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piān xiān)踌躇(chóu chú)峥嵘(zhēngróng)B. 徜徉(cháng yáng)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quǎn)C. 倜傥(tì tǎng)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juǎn)D. 峥嵘(zhēng róng)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很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不得不取消。
C. 这种新药的疗效,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是显著的。
D.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A. 难道你不知道吗?B. 你不知道吗?C. 你应该知道。
D. 你不知道?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谦虚又好学。
D. 他的成绩很好,他的品德也很高尚。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B. 我们为什么学习?C. 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学习。
D. 学习为了什么?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
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
D. 他的成绩好到令人难以置信。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生活。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论气节》中提到“家家愿意收容”,所谓“望门投止”的是A. 东汉党人B. 宋朝大学生C. 明代东林党D. 东晋陶渊明2.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这里的“幽谷”喻指A .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农家3. 王安石以“盘庚之迁”的事例驳斥司马光责备他A. 侵官B. 生事C. 拒谏D. 致谤4. 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是A. 卫懿公B. 羊祜C. 林逋D. 嵇绍5. 《廉颇蔺相如列传》情节的顺序应是A. 完璧归赵、将相和、渑池之会B. 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C.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D. 渑池之会、将相和、完璧归赵6. 《沁园春·雪》所说“唐宗宋祖”,“唐宗”指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7. 下列叠字中用来表示声响的是A. 皎皎B. 札札C. 纤纤D. 盈盈8.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作者是A 韩愈 .B. 贾岛 C. 苏轼 D. 欧阳修9.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孟子面对面驳斥的是A. 许行B. 陈良C. 陈相D. 陈辛10. 《桥的运动》中用尾生守约的故事来说明桥的固定性,这里的说明方法是A. 定义法B. 诠释法C. 比较法D. 引用法11. “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门便是切菜间”,“切菜间”指A. 胃B. 口腔C. 小肠D. 大肠12. 记述菊花故事的《黄英》的作者是A. 苏东坡B. 范成大C. 刘克庄D. 蒲松龄13. 下列文章中以事件为叙述线索的是A. 《狱中杂记》B. 《北京的春节》C. 《毛颖传》D. 《哭小弟》14. 《蝜蝂传》第一部分的表达方式是A. 叙述描写B. 夹叙夹议C. 抒情D. 议论15. 下列诗句中,在写景中通过暗示手法书写人情的是A. 捣衣砧上拂还来B. 滟滟随波千万里C. 汀上白沙看不见D. 斜月沉沉藏海雾16. “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文中借此表示A. 需要丰富的直接的生活知识B. 需要丰富的间接的生活知识C. 需要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的水平D. 需要高超的表达技巧17.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所说“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是赞美A. 子贡B. 孔子C. 子夏D. 曾子18.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的“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是A. 鲁迅B. 郭沫若C. 胡适D. 徐志摩19. 下列文章中,以人的叙述为线索的是A. 《狱中杂记》B. 《北京的春节》C. 《廉颇蔺相如列传》D. 《哭小弟》20. 《迢迢牵牛星》中写道,虽然“盈盈一水间”,但是A. 脉脉不得语B. 相去复几许C. 河汉清且浅D. 皎皎河汉女二、多项选择体(每题2分,共10分)21. 下列作品中,为老舍所作的有A. 《倪焕之》B. 《骆驼祥子》C. 《茶馆》D. 《月牙儿》E. 《春蚕》22. 下列孔子语录,对道德修养提出要求的是A.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E.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 《追悼志摩》主要通过说理来抒情写人,表现在A. 反复阐发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理想B. 一再引用志摩自己的诗篇C. 反复肯定他不为挫折、失败和苦痛而低头的精神D. 多方驳难人们对志摩的不公正的批评E. 为志摩的行为辩护24.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现仕途束缚、官场险恶的词语有A. 尘网B. 羁鸟C. 桃李D. 池鱼E. 樊笼25.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下列词语含有联想意义的有A. 