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实验小学通风消毒工作方案
学校消毒通风工作方案

学校消毒通风工作方案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安全,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学校制定了消毒通风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消毒措施1. 室内消毒(1)消毒频次开学前对全校室内进行一遍深度消毒,学校每天中午和学生离校后对教室、办公室等区域进行一次消毒。
学校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
(3)消毒方法消毒区域按照“先清洁后消毒”原则,对表面、空气进行消毒。
每隔一周对校园道路、公共区域进行一次消毒,对停车场、楼道、走廊等频繁接触的区域进行定期消毒。
消毒区域按照“先清洁后消毒”原则,使用喷雾消毒及高压水枪清洗消毒等方法,确保消毒剂能够全面覆盖。
二、通风措施为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学校必须加强教室、办公室等区域的通风。
1. 通风频次每节课上课前和下课后,教师必须打开窗户,保证教室通风换气。
每间师生宿舍每天开窗通风1至2次,宿舍楼道开放通风口,保证空气流通。
2. 通风时间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20分钟,确保室内换气达到标准。
根据教室和人员数量,选择适量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三、个人防护在学校消毒通风工作的同时,个人防护也非常重要。
1. 勤洗手建议师生在进入教室、办公室等场所时,先洗手或在洗手液中消毒。
另外,进食前、接触公共物品后等时刻也要及时洗手。
2. 戴口罩师生在校园内外都要戴口罩,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场所、交通工具上等时刻不能放松。
3. 健康监测学校每天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必须及时隔离,并向学校报告相关情况。
综上所述,学校消毒通风工作方案的落实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通风工作,确保一个干净、健康的教育环境。
小学环境消毒与通风操作规程

小学环境消毒与通风操作规程为了确保小学生们的健康与安全,提高学校环境的卫生质量,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消毒原则1. 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进行环境消毒工作。
2.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物品,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
3.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确保学校环境卫生。
二、消毒对象与方法1. 教室消毒:- 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每天1次,每次30分钟。
- 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椅子、门窗等,每周1次。
2. 卫生间消毒:- 空气消毒:每天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 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洗手池、马桶等,每天1次。
3. 食堂消毒:- 空气消毒:每天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 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餐桌、餐具存放柜等,每天1次。
- 餐具消毒: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每天1次。
4. 宿舍消毒:- 空气消毒:每天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 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铺、家具等,每周1次。
5. 公共区域消毒:- 空气消毒:每天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 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每小时1次。
三、通风换气1. 确保学校各区域通风良好,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应保证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 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学生受凉。
3. 特殊天气条件下,可适当减少通风次数,但需确保空气质量。
四、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卫生知识,掌握消毒方法。
2.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 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确保学生不在场。
五、监督与检查1.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消毒与通风工作。
2. 定期对消毒与通风工作进行检查,确保规程的执行。
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学校环境卫生。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环境的卫生质量,为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小学通风消毒制度3篇.doc

小学通风消毒制度3篇小学通风与消毒系统3a为有效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每个教室、办公室和走廊都应分配每日卫生任务和每周清洁。
每天(或根据实际需要)按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排固定的消毒通风人员,按时消毒通风,做好消毒通风记录。
2:校园公共环境(功能室、垃圾池、厕所等)),负责人每周用消毒剂消毒一次,总务部监督检查。
3:每班应经常打扫卫生,保持房间整洁,不随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4:加强学校的食品安全,防止疾病从口中进入,并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和室内设施作出以下规定:(1)食堂坚持饭后用消毒剂清洗炊具。
每天用开水煮餐具10-20分钟消毒后的炊具应采取清洁措施。
(2)每餐饭后,对食堂地板进行消毒:用漂白粉对水沟进行消毒。
(3)饭前,食堂工作人员上岗前用消毒剂洗手。
(4)灭鼠采购:灭蚊灭蝇药物,加强消除“四害”工作,消除有害生物孳生场所(5)饮酒人员的鞋、袜、衣服和衣物通常用消毒水清洗(6)使用药品进行消毒时,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的药品,正确配制和使用,确保有效消毒。
**小学20xx x2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xx 小学通风消毒制度。
1:学校卫生消毒系统:1年:加强教室清洁和环境卫生,特别是清洁卫生死角,消除病原体滋生地。
