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课件——功利主义上

合集下载

伦理学课件-功利主义(上)

伦理学课件-功利主义(上)
2 德性伦理
强调通过追求道德品质和道德规则来评判行为的道德性。
功利主义的优点
1 实用性
功利主义提供了一种实际 可行的方法来评估和选择 行为。
2 公平性
功利主义追求最大幸福, 关注全体人民的福祉,具 有一定的公平性。
3 照顾弱势群体
功利主义关注痛苦和苦难 的减少,有助于照顾弱势 群体的利益。
功利主义的缺点
1 忽视个体权利
功利主义关注最大幸福,可能会忽视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2 难以量化幸福
幸福是一个主观概念,难以用定量方法准确衡量。
3 剥削少数人
功利主义追求最大幸福,可能会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功利主义在医学伦理和商业伦理中的应用
医学伦理
功利主义用于评估医疗决策,考虑患者和社会的最 估商业决策,考虑股东、员工和 消费者的最大利益。
功利主义的现代应用案例
1 动物权益
通过追求动物幸福,提倡对待动物的关怀和保护。
2 环境保护
通过追求环境幸福,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3 全球卫生
通过追求全球卫生幸福,提倡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
经验功利主义
基于经验和实证研究,通过可量化的方法来评 估行为的幸福程度。
规范功利主义
基于规则和道德原则,通过道德规范来评估行 为的幸福程度。
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最大幸福原则
最大幸福原则指出,我们应该追求最大限度地增加人们的幸福和快乐,并减少人们的痛苦和苦难。
对比功利主义和德性伦理
1 功利主义
强调通过追求最大幸福来评判行为的道德性。
伦理学课件-功利主义(上)
本节课将介绍功利主义的概念、历史背景及发展,并简要介绍功利主义的创 始人Jeremy Bentham和John Stuart Mill。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第三章论功利原则的最终约束力第四章论功利原则能够得到何种证明第五章论功利与正义的联系术语对照表第一章绪论行为对错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争议不断,却始终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就目前的人类知识状况来看,没有什么比这种情形更加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也没有什么比这种情形更加能够表明,自哲学诞生以来,“至善”[1]的问题或者说是道德基础的问题,始终被认为是思辨领域中的主要问题,使得多少聪明才俊为它苦思冥想,因它而分成各个门派,相互攻讦,争论不休。

两千多年以前,青年苏格拉底在倾听了老年普罗塔哥拉[2]的见解之后,就主张功利主义的理论而反对当时所谓智者的流行道德(假如柏拉图所著的“对话”是根据真实的谈话撰写的),可是到了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同样的讨论却仍在继续,哲学家们仍然分列于同样的战斗旗帜之下,无论是思想家还是一般人,在这个问题上看来都仍然没有更加接近于取得一致意见。

[1] 原文为拉丁文summum bonum,英文的意思是“highest good”或“good at the top”。

——译者注[2] Protagoras(前485一前410),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言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译者注诚然,各门科学的第一原理都存在着这类混乱的情形和不确定性,有时还存在着类似的争议,哪怕是它们之中最确定无疑的科学亦即数学也不例外;然而,这种情形并没有严重地损害各门科学的结论的可信性,一般来说确实毫无损害。

这看来有悖常理,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一门科学的详细学说通常并不是从它的所谓第一原理推演出来的,其证据也并不依赖于它的所谓第一原理。

假如科学的详细学说都是从它的所谓第一原理推演出来的,其证据都要依赖于它的所谓第一原理,那么就没有比代数更不可靠的科学了,也没有比代数的结论更不充分的科学结论了;因为那些由最杰出的教师写下来的代数基本原理,就像英国法律一样充满了随意性,并且像神学一样神秘,而代数的可靠无疑,没有一点是来自平时教给学生的代数基本原理的。

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义务论PPT课件

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义务论PPT课件
7
伦理与道德
道者,路也
原则、规范、规律
德者,得也
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坚 持“道”所形成的品质
和境界
道德 把外部的规范转化成自觉要求并体现在行 动中,需要经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道德教 育和自身修养等活动在内的长期努力。
8
道德规范的特点
处理我们认为会对人类带来利益或造成 伤害的事情
道德规范不取决于任何权威,有效性取 决于合理性
第一章 概论
学习目标 理解伦理、道德的含义 区分道德行为、不道德行为、非道德行为 区分伦理上可接受与值得赞赏的行为 理解利益相关者的含义 理解企业是道德行为主体的依据 理解企业伦理、企业道德的内涵 了解企业伦理学的任务 认识学习企业伦理学的意义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3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 理解密尔顿·弗里德曼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理解阿基·B.卡罗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回答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基本问题 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 阐述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必要性
无关的人是否应承担道德责任?
16
企业道德行为主体
认为企业是道德行为主体的问题
许多企业行为是整体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 整体行为造成的影响不等同于个人行为影响的总和 企业有集体意愿,其行为有计划 员工行为受企业限制 企业有能力改变自身的行为 企业已经为其行为承担了法律责任
17
企业伦理的特点
应用性研究:怎么做?
如何把伦理规范转换为企业及员工的行为?
21
企业伦理学研究的层次
国际层次 国家层次 行业/职业层次 企业层次 个人层次
22
学习企业伦理学的意义
1、学习企业伦理学有助于更客观地理解企业 及其成员的责任。

