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原理

合集下载

领导学

领导学

绪论一、什么是“领导”?1、领导是一个过程。

个体影响一群个体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2、领导包含着影响力。

影响力是任何领导必备的因素。

3、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

4、关注目标。

二、西方学术界对“领导”的界说1、中心说。

领导是领导者依靠影响力(权力和人格)去指导下属,最终完成共同目标。

2、互动说。

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过程当中共同实现双方追求的目标。

3、结构说。

领导是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活动中展开的。

由权力规章构成的正式结构或由人际关系、感情纽带所构成的非正式结构。

4、目标说。

领导是领导活动的焦点,是实现符合群体需要的共同目标。

三、中国语境中“领导”的界说1、领导者这一角色2、领导职位3、领导者的行为“领者,项也;导者,引也”4、特殊的社会现象四、领导的结构1、正式结构(科层结构)↓职位(权威性的制度保障)人格(凝聚性的因素)2、非正式结构→情感的空间、载体↓信任、尊重、爱护五、领导的的过程科学化的过程艺术化的过程:以激励为核心的领导过程→具有经验性。

↓非模式化的特点。

六、有关领导的描述1、特质与过程领导特制论者:不同个人拥有不同程度的一系列特征。

2、委派领导与自然领导委派领导:由组织中领导的职位决定。

自然领导:群体当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的反应方式。

坚决但不能固执,幽默但不无知。

↓沟通行为、个体特征↓自我效能感较强3、领导和权力(权力能影响过程)权力:一人或物影响他人或物的能力。

官僚管理时期:权力人认为被管理者需要什么就给什么,但没有真正考虑被管理者的需要。

现代管理时期:权力的基础:强制、奖赏当人具有影响他人的态度,宗教信仰的能力时,就有了权力。

政治泛化(中国)↓权力本位:在传统的政治体系中的一种政治取向。

组织中最主要的两种权力:职位权→正规的组织系统中拥有的地位。

人格权→从追随者那里获得。

管理者权力的获得基于他们下属对他们的认可。

4、领导与强制强制力:领导者可以行使的一种特殊的权力,用强制的力量去影响变化,通过奖赏或惩罚实现。

第一章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

第一章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

第一章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国家开放大学文法教学部赵菊强(发布时间:2016-11—17)一、领导的含义领导是由特定组织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互动过程和强效社会工具。

这一含义包括五种要素:1.领导主体。

领导主体是指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个体或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是领导活动得以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2.领导客体。

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下属和部分领导相对方,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领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3.领导目标.领导目标是领导活动的方向,是实现组织绩效的基础性因素。

4.领导手段.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方法.5.领导环境。

领导活动是在具体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展开的,既包括宏观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微观意义上的组织环境。

领导主体通过把握、利用和改造领导环境,实施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二、领导与管理管理是与领导含义最接近、关系最密切的社会行为。

科学地辨识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领导的本质,规范领导的职能,确保领导活动的顺利进行。

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1)领导的产生源于管理活动的需要。

(2)领导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而来的,同时也具有管理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领导侧重于重大方针的决策,着眼于通过一定的领导手段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则侧重于政策的执行,着眼于规范和引导下属完成管理任务。

(2)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领导注重长期和宏观规划,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管理强调一定时间范围内微观上的具体工作的执行,追求合理性和可行性,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

管理学原理——领导

管理学原理——领导

小结
• 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 个方面:指挥、协调、激励和凝聚。 • 领导者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 的心理与行为,使其具有实现领导目标要求的能力。 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 领导理论三个阶段及当代领导理论。没有最佳的领导 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情境、人员、领导者个人特质来 共同决定。 • 领导艺术及方法 • 协调
帅与将
• 刘邦因怀疑韩信谋反而逮捕韩信之后,君臣有一段对 话。刘问:你看我能领兵多少?韩答:陛下可领兵十 万。刘问:你可领兵多少?韩答:多多益善。刘不悦, 问道:既如此,为何你始终为我又为我所擒?韩答: 那是因为我们两人不一样呀,陛下善于将将,而我则 善于将兵。
思考一 领导者 = 管理者?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案例-2
谢丁是北京一家电脑公司人事副总经理。公司“二次 创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决定挑选一人任新设 业务部门领导。 李非大专院校毕业生,有独创精神,固执己见、说一 不二、敢作敢为。 秦云自考获文科文凭,为人友善,听下属意见,参加 过工商管理培训班有自己的独特领导风格。 彭英老办公室主任,随和,没主见。 你是谢丁的参谋人员,你建议什么人选担任该职务? 为什么?专业权威、情感、敬仰职位权力(权力型领导力)
任命、奖罚、“胁 迫”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在具有影响力,同时也承担职责: • 科学决策 • 合理用人 • 统筹协调 • 统一指挥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作用主要 有四个方面: • 指挥作用 • 协调作用 • 激励作用


• •
作业:
• 结合实际论述领导的作用。 • 如果你是班长,你将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 己的组织一次校外班集体活动?

