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精彩试题(1)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piān xiān)踌躇(chóu chú)峥嵘(zhēngróng)B. 徜徉(cháng yáng)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quǎn)C. 倜傥(tì tǎng)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juǎn)D. 峥嵘(zhēng róng)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很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不得不取消。
C. 这种新药的疗效,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是显著的。
D.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A. 难道你不知道吗?B. 你不知道吗?C. 你应该知道。
D. 你不知道?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谦虚又好学。
D. 他的成绩很好,他的品德也很高尚。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B. 我们为什么学习?C. 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学习。
D. 学习为了什么?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
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
D. 他的成绩好到令人难以置信。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生活。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论述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论述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A.民本思想B.仁和礼C.严刑峻法D.自然无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2.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论快乐》C.《季氏将伐颛臾》D.《论毅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3.《赵威后问齐使》一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表达了赵威后_______的治国思想。
( )A.注重刑法B.主张修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以民为本D.主张忠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4.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是(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庄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5.本文孟子主要阐述的问题是( )A.“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B.严刑峻法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五十步笑百步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6.《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论点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7.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A.民何以才能够加多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8.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作比喻来说明( ) 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先天因素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9.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文体应是( )A.奏章B.骈文C.传记D.书信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10.《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中用来阐明中心论点的主要论据是( ) A.五代后唐庄宗为数十伶人所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尚书》所说的“满招损,谦得益”C.李存勖盛衰成败的历史事实D.庄宗不忘其父之志,打败仇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11.本文发表在( )A.《语丝》B.《莽原》周刊C.《小说月报》D.《创造》周刊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12.钱锺书的主要学术著作是( )A.《随感录》B.《谈美书简》C.《管锥编》D.《人.兽.鬼》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阅读理解阅读《灯下漫笔》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警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 )A.《史记.李将军列传》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C.《左传.郑伯克段于鄢》D.《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正确答案:D解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召公劝谏周厉王的话,让厉王应当听从百姓的意见,适当调整统治政策。
2.下列关于《诗经》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C.古人将其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D.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此后才被称为“诗经”正确答案:B解析:《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后来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
3.《左传》最擅长的是叙写( )A.心理B.环境C.对话D.战争正确答案:D解析:《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千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千姿百态,几乎每战不同。
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4.(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
A.《春秋》B.《国语》C.《左传》D.《尚书》正确答案:B解析:《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史实。
5.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正确答案:A6.“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赤壁赋》B.《赋篇》C.《李夫人赋》D.《归田赋》正确答案:B7.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学派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佛家正确答案:C8.《苦恼》的作者是下列哪国的作家( )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正确答案:B解析:《苦恼》的作者是契诃夫,契诃夫是俄国作家。
9.苏轼的文学主张是( )A.“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出自唐代韩愈《答李翊书》;B选项出自宋代王安石《上人书》;C选项出自宋代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D选项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
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事制度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D.精神文明建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A.李斯《谏逐客书》B.李密《陈情表》C.李清照《声声慢》D.曹操《短歌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3.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说明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A.天命B.人事C.人才D.伶官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4.《谈时间》主要论述A.时间的作用B.要挽住时光的流逝C.如何去打发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5.《选择与安排》一文选自朱光潜的论文集A.《悲剧心理学》B.《谈美》C.《谈文学》D.《诗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6.《论学问》的作者是A.梁实秋B.培根C.钱钟书D.朱光潜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议论文知识7.《郑伯克段于鄢》中详写的是A.战争所以成败的原因B.战争的场面C.置姜氏于城颍的原因D.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8.“亟请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A.迅速B.急忙C.屡次D.竭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9.