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曹操故事精选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1.曹操误杀吕伯奢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京城。

董卓派人追捕,并四处张贴告示,到处设下捉拿曹操的罗网,情势十分险恶。

曹操和救他脱险的陈宫逃到曹操父亲的老友吕伯奢家。

吕伯奢热情款待,因家中无酒,便急忙出去买酒。

曹操坐在前堂,忽然听见后面有磨刀声,顿时起了疑心。

悄悄走到后院,听里面说:“绑起来,杀吧~”立即大惊失色,没等再认真观察,就决定先下手。

于是提剑闯入内宅,见一人杀一人,老少八口全倒在血泊之中,杀到厨房,看见一只猪刚刚被困上司蹄待宰。

这才明白是因为误会而错杀了真诚待客的主人一家。

曹操和陈宫时又匆匆逃离吕家。

但是在半路上又和兴冲冲、喜滋滋买酒而归的老翁吕伯奢碰上了~陈宫满面愧疚,抬不起头。

曹操却在两马相错之机,一挥剑,又把慈祥的老翁杀死了~陈宫大惊:“前面杀人,是由于误会,现在明知是恩人,却还要杀害,太不像话了~”曹操道:“吕伯奢到家,一见被杀之人,必定告官,追杀我们~”“你这样做,也太不仁义了~”陈宫道。

曹操冷笑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话说曹洪中了西凉战将马超的计,丢了军事要地潼关,曹操大怒,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

两边都布下阵势。

曹操部将于禁、张郃、李通先后迎战马超,均败下阵来。

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

曹军大败。

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

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

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zī)髯(rán)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3.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区讨伐张秀,天气热的出奇。

到了中午,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附近有没有水源曹操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故事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中曹操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故事1:曹操快刀斩乱麻曹操小名叫阿瞒,在家排行第三,从小就爱好游猎,游荡无度,带着几个小混混,在街上惹事生非因此在乡人眼里曹操就是一个败家子坏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而他的两个哥哥却勤奋好学,知书达理,人们都称赞他俩有公侯之相曹操却不以为然,说他两个哥哥是书呆子,成不了大器,等着瞧我曹操一定会比他们更有本事父亲虽恨曹操不争气,但却因他是小儿子而格外宠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天,曹父把他们都叫到书房里,想试试自己的三个儿子哪个更有出息他说:孩子们,你们都快长大成人了,我也老了,以后曹家光宗耀祖的重任就压在你们身上了不知你们这些年学的怎么样?今天我出个题考考他们,看你们谁完成得最快最好两个哥哥听了都跃跃欲试,因为四书五经他们都背得滚瓜烂熟,任取其中的哪一篇文章,他们都会脱口而出,考题肯定出不了这个范围的听到此,二人都面露得意之色,唯有曹操在一旁不露声色,非常镇静曹父叫人拿来一团乱糟糟的麻团,对他们说:这就是今天的考题,你们必须在一炷香的时间内把这团乱麻捋直两个哥哥一听都傻了眼,怎么会有这样的怪题?大哥哭丧着脸说:爹,这么一团乱麻就是捋三天三夜也捋不完,何况是在一炷香时间内,你能不能另出道题?诗书礼易春秋随便哪一本都行曹父气得瞪了他一眼,让他住口又叫老二来做,老二皱着眉说:真是捋起来,恐怕我死了,也捋不完曹父失望地摇摇头,骂道:你们都是没有用的东西,遇事不肯动脑子,就会叫苦,枉我养你们这么多年气得他连曹操也不问了,就把那团乱麻扔在一旁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曹操忽然冲出了书房,一溜烟跑得没影了曹父和两个哥哥都吃了一惊,不知他要干什么过了一会儿,曹操跑回来,手里拿着一把菜刀,不等大家回过神,他就对着那团乱麻,嚓嚓一连几刀,把乱麻斩成数段,两个哥哥在旁大喊:阿瞒,你又在这里瞎捣乱,还不快把刀放下曹父见了却十分惊喜:我儿真聪明,快刀斩乱麻,我曹家有望了!于是曹父把曹操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说:瞒儿,当今朝廷腐败,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天下必将大乱,汉家必将灭亡乱世出英雄,我儿切记,非常年代宜采取非常手段,尤如快刀斩乱麻,切不可循蹈于常规,拘泥于旧制,如此方能成就大事曹操点头,牢记父言后来,黄巾张角起义,天下大乱,曹操在乱世中迅速崛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诛吕布,败袁绍,平张鲁,一统中原,与刘备孙权三分天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其主要谋士张昭求见。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所有故事精选1:曹操借头息众怨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所有故事精选1:曹操借头息众怨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所有故事精选1:曹操借头息众怨三国演义的所有故事精选1:曹操借头息众怨曹兵17万人每日耗费粮食量浩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干旱,接济不上。

