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法 操 作 评 分 标 准

合集下载

氧气雾化吸入评分标准

氧气雾化吸入评分标准

氧气雾化吸入评分标准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改善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评分标准的制定对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和护士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治疗评估和病情监测。

一、氧气雾化吸入评分标准的内容。

1.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评估患者呼吸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因此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进行监测和评估。

评分标准通常将呼吸频率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得分较高,而呼吸频率异常的患者得分较低。

2.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评估患者氧气供应情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人的血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因此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和评估。

评分标准通常将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得分较高,而血氧饱和度异常的患者得分较低。

3. 呼吸困难程度,呼吸困难程度是评估患者呼吸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分标准通常将呼吸困难程度较轻的患者得分较高,而呼吸困难程度较重的患者得分较低。

4.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是评估患者治疗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分标准通常将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得分较高,而治疗效果较差的患者得分较低。

二、氧气雾化吸入评分标准的应用。

1. 临床应用,氧气雾化吸入评分标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和护士可以根据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病情监测,氧气雾化吸入评分标准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

通过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三、结语。

氧气雾化吸入评分标准是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的重要工具,对于临床医生和护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可以更好地进行治疗评估和病情监测,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治疗车下层:弯盘、含消毒液桶、速干手消毒剂、医疗垃圾袋、生活垃圾袋
4.根据医嘱配置雾化液并注入雾化器内,检查雾化器有无漏液情况
2
3
3
2
未核对扣3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3
药液配置不准确或有
浪费现象扣4分
其余1项不合要求扣
1分
L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询问患者姓名,
3
未核对床头牌、手
查看床头牌、手腕带与执行单是否一致
操作过程有漏气扣3
8∙指导患者做均匀深呼吸
9.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通知医生
10.雾化完毕后,去除雾化器
11.关闭氧气
12.将雾化装置置于含消毒液桶内
13.帮助患者擦净面部
14.必要时协助患者排痰
15.手消毒
16.再次核对并签名
17.询问患者感受
5
5
3
3
2
3
3
1
3
2

面罩未完全遮盖口鼻扣3分
手未消毒扣2分
2.安装氧气装置
3.患者颌下铺治疗巾
4.将氧驱动雾化管道与氧气装置连接
5.调节氧气流量,一般为6~8L∕min
6.再次核对患者及药物
7.将面罩戴在患者口鼻部(若为口含式应正确指导患者使用口含嘴,学会用口吸气、用鼻呼气)
2
3
2
5
5
3
10
未核对一次扣3分
核对内容不全少1项
扣1分
核对患者姓名不规范扣2分
操作方法不规范扣5分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日期:姓名:成绩:
项目
总分
技术操作要求
评分
评分标准
扣分
仪表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及评分标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及评分标
2.核对医嘱,正确配药液,备齐用物至床
旁。
3.核对、解释。
4.评估呼吸音。
5.取合适体位,方法正确。
6.装氧气流量表,检查气源。
7.正确连接各管道,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
8.调节氧流量6—10L/min,将面罩罩住病人
口鼻(含嘴放入病人口中),指导正确吸
入。
9.取下雾化器,关氧流量表。
10.擦脸,安置病人,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协助排痰。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及评分标准
日期:科室:姓名:得分:评委: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实际扣分
目的
1.稀释痰液,消炎,促进痰液排出。
2.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
3
少1项
-2
用物
治疗车上置LCD雾化器、插入式02流量表、药物、弯盘、毛巾。
5
少备一件
-1




1.洗手、戴口罩。
4、若吸入为激素者,嘱雾化后漱口或喂少许开水,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5、若患儿雾化时出现剧烈哭吵者,可待入睡后进行。最好空腹时雾化,以免哭吵,引起呕吐、窒息。
5
少1点
-1
11.操作后再次进行肺部评估,方法正确。
12.取下氧流量表。
13.整理用物。
14.记录。
15.仪表、态度、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16.整体评价,操5
5
10
5
5
5
5
5
5
5
5
2
未洗手/戴口罩
未核对/操作不规范
未查对/未解释
未评估
未安置体位/
未检查气源