《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A.刘向B.左丘明C.司马迁D.战国史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0.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A.《论语》B.《春秋》C.《左传》D.《史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1.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A.李密B.侯方域C.马致远D.宗臣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2.《马伶传》的作者是A.宗臣B.侯方域C.韩愈D.欧阳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3.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最主要特点是A.真实简明B.闲适伤感C.清丽典雅D.以情胜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4.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A.《雾》B.《灭亡》C.《家》D.《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5.《箱子岩》一文中所描写的跛脚什长是一个什么形象A.兵痞B.平民C.打鱼人D.桨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知识16.从内容上说,《氓》是一首A.战争诗B.劳动诗C.祭祀诗D.弃妇诗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7.下列诗人中属于边塞诗派的是A.王昌龄B.孟浩然C.常建D.李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8.杜甫诗歌风格是以为主A.沉郁顿挫B.豪放飘逸C.古直悲凉D.慷慨激昂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19.下列哪个诗句是出自于闻一多的《发现》的A.“我是中国人”B.“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C.“我要回来,乘着你的拳头像兰花未放,”D.“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20.屠格涅夫的《门槛》一文是A.抒情诗B.散文诗C.寓言D.哲理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21.《苦恼》一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A.肖像描写B.环境烘托C.白描手法D.对话、细节与心理描写方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小说知识22.“人与马对话”的感人情节是契诃夫哪部小说中所描写的情节? A.《万卡》B.《渴睡》C.《苦恼》D.《醋栗》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小说知识23.《苦恼》中主人公的名字叫A.姚纳B.拉京C.万卡D.别里科夫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小说知识24.欧.亨利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是A.《最后一片藤叶》B.《白菜与皇帝》C.《麦琪的礼物》D.《公务员之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小说知识25.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戏剧知识。
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10套

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10套大学语文(公共课)考试仿真试题1一.填空题(1分*10=10分)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诗歌共﹍﹍首.2.司马迁《管晏列传》的主旨集中突出一个“﹍﹍”字.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4.汤显祖是我国﹍﹍代著名的戏剧作家.5.﹍﹍﹍于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等文,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6.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主要抒发了﹍﹍﹍﹍﹍﹍﹍﹍﹍﹍﹍之情.7.《﹍﹍﹍﹍》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作品.8.叙述的主要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和﹍﹍﹍四种.9.《诗经采薇》:“昔我往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0.朱光潜《文学的趣味》认为,人们趣味的分歧主要是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二.单项选择题(1分*8=8分)11.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是A《尚书》B《战国策》C《左传》D《史记》12.《谏逐客书》一文用来说明用壳重要性的秦国历史上的四个君主是A秦穆公,秦襄公,秦惠王,秦昭王B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C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庄王D秦穆公,秦孝公,秦昭王,秦始皇13.下列属于驳论文的是A《管晏列传》B《谏逐客书》C《文学的趣味》D《论言谈》14.《长恨歌》“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句中的“无颜色”是指A没有了颜色B感到没有脸面C脸色难看D显得容貌不美15.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是A《我的以及》B《死水》C《女神》D《尝试集》16.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一部小说是A《春之声》B《围城》C《伤逝》D《席方平》17.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于1974年A春B夏C秋D冬18.海明威因创作《太阳照样升起》一举成名,被视为A“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B“垮掉一代”的代表作家C“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D“荒诞派”的代表作家三.词语解释题(1分*8=8分)19.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币:20.(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游:2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让:22.亟请于武工,公弗许.亟:2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24.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圯: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26.其父名廉,性戆拙,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欲.欲:四.翻译题(6分)27.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既危言;语不及之,既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次三世显明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五.简单题(4分*3=12分)28.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取消逐客令的关键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主要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0.王蒙《春之声》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六.简析题(8分*2=16分)31.简要分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形象答: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在其小说创作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硬汉”形象.作者写他在海上漂泊了84天一无所获,第85天当他捕到一条18英寸长的大马林雨满载而归时,却又遭遇鲨鱼的连续袭击,与之展开了一次次顽强的搏斗.小说通过这一故事,热情歌颂了桑提亚哥在失败面前毫不气馁,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强者精神,肯定了人的伟大.浩瀚的海洋,凶猛的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都没能把一个孤单而老迈的人征服.在桑提亚哥身上,集中体现出不轻言失败并勇敢地的面对失败的“硬汉”性格.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的进一步艺术概括,达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32.《围城》的艺术特色是如何体现的?试作简要分析.答:《围城》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极具典型意义和独特个性任务,有的玩弄权术,有的善于钻营,有的谄言献媚,有的擅长骗术,有的虚伪狡诈,有的正直单纯等,这些形象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真实状态.二是比喻手法丰富生动.小说无论写人还是叙事,议论,都大量运用比喻,常常收到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三是心理刻画细致深入.小说描写人物往往结合对任务心理剖析与刻画,对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四是语言风格机智幽默.作者对小说中的人与事采取一种超脱的态度,以洞察一切的智慧加以审视,常常能够从看似寻常的现象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引人发笑的话题.