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差异1
浅谈城乡学前教育不均衡发展及对策

浅谈城乡学前教育不均衡发展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均衡的态势。
城市学前教育资源优质、师资力量雄厚,而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这种不均衡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城乡学前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城乡学前教育不均衡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城乡学前教育不均衡的原因分析1. 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学前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各种教育设施、优质教材和先进教学技术。
而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学前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
这种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质量的巨大差异,影响了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水平。
2. 师资力量悬殊城市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
而农村地区由于人才外流和经济条件限制,专业教师相对匮乏,大部分幼儿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这种师资力量悬殊使得农村儿童无法享受到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的不均衡。
3. 政策扶持不到位城市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各种政策扶持措施相对完善,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
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政策扶持不够到位,导致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缓慢,质量不高。
城乡学前教育不均衡的原因主要包括资源配置不均衡、师资力量悬殊和政策扶持不到位。
这种不均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质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教育设施,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资源配置。
可以采取措施吸引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推动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农村学前教育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关注。
比如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为农村幼儿园提供更多的补助和支持,帮助农村幼儿园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3. 加强师资培训政府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到农村进行教学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乡村幼儿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的差异性分析

乡村幼儿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的差异性分析乡村幼儿教育和城市幼儿教育,虽然同属于幼儿教育的范畴,但两者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育资源差异乡村幼儿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
城市幼儿教育则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优质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材料等。
在乡村,幼儿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相对简陋,有些地方甚至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
而在城市,幼儿教育机构则能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环境。
二、教育环境差异乡村幼儿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大多数幼儿教育机构都面临着师资流失的问题。
乡村幼儿教师往往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导致他们更愿意前往城市发展。
而城市幼儿教育环境则相对开放,师资力量较为稳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较高。
三、教育内容差异乡村幼儿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数时候以照顾幼儿的生活为主,教学内容以简单的基础知识为主。
城市幼儿教育则注重全面发展,除了基础知识教育外,还有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等,如绘画、舞蹈、音乐、体育等,旨在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四、教育方式差异乡村幼儿教育方式较为传统,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城市幼儿教育则注重启发式教学,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育理念差异乡村幼儿教育理念相对落后,许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照顾幼儿的生活,教授一些基础知识。
城市幼儿教育则紧跟时代发展,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乡村幼儿教育和城市幼儿教育,这两者在实际操作中,真的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你要是去过乡村的幼儿园,你就会发现,那里的教学设施真的是简单得很,可能就几张桌椅,几个玩具,这就是全部的家当。
而且,乡村的幼儿教师,很多都是当地的居民,他们可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训练,教学方法也就比较传统,更多的是在照顾孩子,而不是在教育。
教育与城乡发展的差异

教育与城乡发展的差异在当今社会,教育与城乡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更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教育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质量等角度探讨教育与城乡发展的差异。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城市相对于农村地区,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首先,城市通常设有更多的学校,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
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其他高等院校都集中在城市,这为城市地区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进修机会。
其次,城市通常配备更好的教育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等。
这些设施无疑提高了城市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设备不足。
同时,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也相对不足,由于城市吸引力的存在,许多优秀的教师更倾向于留在城市从事教育工作,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师资紧缺问题。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差异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力量,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育的发展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差异。