一川烟水B. 依依墟里烟C. 杨柳万条烟D. 烟光凝而暮山紫E. 蓝田日暖玉生烟三、词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26. 简能而任之简能:27. 这些渺渺茫茫无稽之谈无稽之谈:28. 决负约不偿城负约:29.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奇羡:30.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质其首: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古代诗人里对菊花最有兴趣的当然是晋代的陶渊明。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的故宫里的一块牌匾,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正确答案:C2、使闻一多产生最初的民主思想的学校是:A、北京艺术专科学校B、丹佛阿罗拉多大学C、北大D、清华正确答案:D3、重耳历史上称:A、晋献公B、晋文公C、晋襄公D、晋桓公正确答案:B4、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指:A、谢安B、谢灵运C、谢玄D、谢脁正确答案:D5、贾让是()末年水利家。
A、西汉B、东汉C、三国D、两晋正确答案:A6、傅玄称赞()是“天下之名巧”。
A、沈括B、徐溪C、马力D、马钧正确答案:D7、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尚书》B、《诗经》C、《大雅》D、《论语》正确答案:B8、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主张胡族向汉人学习的事件是:A、班超出使西域B、北魏孝文帝改革C、张骞出使西域D、忽必烈定鼎大都正确答案:B9、《迟桂花》中的女主人公是:A、翁则生B、莲C、桂花D、花正确答案:B10、马克斯·韦伯是()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A、意大利B、法国C、德国D、美国正确答案:C11、蔡元培在演说里共向学生提出了()件事。
A、6B、4C、5D、3正确答案:D12、《七月》反映的是()的历史。
A、商民族B、夏民族C、周民族D、原始社会正确答案:C13、慧能是从禅宗五祖()处得传衣钵。
A、弘忍B、神秀C、达摩D、道一正确答案:A14、刘以鬯是香港哪类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A、现代主义小说B、改革小说C、通俗小说D、现实主义小说正确答案:A15、爱伦堡认为意大利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博物馆和大自然的展现,根本上还和人有关,而()的变化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A、时代B、民族C、环境D、国家正确答案:A16、《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选自:A、《四海之内》B、《中国科学技术史》C、《联合论》D、《宗教与科学》正确答案:A17、马克斯·韦伯诠释现代性的关键词是:A、世界的理性化B、世界的全球化C、世界的理知化D、世界的趋同性正确答案:C18、将赵武灵王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的是:A、梁启超B、毛泽东C、康有为D、司马光正确答案:A19、以下不属于“疏”(“奏折”)这一文体的特点的是:A、说话细致周到B、语气委婉深切C、言辞激烈D、态度虔诚认真正确答案:C20、《新青年》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是:A、《敬告青年》B、《呐喊》C、《文学改良刍议》D、《文学革命论》正确答案:A21、在《封建论》所援引的朝代中,因实行郡县制而获得成功统治的是:A、周B、商C、汉D、秦正确答案:D22、《西铭》中提出的()主题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套(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套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______。
A.对故居的留恋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理想的追求2、《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______。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3、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__。
A.王维B.李白C.杜甫D.王昌龄4、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______。
A.比喻B.拟人C.借代D.象征5、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性格的特征是______。
A.阴险狠毒B.工于心计C.贪婪狂妄D.愚昧无知6、《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______。
A.法家B.墨家C.道家D.儒家7、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______。
A.侧面烘托B.对比描写C.场面描绘D.象征暗示8、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______。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C.斯天下之民至焉。
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9、李密在出仕西晋前,曾是哪国之臣______。
A.魏国B.吴国C.东汉D.蜀汉10、“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
A.象征、比喻B.拟人、比喻C.双关、比喻D.象征、拟人11、“满招损,谦受益”最早出自______。