功利主义 PPT

功利主义 PPT
4
伦理学革命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首先是作为一种社 会—政治哲学而出现的。功利主义思想家的初衷 是要寻求一种道德哲学,其目的是要为社会改革 和评价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
边沁认为,一个合理的社会是一个让大多数人获得幸福
的社会,而且,如果一个社会制度不能满足这个要求,那 么人们就应该进行社会改革。
9
(一)功利主义的进路
案例(2):广西玉林狗肉节
动物是否有权利?
案例思考与讨论
(动物的感受、福利是否应 该得到关怀?动物是否具有人 一样的权利?)
10
(1)安乐死问题
西方社会主流的道德传统是基督教传统。基督教认为 人的生命是上帝给予我们的礼物,只有上帝可以决定 它什么时候会终止。
(创世纪)人是上帝创造的,人拥有上帝的形像,故 此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神圣的价值,不可以随意杀害。 (申命记)上帝说:“你们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 是上帝,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 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
因此,人和非人(动物)有同等的资格得 到道德关怀。
15
边沁论证说,动物的痛苦与人类的痛苦 其实并无本质差异。 “总有一天,其他 动物也会获得只有暴君才会剥夺的那些 权利……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腿 的数量、皮肤绒毛的形式、骶骨终端的 形状都不足以作为让一个有感知能力的 生命遭受类似厄运的理由。……问题不 在于‘它们能推理吗?’,也不在于 ‘它们能说话吗?’,而在于‘它们会 感受到痛苦吗?’”
5
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边沁着眼于制 定法律的原理、根基和总设计。
“边沁发展了第一个彻底的近代功利主 义体系,聚焦于制度结构、公共政策、 立法、政治管理的问题。” ——贝克

伦理学:功利主义

伦理学:功利主义

2〃第二個論證犯了合成的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
3〃第三個論證無法證明幸福是人類唯一追求的目的。
六、效益和正義
(一)一般認為由正義(justice)所 產生的問題,是效益主義最 大的挑戰,Mill企圖證明正 義可以融入效益主義的架構 之中。
六、效益和正義
(二)正義的性質: 1〃正義判斷的種類:法律權利、道德權利、功勞 (desert)、契約、公正(impartiality)、平等 (equality) 2〃正義判斷涉及懲罰、權利,是一種絕對義務,所 謂絕對義務是指:不只做了是對的、不做是錯的, 而且他可以要求我們去做,因為這涉及他人權利。
四、對效益主義的批பைடு நூலகம்及回應
(三)缺乏時間: 1〃批評:不可能每次行動前都計算效益,有些時候 根本就沒有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去計算效益反而 不切實際。 2〃彌勒的回應: (1)效益主義要求的是做該做的行為,並不要求行 為前一定要計算效益;人類過去的歷史經驗,提 供給我們行為的依據。 (2)區別基本原則(fundamental principle)和次要原則 或簡便原則(rule of thumb)。
二、效益主義是什麼?
(二)效益主義的基本概念:
1〃定義:以行為所產生整體結果的效益最大化, 判斷行為的對錯。也就是說道德上對的行為就 是在所有可能的選項中,能達成最佳結果的行 為。 2〃根本原則:效益原則(principle of utility)。
二、效益主義是什麼?
(三)概念澄清:
1〃統稱的(generic )行為和具體的(concrete)行為 2〃行為效益主義(act utilitarianism)和規則效益主義 (rule utilitarianism) 3〃善(good)和效益(utility) 4〃享樂的(hedonistic )效益主義和理想的(ideal)效 益主義 5〃可以共量(commensurability) 6〃結果(consequence)