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李丰等却闭门不出。

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十万斛,仍不能满足支配。

一天,管粮官任峻部下的仓官王垕前往禀报曹操说:“如今兵多粮少,应当怎么办?”曹操回答说:“可以用小斛分发军粮,暂且救一时之急吧!”王说:“兵士倘若怪怨起来该如何是好?”曹操说:“这你不用管,我自有办法。

”王依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发军粮。

曹操暗中派人到各营寨去听风声,各营寨怨声载道,都说丞相欺骗了大家。

曹操于是密召王入帐,对他说:“我想向你借一件东西,以此息众怒,你可不要吝惜。

”王说:“丞相想借什么东西?”曹操说:“我想借你头用以示众!”王大惊失色,说:“我实在无罪!”曹操说:“吾也知道你无罪,但是如不杀你,军心就难以稳定。

你死后,你的妻子儿女我会为你照顾,你就不必多虑了。

”王再想申辩时,曹操早就呼喊出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罢;然后把王人头悬挂在高杆上面,并贴出告示:“王故意用小斛散发粮米,盗窃官粮,谨按军法,斩头示众。

”于是众怨开始缓解。

三国演义的所有故事精选2:刘备借雷巧掩饰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

但是刘备也防备曹操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么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

”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一天,曹操派人请他去赴宴,刘备不知曹操用意,心里忐忑不安。

酒到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

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

”刘备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

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

三国演义中曹操耍弄权数的小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耍弄权数的小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被人们赞誉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有人批评他用尽手段,耍弄权术。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则关于曹操耍弄权术的小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曹操这个传奇人物。

故事开始于曹操囚禁了张绣的妻子,张绣为了营救妻子,只得前去投降。

曹操派出夏侯惇去接收张绣,同时让夏侯惇带着张绣的妻子一起前来见他。

当张绣到达时,曹操非但没有恢复他妻子的自由,反而让她和曹操的妹妹结为姐妹,并把她留在自己身边。

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操的一贯作风,他用尽手段,无所顾忌地耍弄权术,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小故事虽然只是《三国演义》中很小的一个情节,但却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政治手腕。

他不仅擅长运用各种权术控制他人,还善于利用人际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操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狡诈阴险的形象,但也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他能够在乱世中立足,成为一代霸主。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在政治上的高明手段。

他不仅在战场上善于运筹帷幄,更在处理政治关系上游刃有余。

他能够以一己之力控制天下大权,这样的政治手腕实属罕见。

在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政治家学习和效仿曹操的权术,试图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然而,曹操的耍弄权术也为后人所不齿。

他对张绣的做法,无疑是用道义原则来压制别人,践踏他人的权益,这种做法不仅在当时,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不能被接受的。

曹操的这种耍弄权术的做法,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反思和启示。

曹操耍弄权术的小故事,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独特魅力和手腕。

他的行为不仅让人们感叹他的智慧和胆识,更让人们陷入对权术和道德的思考之中。

这个故事或许只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小部分,但却对我们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小故事中汲取到很多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需要在权术和道德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能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践踏他人的权益。

只有用正当的手段和道义来处理政治关系,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和支持。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有哪些曹操作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曹操的故事:爱惜人才的曹操曹操非常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