2:实践证明,教室通风和消毒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每班应指派专人做好教室通风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并做好消毒记录3:每节课结束后,教室应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室每天开窗通风2-3次4:走廊、厕所、备课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
应由学校指派的专门人员每周进行一次。
5:该班每周向教室喷洒一次喷雾消毒剂,对教室进行消毒并做消毒记录。
2:个人卫生要求:1:学生秦英经常洗手、洗澡和换衣服2:学生喝水时必须自带杯子3:保持住宅房间的通风4:不要直接咳嗽或打喷嚏用纸巾盖住鼻子和嘴第3条为有效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防治工作,切实做好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环境卫生1年:学校消毒人员应做好消毒工作,并填写消毒记录。
学校通风消毒工作方案(4)

学校通风消毒工作方案(4)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学校通风消毒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安全,我们学校制定了以下通风消毒工作方案。
一、开窗通风良好的通风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开窗通风的目标:1. 班级教室:教室在每节课前后至少开窗通风10分钟,确保空气的流通。
同时,教室内部空调系统将调整为循环风量最低的状态,以减少空气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2. 办公区域:办公区域亦需定期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3. 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通风是关键,我们将确保每小时至少开窗通风15分钟,并通过设立通风时段来保证每天的通风质量。
二、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本校将安装适量的空气净化器以覆盖教室、办公区域、图书馆等重要场所。
同时,我们会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滤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
三、常规消毒措施除了通风措施,我们也将加强常规消毒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 每天对教室、图书馆、办公区域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包括桌椅、门把手、开关等频繁接触的部位。
2. 每天对卫生间进行定期消毒,保持洁净。
3. 教室和办公室内提供洗手液和消毒喷雾等清洁用品,供师生、员工使用。
四、宣传教育与定期培训为了提高师生和员工的防疫意识,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和定期培训:1. 在教室、办公区域等显眼位置张贴防疫宣传海报,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宣讲和培训,包括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传授。
3. 建立线上平台,提供教职员工防疫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五、协调与监督为了确保学校通风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设立相应的协调与监督机构,负责以下工作:1. 制定详细的通风消毒工作计划,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2. 协调学校各部门的配合,确保通风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监督通风消毒工作的执行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质量。
学校消毒通风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消毒通风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学校制定了消毒通风工作实施方案,以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疫情的传播。
二、消毒工作。
1. 室内消毒。
(1)定期消毒,学校将对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食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消毒频次不低于每周一次,消毒液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2)特殊场所消毒,对学校医务室、宿舍、厕所等特殊场所进行重点消毒,消毒频次不低于每日一次,确保特殊场所的卫生状况。
(3)消毒记录,学校将建立消毒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和消毒剂使用情况,做到有据可查。
2. 室外消毒。
(1)校园环境消毒,学校将对校园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包括操场、走廊、校门口等公共区域,消毒频次不低于每周一次,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
(2)消毒设施,学校将配备专业的消毒设施,确保室外消毒工作的高效进行,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三、通风工作。
1. 教室通风。
(1)定时通风,学校将制定教室通风时间表,规定每节课后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保证教室空气的新鲜。
(2)窗户开启,学校将要求教师在课间及下课时,及时开启教室窗户,加强教室的通风换气。
2. 办公室通风。
(1)定时通风,学校将制定办公室通风时间表,规定每日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保证办公室空气的清新。
(2)空调通风,学校将要求办公室内空调定期进行通风清洁,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应急措施。
1. 突发疫情。
(1)应急预案,学校将建立突发疫情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疫情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2)紧急通知,学校将建立紧急通知机制,及时通知师生及家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 学校卫生。
(1)卫生宣传,学校将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卫生监督,学校将设立卫生监督岗位,加强对校园卫生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五、总结。
小学通风消毒管理制度

小学通风消毒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保障小学师生的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小学通风消毒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通风消毒是防止病菌、细菌传播的有效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提高师生的免疫力。