管理学原理 领导

管理学原理 领导

管理学原理领导领导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其涉及到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影响力、决策等方面。

在管理学的研究中,有多种理论和观点来解释领导的本质和作用。

本文将从领导的定义、领导的特征、领导的作用以及领导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领导可以被定义为在组织内部具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在于,领导更加强调对他人的引导和激励,而管理则更加注重对任务和流程的控制和协调。

领导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维,达成组织的共同目标。

领导具有多种特征和能力。

首先,领导需要具备目标导向的能力,即能够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

其次,领导需要具备情感智慧,即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领导还需要具备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以及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综上所述,领导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

领导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领导可以提供方向和目标,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指导员工的行为和决策。

其次,领导可以激励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此外,领导还可以协调和平衡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和冲突,保持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领导还可以影响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塑造组织的形象与品牌。

领导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首先,个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和技术能力,以及领导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其次,个人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不断改进和发展。

此外,个人还需要不断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建立有效的团队和合作关系。

最后,个人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

总结起来,领导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学原理,涉及到组织的权力和影响力、目标导向、情感智慧、沟通协调、决策问题解决等方面。

领导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方向和目标、激励员工、协调利益和冲突、塑造组织文化等。

领导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并进行自我反思和反馈。

管理学原理06领导原理..

管理学原理06领导原理..

(一)吉赛利的观点

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
(二)区分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特质 斯蒂芬· 罗宾斯:
进取心
领导愿望 诚实与正直
领导者表现出高努力水平,拥有较高的成就渴望;他们 进取心强,精力充沛,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坚持不懈, 并有高度的主动精神 领导者有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领导别人,他们表现为乐 于承担责任 领导者通过真诚与无欺以及言行高度一致而在他们与下 属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下属觉得领导者从没缺乏过自信。领导者为了使下属相 信他的目标和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表现出高度的自信 领导者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收集、整理和解释大量的 信息,并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作出正确的决策

自我察觉(对自己的情绪、需要、优缺点的了解) 自我调节(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动机(人行动的动力、韧性) 同情心(认知下属的感受和需要) 社交技巧(使自己思想被别人理解和支持)
(五)领导性格理论的评价

缺陷:



在实践中并没有一套特质总能把领导者从非 领导者中区分出来 难以探索领导者所有性格特性彼此的相对重 要性。 忽略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关系以及情 境因素
自信 智慧 工作相关 知识
有效的领导者对于公司、行业和技术事项拥有较高的知 识水平。广博的知识能够使他们作出富有远见的决策, 并能理解这种决策的意义
(三)领导者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知识素质 技能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四)情商论


20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情商服务中心创始人 格尔曼提出: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度的 情商 高情商等于好表现 构成情商的五大因素
领导方式
信 任 程 度 专制-命令式 对下属无 温和-命令式 有主仆之间的 商议式 上下之间有相 当的但不完全 的信任 集体参与式 有完全的

领导学原理(英文版)

领导学原理(英文版)

LESSON 5
"Never neglect details. When everyone's mind is dulled or distracted the leader must be doubly vigilant."
Strategy equals execution. All the great ideas and visions in the world are worthless if they can't be implemented rapidly and efficiently. Good leaders delegate and empower others liberally, but they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every day. (Think about supreme athletic coaches like Jimmy Johnson, Pat Riley and Tony La Russa). Bad ones, even those who fancy themselves as progressive "visionaries," think they're somehow "above" operational details. Paradoxically, good leaders understand something else: an obsessive routine in carrying out the details begets conformity and complacency, which in turn dulls everyone's mind. That is why even as they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they continually encourage people to challenge the process. They implicitly understand the sentiment of CEO leaders like Quad Graphic's Harry Quadracchi, Oticon's Lars Kolind and the late Bill McGowan of MCI, who all independently asserted that the Job of a leader is not to be the chief organizer, but the chief dis-organizer.