1有一次陈琳写文章把曹操给骂了,而且骂得很难听,基本上祖宗三代全给囊括了。

后来曹操抓住了陈琳,审讯时,曹操问道:“你为什么骂我的祖宗?”陈琳嘿嘿的笑道:“我当时写文章,文思泉涌,骂你骂的起兴,就控制不住把你祖宗也给带上了。

”曹操素知陈琳是个人才,听罢他的话后哈哈大笑,竟然宽恕了他,并把他留在身边视为好友。

曹操的故事:月亮和外国,谁远谁近曹植有数个兄弟,曹操为了从几个儿子中挑选最满意的继承人。

经常出题考他们。

曹植自小就聪明多思,善于应变,每次都给曹操留下深刻的印象。

曹操对他很满意。

曹植7岁那年中秋节,曹操带着妻子儿女在后花园饮酒赏月。

众人在清雅的音乐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经典的历史小说,其中曹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以下是曹操的故事: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生于沛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市),字孟德。

他年轻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华和领袖才能,因此在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后来,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逐渐掌握了东汉政权的控制权,成为了东汉末年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之一。

在政治方面,曹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削弱宦官势力、减轻赋税、推行法治等,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然而,他也因其冷酷无情和独断专行而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在军事方面,曹操率领军队多次战胜敌人,如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等。

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曹操也有其不足之处。

他在赤壁之战后,因失去耐心而发动了屠城行动,从而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此外,他也因宠爱宦官而受到一些人的指责。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贡献和影响至今仍然被广泛认可。

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能和勇气,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之一。

拓展:
1.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些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
是一个冷酷无情、独断专行的人。

你如何看待曹操?
2.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否如此?
3.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他的行为和决策也受到一些批评。

你如何看待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曹操故事

曹操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奸诈欺瞒的曹操曹操年少的时候,很调皮,而且不务正业,结交一些坏朋友。

他有一个叔叔很担心这样下去曹操不能成才。

于是经常当面鼓励他,有时候还把曹操的事情告诉他的父亲,曹操很害怕他的父亲,因此对这个叔叔早就怀恨在心,想方设法要给他一个教训。

有一次,他正好在路上碰到了这个叔叔,于是,马上跌倒在地,并且还口吐白沫,样子十分吓人。

好心的叔叔急忙跑去找他的父亲,结果一家人都很着急地赶来了。

可是当他们看到曹操的时候,发现他好端端的,根本没有什么毛病。

曹操又在他父亲那里说他叔叔的坏话,从此他父亲对这个叔叔反倒疏远起来,而曹操也就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多疑少恩的曹操有一次,曹操被人追杀,情况很危险。

他的一个朋友陈宫救了他的性命,并帮助他一起逃走。

眼看天要黑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正好碰上一座田庄,原来这正是曹操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的家。

主人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见过礼之后,就把两位客人隐蔽起来了。

晚上,曹操突然听到房后有人说“最好把他(它)绑起来杀掉”,曹操吓了一跳,以为是他的仇人追上来了,于是带着剑冲出屋子,准备与对手决一死战。

到了房后,看到几个人在黑暗中忙碌,曹操不问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把几个人杀光了。

陈宫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看到现场之后,失声痛哭,原来,被杀的是吕伯奢的家丁。

为了招待客人,他们把家里的猪杀了,而曹操疑神疑鬼,草木皆兵,错把好人当坏人了。

这下祸就闯大了,一不做二不休,曹操索性把吕伯奢的家人也都杀了,然后和陈宫连夜逃跑,正好路上又遇到了吕伯奢,好心的主人亲自出去给客人打酒去了。

曹操惊恐之下,就把吕伯奢也杀掉了。

陈宫责难曹操不该如此,曹操回答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无话可说。

嫉贤妒能的曹操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杨修,特别聪明,又喜欢展露才学,多次引起曹操的不快,有一次,曹操让工匠们盖一个花园,修好之后,曹操来视察,在大门上写一个“活”字,随后扬长而去,工匠们不知道什么意思,杨修告诉他们,丞相的意思是觉得们太“阔”了,于是工匠们又把门改小了,这次曹操比较满意,但听说是杨修的主意,心里不是滋味。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曹操的故事简介1、错杀吕伯奢曹操因刺杀董卓不成而逃离洛阳,途中被陈宫所救,共同来到吕伯奢家,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买酒;但曹操却误以为家人的磨刀声是要杀死自己,于是尽杀吕氏家人。