A.《论语》B.《孟子》C.《尚书》D.《左传》12、李白《行路难》中运用行为细节描写提示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3、鲁迅的《灯下漫笔》中有“古人的良法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了”等用语,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答案: a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 b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A.贡献卓著B.无私奉献C.全才罕遇D.英年早逝答案: b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A.天然之境B.融情入境C.移情于境D.因情造境答案: d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答案: c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烘托D.象征答案: c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 b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答案: b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答案: c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答案: b11.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答案: d12.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答案: c13.《吃饭》选自钱钟书的()A.《人兽鬼》B.《围城》C.《写在人生边上》D.《谈艺录》答案: c14.《声声慢》中,“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A.休闲感B.急切感C.失落感D.绝望感答案: c15.《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A.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答案: d16.《哦,香雪》的整体建构特点是()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C.以铅笔盒为聚焦点D.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答案: b17.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朱熹的《诗集传》C.郁达夫的《孤独的秋》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答案: a18.以“心里想”、“心里又想”领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为描写B.语言描写C.直接心理描写D.典型细节描写答案: c1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答案: b20.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奇怪而高的天空答案: c二、多选题1.《虞美人》中,借以表达“物是人非”情感的事物有()A.春花秋月B.小楼C.雕栏玉砌D.东风E.一江春水答案: acde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要议题有() 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改良讲义D.添购书籍E.敬爱师友答案: abe3.《蚂蚁大战》描写生动的原因有()A.观察细致B.描写细腻C.画面清晰D.类比贴切E.拟人传神答案: abcde4.下列作品,属于记事散文的有()A.《爱尔克的灯光》B.《香市》C.《西湖七月半》D.《马伶传》E.《哭小弟》答案: abc5.《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小说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答案: bc三、词语解释题1.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诗经》中的《氓》属于( )(分数:1.50)A.颂B.大雅C.小雅D.风√解析:《氓》选自《诗经》中的“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篇名取自首句诗的第一个字。
2.屈原在对《国殇》中的战斗进程进行描写时,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分数:1.50)A.象征暗示B.场面描绘√C.对比描写D.侧面烘托解析:《国殇》前一部分主要采用场面描绘的方法,按照战斗进程描写战斗情况,场面逼真、层次井然,读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庄子用“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之在于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分数:1.50)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解析:类比论证是把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中,“性质、特点相同”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
如以“碧空之在大泽”类比“四海之在天地”,以“梯米之在大仓”类比“中国之在海内”,以“毫末之在于体”类比人与万物的关系。
4.曹操《短歌行》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分数:1.50)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解析:“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5.下列属于对话体驳论文的是( )(分数:1.50)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答司马谏议书》D.《论毅力》解析:《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的记言散文,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对话。
