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春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开卷)_3

合集下载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______。

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方法的是______。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出自______。

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从军行》4、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______。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5、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______。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6、下列《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属于侧面烘托的一句是______。

A.头上倭堕髻B.耳中明月珠C.缃绮为下裙D.来归相怨怒7、《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旦角是______。

A.红娘B.张生C.老夫人D.崔莺莺8、郭沫若《炉中煤》“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主要采用了______。

A.借代修辞法B.比喻修辞法C.拟人修辞法D.反复修辞法9、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______。

A.《国殇》B.《关山月》C.《从军行》D.《短歌行》10、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______。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1、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______。

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12、《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______。

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13、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______。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14、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______。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是郭沫若的《________》。

1921年,郭沫若和郁达夫在东京创建了文学社团“________”。

《炉中煤》写作上主要采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其中“我年青的女郎”指的是_______。

郭沫若的《炉中煤》表现的是_______的情绪,写作上比喻和_______是主要手法。

全诗贯穿了两个鲜明的意象,即_______和_______。

正确答案:女神创造社新生的祖国眷念祖国拟人年轻的女郎炉中煤2.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有三个代表诗派,闻一多属于其中的_______。

闻一多曾经提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_______的美。

闻一多最有代表性的诗集是《_______》。

正确答案:格律派建筑死水3._______春耕大忙季节,各供应点应及时下乡做好供应工作。

[面对目前这]正确答案:值此4.第七届海峡两岸XX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极为成功,_______代表达323人。

[参加会议]正确答案:与会5.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储备一定的急救药物,以备________之需。

[随时]正确答案:不时6.我局接全力防洪的通知后,________进行了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防洪措施。

[当时立刻就]正确答案:当即7.代表们所提交的全部提案,_______大会秘书处汇编完毕,并已交有关部门研究办理。

[已经]正确答案:业经8.“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句中的“沐”的意思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洗头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________。

正确答案:《论语》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10.流传至今的汉乐府民歌,包括东汉作品在内有40多首,大多收在宋人________所编的________中。

正确答案:郭茂倩《乐府诗集》涉及知识点:文学常识11.历史上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文学家是________。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李将军列传》选自( )(分数:1.50)A.《史记》√B.《汉书》C.《左传》D.《战国策》解析:《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记叙了西汉名将李广的战斗生涯,赞扬了他抗击匈奴的卓越功绩。

2.《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 )(分数:1.50)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解析:《谏逐客书》一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3.《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是( )(分数:1.50)A.武姜B.郑庄公C.共叔段√D.公子吕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郑庄公斥责共叔段的话。

4.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分数:1.50)A.《短歌行》(其一)B.《燕歌行》C.《氓》√D.《长恨歌》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沉痛地诉说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抒发了胸中郁积的怨愤。

5.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分数:1.50)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解析: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著名史论文,论述了国家的兴盛和衰亡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

6.中国诗歌史上,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 )(分数:1.50)A.《春江花月夜》√B.《出塞》C.《离骚》D.《孔雀东南飞》解析:《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该诗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7.《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 )(分数:1.50)A.朱眦B.白孝德C.焦令谌D.郭晞√解析: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是郭子仪的三儿子郭晞。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套(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套(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套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______。

A.对故居的留恋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理想的追求2、《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______。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3、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__。

A.王维B.李白C.杜甫D.王昌龄4、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______。

A.比喻B.拟人C.借代D.象征5、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性格的特征是______。

A.阴险狠毒B.工于心计C.贪婪狂妄D.愚昧无知6、《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______。

A.法家B.墨家C.道家D.儒家7、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______。

A.侧面烘托B.对比描写C.场面描绘D.象征暗示8、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______。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C.斯天下之民至焉。