无论是对卑劣者丑陋表现的辛辣讽刺,还是对善良者尴尬处境的善意调侃,还是一些行文如游戏般诙谐的文字,都表现出作者独特的机智幽默的风格特点.七.写作题(40分)33.联系社会现实,以“谈和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紧扣教材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准确,书写整洁规范,篇幅不少于800字.一类卷(36-40分)A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B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C篇章:结构谨严,成次明晰『评分标准』以3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酌情加分或减分。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融情于景B.移情入景C.以景托情D.因情造景正确答案:D2.李斯的思想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 )A.儒家B.法家C.道家D.农家正确答案:B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诗集是( )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红烛》C.鲁迅《野草》D.郭沫若《女神》正确答案:D4.《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旨意是( )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B.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C.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D.歌颂颍考叔的纯孝与机智正确答案:C5.“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 )A.韩愈B.白居易D.晏殊正确答案:B解析:“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时提出的著名口号,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纲领。
他要求诗文创作应从具体事件有感而发,要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而不能仅仅抒写个人的情怀。
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选自( )A.《诗经.蒹葭》B.《诗经.采薇》C.《诗经.采葛》D.《诗经.汉广》正确答案:A7.白居易《长恨歌》是一首( )A.七言近体诗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正确答案:C解析:《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一首长篇叙事诗,体裁属于七言歌行体。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8.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D.刘郎正确答案:C解析:词人以“江南游子”来寄寓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9.《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正确答案:B1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B.叠字C.比喻D.夸张正确答案:B1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作者是( )A.叔本华B.尼采C.罗素D.胡塞尔正确答案:C解析:《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是一篇严谨而通俗的论说文,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往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倩:请D.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聚散、离合正确答案:A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B.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C.莫府省约文书籍事D.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正确答案:B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发扬广大B.挺而走险C.哄堂大笑D.积腋成裘正确答案:C4.下列加横线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段不弟,故不言弟B.王无罪岁C.函梁君臣之首D.今京不度,非制也正确答案:A5.李白下列作品中,属于绝句的是( )A.《蜀道难》B.《望庐山瀑布》C.《行路难》D.《梦游天姥吟留别》正确答案:B6.钱钟书《论快乐》一文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 )A.反问B.拟人C.借代D.比喻正确答案:D7.从体裁上看,郁达夫《故都的秋》属于( )散文。
( )A.游记B.怀旧C.抒情D.山水正确答案:A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B.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C.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正确答案:C9.《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擅长表现战争和( )A.刻画人物B.刻画心理C.对话描写D.刻画矛盾正确答案:A10.苏轼《前赤壁赋》发展继承了传统大赋( )的方式,将自己思想的两个侧面都加以了清晰展示。
2021年大学语文(专升本)模拟题1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单选)下列文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是()(本题2 分)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答案:A解析: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和兼并战争,主张施仁政、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2、(单选)创作“问题小说”的作家是()(本题2 分)A、梁实秋B、冰心C、沈从文D、巴金答案:B解析:冰心是“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她以问题小说起步,走上文坛。
她发表的第一篇问题小说是《两个家庭》。
3、(单选)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本题2 分)A、《短歌行》B、《国殇》C、《氓》D、《关山月》答案:C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男尊女卑、夫妻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4、(单选)“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本题2 分)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睿答案:B解析:曹操的诗往往以乐府旧题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情感深沉,风格苍凉悲壮。
5、(单选)《天净沙秋思》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本题2分)A断肠人在天涯B、枯藤老树昏鸦C、古道西风瘦马D、小桥流水人家答案:A解析:“断肠人在天涯”是贯穿《天净沙秋思》的主线,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
小令前几句铺叙九种景物,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都是为了表现天涯游子的思归之情。
6、(单选)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是()(本题2 分)A、18 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B、19 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C、17 世纪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20 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答案:B解析:屠格涅夫是一位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俄国贵族知识分子,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也是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A 《庄子》B 《论语》C 《孟子》 D《韩非子》2.《季氏将伐颛臾》中“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A 历史事实B 现实事例C 名人名言D 比喻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A 且在邦域之中矣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5.《伯克段于鄢》选自( D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A庄公 B 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7.《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A 迅速B 急忙C 屡次 D竭力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法家学派D 名家学派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 D《秋水》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A 孔子和孟子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A 庄子 B河伯C若 D河伯与若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A 向B 左丘明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17. 