离开吕家后遇见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因担心吕伯奢将告发自己,于是挥剑砍死吕伯奢;2、割发代首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

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

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

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3、望梅止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途中没有水,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们渴得要命,纷纷停下乘凉,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没发现水源,曹操急中生智,传令下去说前边有一梅林,时下正是产梅子的季节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气大振而快速前进。

4、割须弃袍曹操攻打潼关的时候,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

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

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

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5、梦中杀人曹操惟恐别人会趁自己睡觉的时候加害自己,常常吩咐左右道:“我梦中喜欢杀人,我睡着的时候大家不要靠近。

”一天白天,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掉在地上,一个侍卫过来帮曹操把被子盖好。

曹操跳起来,拔剑杀了侍卫,又上床继续睡觉。

醒来之后,曹操故意惊问道:“是谁杀了侍卫?”左右把实情告诉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侍卫。

从此大家都相信曹操会在梦中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曹操故事精选
官渡之战爆发在公元200年,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的关
键性一仗。

通过这次战役,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

袁绍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大世族豪强势力,于公元199年,大体上统一了河北。

曹操当
时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大体上统一了河南。

于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大规
模兼并战争爆发了。

公元199年春,袁绍调兵十万,进攻黎阳,准备一举攻下许昌,消灭曹操。

曹操以两
万左右的兵力抗击袁绍。

曹操亲自率兵,打败了与袁绍联合的刘备,俘虏了他的妻子,又
迫使刘备的大将关羽投降,从而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以后,曹操迅速移兵官渡,准备迎击
袁绍。

公元200年8月,袁绍进军官渡。

袁军依河丘屯营,东西达几十里,曹军也立营相拒。

打了几仗,曹军不利,坚壁不出。

袁军筑楼台,堆土山,居高临下攻打曹营,结果曹操用
霹雳车击破了袁军楼台。

袁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挖道一直通向曹营,曹操针锋相对,
在营外挖深沟以防御。

就这样,双方大军在官渡相持了好几个月。

曹军转机终于来到了。

同年10月,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兵一万多人押送军粮,驻在
大营以北四十里处。

此时袁绍未能采纳谋士许攸、大将沮授的建议,结果袁军内部众叛亲离。

许攸投降了曹操,将袁绍的情况告诉给了曹操,并建议他偷袭故市、乌巢,烧掉袁绍
军粮,以此置袁绍于死地。

曹操听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奇制胜的好机会。

他调兵遣将,并亲率五千轻兵,假冒袁军,让战马口衔横杖,军士每人抱一捆干柴,连夜抄小道行进。

天将亮,曹军已到乌巢,包围了袁军,焚烧了军粮,袁军大乱,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最后,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仅带八百骑兵逃回河北。

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

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
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

曹操说,则
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
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

刘备听后心神方定。

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
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
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
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夫英雄者,
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
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
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

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
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
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
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大乱。

为了统一天下,平定不服从统治的诸侯,丞相曹操长年
领兵讨伐诸侯。

这年,曹操准备讨伐张绣,可是又怕袁绍趁他出外讨伐,乘虚攻打许都。

想攻打袁绍,又有张绣、刘表牵制,所以左思右想,举棋不定。

这时谋士郭嘉献计:“主公不如命徐州
刘备为左将军,吕布为车骑将军,然后下旨让二人北拒袁绍,主公再率兵南伐张绣、刘表。

”曹操说:“好计好计,就按奉孝说的办。


于是,曹操统兵15万讨伐张绣。

时值盛夏三伏天,骄阳如火,天干气燥,行军路上
都是荒山野岭,远离水源,找不到一滴水。

兵士们个个都渴得有气无力,垂头丧气,队伍
渐渐七零八落,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曹操骑在马上,看到这幅情景,心中忧虑,皱着眉头,忽然心生一计。