6.下列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是( )(分数:1.50)A.李白√B.白居易C.李商隐D.张若虚解析: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白居易是中唐现实主义诗人;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张若虚是初唐诗人。
7.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以刻画细致、寄情深远而享有盛誉的作家是( )(分数:1.50)A.韩愈B.柳宗元√C.陈子昂D.罗隐解析:柳宗元的政论、传记、寓言均有特色,其山水游记继承了历代山水散文的特点并加以改造完善,开创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山水游记,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41.30)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5.90)A.股肱(gōng) 蜿(wān)蜒宁(nìng)可角(jué)色B.麻痹(bì) 倏(shū)忽应(yìng)届按捺(nà)√C.缫(sāo)丝晕(yùn)车逶(wēi)迤棺椁(guǒ)D.舐(shì)犊惬(qiè)意垂涎(xián) 菜畦(qí)解析:应(yīng)届。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分数:5.90)A.既使针贬时弊纰漏置若罔闻B.必竞唉声叹气忸怩如愿以偿√C.装潢煮豆燃萁赈济流言飞语D.勇跃轻歌曼舞峻工贻笑大方解析:A项“既使”应为“即使”,“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B项“必竞”应为“毕竟”;C项没有错别字;D项“勇跃”应为“踊跃”,“峻工”应为“竣工”。
3.下列诗词名句与作者排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分数:5.90)A.秦观、孟浩然、范仲淹、宴几道B.孟浩然、范仲淹、秦观、宴几道C.范仲淹、孟浩然、宴几道、秦观√D.孟浩然、范仲淹、宴几道、秦观解析:(1)出自(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
(2)出自(唐)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是一首描绘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形象化地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这就是不见亲人的凄凉之情。
大学语文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周邦彦一生宦途坎坷,与()有很大关系。
A、创作《汴都赋》遭人嫉妒B、赞许王安石的新政C、没有告知翰林学士正确朗诵该赋D、赞许旧党的苏门词人正确答案:B2、根据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活》,作者早年读过的“闱墨”是()一类的书。
A、可命名为“举人文集”或“进士文集”B、野史C、五经D、四书正确答案:A3、《受戒》中,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样样都会的人是()A、赵大伯B、小英子C、仁海D、明海正确答案:A4、《红楼梦》是()代章回体古典小说。
A、清B、明C、现D、宋正确答案:A5、李清照是王拱辰的()。
A、曾外孙女B、曾孙女C、外孙女D、孙女正确答案:A6、《小径分岔的花园》中,间谍余准在一座小径分叉的花园,与()斯蒂芬·艾伯特博士就祖父的作品进行了一番交谈。
A、舞蹈家B、汉学家C、画家D、摄影家正确答案:B7、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始终富有什么样的色彩与特点?A、寓言式童话B、灵性C、革命D、魔幻现实主义正确答案:A8、从表现形式上看,《我愿是一条急流》是一首()。
A、自由诗B、格律诗C、抒情诗D、古体诗正确答案:A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的含义是()。
A、靠近、看齐B、完成C、走D、就是正确答案:A10、“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句中的“买相如赋”的人是().A、赵飞燕B、汉武帝C、陈皇后D、杨玉环正确答案:C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凋敝浩瀚焕发以逸代劳B、修葺赡养针炙如火如荼C、气概对峙纰漏融会贯通D、浸渍骁勇惬意精兵减政正确答案:C12、根据《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及拓展材料,《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与()有关。
A、姓名的谐音B、出场的顺序C、故事情节D、人物的命运正确答案:A1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的含义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 闻一多《一句话》中的“霹雳”隐喻A.蕴藏巨大力量的民众B.革命的火种C.民众革命的声威与力量D.民众的革命2.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写的是A.他家乡的景象B.他生活过的地方的景象C.解放区的景象D.江南水乡的景象3. 屠格涅夫的《门槛》中的“门槛”象征A.革命征途的艰难B.囚禁革命者的监狱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敌人设下的陷阱4. 曹操的《短歌行》借用“周公吐哺”表达的心情是A.思慕贤才B.礼贤下士C.求贤不得的苦闷D.贤才云集的兴奋5. 李清照的《声声慢》,作者自喻的事物是A.过雁B.晚风C.黄花D.梧桐6. 《杜陵叟》为了突出急征暴敛的罪行,先写灾情之重,这运用的是A.铺垫手法B.对比手法C.侧写手法D.象征手法7.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的秋天黄昏旅行图的中心画面是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夕阳西下8. 《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表现手法是A.融情入景B.因情造景C.移情于景D.以景托情9. 《上邪》运用的抒情方法主要是A.直抒胸臆B.间接抒情C.寓情于景D.反讽10. 表达了“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A.