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9、李密在出仕西晋前,曾是哪国之臣______。

A.魏国B.吴国C.东汉D.蜀汉10、“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

A.象征、比喻B.拟人、比喻C.双关、比喻D.象征、拟人11、“满招损,谦受益”最早出自______。

A.《论语》B.《孟子》C.《尚书》D.《左传》12、李白《行路难》中运用行为细节描写提示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3、鲁迅的《灯下漫笔》中有“古人的良法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了”等用语,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乐府诗集》将乐府诗分为( )大类。

(分数:1.50)A.十B.十一C.十二√D.十三解析:《乐府诗集》现存100卷,将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等12大类,既有民歌又有文人拟作,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广泛,艺术成就突出,对我国文学史的影响十分深远。

2.《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 )(分数:1.50)A.《世说新语》√B.《左传》C.《聊斋志异》D.《国语》解析:《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汰侈门》,通过写石崇与王恺争豪斗富的故事,揭露了晋代门阀豪富穷极奢侈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3.苏轼在( )一文中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

(分数:1.50)A.《行路难》(其一)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C.《关山月》D.《前赤壁赋》√解析: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

4.相传《诗经》的删定者是( )(分数:1.50)A.刘向B.左丘明C.孔子√D.郭茂倩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删定。

5.下列作品属于欧阳修的是( )(分数:1.50)A.《李将军列传》B.《马伶传》C.《段太尉逸事状》D.《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的重要史学观点;《李将军列传》的作者是司马迁;《马伶传》的作者是侯方域;《段太尉逸事状》的作者是柳宗元。

6.下列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 )(分数:1.50)A.王维B.陶渊明√C.孟浩然D.谢灵运解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被认为是田园诗派创始人,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7.“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个散文家是( )(分数:1.50)A.柳宗元、王安石B.韩愈、曾巩C.韩愈、柳宗元√D.柳宗元、苏辙解析:“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我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30.60)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分数:3.40)A.删除膻味籼米潸然泪下B.信笺歼灭缄默间不容发√C.飙升鱼鳔剽悍彪炳青史D.血缘戏谑噱头空穴来风解析:A删、膻、潸都读“shān”,籼读“xiān”;B笺、歼、缄、间都读“ji ān”;C飙、彪念“biāo”,鳔念“biào”,剽念“piā0”;D血、谑读“xuè”,噱、穴读“xué”。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分数:3.40)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C.20××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解析:B颂—诵;C涨—胀;D堰—偃。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分数:3.40)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解析: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41.30)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5.90)A.股肱(gōng) 蜿(wān)蜒宁(nìng)可角(jué)色B.麻痹(bì) 倏(shū)忽应(yìng)届按捺(nà)√C.缫(sāo)丝晕(yùn)车逶(wēi)迤棺椁(guǒ)D.舐(shì)犊惬(qiè)意垂涎(xián) 菜畦(qí)解析:应(yīng)届。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分数:5.90)A.既使针贬时弊纰漏置若罔闻B.必竞唉声叹气忸怩如愿以偿√C.装潢煮豆燃萁赈济流言飞语D.勇跃轻歌曼舞峻工贻笑大方解析:A项“既使”应为“即使”,“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B项“必竞”应为“毕竟”;C项没有错别字;D项“勇跃”应为“踊跃”,“峻工”应为“竣工”。

3.下列诗词名句与作者排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分数:5.90)A.秦观、孟浩然、范仲淹、宴几道B.孟浩然、范仲淹、秦观、宴几道C.范仲淹、孟浩然、宴几道、秦观√D.孟浩然、范仲淹、宴几道、秦观解析:(1)出自(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

(2)出自(唐)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是一首描绘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形象化地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这就是不见亲人的凄凉之情。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理解)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理解)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理解)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阅读贾至《春思》,然后回答问题。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注]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形容花开极其茂盛。

1.这首诗名为春思,前两句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色?正确答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

涉及知识点:阅读与鉴赏2.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表现感情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正确答案:前两句表现春色美好,但是后两句表现春日作者的愁绪无法消除。

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

诗人在前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涉及知识点:阅读与鉴赏3.后两句抒情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正确答案:“东风不为吹愁云”中,作者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自己遣愁。