本制度旨在规范小学的通风消毒操作,确保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二、通风管理1. 定期通风校内的教室、办公室等封闭空间要做到定期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对于气温特别低或高的情况,适当调整通风时间。
2. 配备通风设施校内应配备与人数相适应的通风设施,如风扇、空调等,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
3. 多开窗通风校内的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
尤其是饭堂、厕所等容易产生异味、细菌的地方,更应加强通风管理。
4. 学校室内环境检测定期委托专业机构对校内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如果发现空气质量不合格,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消毒。
三、消毒管理1. 定期消毒校内的公共区域、教室、办公室等封闭空间要做到定期消毒,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消毒。
消毒物品包括消毒液、消毒剂等,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产品。
2. 流行病预防消毒在流行病高发季节,校内应加强消毒管理,定期对公共区域、学生用具等进行消毒。
对于病毒传播较快的呼吸道传染病,消毒频率应增加。
3. 清洁消毒细节消毒时应注意清洁消毒的细节,如对门把手、桌椅等易受污染的物品进行特别消毒。
对学生入口处的鞋子、书包等也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4. 学校消毒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消毒的时间、方法、频率等要求。
学校要制定消毒计划,确保消毒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应急响应1. 突发事件在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突发事件时,学校应做好应急响应措施。
及时对校内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排查疑似患病人员,做好隔离工作。
2. 通报管理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通报机制,任何疑似患病的情况都要及时上报,配合相关卫生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区实验小学通风消毒工作方案

区实验小学通风消毒工作方案为了有效防止冠状肺炎病毒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的防病原则,实验小学一如既往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通风消毒工作,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疫情防控消毒、通风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组长:副组长:成员:全体中层领导组成员、全体办公室主任、全体班主任、医务室成员。
学校校长为消毒通风工作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各班级消毒通风工作责任人。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安排与指导。
副校长负责教师办公室和各功能室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安排与指导。
副校长负责教室等消毒通风工作的安排与管理。
负责传达室、食堂及其它公共区域消毒通风工作的管理与检查。
全体班主任、保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在总务处指导下具体负责消毒工作,并逐次做好记录。
常规检查组值班领导负责每日巡查消毒、通风工作是否到位,对欠缺行为进行通报,督促整改。
政教处等专业人员定期到教室、功能室、办公室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消毒、通风工作扎实到位。
总务处每日到传达室、食堂等校园公共区域巡查消毒、通风工作是否到位。
二、学校公共区域与公共物品消毒工作制度【责任人:夏汉美蒋红艳】(一)教室、公共场所与物品消毒【责任人:】对教室、留观室、隔离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图书室、体育活动场所、医务室和厕所等公共区域经常使用或触摸的公共把手、扶手、水龙头、话筒、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天两次湿性扫除,必要时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消毒,固定打扫时间为上午九点,下午一点。
关于教室的消毒:首先是要通风,每天坚持课间教室两侧窗户打开通风,上课时可关上一侧,以防孩子们受凉。
午间天气较好的情况下,可组织孩子到室外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室内此时可以进行彻底通风,至少半小时以上,对教室进行一下湿式打扫。
最关键是放晚学教室内打扫干净,学生都离开后,请各位执勤老师戴上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用配好消毒液的消毒喷壶将课桌椅、讲台、地面喷湿,过半小时之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尤其是金属台面的讲台一定要清洗干净,不然会发生腐蚀。
小学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小学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为切实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办公室、专用功能库室等研究场所每天需要通风与换气。
每天通风2-3次,每次10-20分钟。
天气转暖时增加开窗通风时长。
2.学校和班级都安排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学校将会随时进行检查、督促,对不按该规定执行的班级、个人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责令其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二、消毒制度
为做好本次疫情的防控工作,学校安排专人在开学之前就对校园校舍所有教室和功能室进行全面消杀,开学后要保证每天有专人进行全面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1.学校根据需要配备充足消毒设备和84消毒液等。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如果发现感染或疑似患者,立即将其隔离。
在患者所在的教室,用5%的含氯消毒剂对地面、桌面、门把手、手能接触到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实验小学通风消毒工作方案
区实验小学通风消毒工作方案
为了有效防止冠状肺炎病毒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的防病原则,实验小学一如既往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通风消毒工作,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疫情防控消毒、通风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中层领导组成员、全体办公室主任、全体班主任、医务室成员。