《江城子》B.《虞美人》C.《八声甘州》D.《声声慢》11. 与高适齐名的盛唐边塞诗人的是A. 李商隐B.岑参C.王昌龄D.王维12.《报刘一丈书》中的“报”是指A.报答B.回复C.报复D.报告13.不属于北京的秋的特点是A.清B.静C.悲凉D.淡14.《张中丞传后序》最大的特点是A.描写叙事并重B.叙事抒情并重C.描写抒情并重D.议论叙事并重15.《爱尔克的灯光》的中心思想是A.抒写对故居的留念B.悼念亡姐的不幸C.否定封建家庭和礼教D.展现作者的理想16.《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A.“长宜子孙”B.灯光C.石狮子D.姐姐17.《往事》描写的是A.风B.山C.树D.海18.《背影》一文主要描写了A.父亲送儿子乘火车北上B.家中生活惨淡C.父亲给儿子找工作D.父亲脾气的变化19.《灯下漫笔》写到“罗素见轿夫含笑”一段属于A.反语B.讽刺C.暗示D.反诘20.五四时期,展开“问题与主义”论战的代表人物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成仿吾D.郭沫若21.<<寡人之于国也>>阐述的政治主张是A.民本思想B.王道思想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D.认识有限22.<<选择与安排>>,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来证明A.选择材料的重要B.安排材料的重要C.轻重分明的重要D.结构严谨的重要23.<<论学问>培根认为读书为学主要目的是A.娱乐B.装饰C.增长才干D.权衡轻重,审察事理24.“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属于论据。
A.名人名言论据B.日常生活论据C.客观现象事实论据D.历史事实论据25.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祝福》D.《伤逝》26.现代文学史以描写北京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郁京味色彩的作家是A.郁达夫B.老舍C.孙犁D.赵树理27.屠格涅夫成名之作是A.《罗亭》B.《父与子》C.《猎人日记》D.《散文诗选》28.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是属于A.行动描写B.肖像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29.《世说新语》是一部A.讽刺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30.《嘱咐》主要人物描写的方法是A.肖像描写B.对话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31.《风波》开头描绘田家乐景象主要用意是A.暴露农民的愚昧落后B.嘲讽文豪诗兴的和合时宜C.衬托后文的风波动感D.展现江南的风土人情32.《米龙老爹》所写故事的时代背景是A.1871年巴黎大革命B.1870年普法战争C.1942年苏联卫国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33.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A.同情丫环B.同戏子交游C.贾环的挑唆D.宝玉的反封建礼教的性格与贾政的封建礼教卫道士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
1.《往事》通过涵的话,把海神当作人来描写,是为了A.赋予大海以象征意味B.突出海的特征C.渲染大海的美D.与杰的话形成对比2.通过《宝玉挨打》可以看出A.封建势力对判逆者的镇压B.统治者内部矛盾激烈C.宝玉的不孝D.众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3.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A.茅盾B.朱自清C.冰心D.鲁迅4.《报刘一丈书》讽刺的人物有A.干谒者B.刘一丈C.门者D.权要者E.师爷5.《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阐发的文艺思想有A.胸有成竹B.心手相应C.托物言志D.疱丁解牛6.《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始得”二字含义有A.才知西山怪特之象B.《永州八记》第一篇C.“始得”即“使得”D.一种文体7.《史记》包括A.本纪B.表C.书D.列传8.《前赤壁赋》中借以抒情、说理的景物有A.明月B.白露C.清风D.江水9.《石崇与王恺争豪》表现与揭露东晋门阀豪族的A.穷奢极侈B.重物轻人C.飞扬跋扈D.骄横暴戾10.属于直接抒情的有A.唯见长江天际流B.不破楼兰终不还C.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D不忍登高临远E.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11.采用象征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有A.《往事》B.《香市》C.《鹰之歌》D.《门槛》E.《炉中煤》12.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表现方法与修辞手法是A.象征B.排比C.谐音D.对偶E.对比13.关于《氓》的说法正确的是A.选自《诗经卫风》B.叙事诗C.采用比兴手法D.弃妇诗E.四言为主14.下列散文中属于驳论文的有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答司马谏议书D.论毅力E.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5.下列文章属于书信体的有A.答李翊书B.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一丈书E.论毅力16.先秦散文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A.论语B.孟子C.庄子D.墨子E.韩非子17.下列成语出自<<季氏将伐颛臾>>的有A.望洋兴叹B.满招损,歉得益C.既来之,则安之D.祸起萧墙E.分崩离析18.属于体现孔子政治主张的是A.昔者以为东蒙主B.均无贫C.为社稷之臣D.修文德以来之E.安无倾19.《谏逐客书》指出秦王重物轻人而喜欢别国的A.武器B.珍宝C.美人D.书籍E.音乐20.《麦琪的礼物》的艺术特点有A.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特点B.善于运用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人物C.一虚一实,双线并行,强烈的悬念D.结尾出乎意料之外;三、简答题。