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一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

“春日偏能惹恨长”中,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有深意。

涉及知识点:阅读与鉴赏阅读司空曙《江村即事》,然后回答问题。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4.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意境特点。

正确答案:这首诗的意境特点是:宁静和谐、闲适散淡。

涉及知识点:阅读与鉴赏5.有评价说“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请作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诗的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于是有了“不系船”。

第二句“江村月落正堪眠”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

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春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开卷)一. 名词解释1.《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战国史料;纵横家思想2.《谏逐客书》:秦国李斯;人才制度;养士之风;吕不韦;郑国渠事件3.唐宋八大家:唐代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中国古代第二个写作散文的高潮4.契诃夫: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批判现实主义,尤其以短篇小说知名,代表作举例5.李斯:法家代表人物;秦相;谏逐客6.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拜福楼拜为师,成名作《羊脂球》,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短篇小说之王”二. 古文翻译。

将下面这段文字译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如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略三. 简答题1. 阅读分析茅盾先生的《香市》,请简析“香市”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写作上有什么主要特色?“香市”是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主题思想:大革命后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中国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转变,农民的贫困。

写作特色:即小见大;对比反衬;场面描写2. 莫泊桑在著名的短篇小说《米隆老爹》中,在短篇小说写作的艺术上,有哪些重要特色?举小说中实例进行分析一、倒叙手法;二、叙述人称富于变化(一三人称转换);三、肖像描写;四、细节描写;五、个性化的语言3. 谈谈韩愈的生平经历和文学主张(略)四. 阅读分析题(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1. 这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主要在谈论什么问题?2.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哪两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各自起到什么作用?3. 把“不识曰”至“而苦程不识”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一)1.这段文字出自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作为一代名将,李广和程不识的对比2.对比手法,性格、治军方法、各方面对他们俩的评价3.把“不识曰”至“而苦程不识”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略)(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1. 这段曲辞出自哪部戏曲?对这部作品作简要介绍。

2. 这段曲辞主要讲了什么事?景物描写在这段曲词中有何意义?3. 谈谈你对女主人公性格特点的理解。

(二)、1.元代、王实甫、《西厢记》2.相国千金崔莺莺和落魄世家张生的爱情故事,借景物描写烘托情感。

3.古典女性对爱情的积极追求,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五. 论述题(选做其中一道,字数不少于600字)1.《宝玉挨打》一节所展示的贾宝玉与其父贾政之间以及贾府内部诸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谈谈你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2.结合所学课文《断魂枪》,谈谈神枪沙子龙的矛盾性格,以及老舍先生在这部小说里,试图表达中国(广义上包括整个东方世界)传统文化“西方化”的浪潮中、在现代社会遭遇的怎样的危机?3. 通读《李将军列传》,联系西汉历史,谈谈你对李广悲剧命运及其原因的认识。

4. 结合《宝玉挨打》,谈谈你对《红楼梦》这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的认识。

(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题(开卷)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金融资本是(A)A.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融合生长而形成的新型的资本形态。

B.银行垄断资本。

C.工业垄断资本。

D.一般的资本。

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C)。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4.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

A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万面 B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万面C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D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5.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6.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C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8.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0.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11.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D)A.垄断消灭竞争。

B.垄断产生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

C.竞争减弱。

D.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竞争更加剧烈,更加深刻,更带有破坏性。

12.跨国公司是(D)A.一种国际性的垄断组织 B.国际卡特尔。

C.在流通领域结成的国际垄断同盟。

D.新科技革命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

13.资本输出的基础是(B)、A.大量的“过剩资本” B.垄断。

C.许多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并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了资本家的垄断同盟。

1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1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1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2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B.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1.生产关系包括很多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劳动者的分工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22.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D)。

A.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B.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和政府组织部门C.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23.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D)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A)。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27.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A)。

A.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28.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B)。

A.资本积聚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C.资本集中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 C )。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3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