简单介绍瓶颈效应的含义。

由于环境的激烈变化使群体的个体数急剧减少,甚至面临灭绝,此时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生急剧改变,类似于群体通过瓶颈,这种由于群体数量的消长而对遗传组成所造成的影响称为瓶颈效应。

5.简单介绍和阿利效应的含义。

群聚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和存活,但过分稀疏和过分拥挤都可阻止生长,并对生殖发生负作用,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

植物生理学论文——入侵生物侵入机制及进展

植物生理学论文——入侵生物侵入机制及进展

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课题名称:入侵生物侵入机制及进展姓名:孙颖雯班级:2010级生物科学(师范)2班学号:222010317011053指导教师:龙云【摘要】:本文对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研究调查综述并从外来种的现状、入侵路径、入侵机制、预防措施、解决方法及通过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生物入侵问题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入侵机制是极为多样的,可能没有一般的、通用的机制。

阐明生物入侵的机制,对推动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和控制有害外来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入侵入侵机制紫茎泽兰【引言】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也是遥远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持续维持下去[1]。

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

外来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生物入侵和栖息地丧失被视为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外来入侵生物往往具有极强的适应、繁殖、传播的能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防范生物入侵的难度也越来高。

过去500年里尤其近200年来,全球入侵物种的数目增加了几个数量级[2],如今全球几乎没有几个区域没有受到外来种I 尤其是入侵种的影响[3]。

据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有40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多大10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我国的有50余种[4]。

外来物种入侵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目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学、抑或生态学特性就能解释的问题,而是属不同层次上的多学科相互贯通交织、共同影响和作用的学科群理论[5~6]。

外来植物入侵给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带来风险,包括替代当地植物,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改变群体的演替规律,导致农业动植物产量大量降低等。

外来入侵物种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均匀化和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退化,致使区域物种组成简单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