只听他拿令旗
指着前方说:“将士们,坚持一会儿,再往前面走一段路,就有一大片梅子林,绿茵茵的
树上结满了青梅,又甜又酸,吃到嘴里可以解渴。

快点走啊!”
兵士们一听,腮帮都酸了,嘴里立刻涌出了唾沫,顿时个个精神抖擞,走得飞快,及
时到达了战场,赢得了宝贵的作战时间。

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

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

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
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寻找时机出兵作战。

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

可是怎么在
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十万枝箭呢?因为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时间,而这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在吴国进行访问。

诸葛亮聪明过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
样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战事所需的十万枝箭。

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

众人都
认为诸葛亮是在说大话,但是诸葛亮却写下了军令状,如果到时完不成任务,就甘愿被斩
首示众。

一直嫉妒诸葛亮才能的周瑜则在暗地里乐开了怀,一心等着诸葛亮完不成任务,
命丧黄泉。

话说诸葛亮写下军令状后,并不着急。

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常
规办法自然行不通。

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
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诸葛亮一再要求鲁肃为他的计谋保密。

鲁肃为诸葛亮准备
好船和其他必需品,但并不知道诸葛亮用来做些什么。

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枝箭,可是第一天并不见到他有什么动静,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马上就要到了,一枝箭也没有见到,大家都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到时候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的人头可就不保了。

话说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悄悄地把鲁肃请到一只小船中,鲁肃问:“你请我来干什么?”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

”鲁肃满脸迷茫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故作神秘地笑着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

当天夜里,大雾漫天。

雾越大,诸葛亮越是命令船队快速前进。

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命令军士在船上敲鼓呐喊。

鲁肃吓坏了,对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十条小船,三百余士兵,万一魏兵打来,我们必死无疑!”诸葛亮却从容地说:“我敢肯定魏兵不会在大雾中出兵的,我们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再说魏军营中,听到敲鼓呐喊声,主帅曹操连忙召集大将商议对策。

最后决定,因为长江上浓雾重重,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所以派水军弓箭手乱箭射击,以防敌军登陆。

于是魏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火速前往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一个劲儿地射箭。

霎时间,箭像雨点般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

诸葛亮瞅准时机,命令船队火速转头,把没有受箭的一面朝向魏军,这一面很快也扎满了箭。

诸葛亮估计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队迅速返回,这时大雾也渐渐开始散去,等魏军弄清楚发生的事情时,气得捶胸顿足,那叫一个悔啊!
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吴国的主帅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万枝箭。

吴国元帅周瑜对诸葛亮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

那么,诸葛亮怎么会知道当天晚上水上会有大雾呢?原来啊,他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经过推算,得出当天晚上水面上会有大雾的结论。

就这样,诸葛亮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敌军那里弄来了十万枝箭。

成语“草船借箭”便由此引申而出。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消灭袁绍,统一北方后,又挥军南下,打算统一全国。

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自江陵沿江东下,直逼刘备军驻地夏口。

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孙权处,共商联合抗曹大事。

江东孙权懂得,若刘备军队失败,江东也难保全,所以他同意派大将周瑜、鲁肃等率军三万与刘备共同抗击曹兵。

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

曹操鉴于北方军队不惯水战,下令用铁索把战舰连锁在一起,以便兵士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但这却给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创造了机会。

曹操本想利用优势兵力,一鼓而下,打败敌人,现在却处在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相反的,孙、刘联军却士气旺盛,积极求战,准备火攻。

一天夜里,东南风大起,周瑜的部将黄盖假称投降曹操,带了十艘战船,船里面满载着灌了油的柴草,顺着风势直向曹操营寨驶去。

看看离曹营不远,各船同时燃起火来,迅速地向曹操的水军战船冲去。

火烈风猛,霎时间,曹军战船燃起大火,用铁索连起来的船
也无法拆开,一时烈焰冲天,曹操的水寨化成了火海。

一会儿工夫,曹军岸上的营寨也烈火熊熊,曹军人马烧死、溺死的不计其数。

孙刘联军分水陆商路乘胜追击,曹军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最后曹操只剩十八骑残兵败将,败走华容,逃回北方。

“赤壁之战”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