领导的管理哲学原理

领导的管理哲学原理

领导的管理哲学原理
1. 策略思维:领导应具有长远的眼光,制定合适的战略,使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创新思维:领导应鼓励员工寻找新的创意和方法,不断推进组织的创新。

3. 团队思维:领导应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搭建团队之间合作的桥梁。

4. 资源思维:领导应善于前瞻性地调配资源,让组织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同时也应该努力寻找新的资源来源。

5. 市场思维:领导应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发掘市场机会,制定适合市场的营销策略。

6. 服务思维:领导应以客户为中心,注重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7. 持续改进思维:领导应鼓励员工不断进行改进,追求卓越,从而实现组织的持续进步。

领导学原理

领导学原理

领导学原理一、名词1、领导: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p15)2、领导者:在社会活动中,经过选举、任命或从群体中涌现出来的能够知道和协调群体成员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就是领导者。

(p173)3、追随者:追随者是领导活动中之心具体决策方案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者。

分为个体追随者和群体追随者。

个体追随者:具备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作风,同时具有完成组织目标的意愿和能力的个人。

群体追随者:领导者所构建的具有一定规模、并经过制度设计为个人提供角色定位的一种组织。

(p207)4、风险型决策:是介于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之间的一种决策,即决策时只掌握了部分决策必须的情报和资料。

(p249)5、事前假设偏见:决策者在决策前,倾向于寻找、使用与他们的事前观点相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与其事前观点矛盾的信息,从而导致先入为主的偏见,我们把这种偏见叫事前假设偏见。

(p257)6、圈内人士:由于时间压力,领导者与下属中少部分人建立了特殊关系,这些个体成为圈内人士,他们受到信任,得到领导者更多的关照,也更可能享有特权或优先获得机遇和信息,他们得到绩效评估等机会比较高,离职率低,对领导者的满意度高。

(p85)7、圈外人士:它们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得满意的奖励机会也较少,他们的领导——下属关系是在正式的权力系统基础上形成的。

8、激励:激励就是刺激需要、引发行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的一个动力过程。

它一般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含有激发动机、鼓动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

(p284)9、权力:是指领导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对被领导者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一种影响他人做事的力量。

(p193)权威:权威是权力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是一种源于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且存在于人们心中的集体意识。

二、简答(一)简述领导学产生的两大标志:(p35)1、决策从日常的生产、管理中独立出来:决策工作专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并没有得到完善、规范的阐述。
一般而论,领导学是从管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 门学科,但它又与政治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 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这些学科的教科书中会经常看到有关领 导的论述。 人们好象觉得难以把这些居于不同领域和不同 层次的领导统合起来,以构建一门齐全的领导学。 我们是否能将潜藏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领导 背后的、具有相通性的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提炼出 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
二是因为分层领导是与领导功能相适应的。在一个领 导系统中,上层领导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大政方针和发展方 向的确定,愈往底层,其具体执行的功能就愈明显。例如, 企业通常划分为经营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就说明 了这一问题。
其次,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的相通性是由领 导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任何层次的领导者必须依赖较强 的人际交往技能,才能保证领导活动的成功。由 此导致了领导活动必然要以激励、动员和鼓舞员 工为核心。 领导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活动,就在于 这是一种必须依靠下属才能将决策方案转化为现 实成果的社会活动。
二、学习领导学的两个前提
(一)领导活动的普遍性
领导是任何社会组织共有的一种现象。 正是因为领导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存在于各种 人群和组织之中,才导致了以这一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 领导学的诞生。 (二)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的相通性
领导学之所以能够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是,在各种等级、各个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 组织之外,存在着具有通用性的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
首先,领导原理和领导艺术的相通性是由领导的 分层原则所决定的。
为什么领导活动要服从于分层领导的原则呢? 一是因为分层领导是由领导幅度所决定的。企业组织 中就存在着每一层次的领导幅度应保持在5-10人之说。所 以,领导幅度的存在决定了跨级领导或越权领导的现象都 有可能违背领导规律。高层领导者不包办下级的事务,也 不能越级处理,而下层领导者不能将其领导幅度内的问题 无原则上交。
领导是影响和支持他人为了达到目标而富有 热情地工作的过程。在帮助个体或群体确认目标以 及激励和协助他们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领导是 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 / 支持、自愿的努力、实现 目标。 领导就是将潜力变为现实的催化剂。在所有 情况下,领导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发展、发挥和丰 富组织和组织成员中业已存在的潜力。 我们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历史分析和案例分析 以澄清人们对“领导”所具有的误解,同时也通过 这一分析为构建一门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领导学而 努力。
领导学原理
----科学与艺术
第一章
领导的含义与本质
一、引 子
领导是一种特殊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具有不同于其 他社会现象的独特性质。正是领导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对分 离,才使领导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许多管理学中所讲的“管理”实际上就是领导。管理几 乎就是领导的同义语。而管理学创始人法约尔又把领导与管 理严格地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这六项职能得以 贯彻的保证力量,而“管理”仅仅是这六项职能中的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