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培训课程

合集下载

纺织工艺设计ppt课件

纺织工艺设计ppt课件

设备运转率的概念:一定时间内设备的实际运转时间和有 效作业时间的比值,或实际运转台数和利用设备台数的比 值。 设备()运 实 利 转 际 用 率 运 设 1% 0转 备 0 实 台 台 实 际 数 数 际 利 -休 利 用 止 用 台 1 台 台 时 % 00 时
休止台时数包含保全保养休止、管理原因休止(因缺劳 动力、或半制品供应不上造成停车待料等)、其它原因休 止(如事故等)。设备运转率实际反映实际利用机台的使 用率。
4 穿结经机 人工穿经:1000-1500根/台﹒h; 三自动穿经:1500-2000根/台﹒h。 全自动穿经:6000-7200根/台﹒h。 自动接经: 12000-21000个结/台﹒h。
5 卷纬机 卷纬机的卷绕线速度是纡子的圆周线速度和导纱器的移动 速度之矢量和 根据纱线种类和纱线线密度确定 一般取值:2000r/min。
6 一轮班的时间效率Kc:
kc一 一轮 轮班 班 (的 s()的 s)tc时 时 2间 27间 700 t0 c 0
式中:tc---一轮班布置工作的时间(包括上班整理、下 班大清扫及修机加油)及自然需要时间(包括因喝水、上 厕所而离开设备所发生的停车时间)。
7 设备的时间效率K:
k ka kc
8 每锭一轮班实际生产量
H1A1k(m/锭班) H2 A2k(kg/锭班)
第五节 配台计算 二 计划停台率的计算 计划停台的概念:有计划的定期保全、保养及揩车等设备 维修引起的停台。
计划停(台 )率 大计 平划 车检 周修 期的 内停 时 理台 间 论 1时 运 0% 0间 转
其中计划停台时间包括大平车、小平车、揩车、重点检 修以及据经验统计资料而得到的30min以上的停台修理时 间。
第五节 配台计算 1 各工序设备速度和效率(K)的确定 2 计划停台率的确定A 3 每米织物经纬纱用量(g/m) 4 各工序理论生产量计算Gl 5 各工序定额(实际)生产量计算q: q=Gl *K 6 织机总的生产量Qi=qi*Mi*(1-A%) 7 每小时织物的经纬纱用量(kg/h) 8 各工序机器配备计算

机织学-1

机织学-1
第一章 络筒
• 络筒的任务是将原纱(管纱或绞纱)加工 成筒子
概述 1. 络筒的目的: 2. 络筒的要求: 3. 络筒的工艺流程
第一节 筒子形式及卷绕成形分析
• 筒子的卷绕形式 • 1、按纱线之间的交叉角分: • 2、按筒管边盘形式分: • 3、按卷装形状分
1.圆柱形 形状: 2.圆锥形 3.其它
过程中 V1 为常数)
• tgα= v2 / v1 = h / πd筒 • h = v2 / n 筒 n筒 -- 筒子
转速

d筒 -- 筒子直径
h -- 轴向螺
• m’ = n筒 /m
m’—筒子上每层纱线卷绕圈数 m –导纱器单位时间单向导纱次数
(1)等卷绕角卷绕
• 同一纱层的V1和V2是常数, • 1.同一纱层卷绕角是常数
• 3)间接法 --- 纱线绕 过一个可转动的圆柱体 的工作表面,依靠摩擦 阻力矩,间接地对纱线 产生张力。 • 特点: • 高速条件下纱线磨损少。 • 纱线张力均值增加的同 时,张力不匀率下降。 • 装置结构复杂
第三节 清纱、接头、定长、毛羽控制及上蜡
• 一.清纱: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疵杂质, 提高纱线质量。
三、筒子的卷绕密度 • 一、定义: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 量(g/cm3)。 • 二、影响密度的因素: • 1)筒子卷绕形式(紧密或非紧密) • 2)纱线种类、特数 • 3)络筒张力:张力愈大,密度也愈大
• 4)纱圈的卷绕角
在非紧密卷绕条件下,对 于等厚度增加的筒子, 同一纱层不同区段上纱 线卷绕密度之比为:
• 纱线是以一定的张力绕在纱层面上的,在 张力状态下,它在纱层面上就有走向最短 线的趋势,即短程线的趋势。 • 纱圈的稳定与纱线的摩擦因数及纱圈的曲 率有关

织物技术计算

织物技术计算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第一节概述一、织物1.织物的特征,用途和销售情况(列表按品种阐述)2.织物技术组织规格表3.所设计织物的上机图包括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及提综图,对上机特征(如正织、反织)给以必要的论证。

①2/1左斜纹布身组织②2/1左斜纹布边组织③府绸布身、布边采用相同组织二、对原纱要求1.采用93棉本色纱线标准,85涤棉本色纱线标准(GB403-78、GB3916-83标准已不用);2.根据不同织机(喷气、剑杆等)提出不同要求。