城市地区相对于农村地区,拥有更高水平的教师。
城市的教师相对来说更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背景,更容易接受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同时,城市的教师薪酬水平也相对较高,吸引了更多有才能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与之相比,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有限,许多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较低,而且教育发展缓慢,硬件设施不完善,这降低了农村地区吸引有才能的教师的能力。
农村地区的教师相对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可能较为欠缺,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教育质量的差异由于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的差异,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城市地区,由于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城市学生相对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教育质量也相对更高。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探究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探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为丰富,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条件落后等问题。
本文将就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进行探究。
一、教育资源差异城市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园、托幼机构等完备,并且拥有大量专业的教师和教育从业人员。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就显得匮乏许多。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不足,政府教育投入少,这些都是影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领先城市地区的原因。
二、幼儿园普及率差异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社会化、认知、语言、智力、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主要阵地。
根据国务院去年印发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普及幼儿园,争取到2025年,3至6岁幼儿园普及率达到85%以上。
”而在城乡地区看,城市的幼儿园普及率相对比较高,农村地区则普及率不高。
这表明目前学前教育在农村地区存在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教育水平差异城市地区的幼儿教育内容和方法更为先进,并且有更多的教育经验和管理经验。
而农村地区因历史原因、文化传统、经济水平等因素限制了早期的学前教育发展,这也导致了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落后,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四、师资力量不足在城市地区,经过资格认证的幼儿教师人数较多,教育行业竞争激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也较高。
而农村地区幼儿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且从业人员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质量不高,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五、家长教育观念不同不同类型的家长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城市地区家长教育观念相对先进,注重幼儿教育科学化、规范化,而农村地区由于家长占用了大量时间让幼儿帮忙农活,家长教育观念相对保守,教育方式相对陈旧,也成为了限制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明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协调与支持。
公平视角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

公平视角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摘要】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服务水平、覆盖率和师资队伍构成上。
城市地区拥有更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覆盖率更高,师资队伍也更为专业化。
而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则面临资源匮乏、服务水平低、覆盖率不足和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
这种差异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公平发展,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增加覆盖率,改善师资队伍构成。
未来应该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支持,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关键词】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公平视角、现状对比、资源配置、服务水平、覆盖率、师资队伍、问题与挑战、发展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城乡教育领域,学前教育是关乎儿童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阶段,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国的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服务水平、覆盖率和师资队伍等方面。
由于城市相对发达的经济条件和人口密集度,城市学前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服务水平更高,覆盖面更广,师资队伍构成也更加专业化;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服务水平不高,覆盖面有限,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这种城乡差距,直接影响着农村儿童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和质量,也加大了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象。
深入研究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探究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对于促进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从公平视角出发,全面分析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差异,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为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幼儿教育中的城乡差距与协调发展

幼儿教育中的城乡差距与协调发展在我国,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城乡之间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的差异,幼儿教育城乡差距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幼儿教育的公平与协调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城乡差距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幼儿教育城乡差距的表现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幼儿教育机构数量多、规模大、设施齐全,而农村幼儿教育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设施简陋。