《》选自( C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18.《》一文中孔子认为“”、“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19.《史记》是一部( B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20. 《将军列传》选自( C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21.我国古代首先指出“仁者爱人”的是:AA孔子 B孟子 C墨子D荀子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BA孔子B孟子 C庄子 D老子23.斯《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句中“可宝者多”的意思是:DA认为是珍宝的多B宝贵的多 C珍宝的多 D宝贵之物很多24.《论语·季氏将代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句中“何以伐为”意思是:BA如何讨伐他们B为什么要打(他们)呢?C怎样讨伐呢? D怎么攻打呢?25.《战国策·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问威后,书未发”,句中“书未发”意思是:DA书本未发出B信未发出 C信未到D信未启封26.《旧中国策·威后问齐使》:“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句中“不业”意思是:DA不做事B没完成C 不正经地干活D不使他出仕以成就功业。
27.《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句中“兵也”意思是:CA是兵士B是武力 C是兵器 D 是武士28.《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句中“莫己若者”意思是:DA没有自己的事 B没有象自己的C跟自己无关D没有人比得上自己29.韩愈《答翊书》:“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
”句中“遗乎今”意思是:CA被现在的人忘记了B忘记现在的情况C赠送给现在的人D放弃现代的研究30.主创新,强调“惟言之务去”的唐代作家是:CA白居易B柳宗元C韩愈 D 杜甫31.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是:CA鲁迅 B郭沫若 C 茅盾D闻一多32.宗臣在明代作家派别中属于:DA“台阁体”派 B“前七子” C唐宋派D“后七子”33.柳宗元《种树郭驼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而卒以祸。
”“烦其令”在这里的意义是:DA讨厌他的命令 B麻烦他的命令 C增多他的命令D使其命令繁多34.柳宗元《种树郭驼传》文:“虽曰忧这,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几句中“不我若”的意思是:CA不跟我一样B不像我C不如我 D 不跟我35.《左传·伯克段于鄢》文:“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几句中“无生民心”的意思:CA不要发生在人民心里B没有引起人民多心C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 D 没有人民关心36.《左传·伯克段于鄢》文:“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赞,请以遗之。
’”。
几句中“食舍肉”的意思是:D A吃家里的肉 B吃屋里的肉C食物里没有肉 D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37.《史记·将军列传》文:“广从递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几句中“尝从行”的意思是:CA曾经跟着我B我曾经跟着他C曾经跟随皇帝出行D曾经跟随广出行38.韩愈《中丞传后序》文:“不追议此,而贵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肩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文中“设淫辞”的意思是:DA制造淫乱的谣言 B说些淫秽的话C污蔑人家淫亵D制造盛大失实的邪说二、填空题莲叶何田田1.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 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0.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4.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1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8.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词语解释题1.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答:错2. 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答:区分、区别3.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答:不只是4.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答:天数,此处指规律5. 百姓乐用..。
答:乐意为国效力6. 何其..衰也。
答:怎么、这么7.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答:联盟8.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
答:假使、假令9.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答:不能10.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答:由于11. 谨.庠序之教答:办好12. 望洋..向若而叹曰答:仰视的样子13.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答:稀少14.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答:显著15.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答:连,包括。
16. 不义不暱.,厚将崩。
答:不要和他亲热、亲昵17. 弃城而逆.遁。
答:退走18.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答:勉励19.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答:请20.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答:奏瑟2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答:按2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庄子·秋水》)答:这里是用着语气助词23.志乎古,必遗.乎今,整形诚乐而悲之。
(韩愈《答翊书》)答:弃2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普天2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答:因而26.恺以(珊瑚树)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义庆《石崇与王恺争豪》)答:以后27.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自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义庆《石崇与王恺争豪》)答:不值得发怒28.袭人固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
答:放肆(曹雪芹《宝玉挨打》)29.“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
”(曹雪芹《宝玉挨打》)答:打扰30.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脱下,略动一动,宝玉便咬着呀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下来了。
(曹雪芹《宝玉挨打》)答:汉服的衬衣31.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答:长期停留3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清照《声声慢》)答:怎么,怎样33.夜来幽梦..忽还乡。
(苏轼《江城子》)答:清冷的梦境34.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答:高楼上的栏杆3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全人家,古道亚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黄昏归巢的乌鸦36.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答:烤肉37.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关山月》)答:按节拍3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答:如此四、阅读理解(一)阅读《》中的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请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答:现在广大无私的时代已经消失,天下的一切都变为私有。
2.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答: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二)阅读《前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一段: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请回答:1. 作者是谁?苏轼2.作者是从哪三个角度描写箫声的?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箫声的音调之哀怨悲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运用通感手法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用对偶、夸手法写出了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