学校校长为消毒通风工作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各班级消毒通风工作责任人。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安排与指导。
副校长负责教师办公室和各功能室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安排与指导。
副校长负责教室等消毒通风工作的安排与管理。
负责传达室、食堂及其它公共区域消毒通风工作的管理与检查。
全体班主任、保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在总务处指导下具体负责消毒工作,并逐次做好记录。
常规检查组值班领导负责每日巡查消毒、通风工作是否到位,对欠缺行为进行通报,督促整改。
政教处等专业人员定期到教室、功能室、办公室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消毒、通风工作扎实到位。
总务处每日到传达室、食堂等校园公共区域巡查消毒、通风工作是否到位。
二、学校公共区域与公共物品消毒工作制度【责任人:
夏汉美蒋红艳】
(一)教室、公共场所与物品消毒【责任人:】
对教室、留观室、隔离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图书室、体育活动场所、医务室和厕所等公共区域经常使用或触摸的公共把手、扶手、水龙头、话筒、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天两次湿性扫除,必要时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消毒,固定打扫时间为上午九点,下午一点。
关于教室的消毒:首先是要通风,每天坚持课间教室两侧窗户打开通风,上课时可关上一侧,以防孩子们受凉。
午间天气较好的情况下,可组织孩子到室外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室内此时可以进行彻底通风,至少半小时以上,对教室进行一下湿式打扫。
最关键是放晚学教室内打扫干净,学生都离开后,请各位执勤老师戴上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用配好消毒液的消毒喷壶将课桌椅、讲台、地面喷湿,过半小时之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尤其是金属台面的讲台一定要清洗干净,不然会发生腐蚀。
尤其强调,拖把和抹布要清洗干净后晾晒。
提醒大家在消毒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撒一下,一定要喷湿,不能要遗漏,尤其是教室内的卫生角、窗台、门把手。
公共区域及卫生间消毒:我校面积较大,学生及教职工人数较多,所以公共区域及卫生间的消毒很关键,原则上课间师生用完卫生间,就需要对地面、水槽、水龙头进行消毒,
喷洒消毒水之后半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尤其是水龙头,不然,没几天水龙头就会锈掉。
请消毒卫生间的师傅注意,千万不要将含氯消毒水和洁厕用品混合在一起用。
楼梯扶手、电梯间也要用消毒抹布擦拭,尤其是按钮处,过半小时之后用清水擦拭,并擦干。
(二)专用教室消毒【责任人:】
学校专用室场(如音乐室、实验室、电脑室、图书馆等),在每一批学生离开后消毒一次。
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清洁打扫,保持空气流通及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各功能教室的负责人每日均要将教室、办公室、会议室进行打扫消毒,首先是要不定时进行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先进行湿式打扫,而后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要全面,不要有遗漏,等半小时之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三)办公设施消毒【责任人:】
1.办公室的地面、桌面,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门窗、桌椅、门把手等表面部位,每天进行湿式清洁,并保持这些部位或物体表面的清洁干燥。
必要时可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每天至少1次。
2.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的乙醇清洁消毒。
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打印机和电话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
不适合用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四)疫情防控检测器材消毒【责任人:】
1.体温计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min,然后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保洁备用。
2.红外线测温仪的探头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
(五)餐饮具、厨具、抹布等消毒【责任人:】
1.餐饮具应清洗后消毒。
2.采用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共用方法,先采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然后用热力消毒法消毒。
(六)体育运动设施消毒【责任人:】
学校定期进行湿性清洁,必要时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七)废弃口罩处理及消毒【责任人:】
废弃口罩放入废弃口罩回收箱内,并撒入红墨水进行标志,每天两次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三、办公室、教室通风工作制度【责任人:办公室主任各班班主任】
教室在课间和上课时能开窗的条件下,由靠窗座次学生负责打开门窗进行对流通风,固定的通风时间为上午9:00——9:30(学校大课间),中午11:40——12:10(学生午休时间),下午一二年级3:40开始开窗通风,三四年级4点开始开窗通
风,五六年级4:20开始开窗通风。
负责人均为各班班主任。
班主任课间要加强巡逻,到班检查是否切实落实到位。
班主任做好每日通风情况记录表,邵汉华主任负责检查与督促。
四、全体教职工、学生、食堂工作人员洗手要领【责任人:周春国蒋红艳巫毅华】
学生和教师洗手池设置在各楼层男女卫生间内,部分教师办公室内也有洗手池,食堂工作人员洗手池设置在食堂一楼。
每个洗手池旁放置洗手液,在洗手池旁张贴“7步洗手法”图示。
学校在各办公室发放免洗洗手液,供两课连上的老师使用。
五、消毒工作注意事项1.按需配比,严格配制浓度。
在配液桶里配制好消毒液后再加入喷雾器药桶中。
2.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学生请勿触碰。
3.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1:50的84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4.避免学生在教室内呕吐。
如有呕吐,老师要立即疏散教室内学生,呕吐物处理人员要戴好口罩和手套,穿上工作服,使用经消毒液浸泡后的毛巾覆盖呕吐物进行清理,再使用经消毒液拖浸泡后的拖把进行拖地,处理完毕,应将毛巾和拖把再继续消毒液浸泡至少5分钟。
不得使用扫把清理呕吐物。
5.学校建立通风消毒制度,层层落实,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通风消毒处置结束,填写并保存通风消毒工作原始记录,确保资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