这导致了城乡幼儿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2.教师队伍素质差异:城市幼儿教育机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而农村幼儿教育机构教师队伍素质相对较低。
这使得城乡幼儿教育质量存在差距。
3.家庭教育观念差异:城市家庭普遍重视幼儿教育,家长参与度高,而农村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家长参与度低。
4.幼儿教育内容与方法差异:城市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而农村幼儿教育更多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幼儿兴趣和个性发展。
二、幼儿教育城乡差距的成因1.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发达,教育投入充足,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
2.文化观念:城市家庭普遍重视幼儿教育,而农村家庭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相对落后。
3.政策支持:城市幼儿教育政策支持力度大,而农村幼儿教育政策支持相对较弱。
4.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教育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导致城乡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三、幼儿教育城乡差距的协调发展策略1.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2.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缩小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差距。
3.倡导家庭教育观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4.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关注农村幼儿兴趣和个性发展,缩小城乡幼儿教育内容与方法差距。
5.加强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农村幼儿教育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安全教育城乡差异(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然而,在幼儿园安全教育方面,城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城乡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背景、现状、原因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教育,将其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然而,由于城乡差异,幼儿园安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现状1. 城市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城市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教育体系较为完善。
城市幼儿园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包括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演练等。
(2)安全教育投入较大。
城市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齐全。
(3)安全教育效果较好。
城市幼儿园幼儿的安全意识较强,安全事故发生率较低。
2. 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农村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
农村幼儿园普遍缺乏安全教育的专门课程和活动,安全教育内容单一。
(2)安全教育投入不足。
农村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师资力量薄弱,设施设备简陋。
(3)安全教育效果较差。
农村幼儿园幼儿的安全意识较弱,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
三、原因1. 经济因素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市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较高,而农村幼儿园投入不足,导致城乡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幼儿园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齐全,而农村幼儿园则相对匮乏,这导致了城乡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的差异。
3. 社会认知差异城市居民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农村居民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效果较差。
四、对策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
关于城乡幼儿园教育差异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幼儿园教育差异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城乡幼儿园教育差异的调研报告关于城乡幼儿园教育差异的调研报告【摘要】现阶段探求教育公平的触角开始延伸至幼儿教育领域。
毫无疑问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基础。
由于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教育科研状况、人们观念与认识的局限等原因,我国城乡幼儿教育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城乡幼儿教育的资源差距不断拉大。
我们通过3天的社会实践,利用网络检索、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等方式,全方位地调查了临海市城乡幼儿园发展状况,并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城乡;幼儿教育;现状分析;看法建议。
一、城乡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1.城乡幼儿入园率差异的改善社会实践前,我们通过网上一份资料得知。
目前我国城乡幼儿园入园率差异明显,我国农村有70%以上的适龄儿童尚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为47.3%, 城市接近60%, 农村仅为37%, 而一些大中城市的幼儿入园率已基本达到85%, 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基本全部入园i。
但是我们实地走访了临海市大石、汛桥镇等乡村幼儿园,当地家长告诉我们一般孩子到三四岁都会送入幼儿园,当地的园长也告诉我们说现在即使在乡下幼儿园入园率也在80%以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
2.城乡幼儿园规模的差异规模差异主要体现在师生人数、班级和校舍面积上。
乡村公立幼儿园班级一般在3-4个,基本人数不足100人,一些私立幼儿园甚至只有四五十个学生,大班中班混和一起,而在城市中,即使是小规模的私立幼儿园,都是小中班分开,一般人数有100多个,一些大规模的公立幼儿园,比如我们调查的临海市大洋中心幼儿园、临海市机关幼儿园,其班级分别有25和27个,学生有三百多名。
乡村公立幼儿园校舍面积较大,供孩子玩耍的地方也多,如岭景幼儿园原先是个小学,有充裕的校舍空间;另外汛桥镇中心幼儿园的面积也堪比城市里大部分幼儿园。
而乡村一些私立的幼儿园都采用家庭作坊式,利用自家住院用房或租用居民用房为园舍,室内空间狭小,室外活动场地有限,严重制约了幼儿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乡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差异
【内容摘要】随着城乡幼儿园的大量涌现,许多乡村幼儿园不懂办园宗旨,疏于管理与教育,主要以赢利为目的,完全脱离了《幼儿园教育大纲》的指导原则,以至于造成城乡幼儿园之间极大的差异,只有国家教育部门以及相关政府加强对乡村幼儿园的建设,通过举办新园托管薄弱园,才能使城乡幼儿园教育同步发展。