雾化吸入评分标准

雾化吸入评分标准
5
4
3
2
5
安装氧气表连接雾化器。
5
4
3
2
5
调节氧流量6-8升每分
5
4
3
2
5
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或用面罩罩紧口鼻,指导患者吸入药液(深吸气)
5
4
3
2
5
观察患者,询问其反应。
5
4
3
2
5
治疗完毕,移开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
5
4
3
2
整理
10
4
协助擦净面部,清洁口腔。
4
3
2
1
4
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3
2
1
3
2
5
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询问用药史过敏史
5
4
3
2
3
环境:整洁、安静、无烟火及易燃物
3
2
1
0
用物准备
11分
3
洗手、戴口罩
3
2
1
0
8
物品准备(缺一项扣一分)
8
6
4
2
操作过程
40分
5
检查氧气雾化吸入器,按医嘱配制药液,注入药杯内。
5
4
3
2
5
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取得合作
5
4
3
2
5
协助取舒适体位,颌下放置治疗巾或小毛巾。
2
清理用物,消毒处理,洗手。
2
1
0
0
整体印象
10分
3
动作轻巧,技术熟练,操作符合规程。。
3
2
1
0

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

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
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2017.6.16)
项目 项目总分
要求
标准分
基本要求
4
1.服装、鞋帽整洁
2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2
1.了解患者用药史、过敏史
2
评估
6 2.了解患者呼吸情况、配合程度
2
3.检查环境符合用氧安全
2
1.洗手、戴口罩
2
2.遵医嘱配置吸入药液
5
操作前准 备
8
3.备齐用物 ①雾化装置,设备性能良好
3
②吸氧装置,设备完好,湿化瓶内勿加水
③弯盘1个,治疗巾1块
1.核对、解释
2
病人 准备
9
2.指导患者配合吸入药液的方法 3.协助患者置舒适体位
5 2
4.颌下铺巾
2
1.安装氧气装置,检查是否通畅
3
调节 流量
14
2.将配置好的药液加入雾化器内 3.正确连接,打开氧气开关,药液呈雾状喷出
2 5

4.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6-10L/min)
2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用物
3
操作后
6 2.洗手,脱口罩
2
操作后
6
3.记录
2
熟练程度 5 1.操作顺序正确、熟练,动作轻巧、准确、安全
10
理论总分 20 目的和注意事项
10
总 分 100
5
作 过
1.将含嘴放入患者口中
3
程 吸入
9
2.协助患者固定雾化器
3
3.指导患者吸入药物,
4
1.观察患者吸入药液后的反应及效果
4
观察 12 2.吸入10-15min,两次间隔30min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和考核评分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和考核评分
安尔碘、棉签、治疗巾、弯盘、治疗单、清洁保鲜袋一只
6
3.严格核对药液
6
流程
1.携用物至床边
2
2.双向核对病人姓名
6
3.帮助病人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
2
4.治疗巾围于病人颌下
2
5.按吸氧操作装氧气流量表及湿化瓶(干湿化瓶)
6
6.抽吸药液,再次核对,然后注入雾化器(雾化器注明启用日期、时
间)
6
7.连接雾化吸入器于氧气流量表
氧气
项目
内容
分值
目的
1.使药液进入呼吸道、达到解痉、祛痰、消除炎症等治疗效果
2
2.湿化呼吸道
2
评估
1.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口腔黏膜及呼吸道通畅情况
4
2.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
3.解释目的、时间及配合方法(教会病人深呼吸)
6
准备
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2.用物:氧气流量表、湿化瓶、微量加药雾化器一套、药液、注射器、
2
14.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2
15.整理用物
2
16.洗手、记录
2
终末
处理
1.雾化器专人专用,使用后予以温水冲洗,擦干,置于保鲜袋内,保
鲜袋每日更换,雾化器每周更换
6
2.严重感染病人的雾化器每天更换
4
3.废弃雾化器置于医用感染垃圾袋内
4
沟通
示范
(解释)1.***先生/女士:您好!您痰多粘稠咳不出来,我现在给
不舒服,只要做完后用清水漱口就可以了。
4.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您有什么不舒就打铃,我也会经常
来看您的。
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考核标准

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考核标准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按护士仪表要求着装 病情掌握全面 了解病情、合作程度 向患者讲解操作目的 及注意事项,询问是 沟通流畅、清晰全面 否需要如厕的 正确评估 评估患者呼吸道状况 环境清洁、舒适安全 评估环境 用物备齐(氧气装置 、雾化装置、注射器 准备齐全、摆放合理 、雾化药物)按顺序 放置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洗手戴口罩方法正确 核对医嘱、药液名称 核对方法正确 、检查雾化装置、氧 气装置 推车至患者床旁,核 操作前核对 对患者姓名 向患者讲解操作方法 告知程序 和配合要点 指导患者摆好正确体 体位正确 位 安装氧气装置及雾化 价差装置密闭性 装置,检查 正确加药 核对药名,加药液 流量适当 调节氧流量 雾化法正确 雾化法正确 正确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呼吸 护理观察 观察用药效果 护理观察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再次核对,整理用物 核对正确 消毒隔离原则 宣教指导 效果评价 操作规范 服务意识 理论知识
评估
10
操作前 准备
10
安 全 操作 过程 雾 化 过 程
10
40
操作后
10
操作后洗手,记录签 字 交代注意事项 患者舒适感、雾化效 果好 动作轻巧、准确、规 范 与患者沟通语言规范 、态度和蔼 理论提问
评价
15
总分
100
主考教师
考核日期
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考核标准
科室 项目 仪表 总分 5 技术操作要求 考核要点 姓名 评分等级 A B C D 5 4 3 2 3 2 1 0 2 3 2 3 3 4 3 3 4 8 8 6 9 5 4 3 2 2 3 3 4 3 5 1 2 1 2 2 3 2 2 3 6 6 4 7 4 3 2 1 1 2 2 3 2 3 0 1 0 1 1 2 1 1 2 4 4 3 5 3 2 1 0 0 1 1 2 1 2 0 0 0 0 0 1 0 0 1 2 2 2 3 2 1 0 0 0 0 0 1 0 0 实际 得分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