按织物品种,选择原纱的品等指标和品级指标(列表),并申述其理由,(条干、棉杂、捻系数、捻向、品质指标对织物外观和内在质量的影响及与织造生产率的关系)采用喷气织机,由于喷气引纬属于消极式引纬,引纬气流对某些纬纱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容易产生引纬疵点。

喷气织造的高速度和经纱高张力特点(经纱高张力有利于梭口清晰)对经纱的原纱质量和前织准备工程的半制品质量有很高的要求。

织物的纱线特数越小,选择原纱的品质要好,高档织物用细号纱线,成纱质量要求高,应选择洁白、品质较好,强力较高,纤维较长,整齐度较高,杂疵点较少的原棉。

一般高经密高纬密织物如防羽布采用精梳纱线。

精梳棉纱要求条干均匀,结杂质少,对纱线强力要求高。

捻向的选择,防羽布经纬纱均采用Z捻,有利于手感柔软,织物紧密,布面匀整;涤棉府绸经纱采用S捻,纬纱采用Z捻。

经纬纱成垂直状态,使织物的纹路清晰,光泽良好。

捻系数的配置,经向偏高,纬向偏低,有利于织物的光泽和纹路的清晰。

品种(4)斜纹织物:捻度适中、强力较高,棉结少,条干均匀品种(8)府绸织物:纱线强力高,强力不匀率低,棉结杂质小而少,条干均匀,毛羽少三、生产工艺过程1.所设计的织物工艺流程图(按品种列出工艺流程图)品种(4):经纱管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纬纱管纱→络筒→给湿品种(8):经纱管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 纬纱管纱→络筒→热定型给湿定捻:在较高温度下,提高纱线的相对湿度,应力松弛加快,加速纱线定捻过程。

搞好课程分析 推进课程建设——《机织工艺学》课程分析实践

搞好课程分析 推进课程建设——《机织工艺学》课程分析实践
教学。
随着新型纺织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大量的新
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 , 机织加工的难度和复杂性在不断增加。 它不仅丰 富了纺织学科的内涵 , 同时也加快 了 《 机织工艺 学》课程教学内容 的不断更新 , 给本课程的建设 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教学内容的确立原则:要符合高职教学 . “ 必需”与 “ 够用”的原则,适应应用型人才培 养 目标 的要求 ,适应 国情,具有适时性、前瞻
学性 、先进 性 。
2 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 . 以工艺为主 , 设备 为辅, 删去了大量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具体的作用 过程 。理 论部分 重在 结果 ,忽 略过程 的推 导 。如 传动半径,槽筒沟槽 盐线方程 ,络纱圆周速度 V1 与卷绕角 a 的变化规律 ,棕框运动规律分析 等。补充新工艺、 新设备、新技术, 如各种机织 设备技术参数的在线检测, 奥托康纳 38自 3 动络 筒机的纱线张力均匀装置, 纱线捻接技术, 绿色 浆料 , 两高一低上浆工艺路线, 无梭引纬的具体 机器机构、 工作原理等。 删去或简要介绍传统机 型, 如急行往复式络筒机, 4 1 15 型整经机, MC C 粘着剂 , 4A型,B型浆纱机,碗式卷纬机, G16 1l 有梭织机等。 55
教 学等方 面总结梳理 课程建设的实施 过程 ,使课程 分析成 为推进课程 建设 的一个新平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词:课程分析;课程建设;应用型;平台
中图分类号: [7 1 G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 7 1 (0 6 4 09 — 3 6 19 5 20 )0 — 0 7 0
3 重 点和 难 点 的把握 : 围绕 高职 培养 目标 .
3 考试形式改革 . 《 机织工艺学》是一门考试课程。考试实行 教考分离, 实验部分计入平时成绩 ( 实践教学的

(精品)机织学课件

(精品)机织学课件

第一章织造工艺流程第一节织物的形成一、织物的形成织物是由纱线或者纤维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

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

沿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织物欣赏]//1-1▲织物形成过程的五大运动(影片)⑴开口:按照经纬纱交织规律,把经纱分成上下两片,形成梭口的开口运动;⑵引纬:把纬纱引入梭口的引纬运动;⑶打纬:把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口的打纬运动;⑷卷取:把织物引离织物形成区的卷取运动;⑸送经:把经纱从织轴上放出输入工作区的送经运动。

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动画)//1-2二、织机工作圆图图1-2为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在主轴回转一周的时间里循序完成的,各运动之间应有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必须合理配合,才能使织机正常运转。

由于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主轴传动的。

因此,各机构的作用时间,常以主轴回转角度来表示,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并以此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的相互关系,达到各机构协调运动的目的。