《功利主义》课件

《功利主义》课件
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教育等 领域,功利主义可以为现代社会 提供有益的伦理指导。
功利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伦理挑战
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
功利主义在科技伦理中的应 用
功利主义强调利益最大化原则,可以为科技发展中 的伦理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 等领域的伦理问题逐渐凸显,功利主义面临 新的挑战。
功利主义强调行为的结果导向,即行为的正当性取决于其结果是否能够带来最大幸 福或最大满足感。
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为如果能够带来比其他行为更广泛的幸福或满足感,则该行 为就是正当的。
功利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功利主义起源于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学 派,该学派主张快乐主义,认为追求 快乐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当代功利主义在20世纪中叶以后得到 了广泛传播和应用,涉及领域包括伦 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两者之间的比较突出了道德关 注的焦点和实现幸福的方式的 不同。
功利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比较
社群主义强调社群的利益和价值 观,认为社群的利益和价值观应
该高于个人利益和价值观。来自功利主义则认为个人利益和幸福 的总和是最重要的,如果行为能 够带来最大的幸福和利益,则被
认为是道德的。
两者之间的比较突出了个人利益 和社群利益之间的权衡和取舍的
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
功利主义可能导致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因为弱势群体在总体幸福中的贡献较小。
短期利益与长期可持续性的冲突
功利主义可能过于关注短期内的总体幸福,而忽视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影 响。
05
功利主义与其他伦理 学说的比较
功利主义与义务伦理的比较
义务伦理强调道德义务和责任, 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原则,而
功利主义的实践应用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伦理学理论)(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

主要哲学家有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等。

主要概念: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密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发展历程:早在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理论之前,就有功利主义思想雏型的出现。

公元前5世纪的亚里斯提卜(Aristippus)、前4世纪的伊比鸠鲁、中国古代的墨子及其追随者的伦理学中都存在着如何促使最大快乐的思维,他们是古人中的功利主义先驱。

近代英国哲学家与伦理学家如坎伯兰(Richard Cumberland)、法兰西斯·哈奇森与休姆都有功利主义的倾向。

据边沁指出,他在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Claude-Adrien Helvetius)、意大利法学家贝卡里亚(Cesare Beccaria)以及休谟(Hume)等的著作中都发现了功利原则。

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系统是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期,由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和密尔提出。