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和呼吸系统感染。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下面是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供医务人员参考。

评分标准表格:1. 呼吸频率。

16-20次/分钟,3分。

21-25次/分钟,2分。

26次/分钟以上,1分。

2. 血氧饱和度。

95%以上,3分。

90%-95%,2分。

90%以下,1分。

3. 呼吸困难程度。

无呼吸困难,3分。

轻度呼吸困难,2分。

严重呼吸困难,1分。

4. 咳嗽情况。

无咳嗽,3分。

轻度咳嗽,2分。

剧烈咳嗽,1分。

5.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明显好转,3分。

有所好转,2分。

无明显变化,1分。

6. 患者的自我感觉。

舒适,3分。

一般,2分。

不适,1分。

评分标准表格的使用方法:医务人员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通过评分标准表格,医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标准表格只是评估患者症状和治疗效果的一种参考方法,医务人员在使用时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另外,对于评分标准表格中的每一项指标,医务人员还应该了解其具体含义和评分标准,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自我感觉和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氧气雾化吸入的评分标准表格是一种有益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指导治疗工作。

医务人员在使用评分标准表格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雾化吸入法操 作 评 分 标 准
项 目
内 容
应得分
扣分原因
扣分
目 的
8分
1、使药液吸入呼吸道,达到解痉、祛痰、消除炎症等治疗效果。
2、湿化呼吸道
4
4
流 程
80分
1.核对医嘱,抄写瓶签贴,双人核对,置于治疗台上
2.衣帽整齐,指甲不长,流动水七步洗手法洗手
3.核对病人身份(敲门进病房,核对床头卡,反向核对姓名、腕带)
7.用物置于治疗车上层,规范备车下层用物
8.洗手
9.携带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病人身份
10.协助病人舒适体位,侧卧或半卧位,颌下铺一次性小垫单
11.棉签清洁设备带上氧气衔接口,连接氧气吸入装置,连接雾化吸入装置,调节氧流量6-8升/分
12.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或用面罩罩住口鼻,调节松紧,
13.指导病人:1)用口吸气、用鼻呼气,深呼吸,不自行调节氧流量2)防止管道2、扭曲或滑脱 3)如有不适及时按呼叫通知医护人员。
2
9
2
2
2
2
4
2
9
6
4
4
2 2 2
3
2
注 意
事 项
12分
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氧气湿化瓶内不加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
2、观察和协助拍背排痰
6
6
操作人: 评分人 : 得分:
14.治疗毕取出口含嘴或面罩,关氧气开关
15.协助病人漱口,纱布擦干面部,与一次性垫单一并放入感染类垃圾筒内
16.安置体位,指导病人适当饮水、及时咳出痰液
17.洗手(速效法)18.记录(床尾巡视卡)19.终末处理
20.洗手(七步洗手法)正确脱口罩置于感染性医疗废物筒内
21.记录(护理记录单)
2
2
5
12
4.评估:携手电筒,1、自我介绍,解释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询问用药史、过敏史。2、手电筒检查口腔黏膜、鼻腔黏膜完好,鼻中隔无弯曲。3、检查氧源和性能(完好)。4、环境清洁,周围无烟火及易燃物
5.洗手、戴口罩
6.准备用物:1)用物 一次性小垫单,小纱布,弯盘,棉签,氧气雾化吸入装置一套(检查)、氧气吸入装置一套(装好湿化瓶,检查)、对照瓶签贴上信息核对检查药物、加药用物(20ml注射器1支、10ml生理盐水1支、地塞米松1支、沙轮、小纱布、碘伏棉签、垃圾桶、毛巾);2)正确加入药物于吸入器灌内,连接雾化吸入器;3)处理操作台及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