//1-3三、织机的生产效率织机生产率的高低,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⑴理论产量:P L=6N/P W m/台h⑵实际产量:P实=P理η m/台h⑶入纬率: L=N×B m/min//1-4第二节织造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简图//1-51、络筒:将容量小的管纱卷绕成密度适宜、成形良好的容量大得多的筒子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幅宽等均匀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供浆纱或穿经工序使用。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并按整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合并若干个经轴的经纱,把上浆后的经纱卷绕成织轴。

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贴伏,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改善经纱织造性能。

4、穿结经与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入停经片、综丝眼和筘齿,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织成所需要的织物,并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而不致造成织疵。

机织学课程设计

机织学课程设计

机织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机织工艺流程,培养学生运用机织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机织物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经纬纱的制备、织造、整理等环节。

•熟悉机织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机织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

•能够根据原料、结构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机织工艺。

•能够操作机织设备,完成简单机织物的织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机织技术进步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机织设计和工艺改进方面能够提出创新性建议。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织物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机织物的种类、结构及其性能,阐述机织物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机织工艺流程:讲解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经纬纱的制备、织造、整理等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机织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介绍机织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经纬机器、引纬机构、打纬机构等,并阐述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4.机织物设计:讲解机织物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结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机织工艺实验:学生进行机织工艺实验,使学生掌握机织工艺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机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机织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织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机织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机织工艺实验,使学生掌握机织工艺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织学教学设计

机织学教学设计

机织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旨是帮助学生掌握机织学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的机织学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完成机织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织学基础知识介绍机织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现状,讲解纺织品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探讨机织品的各种织物结构和工艺流程。

2. 机织品的制作过程讲授各种机织品的制作过程,包括原型设计、纱线选取、布板组织、配图等实际制作的工艺细节,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机织设备完成布料的制作。

3. 机织品的材料和工具介绍机织品设计必备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等,例如:布料、纱线、针织机、织布机、织造配件等。

4. 机织品设计讲解机织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样板设计、实践演练,掌握机织品的设计技巧。

5. 机织品的评估讲述机织品的评估标准、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机织品的鉴别技巧和指导学生评估作品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讲授机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如机织品的结构,机织品的加工过程等,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机织工具和设备,让学生理解机织品的制作过程,并能够自己实践。

3.分组讨论:在授课和实践之后,分组进行研讨,让学生彼此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织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课堂作业:布置每课堂的作业,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根据成绩进行评估。

2.课程设计:进行设计实践,督促学生完成设计任务,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本教学基于一些机织学专业图书和纺织展览,以最新资料为基础,结合行业现状、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建立教学案例库、工具箱和行业联盟。

六、结语通过本次机织学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机织技术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机织工业中首屈一指,成为机织领域的专家。

同时,教师和学生需要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最终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学生能了解纺织工艺在我国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应用;3. 学生能掌握纺织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4. 学生了解不同纺织品的材质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纺织品的材质、工艺和用途;2. 学生具备一定的纺织工艺实践操作能力,能完成简单的纺织品制作;3. 学生能够运用创意思维,设计并制作具有个性化的纺织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纺织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2. 学生通过纺织工艺的学习,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3. 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纺织品,提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吸引他们。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纺织工艺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纺织工艺基础知识:- 纺织品的定义、分类与特点;- 纺织工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纺织原料的种类及性能。

2. 纺织工艺流程:- 纺纱工艺(包括棉纺、毛纺等);- 织造工艺(包括机织、针织等);- 染整工艺(包括染色、印花、整理等)。

3. 纺织品设计与制作:- 纺织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纺织品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操作要领;- 创意纺织品设计实践。

4. 纺织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服装、家纺、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纺织品在环保、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纺织品在科技、时尚等前沿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培训课程
江南大学纺服学院纺织工程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
(1)JC14.5tex×JC14.5,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
(2)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
机织工艺设计与计算
第一节概述
一、织物
(1)JC14.5tex×JC14.5,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
(2)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
1.织物的特征,用途和销售情况列表如下:
2.织物技术组织规格表
3.所设计织物的上机图
包括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及提综图,对上机特征(如正织、反织)给以必要的论证。

(1)2/1左斜纹防羽布(反织法)
注:2/1左斜纹采用反织法,由于织物紧度较低,正反面经浮长接近,正反面经纬纱张力分布均匀,为了便于生产,一般不另外采用其它的布边组织,因此布边选择本身的地组织。

由于2/1左斜纹组织经组织点多,反织法能够减少提综次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织物布身上机图)
(织物布边组织图)
注:由于存在幅缩, 两侧最外侧边纱与钢筘的摩擦最大, 每边靠边的1筘~4筘齿宜稍增加入筘数, 一般是地经的1. 5倍~2倍。

因此此处的边纱每筘穿入数选择6入/筘。

(参考<棉纺织技术>第33卷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