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

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伦理学ppt课件

伦理学ppt课件

谢谢!
6、“大多数人”概念如何界定?最大幸福又如何计算?缺乏有 效的运算数学工具。
7、忽视了正义理论要求的分配公平和权利理论关注的不可剥夺 的人权。
康德的道德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三个公式:
康德的三个公式,首先关注的是绝对命令的形式,其次 关注的是它的内容(内涵),第三条是将前两者联系起来 。因此又可简化为两条绝对律令。他的公式是: 1、你必须如此行事,你的这种行为方式可以作为所有 人的行动典范; 2、总是将他人当作目的,而不仅仅是当作手段; 3、仿佛你是目的王国中的一员而行动。
3、效用最大化可能对被(有意或无疑忽视的)个体造成很大危害。 如美国中部大西洋铁路是靠许多报酬极低的中国劳工建成的,这 一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净效用,提高了运输能力,推动了工业 发展,增强了国防,但是,这些收益是以中国劳工付出生命和无 偿劳动(永久拖欠工资补偿)的代价为基础的。
4、一个决策产生的效用对某个集团内各成员是不均衡的。1美 元永远是1美元,但它对一个穷人的效用比对一个富人的效用 大。
功利主义的理论缺陷:
功利主义提出的“好的”标准是所有人的福利最大化,但 人们对此并无统一的定义。
对于由谁来决定没有统一意见。不同的决策者对于同一事 宜功利最大化计算结果,并不一致,事实上话语霸权或者 权力,发挥着主导作用。
不是判断行为本身的对错,而是判断其结果。罗尔斯认为 ,一个人在别人的不自由中得到的快乐本身是错误的,那 些需要违反正义才能获得的利益本身毫无价值。
Being ki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right. 善良比真理更重要.
You should never say no to a gift from a child. 永远不要拒绝孩子送给你的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理学课件——功 利主义上
v 第四讲 伦理学的历史演变轨迹
v
—功利主义(目的论伦理学)
12.11.2020
v “功利主义”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v 广义:追求利益; v 狭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
的伦理学说;
12.11.2020
理论渊源
1、快乐主义学说的影响。 v 德谟克利特说:“快乐与不适构成了‘应该做或不
v 法律体系要考虑国民全体的快乐。生存、安全、富 裕、平等。
v 从立法者的角度看待伦理问题。 v 将道德理论和立法理论密切相关联。
12.11.2020
功利主义的一般结构
v 福利主义:福利的提升或降低是仅有的善或恶。 v 个体福祉的基本性:基点在个体。 v 功利的定量化:可以用单位来衡量。 v 正功利与负功利可以换算:净价值存在。 v 普遍性:任何受行为影响的个体,都是评价该行动
THANKS
谢谢聆听
的因素。 v 不偏不倚:拒绝优先考虑。 v 功利的最大化:
12.11.2020
v 功利主义理论结构:一个行动产生的价值只来自于 该行动影响到的人们的福利;我们要给予每个受到 该行为影响的人相同的考虑;一个行动是否正确完 全取决于它是否比其他可选行动产生更大的价值。
12.11.2020
理论困境
v 1、如何在实践中成功地贯彻功利原则。 v a、何为功利,对幸福、利益、价值等进行明确的
12.11.2020
v 3、英国情感论学派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合理 利己主义的启示。
v 英国情感论学派探讨自私和仁爱及其相互关系;只 有共同的福利才是最终目的。
v 利己——利己是本性;生存论角度;人和动物共有 v 利己主义——一种理论;道德观;理性的规则; v 合理利己主义——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他
v 义务、正义、责任、美德,一旦抽掉了快乐与痛苦 的因素,它们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v 对“功利”概念的界定,“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 种性质:它倾向于给利益相关者带来实惠、好处、 快乐、利益或幸福,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相关者遭 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
v 用功利概念取代快乐、幸福等概念。
12.11.2020
12.11.2020
v “用废话写出了堆积山的书的资产阶级蠢材中的一
个天才”
——马克思如此评价
v 以功利主义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12.11.2020
v 内在结构:
v 一、苦乐原理 v 二、效果论 v 三、功利原则 v 四、法律调节
12.11.2020
v 一、苦乐原理——追求快乐与避免痛苦是人的行为 的终极因。
12.11.2020
v 四、法律调节
v 法律是调节伦理关系、控制社会秩序的手段; v 好的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
幸福”; v 法律的作用是防止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限定个人
对快乐的利己主义的追求,是辅佐道德来调节伦理 关系的手段,是道德的保障。
12.11.2020
v 法律也以苦乐原理为基本出发点。凡是能减轻痛苦 或增加快乐,在道德上是良善,在政治上是优越, 在法律上是权利。
应该做的事’的标准”,“快乐与不适决定了有利 和有害之间的界限。” v 快乐是身体健康,灵魂宁静。
v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者。 v 快乐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12.11.2020
v 2、经验论传统的承袭 。 v 继承了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近代英国经验论传统,
尤其是把霍布斯、洛克以来的感性经验论作为其哲 学基础。
v 1、强度:行为产生快乐或痛苦的强烈的程度。 v 2、持续期:行为产生快乐或痛苦的持续的时间。 v 3、确定性:行为产生快乐或痛苦的可能性。 v 4、临近性:行为产生快乐或痛苦的快慢程度。 v 5、繁殖性:一份快乐之后被进一步的快乐追随的
可能性。 v 6、纯粹性:一份快乐或痛苦被相反的经验追随的
善恶。
动机与效果 强调每个人的动机都在于追求快乐,得出“没有一 个动机是恶的”。边沁借此批判动机论。
12.11.2020
v 三、功利原则——一是个人的快乐或幸福。二是最 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v 如何看待个人幸福与最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关系? v 社会是一种虚构有团体,社会利益是组成社会之所
有单个成员的利益之总和。
v 苦乐计算法 v 不同的行为所产生的不同的苦与乐,只有量的区别。 v 观点:不同质的快乐,在性质上是一个东西。
v 量的计算:对初次产生的快乐或痛苦进行计算,再 对以后产生的每一快乐和痛苦进行计算,对所有快 乐的价值和所有痛苦的价值加以衡量。
v 正价值和负价值相互抵消之后的净值。
12.11.2020
界定。 v b、个人主观的喜好的计算是控制不了的。 v c、功利主义的计算是不可能的。
v 2、功利最大化要求太高。我们的日常所作所为几 乎都是错误的。
12.11.2020
v 3、它的“最大化”原则的正义性问题。
v “荒岛诺言” , v “轨车撞人” v “器官移植” v 诬陷流浪汉
12.11.2020
可能性。 v 7、幅度:行为产生快乐或痛苦的影响人数。
12.11.2020
v 评价:
v 边沁力图使得行为的评价建立在“客观的和普遍的” 立场之上,避免由个人主观和特殊的偏向、爱好所 带来的影响。
v 重视现实、重视利益关系,反对虚构,反对形而上 学的理论风格。
12.11.2020
二、效果论 v 惟有效果、惟有是否增进快乐才能决定一个行为的
人或集体利益,并谋求二者之统一;
12.11.2020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
v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
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 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 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 哲学的创立者闻名于世。 《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行为动 力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