【关键词】幼儿城乡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但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关注,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在思想上,认识上以及教养方法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差。
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同时也是当今“教育向生活回归”这一思潮在课程中的折射。
近年,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量的乡村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缓解了部分幼儿教育供需不足的矛盾,为国家发展幼儿教育减轻了负担,但是当今很多乡村幼儿园,从根本上达不到办园的资质,趁着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教育的东风,盲目办园,既没有遵循《幼儿教育大纲》的原则,也不懂办园的宗旨,他们主要以赢利为目的,疏于管理与教育,以至于造成城市与乡村幼儿园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差异。
一、办园条件之悬殊
城乡幼儿园发展之间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硬件条件的差异。
由于
幼儿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很多幼儿园实行的是自负盈亏,这势必造成两极分化。
好的幼儿园有过多的设备设施,但不能充分利用,有铺张浪费之过。
而乡下的幼儿园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保证不了,就只有几张板凳,更不用说玩具教具,校园环境的美化。
据调查,在乡村幼儿园中98%的办园是家庭作坊式,利用自家住院用房或租用居民用房为园舍。
园舍卫生不达标,园舍建筑及面积都不符合办园标准,幼儿活动室与寝室不分,室内空间狭小,采光不好,空气较差,室外活动场地极为有限,这些硬件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参次不齐
城乡幼儿园在福利待遇与发展机遇来说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
由于乡村幼儿园教师工资低,待遇差,没有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乡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并且有些乡村幼儿园为降低办园成本,95%的乡村幼儿园是聘用一些不具备幼教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或保育员,有的幼儿园直接找来一些农村妇女担当起“幼儿教师”的角色。
这类幼教人员教学水平低,教学经验有限,教育理念落后,主要是以“看孩子不出问题”为工作准则,使幼儿得不到良好的系统教育。
而在城市幼儿园,他们往往有很好的待遇,能够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去工作,乡村一些稍微好一点的幼儿教师都走入城市教师队伍之中。
三、幼儿教育质量差别较大
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根基,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
城市大多数幼儿园一直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原则,
以及《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泼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实现以关注之本向关注幼儿生活,以关注课堂教学向关注生活中的渗透以及关注教师的预防向关注教师预防与幼儿生成活动的转变。
”而大多数乡村幼儿园违背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原则,园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特别是教学随意性大,不是“保姆式”哄孩子,就是“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没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只注重幼儿认字和写字方面的教育,向家长宣传“幼儿认的字多,写的字好,就是聪明的孩子”忽视幼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严重损害了幼儿各种兴趣爱好的培养。
四、安全管理水平、保健工作质量差异显著
由于乡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差,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他们得不到领导的重视,经费难以保障,就势必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问题。
例如幼儿园内卫生条件差,幼儿健康发展得不到保障。
食堂与生活区混杂,厨房卫生条件差,缺乏消防消毒等设备。
接送车安全隐患突出,缺乏培训经费和高质量的培训机构以及灵活的培训措施等。
在幼儿游戏时或玩耍时,刚入园的新生宝宝被另一名宝宝咬伤手指;小班的一名幼儿走路时左脚绊右脚,摔下去刚好碰到桌上;两名大班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奔跑时碰到一起,两个幼儿的额头都碰了一个大青包。
这些都是幼儿园里经常发生的意外事故,虽然是小划伤、小碰伤等,但这些难道真的是不可避免的意外吗?要避免这些意外,就要要求幼儿园有一套严格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在这些方面,城市
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的精细化较乡村幼儿园显著许多。
五、家园合作的差异
随着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发展中两个重要的微观系统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中间环境系统—家园关系。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不仅促进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一条有力的途径。
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的建立是学前教育依法执教的需要,同时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进程。
以宁夏中卫市中宁县舟塔乡幼儿园为例,此幼儿园处于城乡之间,承载着城市与乡村的幼儿教育。
家园合作的开展有其局限性和闭塞性。
因此,我对舟塔乡幼儿园家园合作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以下几方面问题:1、幼儿园普遍开展了家园合作,但不同类型幼儿园开展的家园合作工作程度不等;2、形式多样但内容单一;3、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合作存在差异;4、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家园合作中,教师与家长教育观念的不一致性;教师与家长在角色认知方面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教师与家长的思想与行动不一致性;幼儿园与家长交流沟通缺乏层次性;教师与家长对教育资源缺乏重视性以及教师与家长呈现出的角色单一性和不平等性等。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只有加强对乡村幼儿园的规范管理的监督,完善城乡学前教育办园体系,才能促进幼儿平等起步。
这就要求国家教育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幼儿园的建
设,要规划建设好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公建配套幼儿园。
并做到与其他建筑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在出让商品房土地和安排经济适用房及农居房土地时,要以教育用地划拨或作为土地竞拍的前置条件安排好幼儿园的用地。
公建配套幼儿园属公共教育资源,不的改变性质和用途。
在乡村,相关政府应高度重视所辖乡镇幼儿园的建设,为其安排一定比例的公办幼儿教师事业编制,对举办幼儿园有困难的乡镇要给与必要的帮助。
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公办幼儿园骨干示范的辐射作用,鼓励公办幼儿园通过举办新园托管薄弱园,举办分院等多种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薄弱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使城乡幼儿园教育发展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教育部,2001.09)
2.《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1996.0
3.09,1996.06.01)。