1.今京不度。
不度: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二于己。
鄙:二:3.不义不昵,厚将崩。
厚:4.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
负:数: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
所:6.先死单于。
先死:7.士卒亦多乐从广而苦程不识。
苦:8.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9.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10.大军不知广所之,故佛从。
之:11.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莳:12.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13.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完聚:14.常有兵燹,常有水旱。
兵燹:15.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荑之义者。
16.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用:17.祸莫大于杀已降。
18.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19.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讲:20.橐驮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
四、综合题。
1.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这四句陈述了什么道理?作者要强调什么?(2,)如何理解“心远”之意?2.《门槛》姑娘踏进了门槛——一幅厚门脸放下来掩住了她。
“傻瓜。
”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
(1,)“姑娘踏进了门槛”说明了什么?(2,)“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3,)“圣人”的赞叹象征什么?3.“今恩足以及禽兽,而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1,)写出体现本段的中心论点的句子。
(2,)这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3,)这段话的修辞方法是什么?4.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着停留。
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爱他贵他稍稍在人间留恋。
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劫,究竟哪一刹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
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惜?(1,)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这段话分为几层? (3,)找出反问句。
5.《追求》写作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数600字。
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C2.【正确答案】 C3.【正确答案】 A4.【正确答案】 B5.【正确答案】 C6.【正确答案】 A7.【正确答案】 D8.【正确答案】 A【正确答案】 B 11.【正确答案】 B 12.【正确答案】 B 13.【正确答案】 D 14.【正确答案】 D 15.【正确答案】 C 16.【正确答案】 B 17.【正确答案】 D 18.【正确答案】 A 19.【正确答案】 C 20.【正确答案】 A 21.【正确答案】 B 22.【正确答案】 A 23.【正确答案】 D 24.【正确答案】 C 25.【正确答案】 A 26.【正确答案】 B 27.【正确答案】 C 28.【正确答案】 B 29.【正确答案】 C 30.【正确答案】 B 31.【正确答案】 C 32.【正确答案】 B 33.【正确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3.【正确答案】4.【正确答案】5.【正确答案】6.【正确答案】7.【正确答案】8.【正确答案】9.【正确答案】10.【正确答案】11.【正确答案】12.【正确答案】13.【正确答案】14.【正确答案】15.【正确答案】16.【正确答案】17.【正确答案】18.【正确答案】19.【正确答案】20.【正确答案】三、简答题。
1.【正确答案】今京不度。
不度:不符合制度;2.【正确答案】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貮于己。
鄙:边邑貮:两属3.【正确答案】不义不昵,厚将崩。
厚:土地扩大;4.【正确答案】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
负:倚恃数:多次;5.【正确答案】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
所:左右【正确答案】先死单于。
先死:先于单于死;7.【正确答案】士卒亦多乐从广而苦程不识。
苦:以为苦;8.【正确答案】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理解9.【正确答案】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日滋:日益增多;10.【正确答案】大军不知广所之,故佛从。
之:(动词)去的地方;11.【正确答案】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莳:栽培12.【正确答案】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推及;13.【正确答案】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完聚:修治,聚集;14.【正确答案】常有兵燹,常有水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